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和林格尔土城子(五)——辽、金、清代墓葬发掘报告(1997-2007)
- ISBN:978703073251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60
- 出版时间:2022-11-01
- 条形码:9787030732514 ; 978-7-03-073251-4
本书特色
本书可供从事历史学、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体质人类学和诸多专门史等方面研究人员参考、研究。
内容简介
和林格尔土城子古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是我国规模较大、沿用年代较长的古代城址,文化内涵十分丰富。1997年至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部门连续多年对古城遗址及周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从春秋战国至清代共清理发掘2158座墓葬,其中辽代22座、金代1座、清代8座,共31座,出土了大量的文物。本书即是对此期间所发掘的辽、金、清墓葬成果的全面报道。
目录
**章 绪论 ( 1 )
**节 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 ( 1 )
第二节 墓葬分布与发掘经过 ( 3 )
一、墓葬分布 ( 3 )
二、发掘经过 (12)
第三节 资料整理与报告的编排 (14)
一、资料整理 (14)
二、报告编排 (14)
第二章 辽代墓葬 (16)
**节 墓葬资料 (16)
一、Ⅰ区 (16)
二、Ⅱ区 (70)
第二节 墓葬形制 (78)
一、竖穴土坑墓 (78)
二、带墓道的土坑墓 (79)
三、砖室墓 (79)
第三节 葬具、葬式、葬俗 (80)
一、葬具与葬式 (80)
二、葬俗 (80)
第四节 随葬器物的摆放位置 (80)
第五节 随葬器物及相关出土器物 (81)
一、陶器 (81)
二、瓷器 (87)
三、铜器 (93)
四、银器 (96)
五、铁器 (96)
六、骨器 (97)
七、铜钱币 (98)
第六节 结语 (98)
一、墓葬分期 (98)
二、墓葬年代 (101)
三、文化性质 (103)
第三章 金代墓葬 (105)
第四章 清代墓葬 (106)
**节 墓葬资料 (106)
第二节 墓葬形制 (118)
一、竖穴土坑墓 (118)
二、竖穴土坑浅洞式墓 (119)
三、带墓道的竖穴土坑墓 (119)
第三节 葬具、葬式与葬俗 (119)
一、葬具 (119)
二、葬式 (119)
三、葬俗 (120)
第四节 随葬器物 (120)
一、瓷器 (120)
二、银器 (122)
三、铜器 (122)
四、铁器 (122)
五、墓志 (122)
第五节 小结 (124)
附表 (125)
附表一 辽代墓葬统计表 (125)
附表二 金代墓葬统计表 (128)
附表三 清代墓葬统计表 (128)
附录 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古墓 (129)
后记 (139)
图表目录
图一 和林格尔土城子古城遗址地理位置示意图 ( 2 )
图二 和林格尔土城子古城及周边墓地分区示意图 ( 4 )
图三 Ⅰ区墓葬平面示意图 (插页)
图四 Ⅱ a区墓葬平面示意图 ( 5 )
图五 Ⅱ b区墓葬平面示意图 (插页)
图六 Ⅱ c区墓葬平面示意图 (插页)
图七 Ⅱ d区墓葬平面示意图 (插页)
图八 Ⅱ e区墓葬平面示意图 (插页)
图九 Ⅱ f区墓葬平面示意图 (插页)
