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73519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84
  • 出版时间:2022-11-01
  • 条形码:9787030735195 ; 978-7-03-073519-5

本书特色

丰富了"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世界文化遗产点的内涵,进一步证明了泉州在宋代以来海上贸易的重要作用

内容简介

本发掘报告整理了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2020年、泉州市舶司遗址2019~2021年考古调查发掘的结果,介绍了清理出来的建筑遗存、水沟等遗迹以及出土器物标本,根据发掘结果修正了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宋元时期水池遗迹的南岸线位置,推测泉州市舶司遗址的四至范围大致为西南依竹街、东北到马坂巷西侧道路和马坂巷之间、东南至水门巷、西北靠三堡沟。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是目前发掘明确的**一处宋代宗正司遗址,泉州市舶司遗址是福建省内首次对官方海商贸易管理机构所在地的科学发掘,相关发掘结果深化了泉州城相关传统历史文化的研究,丰富了“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世界文化遗产点的内涵,进一步证明了泉州在宋代以来海上贸易的重要作用,为研究泉州宋元明时期的政治、文化、交通、商贸等提供了重要的实证资料,对于推进泉州乃至闽南、福建的建筑构件、陶瓷器窑口及其发展、商品流通贸易与社会生活等研究也有所裨益。

目录

目录
序 刘庆柱 i
**章 引言 1
第二章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2020年的发掘 7
一 地层堆积 10
(一)水渠(G2)、台基1、台基1F1 相关 10
(二)台基2 南侧中部南延部分 10
(三)水池遗迹南岸线和台基3 相关 13
(四)B0107T1CF1 相关 14
二 遗迹现象 16
(一)台基1 及相关遗迹 17
(二)台基2 边界及其南侧中部南延部分 32
(三)宋元时期水池遗迹南岸线迹象和建筑基址相关遗迹 36
(四)B0107T1C 内相关建筑基址 40
三 出土遗物 43
(一)建筑构件 43
(二)陶瓷器 66
(三)石器 216
四 小结 217
(一)相关遗迹和遗物的性质分析 217
(二)泉州南外宗正司的选址及其形制布局 225
第三章 泉州市舶司遗址2019~2021年的发掘 231
一 地层堆积 235
(一)C1206TG3G 235
(二)C1206TG1F 237
(三)西南区域东北部分 239
(四)西南区域西南部分 241
二 遗迹现象 249
(一)C1206TG3G 249
(二)C1206TG1F 252
(三)西南区域东北部分北部 252
(四)西南区域西南部分 274
三 出土遗物 323
(一)建筑构件 323
(二)陶瓷器 333
(三)铜钱 409
四 小结 411
(一)相关遗迹和遗物的性质分析 411
(二)南宋市舶司提举的品级与泉州市舶司遗址的范围 417
第四章 结语 427
(一)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泉州市舶司遗址关联探讨 428
(二)泉州古城的空间格局和发掘保护 439
内容提要 446
ABSTRACT 447
要旨 448
后记 449
插图目录
图一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泉州市舶司遗址位置示意图 3
图二 泉州城遗址考古工作分区图 4
图三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发掘区平面分布图 9
图四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C0207T8G—T8H南壁剖面图 11
图五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C0207T5C~T6C东壁剖面图 12
图六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C0307TG5C~TG8C、C0207T1C~TG3C西壁剖面图 15
图七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B0107T1B—T1C北壁剖面图 15
图八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台基1、台基2、台基3(上北) 16
图九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B0107T1CF1建筑遗存(上北) 17
图一〇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考古发掘遗迹平面图 18
图一一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水池遗迹东岸与台基1及其上的台基1F1(上北) 19
图一二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台基1及相关遗迹平面图 20
图一三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解剖沟T8HJ1平、剖面图 22
