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宝沉浮/高小龙

包邮国宝沉浮/高小龙

¥47.8 (6.1折) ?
1星价 ¥47.8
2星价¥47.8 定价¥7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9655547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28
  • 出版时间:2022-08-01
  • 条形码:9787559655547 ; 978-7-5596-5554-7

本书特色

1.《国宝沉浮》一书为确保故事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作者采访了大量的专家、学者以及事件的亲历者,其中包括贾兰坡、俞伟超、王世襄、樊锦诗等著名专家。 2.作者为了获取一手材料、信息,还实地走访了法国枫丹白露宫、英国大英图书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瑞典东方博物馆等十余个国家数十座博物馆、图书馆和收藏机构,去了解这些国家保存展出的中国文物的收藏过程,并收集了大量的资料、拍摄了大量的照片,以期可以弥补一些因条件所限而无法去到现场的读者的遗憾。 3.书中还详细描述了一部分在先辈们的努力下,用尽各种方法将它们留在国内,上交国家的国宝的故事。例如“嗣子壶”“圆明园兽首”、《展子虔游春图》等。 4.本书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为了辅助大家阅读,作者高小龙老师还为每一件国宝都配上了高清的彩色照片,有一些是他自己去往实地拍摄,有一些是从故宫博物院等处购买回来,这种细心的程度都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对于本书的用心。

内容简介

《国宝沉浮》一书以一件件文物为线索,描绘出隐藏于这些文物背后的传奇故事、屈辱历史、辗转历程,展示这些文物历经沉浮的非凡命运。 全书在注重知识性、真实性的基础上,重点兼顾文章内容的趣味性、可读性。语言力争生动、形象、易懂,涉及的文物也选择那些“重量” 的、知名度高的、确实流传经历曲折的。 书中每一篇故事讲述一件或一批文物的曲折经历,并配有彩色照片, 以使读者更直观清晰地认识了解这些国宝。其中部分稿件曾自20 世纪90 年代起在《北京日报》《中国文物报》等媒体刊载。

