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民忙哈——新石器时代遗址综合研究

哈民忙哈——新石器时代遗址综合研究

1星价 ¥223.5 (7.5折)
2星价¥223.5 定价¥2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73360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36
  • 出版时间:2022-11-01
  • 条形码:9787030733603 ; 978-7-03-073360-3

本书特色

本书适合于从事中国东北及东北亚地区考古与历史研究者和高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哈民忙哈新石器时代遗址的综合研究文集,共计收录研究报告及论文24篇,包括“古环境研究”“人类学研究”“动物考古学研究”“技术与工艺研究”“经济形态与社会文化”“聚落形态及史前灾难考察”“哈民忙哈文化研究”七个专题,内容主要包括对哈民忙哈遗址各类出土遗存的研究、生产生活模式的复原、聚落形态及史前灾难的情境分析,以及考古学文化研究。

目录

目录
古环境研究
哈民忙哈遗址环境考古综合研究 汤卓炜 孙阳(3)
人类学研究
哈民忙哈遗址出土人骨的体质人类学综合研究 张全超 周亚威(45)
哈民忙哈遗址出土人类遗骸古DNA研究 崔银秋 宁超 张帆(91)
动物考古学研究
哈民忙哈遗址动物遗存研究 陈全家 陈君(101)
技术与工艺研究
哈民忙哈遗址制陶工艺研究 朱永刚 陈醉(181)
哈民忙哈遗址陶器纹饰研究 陈继玲 陈胜前(198)
内蒙古哈民忙哈玉器穿孔之南北体系 邓聪 吉平(210)
哈民忙哈史前玉器研究 朱永刚(216)
哈民忙哈遗址之石器工具 陈胜前 杨宽 李彬森 朱永刚 吉平(234)
内蒙古哈民忙哈遗址改制石器研究 陈醉(252)
内蒙古哈民忙哈遗址蚌制品管钻技术初探 王春雪 陈全家 陈君 朱永刚 吉平 于秀杰(262)
经济形态与社会文化
哈民忙哈遗址经济形态研究:一个居住模式与生态环境悖论的推导 朱永刚(273)
哈民忙哈史前聚落遗址出土植物遗存研究 孙永刚 赵志军 吉平(287)
哈民忙哈遗址生业方式研究——以植物考古学为中心 付萍 孙永刚(299)
内蒙古科左中旗哈民忙哈遗址出土猪骨初步研究 陈全家 刘晓庆 陈君 吉平 王春雪(306)
内蒙古哈民忙哈遗址陶器生产专业化研究 陈醉(314)
见微知著:斜口陶器再研究 朱永刚(329)
内蒙古哈民忙哈遗址出土号角的实验考古学研究
 王春雪 陈全家 陈君 吉平 王丽伟(344)
“丫”形陶器——一种未知的史前器具浅析 朱永刚(355)
聚落形态及史前灾难考察
哈民忙哈遗址房址内人骨的古人口学研究——史前灾难成因的法医人类学证据 朱弘 周亚威 张全超 吉平(367)
内蒙古哈民忙哈遗址房址内大批人骨死因蠡测——关于史前灾难事件的探索与思考 朱永刚 吉平(378)
哈民忙哈文化研究
试论哈民忙哈文化 郑钧夫 朱永刚 吉平(391)
哈民忙哈文化研究与西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区系重构 朱永刚(407)
探索内蒙古科尔沁地区史前文明的重大考古新发现——哈民忙哈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与学术意义 朱永刚 吉平(418)
展开全部