图一○ Ⅱ g区墓葬平面示意图 ( 7 )
图一一 Ⅱ h区墓葬平面示意图 ( 8 )
图一二 Ⅱ i区墓葬平面示意图 (插页)
图一三 Ⅱ j区墓葬平面示意图 (插页)
图一四 Ⅱ k区墓葬平面示意图 (插页)
图一五 Ⅱ l区墓葬平面示意图 ( 9 )
图一六 Ⅱ m区墓葬平面示意图 (10)
图一七 Ⅳ区墓葬平面示意图 (11)
图一八 Ⅰ M35墓葬图 (17)
图一九 Ⅰ M35出土器物 (18)
图二○ Ⅰ M36墓葬图 (19)
图二一 Ⅰ M36出土器物 (21)
图二二 Ⅰ M37墓葬图 (22)
图二三 Ⅰ M37出土器物 (23)
图二四 Ⅰ M38墓葬图 (25)
图二五 Ⅰ M39墓葬图 (27)
图二六 Ⅰ M39出土器物 (29)
图二七 Ⅰ M40墓葬图 (30)
图二八 Ⅰ M40出土器物 (32)
图二九 Ⅰ M41墓葬图 (34)
图三○ Ⅰ M41出土器物 (36)
图三一 Ⅰ M41出土器物 (38)
图三二 Ⅰ M42墓葬图 (39)
图三三 Ⅰ M42出土器物及拓片 (40)
图三四 Ⅰ M45墓葬图 (41)
图三五 Ⅰ M45出土陶罐 (42)
图三六 Ⅰ M46墓葬图 (43)
图三七 Ⅰ M46出土器物及拓片 (45)
图三八 Ⅰ M47墓葬图 (46)
图三九 Ⅰ M47出土器物及拓片 (48)
图四○ Ⅰ M51墓葬图 (50)
图四一 Ⅰ M51出土器物 (51)
图四二 Ⅰ M53墓葬图 (52)
图四三 Ⅰ M56墓葬图 (53)
图四四 Ⅰ M56出土器物 (55)
图四五 Ⅰ M57墓葬图 (57)
图四六 Ⅰ M57出土器物 (60)
图四七 Ⅰ M57出土器物 (61)
图四八 Ⅰ M57出土器物 (62)
图四九 Ⅰ M58墓葬图 (64)
图五○ Ⅰ M58出土器物 (65)
图五一 Ⅰ M59墓葬图 (66)
图五二 Ⅰ M59出土器物 (67)
图五三 Ⅰ M60墓葬图 (68)
图五四 Ⅰ M60出土器物 (69)
图五五 Ⅱ M708墓葬图 (70)
图五六 Ⅱ M708出土器物 (72)
图五七 Ⅱ M1143平、剖面图 (74)
图五八 Ⅱ M1143出土器物 (75)
图五九 Ⅱ M1515平、剖面图 (77)
图六○ Ⅱ M1515出土陶罐 (77)
图六一 Ⅱ M1722平、剖面图 (78)
图六二 Ⅱ M1722出土器物 (78)
图六三 辽代墓葬出土陶塔式罐 (82)
图六四 辽代墓葬出土高领罐 (84)
图六五 辽代墓葬出土陶罐 (85)
图六六 辽代墓葬出土器物 (86)
图六七 辽代墓葬出土白釉瓷碗 (88)
图六八 辽代墓葬出土白釉瓷盘 (90)
图六九 辽代墓葬出土白釉瓷盏 (91)
图七○ 辽代墓葬出土瓷器 (93)
图七一 辽代墓葬出土铜器 (94)
图七二 辽代墓葬出土铜器 (95)
图七三 辽代墓葬出土器物 (97)
图七四 Ⅱ M500平、剖面图 (105)
图七五 Ⅱ M46平、剖面图 (106)
图七六 Ⅱ M536平、剖面图 (107)
图七七 Ⅱ M536出土器物及拓片 (108)
图七八 Ⅱ M561平、剖面图 (108)
图七九 Ⅱ M561出土器物 (109)
图八○ Ⅱ M706平、剖面图 (110)
图八一 Ⅱ M706出土器物 (111)
图八二 Ⅱ M912平、剖面图 (112)
图八三 Ⅱ M912出土器物 (112)
图八四 Ⅱ M913平、剖面图 (113)
图八五 Ⅱ M913出土器物 (114)
图八六 Ⅱ M961平、剖面图 (115)
图八七 Ⅱ M961出土器物 (116)
图八八 Ⅱ M962平、剖面图 (117)
图八九 Ⅱ M962出土器物及拓片 (118)
图九○ 清代墓出土器物及拓片 (121)
图九一 清代墓葬出土器物 (123)
表一 和林格尔土城子古城墓地历年发掘墓葬数量统计表(1997~ 2007年) (12)
