×
中国现代电影编剧理论史论稿:1921-1949

中国现代电影编剧理论史论稿:1921-1949

1星价 ¥63.4 (7.2折)
2星价¥63.4 定价¥8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1586327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360页
  • 出版时间:2022-07-01
  • 条形码:9787561586327 ; 978-7-5615-8632-7

本书特色

本书通过系统性发掘、整理中国现代的电影编剧理论资源,把中国现代电影编剧理论的发展史分为以下三个时期:**时期,从1921年到1931年,以顾肯夫的《发刊词》发表为起点;第二时期,从1932年至1937年,以党的电影小组成立为起点;第三时期,从1938年至1949年,以抗战的全面爆发为起点。作者指出,中国现代电影编剧理论文章的作者大多既是剧论家,又是剧作家。一部中国电影编剧理论发展史,实则是这些电影剧作家们的经验史。这些经验,对于推动我国当前电影艺术的高质量发展显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系统性发掘、整理中国现代的电影编剧理论资源,把中国现代电影编剧理论的发展史分为以下三个时期:**时期,从1921年到1931年,以顾肯夫的《<影戏杂志>发刊词》发表为起点;第二时期,从1932年至1937年,以党的电影小组成立为起点;第三时期,从1938年至1949年,以抗战的全面爆发为起点。作者指出,中国现代电影编剧理论文章的作者大多既是剧论家,又是剧作家。一部中国电影编剧理论发展史,实则是这些电影剧作家们的经验史。这些经验,对于推动我国当前电影艺术的高质量发展显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目录

绪论 上篇 中国电影编剧理论的探索期(1921-1931) **章 中国电影编剧理论的探索 **节 序说 第二节 顾肯夫的电影编剧论 第三节 郑正秋的电影编剧“三要”说 第四节 徐卓呆《影戏学》的编剧论 第五节 孙师毅等人的电影编剧理论 第二章 陈趾青与《编剧摭言》 **节 论题材 第二节 论民族性 第三节 论编剧者的修养 第四节 《编剧摭言》举要 结语 第三章 周剑云、程步高的《编剧学》 **节 电影剧本的构成质素 第二节 关于改编的几个问题 第三节 电影剧本的模型理论 结语 第四章 侯曜的《影戏剧本作法》 **节 影戏的价值与结构 第二节 取景与穿插 第三节 编剧者的修养 结语 中篇 中国电影编剧理论的革新期(1931-1937) 第五章 中国电影编剧理论的革新 **节 序说 第二节 左翼电影编剧理论 第三节 “软性电影”编剧理论 第四节 殷作桢《电影艺术》的编剧理论 第六章 白虎的《电影的原理》 **节 目的论 第二节 结构论 第三节 人物与环境 结语 …… 下篇 中国电影编剧理论的推进期(1937-1949)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国威,男,华侨大学讲师,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戏剧与影视学。出版学术专著一部,发表学术论文若干。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