图一四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G2局部(西北—东南) 23
图一五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水池遗迹东岸护岸木桩(西北—东南) 23
图一六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ZQ1平面(上东) 24
图一七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台基1包边砌石及其下纴木和地钉(西—东) 25
图一八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台基1底层五丁砌石(西—东) 25
图一九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台基1底层五丁砌石以北包边砌石(西北—东南) 27
图二〇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台基1F1A(上南) 27
图二一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台基1F1ASD1(上北) 28
图二二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台基1F1A砌石残存的白石灰膏(上东) 28
图二三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台基1F1ASD2(上西) 28
图二四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台基1F1ASD3(上南) 28
图二五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台基1F1BQ1(上东) 29
图二六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台基1F1BSDⅠ1-1、台基1F1BQ2(上东) 29
图二七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台基1F1BQ3(上南) 29
图二八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台基1F1BSDⅠ1-2(上东) 29
图二九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台基1F1BSDⅠ1-3(东—西) 30
图三〇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台基1F1BSDⅡ1-1(上北) 30
图三一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台基1F1BSDⅡ1-2(南—北) 30
图三二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台基1F1BSDⅡ2-1(西—东) 30
图三三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台基1F1BSDⅡ2-2(上东) 31
图三四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台基1石铺地面(上东) 31
图三五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台基1F1CSD1(上北) 31
图三六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台基1F1CSD2、角石(上东) 31
图三七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台基2东边界(上北) 32
图三八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台基2(上北) 33
图三九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台基2及相关遗迹平面图 34
图四〇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台基2南边界相关迹象(上北) 35
图四一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台基2中部南延部分南边界(上北) 36
图四二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台基2砖基Z2(上西) 36
图四三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C0207T6C南壁剖面图 36
图四四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台基3(上北) 37
图四五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台基3及相关遗迹平面图 38
图四六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水池遗迹南岸线(东—西) 39
图四七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台基3北边界相关迹象(东—西) 39
