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5203958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76
- 出版时间:2022-10-01
- 条形码:9787552039580 ; 978-7-5520-3958-0
内容简介
当代科学争论频发,相较以往,争论已从围绕科学方法、科学机制直逼科学事实本身,这在探测引力波实验中体现得尤为突出。2017年,美国探测引力波实验团队LIGO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他们在探测引力波方面的决定性贡献。然而,在人们为这场科学盛宴欢呼的同时,对探测引力波实验的质疑也不绝于耳——该实验在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的判定方面都表现出很强的不确定性。 当代科学实验是如何进行的、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当代科学争论,是本书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基于此,本书研究沿两大线索展开:其一,关注科学事实层面,侧重于讨论探测引力波实验中所涉及的科学争论类型、产生原因及争论解决过程和机制;其二,关注科学价值层面,侧重于讨论探测引力波实验所涉及的科学争论给当代认识论带来的挑战。
目录
总序: 智能文明时代是哲学问题迸发的时代/成素梅
引言
**章 关于引力波的前世今生
**节 引力波与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
第二节 引力波的特性
第三节 引力波与电磁波的比较
第四节 引力波的可探测性
第二章 由韦伯探测引力波实验引发的三场争论
**节 韦伯其人
第二节 韦伯实验
第三节 物理学界对韦伯实验的批评
第四节 棒式引力波探测器的“后韦伯”时代
第三章 跨越探测引力波实验的“韦伯之争”——对“实验者的回归”论题的反思
**节 建构论与实在论之争
第二节 认识的一元论与多元论之争
第三节 认识的一元论与多元论争论的解决——如何理解理性—社会性二分
第四章 围绕美国探测引力波的LIGO实验室的争论
**节 LIGO的由来
第二节 韦伯与LIGO的争论
第三节 低温棒实验组与LIGO之间的争论
第四节 LIGO的“三驾马车”之间的冲突
第五章 跨越探测引力波实验的LIGO之争——论大科学实验的不确定性
**节 探测引力波实验的实验原理不确定
第二节 探测引力波实验的实验设计不确定
第三节 对探测引力波实验的结果判定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第六章 真信号?假信号?——围绕GW150914信号可信度的争论
**节 LIGO历史上**次探测到引力波信号GW150914
第二节 针对GW150914信号真实性的质疑
第三节 对GW150914信号真实性的检验
第四节 针对LIGO探测器灵敏度的质疑
第五节 LIGO要求对GW150914信号保密
第六节 对GW150914信号真实性的争论提升了LIGO的信任度
附录
第七章 串联科学之网——科学信任的建构
**节 信任概念的内涵
第二节 科学哲学上的信任观
第三节 探测引力波实验中的信任类型
第八章 科学实验技能与专长的社会规范性
**节 科学实验技能的社会规范性
第二节 当代专长哲学的兴起和趋势
第三节 哈里.柯林斯的专长规范理论
结语 跨越科学争论——走向科学民主
**节科学危机的产生
第二节从科学内部审视科学危机
第三节危机的解决——科学认识民主化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张帆,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上海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伦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方法论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理事。研究方向为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哲学。出版专著1部(获省部级资助)、译著3部,在《哲学动态》《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哲学分析》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良好结项),获第二届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青年学术奖”。
-
勒维特之星-大发现系列丛书
¥4.0¥16.0 -
喜马拉雅山珍稀鸟类图鉴
¥23.8¥68.0 -
昆虫的生存之道
¥19.1¥38.0 -
昆虫采集制作及主要目科简易识别手册
¥20.5¥50.0 -
古文诗词中的地球与环境事件
¥8.4¥28.0 -
声音简史
¥18.7¥52.0 -
物理学之美-插图珍藏版
¥30.4¥69.0 -
不匹配的一对:动物王国的性别文化
¥13.7¥42.8 -
技术史入门
¥20.6¥48.0 -
现代物理学的概念和理论
¥23.1¥68.0 -
图说相对论(32开平装)
¥19.8¥46.0 -
数学的魅力;初等数学概念演绎
¥13.0¥22.0 -
数学专题讲座
¥11.0¥29.0 -
改变世界的发现
¥15.4¥48.0 -
为了人人晓得相对论
¥4.6¥13.5 -
舟山群岛植物图志
¥20.1¥59.0 -
宇宙与人
¥10.5¥35.0 -
布尔巴基-数学家的秘密社团
¥11.4¥38.0 -
一代神话:哥本哈根学派
¥6.7¥15.5 -
考研数学高频考点精选题
¥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