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朝往事系列:宋夏战争---难以降服的西北强潘

宋朝往事系列:宋夏战争---难以降服的西北强潘

1星价 ¥41.2 (7.1折)
2星价¥41.2 定价¥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5105594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72
  • 出版时间:2023-01-01
  • 条形码:9787205105594 ; 978-7-205-10559-4

本书特色

宋朝结束了自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西夏问题作为藩镇割据的余续,宋朝应如何解决西夏问题?宋夏之间的关系又将何去何从?

内容简介

宋朝和西夏的关系是一段让人不好琢磨的历史,这里有宋夏间*为重要的战役,如“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定川寨之战”“熙河之战”“元丰五路伐夏”“永乐城之战”“洪德城之战”“平夏城之战”……还有宋夏间的政治博弈,如“景德和议”“庆历和议”“元祐和议”……宋夏间的战与和为读者展现了十至十二世纪发生在祖国西北边陲的波澜壮阔的军事史事。

目录

引 言 / 001


**章

党项崛兴,战事初起 / 004

一、继捧献地,继迁自立 / 004

二、重整旗鼓,智取银州 / 009

三、附辽抗宋,由弱变强 / 014

四、依违南北,叛服无常 / 020


第二章

姑务羁縻,以缓争战 / 028

一、战略转向,守内虚外 / 028

二、反战风起,灵州陷落 / 037

三、景德和议,军备懈弛 / 048


第三章

西夏建国,全面开战 / 059

一、元昊偏霸,立国称帝 / 059

二、三川口下,宋军惨败 / 073

三、好水定川,宋军连败 / 086


第四章

庆历和议,整饬边防 / 103

一、庆历新政,和议展开 / 104

二、祸起萧墙,变生肘腋 / 116

三、大战前奏,摩擦不断 / 130


第五章

神宗即位,战略进攻 / 137

一、智取绥州,转守为攻 / 137

二、变法强兵,熙河拓边 / 152

三、五路伐夏,先胜后败 / 163

四、永乐长恸,坚守兰州 / 178


第六章

元祐议和,绍圣开边 / 193

一、元祐更化,妥协退让 / 193

二、扰耕浅攻,楶立边功 / 211


第七章

终极决战,定功继伐 / 227

一、徽宗继位,绍述遗志 / 228

二、西夏臣服,战尘暂歇 / 240


余 话 / 250


后 记 / 258


展开全部

节选

雄踞我国西北部长达近二百年的西夏政权(1038—1227年),是我国历史上由党项族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权。党项族是我国古代西北羌族中的一支,又称党项羌。南北朝时期,党项羌已活动于今青海东南部黄河河曲一带。隋末唐初,党项羌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著名的党项部落有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利氏、房当氏、米擒氏、拓跋氏等八部,各自独立,不相统属。其中以拓跋氏*为强大,建立西夏的就是拓跋氏。 唐玄宗时期,随着地处青藏高原的吐蕃的强盛,党项诸部为避其锋芒,逐渐将活动区域自今四川、西藏、青海交界地区迁徙至甘肃、宁夏和陕西北部一带。党项诸部中居住在陇山以东庆州(今甘肃庆阳)一带的称“东山部落”,居住在夏州(今陕西靖边)一带的称“平夏部落”,皆依附于唐朝,西夏正是在平夏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唐末,党项平夏部首领拓跋思恭因帮助唐朝廷镇压黄巢起义军,被任命为定难军节度使,爵夏国公,赐国姓李氏。定难军治夏州,辖夏、银(今陕西榆林南)、绥(今陕西绥德)、宥(今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城川镇)、静(今陕西米脂)五州之地,夏州党项李氏成为名副其实的唐朝藩镇,雄踞一方。 五代时期(907—960年),党项诸部散居各处,夏州党项李氏为当中势力*大的一支。夏州党项李氏僻居西北一隅,名义上依附于中原王朝,五十余年间,夏州党项李氏对中原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及北汉政权,相继保持“臣属”关系,受其封号,朝贡不绝,但实际上已相对独立,充分利用各藩镇之间的矛盾,坐山观虎斗,借机不断增强自己的实力。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定难军节度使李仁福去世,其子李彝超继任,后唐明宗李嗣源试图用将李彝超调任延州(今延安东北)节度使的方法,迫使李彝超离开夏州,以终结夏州党项李氏对定难五州的割据。但在李彝超的坚决抵制下,后唐明宗被迫妥协。后唐清泰二年(935年),李彝超去世,李彝殷继任节度使。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定难军节度使李彝殷遣使入贡,受封西平王。 公元960年,伴随着陈桥驿的一场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改元建隆,是为宋太祖。不同于五代时期,宋朝建立后,“向背不常”的党项李氏开始夹在宋、辽两大政权之间,亟须时任定难军节度使的李彝殷做出选择。李彝殷在权衡利弊后,派遣银州防御使李光俨奉表贺宋太祖即位,并避宋太祖赵匡胤之父赵弘殷名讳,改名李彝兴。宋太祖此时正依照“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决策,开始统一全国的进程,面对党项李氏来附,优加赏赐,并命其助宋朝防御北汉。李彝兴接到宋朝的命令后,为表忠心,特遣部将李彝玉领兵御北汉兵于麟州(今陕西神木)。建隆三年(962年),李彝兴又遣使赴宋进贡马三百匹。为表彰李彝兴,宋廷特加其太尉衔,赐玉带。乾德五年(967年),李彝兴去世,宋朝追封其为夏王,并赠太师衔。开宝五年(972年),李光睿(李彝兴之子)听闻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立即遣使上表,请求朝廷收回兵权。宋太祖婉言拒绝并加以安抚,这使得李光睿十分感激,遂于开宝九年(976年),亲自率兵助宋,从西面夹击北汉。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亲统大军攻灭北汉,此时李光睿已去世,其子李继筠嗣位,同样出兵助战,沿黄河列寨,并东渡黄河偷袭北汉军驻地,以张宋军军威。当年七月,李继筠去世,其弟李继捧继立。此时宋太宗正忙于伐辽战事,直到次年十一月才授任李继捧为定难军留后。 自建国之日起,宋朝与党项李氏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宋朝的西部边界也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的局面。直到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982年)五月,李继捧入宋,这种局面随之被打破。李继捧入宋后,族弟李继迁随后反宋,公开与宋朝决裂。此后,党项李氏逐渐壮大,并建立西夏,发展成为足以抗衡辽、宋的地方政权。宋朝与党项交恶,宋朝西部的边境几无宁日。他们之间漫长曲折的战争故事也陆续上演……

作者简介

陈俊达,江苏徐州人,1991年8月16日生,汉族。2013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日语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16年、2019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文学院中国史系,获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师从杨军教授。现为吉林大学文学院师资博士后。先后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江海学刊》《古代文明》等杂志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已完成吉林大学研究生项目2项,正在主持进行博士后面上资助项目1项、吉林省博士和青年扶持项目1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