表二 辽代墓葬早段遗存统计表 (100)
表三 辽代墓葬晚段遗存统计表 (102)
图版目录
图版一 发掘区
图版二 发掘现场
图版三 ⅠM35
图版四 ⅠM36
图版五 ⅠM37
图版六 ⅠM38
图版七 ⅠM39
图版八 ⅠM40(一)
图版九 ⅠM40(二)
图版一〇 ⅠM41(一)
图版一一 ⅠM41(二)
图版一二 ⅠM46
图版一三 ⅠM47
图版一四 ⅠM57
图版一五 ⅠM57壁画(一)
图版一六 ⅠM57壁画(二)
图版一七 ⅠM57壁画(三)
图版一八 ⅠM57十二生肖壁画
图版一九 ⅠM58
图版二○ ⅠM59
图版二一 ⅠM60
图版二二 ⅡM708
图版二三 ⅡM1143
图版二四 辽代墓葬出土陶塔式罐、白釉褐花盘口瓶
图版二五 辽代墓葬出土陶器
图版二六 辽代墓葬出土白釉、黑釉执壶
图版二七 辽代墓葬出土白釉碗
图版二八 辽代墓葬出土白釉盘、白釉盏
图版二九 辽代墓葬出土金属器物
图版三○ ⅡM536、ⅡM561出土墓志
图版三一 ⅡM912、ⅡM913
图版三二 ⅡM961、ⅡM962
图版目录
图版一 发掘区
图版二 发掘现场
图版三 ⅠM35
图版四 ⅠM36
图版五 ⅠM37
图版六 ⅠM38
图版七 ⅠM39
图版八 ⅠM40(一)
图版九 ⅠM40(二)
图版一〇 ⅠM41(一)
图版一一 ⅠM41(二)
图版一二 ⅠM46
图版一三 ⅠM47
图版一四 ⅠM57
图版一五 ⅠM57壁画(一)
图版一六 ⅠM57壁画(二)
图版一七 ⅠM57壁画(三)
图版一八 ⅠM57十二生肖壁画
图版一九 ⅠM58
图版二○ ⅠM59
图版二一 ⅠM60
图版二二 ⅡM708
图版二三 ⅡM1143
图版二四 辽代墓葬出土陶塔式罐、白釉褐花盘口瓶
图版二五 辽代墓葬出土陶器
图版二六 辽代墓葬出土白釉、黑釉执壶
图版二七 辽代墓葬出土白釉碗
图版二八 辽代墓葬出土白釉盘、白釉盏
图版二九 辽代墓葬出土金属器物
图版三○ ⅡM536、ⅡM561出土墓志
图版三一 ⅡM912、ⅡM913
图版三二 ⅡM961、ⅡM962
节选
**章 绪论 **节 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 和林格尔县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部,东经111°49′,北纬40°23′。平均海拔1100~2100米。南北长78千米,东西宽70千米,总面积为3436平方千米。东与凉城县相邻,东南与山西省右玉县毗邻,南与清水河县相接,西与托克托县接壤,北以土默特左旗为界。截至2014年,和林格尔县辖4个乡、3个镇、1个经济园区,现有145个行政村,5个农场,计750个自然村;截至2016年,辖4个乡、4个镇、4个园区(数据源自和林格尔政府网)。全县人口约20万,城关镇为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境内山、川、平原相间,河流广布,属中温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变化较大,年平均气温5.4℃,*高气温37.5℃,*低气温-34.5℃;年平均降水量417.9毫米,*大降水量700毫米,*小降水量201毫米;无霜期118~152天,年平均日照2953.6小时;年平均风力2级,多为西北风,*大风力8级,*大风速为30米/秒。 据史料记载,和林格尔在商周至春秋时期即为猃狁、北狄(犬戎)居住的“襄”地;战国时期是林胡、楼烦活动的地区。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变俗,穿胡服、习骑射,进行军事改革,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置云中(今托克托县古城村古城)、雁门、代郡,这时古“襄”地属赵国云中郡辖地,秦时派蒙恬北击匈奴,悉收河南地,重置云中郡,古“襄”地仍属云中郡管辖。 