图四八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台基3南边界(东—西) 40
图四九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B0107T1CF1(上北) 41
图五〇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B0107T1CF1遗迹平面图 41
图五一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B0107T1CF1内铺砖地面(上北) 42
图五二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B0107T1CF1内砌石与红褐色土面(上西) 42
图五三 B型筒瓦(2020QZNWZC0207G2∶92) 44
图五四 A型圆形莲花纹瓦当(2020QZNWZC0207T8HJ1台基1垫土层下层之下垫土层C层∶6) 44
图五五 A型圆形莲花纹瓦当(2020QZNWZC0207T8HJ1台基1垫土层下层之下垫土层B层∶36) 45
图五六 A型圆形莲花纹瓦当(2020QZNWZC0207T8HJ1台基1垫土层下层之下垫土层B层∶34) 45
图五七 A型圆形莲花纹瓦当(2020QZNWZC0207T8HJ1台基1垫土层下层之下垫土层B层∶1)46
图五八 素面条砖(2020QZNWZC0207T8HJ1台基1垫土层下层之下垫土层B层∶10)46
图五九 花纹砖(2020QZNWZC0207T8HJ1台基1垫土层下层之下垫土层B层∶4) 47
图六〇 花纹砖(2020QZNWZC0207T8HJ1台基1垫土层下层之下垫土层B层∶29) 47
图六一 A型圆形莲花纹挂瓦(2020QZNWZC0207T8HJ1台基1垫土层下层之下垫土层A层∶41) 48
图六二 C型椭圆形花卉纹挂瓦(2020QZNWZC0207T8HJ1台基1垫土层下层之下垫土层A层∶38) 48
图六三 脊兽残件(2020QZNWZC0207T8HJ1台基1垫土层下层之下垫土层A层∶39)49
图六四 B型圆形莲花纹瓦当(2020QZNWZC0207T8HJ1台基1垫土层上层∶37) 49
图六五 圆形芙蓉花纹瓦当(2020QZNWZC0207T8HJ1台基1垫土层上层∶30) 50
图六六 圆形菊花纹瓦当(2020QZNWZC0207T8HJ1台基1垫土层上层∶33) 50
图六七 B型筒瓦(2020QZNWZC0207T8HJ1台基1垫土层上层∶41) 51
图六八 带提手砖(2020QZNWZC0207T8HJ1台基1垫土层上层∶40) 51
图六九 A型圆形莲花纹瓦当(2020QZNWZC0207T6C③A∶22) 52
图七〇 A型圆形莲花纹瓦当(2020QZNWZC0207TG3C③B∶4) 52
图七一 素面条砖(2020QZNWZC0207T5C③B∶2) 53
图七二 素面条砖(2020QZNWZC0207T6C③A∶23) 53
图七三 A型圆形莲花纹瓦当(2020QZNWZC0207T6CG1∶103) 54
图七四 A型圆形莲花纹瓦当(2020QZNWZC0207T6CG1∶101) 54
图七五 A型圆形莲花纹瓦当(2020QZNWZC0207T6CG1∶93) 55
图七六 圆形花卉纹瓦当(2019QZNWZC0207T8CG1∶1) 55
图七七 A型圆形莲花纹瓦当(2020QZNWZC0107T1H②A∶4) 56
图七八 装饰残件(陶屋顶)(2020QZNWZC0307TG7C②A∶32) 56
图七九 圆形芙蓉花纹瓦当(2020QZNWZC0107T1G①C∶98) 57
图八〇 圆形芙蓉花纹瓦当(2020QZNWZC0207T7H①C∶11) 57
图八一 圆形芙蓉花纹瓦当(2020QZNWZC0207T7H①C∶16) 58
图八二 圆形菊花纹瓦当(2020QZNWZC0107T1H①C∶43) 58
图八三 圆形菊花纹瓦当(2020QZNWZC0207T7H①C∶13) 59
图八四 圆形菊花纹瓦当(2020QZNWZC0107T1H①C∶31) 59
图八五 圆形荷花纹瓦当(2020QZNWZC0107T1G①C∶108) 60
图八六 圆形荷花纹瓦当(2020QZNWZC0207T8H①C∶21) 60
图八七 圆形其他花卉纹瓦当(2020QZNWZC0207T7H①C∶17) 61
图八八 圆形其他花卉纹瓦当(2020QZNWZC0207T7H①C∶9) 61
图八九 圆形其他花卉纹瓦当(2020QZNWZC0107T1G①C∶95) 62
图九〇 圆形其他花卉纹瓦当(2020QZNWZC0107T1G①C∶96) 62
图九一 圆形其他花卉纹瓦当(2020QZNWZC0107T1G①C∶105) 63
图九二 圆形其他花卉纹瓦当(2020QZNWZC0107T1G①C∶109) 63
图九三 圆形飞鸟纹瓦当(2020QZNWZC0107T1H①C∶28) 64
图九四 C型椭圆形花卉纹瓦当(2019QZNWZC0207T8H①C∶26) 64
图九五 A型筒瓦(2020QZNWZC0207T7C①C∶2) 65
图九六 素面条砖(2020QZNWZC0107T1G①C∶114) 65
图九七 安溪窑青瓷碗(2020QZNWZC0207G2∶4) 67
图九八 安溪窑青瓷碗(2020QZNWZC0207G2∶62) 67
图九九 安溪窑青瓷碗(2020QZNWZC0207G2∶63) 67
图一〇〇 安溪窑青瓷碗(2020QZNWZC0207G2∶64) 68
图一〇一 安溪窑青瓷碗(2020QZNWZC0207G2∶65) 68
图一〇二 安溪窑青瓷碗(2020QZNWZC0207G2∶68) 68
图一〇三 安溪窑青瓷碗(2020QZNWZC0207G2∶69) 69
图一〇四 安溪窑青瓷碗(2020QZNWZC0207G2∶83) 69
展开全部