节选

哈民忙哈遗址环境考古综合研究 汤卓炜 孙阳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哈民忙哈遗址发现的各类考古遗迹单位和出土的文化遗存,以及大量的人类、动植物遗存,为研究史前先民的社会形态、生存对策、人地关系、生活习俗、古代建筑方式、遗址形成和废弃过程及其原因、文化面貌、族属特征、人类遗传关系、审美情趣和宗教信仰等提供了丰富翔实的实物资料。鉴于该遗址具有的重要学术价值,2011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受到业界广泛的关注。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哈民忙哈文化人群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本项研究从环境考古的角度,进行综合性环境考古研究,旨在拓宽该遗址科技考古的研究领域,获得更多有关古代人地关系的信息,从而提升哈民忙哈文化的综合研究水平。 环境考古学是建立在近二三十年来第四纪地质学、考古学、孢粉学等学科大发展基础上展开的科学研究新领域。它是许多学科交叉研究中诞生的新学科,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逐步展开环境考古学的研究,它的主要内容是恢复古环境,并探讨其与古代文化发展间的联系,它不但对发掘我国古代文化精髓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对我们认识现在和预测将来的环境也有裨益,它开辟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的重要途径,促使科学走向更综合和更高的发展阶段。 环境考古学研究应用到动物学、植物学、地学、生态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和技术。涉及和参与探讨的考古学问题包括古代生态环境、动植物驯化与家畜饲养技术、古代人类及动物的食物结构、粮食生产的起源、经济形态与生业模式、南牲与宗教仪式、聚落形态与功能、社会复杂化、文明进程、社会发展阶段性划分等。 近年来人们对环境考古学的认识不断深化,它是少数几种能够以观察和实验为依据,为揭示人类如何应对过去气候快速变化提供证据的学科之一。环境考古学已经迅速成长起来,并负有重要的考古学意义,现在国际上被视为绝大多数发掘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因为环境考古研究具有如此重要的学术意义,所以被列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子课题。时任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的吉平研究员委托本课题组,负责完成由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朱永刚教授担任项目负责人的这项重大课题的分项研究任务。 根据环境考古研究内容的主要构成,本项研究的主要信息来源有植物考古研究、动物考古、地学考古研究成果,同时参考人类学的相关研究。通过上述三个主要方面的研究,结合文化历史考古学研究成果,获得有关哈民忙哈文化的人地关系认识,并得到文化生态学的启示;本项研究将大幅度提升该遗址科技考古研究比重,为深入探讨哈民忙哈文化史前人类生存环境、技术适应行为、生业模式选择的环境背景、文化生态系统运行与崩溃机制等重大考古学具体问题奠定环境考古学研究基础。 一、植物遗存及其反映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形态 (一)大植物遗存的研究与人地关系信息的分析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于2010~2014年,对哈民忙哈聚落遗址进行了系统性考古发掘。通过浮选获得了丰富的炭化植物遗存,2016年孙永刚结合其他多方面的考古研究成果开展了植物考古研究,得到关于古代先民开发利用植物资源和经济结构方面的信息。该研究表明,哈民忙哈先民的经济结构中,旱地农作物以黍占主导,采集和渔猎当是人们获得生存资源的重要补充。可能种植的作物有黍(PamcMm miliaceum)、粟(Setaria italica)、大好嵩(Artemisia sieversiana Willd)、義核(Prinsepia uniflora Batal)和大麻(Ca而a况s sativa Linn);采集的野生植物有藜(Chenopodium album L.)、大好蒿和蕤核等;属于伴生的野生植物遗存发现藜、狗尾草[Setaria viridis(L.)Beauv.]、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L.)Scop.]、野稷(Panicum miliaceum L.var.ruderale Aitag.)、大好蒿等[1],可作为野菜资源,在食物匮乏时应急食用。种植的作物中,黍早熟、耐寒不耐涝,生长期不耐肥水,但是喜酸性沙质土壤。粟耐干旱和贫瘠的土壤,性喜高温(生育期适温20~30t),海拔1000米以下均适合栽培。大麻喜光,以19~25T*为适宜,大麻是高秆作物,耗水量较多,大麻耐大气干旱而不耐土壤干旱,生长期间不耐涝,对土壤的要求比较严格的,常以土层深厚、保水保肥力强且土质松软肥沃、含有机质,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块为宜,一般土壤pH值以5.8~7.8的弱酸性到弱碱性为宜,灌溉有利于其生长,在其整个生长期需要50~70厘米的降水量。采集的野生植物中,藜为耐旱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在低海拔的荒地、田间、路旁和水边草丛中,耐受轻度盐碱土,既可栽培,又可野生,常伴生于人类活动区域附近;大籽蒿属于菊科蒿属,多生于路旁、田间、荒地、河漫滩、草原、森林草原、干山坡或林缘等,局部地区成片生长,为植物群落的建群种或优势种,抗寒性较强,当年株丛在-301气温下能安全越冬,由于植株高大,要求水肥较高,在干旱少雨的地区栽培,需进行灌溉,*适于疏松、肥沃的土壤条件下栽培。