西汉初期,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汉朝从秦云中郡中另析出定襄郡,郡治成乐(即今和林格尔土城子古城南城),辖12县。其中,成乐县、武进县、武城县在和林格尔县境内。东汉时期缩减郡县,定襄郡郡治徙善无(今山西省右玉县附近)。三国时拓跋鲜卑部居阴山南北。魏甘露三年(公元258年),拓跋力微始居盛乐(即成乐)。晋元康五年(公元295年),国分三部,这里属拓跋猗卢统领,1960年凉城县东十号乡小坝滩出土西晋时期的鲜卑“官印”[1]应为佐证。 晋建兴三年(公元315年),猗卢自称代王,以盛乐为北都(今和林格尔土城子古城中城)。东晋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道武帝拓跋珪收集拓跋旧部,在牛川(今呼和浩特市南)大会诸部,即代王位,建元“登国”,都盛乐(今和林格尔土城子古城中城),改称魏王。北魏皇始三年、东晋隆安二年(公元398年),迁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东)。故都置云中郡,至拓跋焘时,改郡为云中镇,又立朔州与镇并治。永熙元年(公元532年)改朔州为云州,领云中、盛乐二郡。北齐隶紫河镇属地。 隋开皇四年(公元584年),和林格尔地区为突厥沙钵略可汗所据,拥河东各地。开皇十九年(公元584年),和林格尔地区为突厥沙钵略可汗所据,拥河东各地。开皇十九年(公元599年)突厥启民可汗率众归附,筑大利城,以居启民可汗。隋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自榆林关徙云州,总管府治之,大业初府废,改州为定襄郡,立大利县为郡治。隋末郡县并废。 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平突厥,分其部:左置定襄都督府,右置云中都督府,仍于此置云州及定襄县。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徙置北恒州(即今山西大同),其年复立突厥阿史那思摩为可汗,建牙帐于故城。麟德元年(公元664年)改云中都护府为单于大都护府。天宝四年(公元745年)置金河县于府内,属关内道。乾元元年(公元758年)置振武军节度使,领都护府及麟、胜二州(麟州位于其西南部,胜州在今托克托县境内),时为北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处理民族事务的中心。 辽改金河县为振武县,隶丰州(即今呼和浩特市白塔);金改振武县为振武镇;元代隶大同路;明属玉林卫辖地;清置驿站(二十家子),后改为协理通判厅,光绪年间改为抚民理事厅;民国时期改厅为县(即和林格尔县署),1949年成立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至今。 和林格尔土城子古城位于和林格尔县上土城村北1千米的宝贝河(古金河)北岸,东临209国道,北距呼和浩特市约38千米,南距和林格尔县城关镇约11千米(图一)。土城子古城遗址平面呈不规则多边形,由西城、南城、中城和北城四部分组成,南北长2290米,东西宽1450米,面积约332万平方米。通过考古发掘证实,该古城始建于春秋战国,历经秦、西汉、东汉、代魏、隋唐、辽、金、元各时期达两千余年,曾居住在城内及周边的人们死后葬在古城周围,留下了数以万计的墓葬。 图一 和林格尔土城子古城遗址地理位置示意图 第二节 墓葬分布与发掘经过 一、墓葬分布 和林格尔土城子古城外的墓葬由于数量众多,为了整理方便,我们以城垣为界,按顺时针方向将其划分为四个发掘区(Ⅰ~Ⅳ区)。