节选

**章引言   泉州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是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泉州古城背靠内陆,面向海洋,建于沿海平原,北有九日山、清源山,西南临晋江,东北为洛阳江,两江在古城东南汇入泉州湾。泉州海域位于东海和南海交界地带,海岸线绵延曲折,多处天然深水良港,航运条件优越。泉州古城历经唐、五代、两宋、元、明清等时期,是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城市之一。   为了配合“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报世界遗产,2019年4~9月开始了泉州古城相关重要遗址的考古调查勘探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果,基本判定泉州市鲤城区的古榕巷80号院内原来大部分为水池、竹街10号(原人民电器厂)院内及其附近地表下发现了疑似夯土和铺砖地面的迹象,或与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泉州市舶司遗址[1]相关(图一)。   经国家文物局同意,福建省文物局协调,2019年10月开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福建博物院、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申遗中心联合组成泉州城考古工作队,确认了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泉州市舶司遗址的性质,并开展了相关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在2020年出版的《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2019年度考古发掘报告》中,设定了泉州城遗址考古工作分区图(图二)和相关发掘单位、遗迹单位的编号体系 [2],概述了泉州南外宗正司的缘起,介绍了 2019年度考古发掘出来的遗迹和相关出土遗物,通过考古学研究并结合文献记载研讨了该遗址的性质和大致范围。   2020年1月、5~11月再次发掘了泉州南外宗正司、泉州市舶司遗址。泉州市舶司遗址相关资料的发表,*初在《 2020中国重要考古发现》中略作介绍 [3],然后在《考古》杂志上发表了《福建泉州市“市舶司”遗址 2019~2020年发掘简报》 [4],较为详细地介绍了 2019~2020年泉州市舶司遗址相关考古发掘揭露出来的铺砖地面和石墙、石墩、石构、鹅卵石铺面等宋元时期建筑基址遗存,介绍了脊兽、花卉纹瓦当、文字砖等建筑构件和青瓷、白瓷等出土遗物,推测该地点遗存与大型较高等级官式建筑群相关,并结合遗址周边水系、道路的构成等因素,推测遗址的四至范围大致为:西南依竹街,东北到马坂巷西侧道路和马坂巷之间,东南至水门巷,西北靠三堡沟。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相关的发表资料,除了《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 2019年度考古发掘报告》之外, 2022年又在《考古》杂志上发表了《福建泉州市南外宗正司遗址 2020年发掘简报》 [5],介绍了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宋元时期水池遗迹的东岸线和东岸上的建筑基址、宋元时期水池遗迹的南岸线及其南侧建筑基址、北部建筑遗存等相关遗迹现象,基本明确了2019年度西部建筑基址台基2的南、东侧边界,出土遗物有装饰莲瓣纹或花卉纹的瓦当、花鸟纹方砖等建筑构件和“水陆/库堂”“西塔”等墨书瓷碗、元青花“寿”字菊花纹高足瓷杯、明德化窑乳白釉瓷碟等陶瓷器以及少量的铜钱等。此外,还在《中国文物报》上发表了些许资料和认识[1]。   图一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泉州市舶司遗址位置示意图   2020年6月泉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2020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021年6月福建省考古研究院成立,各方面精诚团结共同努力,极大地促进了泉州相关考古工作的推进,并完成了《泉州南外宗正司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的编制、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陈列馆的展陈等工作。   2020年12月11~12日,为了推进泉州城遗址相关考古发掘和学术研究,充分挖掘泉州古城的历史文化价值,弘扬泉州所见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更好地阐释泉州古城的历史和现实价值,提升泉州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助力泉州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工作,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福建省文物局、泉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具体承办,中国考古学会丝绸之路考古专业委员会、中国考古学会宋辽金元明清考古专业委员会协办,在泉州召开了“泉州城考古学术研讨会”,并于 2021年出版了论文集 [1]。会议围绕泉州古城相关遗址的考古发掘、泉州古城的规划思想、古代泉州港功能布局等议题展开了学术交流研讨,尤其是就两宋时期的大宗正司、南外宗正司、西外宗正司及其迁徙和市舶司、宋元市舶司等开展了多角度的新研究。会议发表中,杭侃认为泉州城是以海外贸易著称的港口城市,城防、海防体系和经济腹地都当纳入申遗工作及相关研究中;董新林指出泉州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对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进行科学保护和展示利用的重要契机。徐光冀先生为论文集写了序(之后还发表在《中国文物报》 [2]上以扩大宣传),并专程到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泉州市舶司遗址等考古发掘工地进行了指导。   图二泉州城遗址考古工作分区图   因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延迟至2021年7月在福州召开,遂于2021年6~12月第三次开展了泉州市舶司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找到了泉州市舶司遗址西南边界相关的重要遗迹现象,并出土了较多的建筑构件、陶瓷器残片等。为了进一步推动泉州古城相关考古调查发掘工作,宣传泉州世界文化遗产,推进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及相关科学技术的研究,让更多的人认知泉州古城,及时整理、编撰、出版相关遗址的考古发掘报告不可或缺。本报告涉及的主要考古发掘资料,除了2021年泉州市舶司遗址第三次考古发掘资料为首次正式发表之外,其他部分基本是对既往发表简介或简报的扩充完善,尤其是补充了更多的出土遗物资料,另外在引言、两遗址各自的小结、结语等部分介绍了相关考古发掘研究工作的推进情况,并就相关遗迹及各自分期之间的关系、遗物等进行探讨,从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泉州市舶司遗址相关建筑遗存的坐向探讨了泉州古城相关重要历史建筑立向的关系,继而从两遗址的选址和坐向展开至泉州古城的空间格局研究,还提及了后续考古发掘工作和泉州古城保护利用的思路等。   考古,是文物保护、开展关联研究的基础,助力申遗成功之后,更需砥砺奋进,自强不息。泉州古城相关考古工作,正如徐光冀先生所说,“申遗成功之日,不是终结,而是泉州历史考古、文化研究、保护和利用新的起点。未来的道路,任重而道远,相信经过共同努力,将来必会取得更大的成果”[3]。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