蕤核耐干旱,生于海拔900~1100米的山坡阳面或山脚下、河谷等处的稀疏灌丛中或干旱沙丘上,亦可种植。伴生性野生植物中,狗尾草原来分布于温带和暖温带(现在分布已经扩展到亚热带),生于海拔4000米以下的荒野、道旁,为旱地作物常见的一种杂草,喜长于温暖湿润气候区,以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及黏壤土为宜。马唐是一种生态幅相当宽的广布性中生草本植物,从温带到热带的气候条件均能适应,它喜湿、好肥、嗜光照,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在弱酸、弱碱性的土壤上均能良好生长,竞争力强,广泛生长在田边、路旁、沟边、河滩、山坡等各类草本群落中,在疏松、湿润而肥沃的撂荒或弃垦的裸地上,往往成为植被演替的先锋种之一,而且产量较高,草质好,是农区、半农半牧区及林区用于放牧地和割草的较有价值的植物资源。野稷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旱地,以及果园、田间、菜地、路边和休闲地,生育期短,耐旱、耐瘠薄,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植物资源。上述草本植物为哈民忙哈先民提供了重要的植物性食物或其他用途的资源。然而,过度开发和利用遗址周围的植物资源,势必会改变遗址域范围内的植物群落和植被景观,在寒冷干旱气候的耦合作用下,会加剧荒漠化的进程。与此同时,考虑到黍较之粟更耐寒冷,哈民忙哈遗址浮选的作物性植物遗存中以黍为主、粟次之,在当时的水热条件和土壤状况下,两者的产量都很有限,反映人们对生态边缘地带相对恶劣和多变的沙漠生态环境和贫瘠的土壤资源的文化适应,这也是无法发展出大规模农业的客观原因之一。 从焚烧倒塌的木结构建筑所用的房梁屋脊的直径上看,好多都接近13~15厘米,结合木材处理用的石器组合,说明遗址周围当时应当存在林地。但是孢粉浓度非常低下,反映植物资源与遗址之间应当有一段距离,这与营建如此大规模的聚落,以及烧制陶器需要耗用遗址附近大量林地和草地的植物资源,以满足植物性燃料攫取和建筑原料的需求有关。遗址附近高强度的林地和草地资源开发,必然导致植被覆盖率的大幅度降低,致使孢粉浓度很低,与“大暖期”的气候环境和生态环境背景相悖。 (二)小植物遗存所反映的植物群与古生态重建 2010年,课题组对采集自哈民忙哈遗址I区孢粉分析土样进行了实验室处理和统计分析。经实验室处理后,哈民忙哈遗址从生土层到地表层(1~5号样本);鉴定出的主要孢粉类型有禾本科(Poaceae)、蔷薇科(Rosaceae)、松科(Pinaceae)、茜草科(Rubiaceae)、百合科(Liliaceae)、豆科(Fabaceae)、蓼科(Polygon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等,同时还发现大量孢子。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看,尽管孢粉含量很低,但是自下而上呈现递增的趋势;植物群特点是草原为主,兼有灌丛和林地;下部层位生物多样性很差,哈民忙哈文化层上部生态多样性较强,次之为表土层形成期;禾本科花粉占的比例*大,禾本科是干旱环境植物的指征,证明这一地区可能存在一定范围的荒漠化,但是蔷薇科、松科、茜草科、豆科、蓼科等花粉的发现,又都显示当时的环境可能并不十分干燥,环境指征的差异性反映出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尺寸较大的禾本科花粉为栽培禾本科,暗示了该遗址在公元前3600~前3100年,人类已经有意识地培育农作物,进行农耕活动。淀粉粒提取的失败给微小植物遗存的深入研究带来了不小的遗憾。另外,哈民忙哈的先民是否开发和利用了植物资源的药用价值,还有待通过淀粉粒、脂肪酸、蛋白质、DNA等分析技术来获得新的认识。 结合大植物遗存和微小植物遗存的初步分析结果可以推断,遗址周边水系发达,生态多样性明显,呈现的是森林灌丛草原的植被景观,气候条件处于全新世气候适宜期盛期之后的温度与湿度相对降低的阶段,水热条件支持原始农耕活动;但是遗址附近的森林草原植被却在人类聚落构建活动为主的特殊地质营力作用下,遭到了明显的干扰和破坏⑴。炭化木结构遗存属种由于被沙土强烈置换,木质结构全部被破坏,使得鉴定没有获得成功,留下了无法根据树种恢复古环境的遗憾。 二、哈民忙哈动物遗存及其所反映的生态环境与人地关系 根据本项目另一子课题相关的动物考古研究成果,可以获得哈民忙哈遗址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实际上,目前并未发现家养动物的遗存)组合及其所反映的生态环境的重要信息。 (一)哈民忙哈遗址出土动物遗存的初步鉴定与统计 哈民忙哈遗址出土动物遗存的总数为25857件,分别来自2010、2011、2012三个年度的发掘区,可鉴定标本数(NISP)为9349,包括五大类动物资源(软体动物类、爬行动物类、鸟类、鱼类、哺乳动物类)。 分类位置明确的动物隶属于2门7纲16目23科30属28种,分别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中腹足目(田螺科圆田螺属中华圆田螺种)和双壳纲(或瓣鳃纲)蚌目(或真瓣鳃目)蚌科(圆顶珠蚌属、剑蚌属剑状矛蚌种、珍珠蚌科珍珠蚌属)。脊椎动物门鱼纲鲤形目(鲤科草鱼属草鱼种、鲤属鲤鱼种)、鳢形目(鳢科鳢属乌鳢种)、鲶形目(脆科黄颡鱼属,鲶科鲶属鲶鱼种),爬行纲龟鳖目(鳖科鳖属中华鳖种);鸟纲(鸡形目雉科雉属雉鸡种,雁形目鸭科鸭属绿头鸭种、秋沙鸭属、雁亚科)、鸮形目鸱鸮科、鹤形目鹭科鹭属苍鹭种;哺乳纲食虫目鼹科缺齿鼹属麝鼹种,啮齿目仓鼠科鼢鼠属东北鼢鼠种、鼠科姬鼠属大林姬鼠种、松鼠科黄鼠属黄鼠种,兔形目兔科兔属野兔种,食肉目(鼬科鼬属黄鼬种、獾属獾种,犬科貉属貉种、狐属狐狸种、犬属灰狼种),奇蹄目(马科马属野马种),偶蹄目(鹿科獐属獐种,狍属东方狍种,鹿属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