城垣北侧为第Ⅰ发掘区,城垣东侧为第Ⅱ发掘区,城垣南侧为第Ⅲ发掘区,城垣西侧为第Ⅳ发掘区(图二;图版一、二)。 第Ⅰ发掘区位于古城遗址北侧,北起四铺村中部,东以209国道为界,西至三铺村尾,地势相对平坦开阔,略显北高南低。南北长2300米,东西宽1000米,总面积约230万平方米。墓葬主要分布在墓地东南部(即古城遗址东北侧),北部和西部相对稀疏。1997~2006年共发掘墓葬61座,墓号为ⅠM1~ⅠM61。其中战国时期3座、汉代37座、辽代18座、空墓2座,时代不清的1座(图三*)。 第Ⅱ发掘区位于古城遗址东侧,北起四铺村南,东至蒙牛六期,南抵上土城村北,北部和南部地势相对平坦,中南部为山丘缓坡地带。该发掘区南北长3500米,东西宽2500米,总面积约875万平方米。墓葬主要分布在山丘的西部和南部,北部和东部相对稀疏。1999~2007年共发掘墓葬2041座(含1座瓮棺葬),其中春秋时期20座、战国时期1572座、汉代158座、代魏6座、隋唐251座、辽代4座、金代1座、清代墓葬8座,空墓20座,时代不清的1座。由于该发掘区面积较大,包含墓葬数量较多,在整理时为了叙述方便将其划分为13个小区(Ⅱa~Ⅱm区)。 Ⅱa区位于第Ⅱ发掘区的西北部,包括和林格尔县国际酒店、蒙牛一期、二期以及加油站附近,先后共发掘墓葬25座,墓号为ⅡM4~ⅡM27、ⅡM241(图四)。 Ⅱb区位于第Ⅱ发掘区的西中部,即蒙牛三期,北与Ⅱa区相邻,先后共发掘墓葬75座,墓号为ⅡM166~ⅡM240(图五)。 Ⅱc区位于第Ⅱ发掘区的西中部,北与Ⅱb区相接,包括和林格尔县消防支队办公大楼、蒙牛洗车场、蒙牛立体库等,先后共发掘墓葬134座,墓号为ⅡM410~ⅡM412、ⅡM438~ⅡM499、ⅡM504~ⅡM513、ⅡM515、ⅡM524、ⅡM1685、ⅡM1781~ⅡM1787、ⅡM1958~ⅡM1980、ⅡM2014~ⅡM2021、ⅡM2023~ⅡM2040(图六)。 Ⅱd区位于第Ⅱ发掘区的西中部,北与Ⅱc区相邻,包括内蒙古盛都包装有限责任公司、滨海网球学校以及2 09国道西侧等。先后共发掘墓葬245座,墓号为ⅡM36、ⅡM37、ⅡM84~ⅡM90、ⅡM244~ⅡM254、ⅡM304、ⅡM305、ⅡM331~ⅡM371、ⅡM373~ⅡM409、ⅡM514、ⅡM518~ⅡM523、ⅡM525~ⅡM541、ⅡM543~ⅡM639、ⅡM641~ⅡM646、ⅡM648、ⅡM649、ⅡM653~ⅡM668(图七)。 Ⅱe区位于第Ⅱ发掘区的中西部,西与Ⅱd区相邻,包括肉联厂、内蒙古高氏纸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先后共发掘墓葬83座,墓号为ⅡM28~ⅡM35、ⅡM39、ⅡM255~ⅡM303、ⅡM306~ⅡM330(图八)。 Ⅱf区位于第Ⅱ发掘区的中东部,包括蒙牛五期、六期。先后共发掘墓葬77座,墓号为ⅡM1~ⅡM3、ⅡM413~ⅡM437、ⅡM500~ⅡM503、ⅡM1604~ⅡM1611、ⅡM1649~ⅡM1684、ⅡM1939(图九)。 Ⅱg区位于第Ⅱ发掘区的东中部,即天鸿生物制药厂,北与Ⅱf区相邻。共发掘墓葬10座,ⅡM1299~ⅡM1308(图一○)。 Ⅱh区位于第Ⅱ发掘区的中东部,西与Ⅱe区相邻,北与Ⅱg区相接,包括仁和春天生物制药厂、内蒙古北奇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先后共发掘墓葬6座,墓号为ⅡM516、ⅡM517、ⅡM669、ⅡM2012、ⅡM2013、ⅡM2022(图一一)。 Ⅱi区位于第Ⅱ发掘区的中西部,北与Ⅱd区相邻。包括翔宇盛乐新城北部以及209国道西侧等。先后共发掘墓葬652座,墓号为ⅡM38、ⅡM40~ⅡM83、ⅡM91~ⅡM165、ⅡM372、ⅡM542、ⅡM640、ⅡM647、ⅡM650~ⅡM652、ⅡM671~ⅡM705、ⅡM709~ⅡM730、ⅡM735、ⅡM741~ⅡM743、ⅡM745~ⅡM750、ⅡM752~ⅡM762、ⅡM764~ⅡM766、ⅡM771~ⅡM773、ⅡM776、ⅡM779、ⅡM780、ⅡM804~ⅡM812、ⅡM814、ⅡM1099、ⅡM1236~ⅡM1242、ⅡM1244、ⅡM1245、ⅡM1248~ⅡM1251、ⅡM1253、ⅡM1269、ⅡM1270、ⅡM1285~ⅡM1287、ⅡM1297、ⅡM1309、ⅡM1311~ⅡM1318、ⅡM1325~ⅡM1335、ⅡM1345、ⅡM1362~ⅡM1367、ⅡM1374~ⅡM1377、ⅡM1384~ⅡM1398、ⅡM1404、ⅡM1428~ⅡM1430、ⅡM1450、ⅡM1461~ⅡM1463、ⅡM1470、ⅡM1520~ⅡM1536、ⅡM1538~ⅡM1603、ⅡM1612~ⅡM1648、ⅡM1686~ⅡM1700、ⅡM1702~ⅡM1730、ⅡM1744~ⅡM1780、ⅡM1788~ⅡM1938(图一二)。 Ⅱj区位于第Ⅱ发掘区的中西部,即翔宇盛乐新城的中部,北与Ⅱi区相接。先后共发掘墓葬496座,墓号为ⅡM731、ⅡM732、ⅡM734、ⅡM736、ⅡM737、ⅡM744、ⅡM763、ⅡM774、ⅡM775、ⅡM791~ⅡM797、ⅡM813、ⅡM815、ⅡM817~ⅡM822、ⅡM830~ⅡM840、ⅡM866~ⅡM887、ⅡM889、ⅡM891~ⅡM916、ⅡM920、ⅡM925~ⅡM955、ⅡM957、ⅡM959~ⅡM970、ⅡM972~ⅡM975、ⅡM977~ⅡM988、ⅡM997、ⅡM999、ⅡM1001、ⅡM1006、ⅡM1007、ⅡM1010~ⅡM1012、ⅡM1014、ⅡM1015、ⅡM1017~ⅡM1020、ⅡM1022、ⅡM1025~ⅡM1028、ⅡM1031~ⅡM1041、ⅡM1049、ⅡM1051、ⅡM1060~ⅡM1067、ⅡM1069~ⅡM1073、ⅡM1075~ⅡM1084、ⅡM1088~ⅡM1098、ⅡM1100~ⅡM 1111、ⅡM 1113~ⅡM111 5、ⅡM 1117、ⅡM1119~ⅡM1130、ⅡM1132、ⅡM1137、ⅡM1142~ⅡM1149、ⅡM1151、ⅡM1152、ⅡM37、ⅡM84~ⅡM90、ⅡM244~ⅡM254、ⅡM304、ⅡM305、ⅡM331~ⅡM371、ⅡM373~ⅡM409、ⅡM514、ⅡM518~ⅡM523、ⅡM525~ⅡM541、ⅡM543~ⅡM639、ⅡM641~ⅡM646、ⅡM648、ⅡM649、ⅡM653~ⅡM668(图七)。
-
两张图读懂两宋
¥16.0¥76.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4.7¥49.0 -
清朝穿越指南
¥14.4¥45.0 -
人类酷刑简史
¥20.1¥59.0 -
万历十五年
¥16.3¥25.0 -
唐潮:唐朝人的家常与流行
¥23.1¥68.0 -
朱元璋传
¥14.0¥39.0 -
汉朝其实很有趣
¥9.7¥38.0 -
从三十项发明阅读世界史
¥11.7¥39.0 -
两晋其实很有趣
¥9.2¥35.0 -
胡同里的姑奶奶
¥27.8¥78.0 -
消寒图:珍重待春风
¥20.9¥58.0 -
至道无餘蕴矣:梁漱溟访谈录
¥24.1¥68.0 -
硬核原始人
¥21.0¥65.0 -
创造圣经的城市
¥19.7¥58.0 -
告别与新生-大师们的非常抉择
¥16.0¥45.8 -
中国近代史
¥6.0¥20.0 -
明朝那些事儿大结局 第七部
¥8.9¥29.8 -
中国通史
¥18.5¥45.0 -
吴晗-明朝三百年
¥13.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