目录

目录:
1 无解的谜案“北京人”头骨
9 变成文物的一味中药材——“甲骨”
18 韩愈、苏轼赋诗赞美的神秘石鼓
27 两次出土的宝鼎——大盂鼎、大克鼎
37 废品站捡回碎片拼成的镇馆之宝——班簋
45 两次被当作“水槽子”的国宝——虢季子白盘
49 天下**的青铜重器——毛公鼎
54 塔毁佛牙现,灵光千古传
65 王世襄拦截住的战国铜壶
72 陈梦家索要回国的嗣子壶
82 抗战中避难香港、美国的居延汉简
89 张伯驹从“旧王孙”手中抢购捐献的《平复帖》
100 抢购回归的“二希”
115 敦煌莫高窟的世纪悲歌
125 打碎分藏到美国两座博物馆的帝后礼佛图
131 重点文物北魏太和造像被盗毁的惊天大案
142 张伯驹夫妇卖房产当首饰抢购《展子虔游春图》
150 悲鸿生命——《八十七神仙卷》
163 天各一方的昭陵六骏
168 《清明上河图》皇宫五进出
176 朱启钤、张学良合力保护的“存素堂丝绣”
184 被改作腌咸菜缸的忽必烈玉制大酒瓮
189 《富春山居图》先遭火焚再含冤
196 智化寺的三大秘事
209 屡遭天灾人祸的《永乐大典》
214 三次迁徙一度废弃的永乐大钟
221 大隐隐于市,险被拆除的于谦祠
229 机缘与天意,景德街牌楼“复活”展出
237 八国联军分赃掠走的古观象台天文仪器
243 大胆破冰,圆明园兽首回归
255 徐悲鸿亲手修补的郑板桥《衙斋听竹图轴》
262 莫教冰鉴负初心——乾隆御制诗碑
272 抄写七部仍四散飘零一半尽毁的《四库全书》
278 不断冒出食盐的千米古井
287 纸浆池前抢出的红色经典——《共产党宣言》
297 奔马,抗日战争时期的徐悲鸿
308 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殉道者
316 后 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在北京房山区周口店镇西侧约1公里处,有一座属太行山边缘的小山,旧时因当地百姓一直在山上采集中药材“龙骨”,被人们称作龙骨山。这座原本无名的小山在20世纪初却震惊了世界。而这个故事还得从一名叫安特生的瑞典人讲起。 安特生是一名地质学家,1914年受邀来到中国任北洋政府矿政顾问,协助中国开采煤矿并进行矿产调查。安特生有个特别的个人爱好,喜爱采集古动物化石和考古。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同周口店结下不解之缘。1918年,一位朋友给了他一包动物化石,告诉他是从周口店鸡骨山上采集的,那里的许多石灰岩洞中还有类似化石。安特生一听说北京境内竟然有动物化石,立刻动身奔向周口店。但可惜的是,他只发现了一些小型动物化石。 1921年,心有不甘的他又一次和奥地利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来到周口店进行发掘。这一年8月,幸运的大门向他们打开了,当地一位好心的老乡告诉他们,离鸡骨山不远的北面的龙骨山上有更大的龙骨,他们应该去那里发掘。安特生二人听后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又爬上龙骨山。他们刚到就发现一条由碎石、砂土、大动物碎骨组成的大裂隙,不一会儿就发现了猪的下颌骨,后来又发现了犀牛、熊等动物遗骨以及白色的脉石英石碎片。而更令二人惊喜的是,他们发现了两颗疑似古人类牙齿。他们意识到重大的发现在向他们招手,两个人制订了计划要在这里大干一场。可惜的是,1924年师丹斯基有要事处理回国了,他们无法进行深入的发掘。但这两颗牙齿引起了另一位在中国从事考古研究的加拿大人步达生的兴趣和重视。 步达生是一名十分卓越的考古学家、医学家。步达生原本出身于贵族世家,可他从小就自觉磨炼自己的意志和性格。上中学时找到一份驾独木舟给偏远地区运送补给品的艰险工作。有一次遇上森林大火,他机警地跳入一个小型湖泊中,在水中站了一天两夜躲过大火。1906年他从多伦多大学毕业,1919年来到中国,1921年任美国开办的北京协和医院解剖科主任。他来到北京后不久,就与安特生结成研究中国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伙伴。他在工作中平易近人,“跟他的中国同事交往的时候,他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国籍或种族,因为他相信科学超越了这些人为的事情”。步达生根据安特生的发掘和科研成果,在1926年摘写出了《亚洲的第三纪人类――周口店的发现》一文,认为周口店可能是人类祖先活动生活的地方。他的文章既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震动,也引来了众多学者的怀疑、非议。为了把周口店的发掘工作开展下去,步达生1926年与当时负责此方面事务的中国地质调查所所长、我国地质学奠基人翁文灏商议,由协和医院与地质调查所合作发掘周口店遗址。同时,他又向美国洛克菲勒基金申请赞助。1927年,步达生的提议得到各方同意,中方只是提出:“一切采集的标本归中国地质所所有,但人类学材料在不运出中国的前提下,由北京协和医院保管以供研究之用。”“在考察过程中意外发现的历史时期的不管任何文物,将交给适当的中国博物馆。” 1927年春,周口店发掘工作开始。**年发掘了500箱化石和一颗完好的人牙化石。1928年,德国留学归国的中国科学家杨仲健教授和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的裴文中来到周口店,接替、协助原来的四位中外专家进行发掘。1929年,经过步达生的努力,在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下,中国**个从事新生代地质、古生物学特别是古人类学研究的专门机构――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诞生。这年冬天,周口店的考古者们也终于收到了老祖宗发给他们的**份奖品! 1929年12月2日,裴文中带领工人在一个垂直的、井状的狭窄山洞中进行发掘。他一只手举着蜡烛,另一只手握着铁镐发掘。洞内静得吓人,铁镐敲击岩石的回声久久不散。忽然,裴文中的眼睛一亮,兴奋得叫了起来:“这是什么?是人头骨!”几年的修行终成正果,在山石中沉睡了50万至70万年的北京猿人头骨,终于被找到。 头骨的发现似惊雷震惊了世界,更令人兴奋的是没过多久,古人类制造的石器、骨器、用火和控制火的证据相继发现。尤其是用火遗迹的发现,这在世界上是首次,这一发现把人类用火的历史一下提前了100万年! 1931年,后来成为我国考古专家的贾兰坡先生作为技工也来到周口店。1933年11月9日,他和民工们又发现了一具完整的头骨。那时,从龙骨山山顶洞发现的人类化石,可辨认出属于七八个不同的人体,考古学家们还发现了穿孔的兽牙、小石珠、鱼骨,这些都是原始人的装饰品,这也证明“北京人”具有爱美、热爱生活的习俗。另外,他们也发现了硕猕猴、披毛犀、剑齿虎、马熊等37种动物的化石。不久更使全世界震惊的发现诞生了。1936年11月,贾兰坡又在周口店一个新的发掘点发现了3具完整原始人头骨。欧美国家的报道当时就达2000余篇,“中国猿人北京种”即“北京人”已闻名世界。当时这些头骨都送到了北京协和医院,由后来成为我国当代著名画家的陈志农等中外技术人员修复、制作模型。 就在周口店发掘工作捷报频传、硕果累累之时,厄运却突然降临在这项伟大的事业头上。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攻入华北,周口店地区成为战场,发掘工作被迫停止。就在大家想方设法躲避这场灾难的时候,1938年留守在发掘工地的三名爱国的中国技术人员被日军逮捕,日军判定三人为“抗日便衣队”,对他们实施酷刑后用刺刀挑腹杀害。周口店古人类遗址落入日军的魔爪。当时,北京城内中方的所有重要机构已搬到大后方,所有研究机构原址都被日伪占领。 北京协和医院由于是美国人开办的,美国当时未参战,暂时还未被占领,可贾兰坡等中国人已被监视。1941年日美关系开始紧张,人们开始担心保存在那里的“北京人”头骨和其他化石。经过长达几个月的反复商议,中国地质调查所所长翁文灏与北京协和医学院行政委员会负责人胡恒德决定,将“北京人”化石运到美国本土保存。1941年11月中旬,贾兰坡和另一位技术员将周口店*珍贵的人骨化石用细绵纸、棉花、纱布、小纸盒包好。装入两只木箱内,交给了协和医学院总务长博文。11月底,这两只价值连城的木箱运到了美国大使馆,准备由美国海军陆战队携带到纽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保存。12月5日,载有“北京人”化石的专列开往秦皇岛,计划在那里转送到美国航轮――哈里逊总统号上。可劫难就在这时发生了,专列还未到秦皇岛就被日军截获。美军成为战俘。从此,两只装有“北京人”头骨的箱子下落不明。 后来有人说日军截获了箱子,在用轮船运往日本时轮船翻了;又有人说劫火车的日本人不懂得化石的价值,箱子和化石一起被扔了;也有人说被俘美国军医在战俘营中把化石弄丢了…… 此后不久,协和医学院也被占领,医院内的办公楼被改作了北京日军宪兵司令部,保存在楼内的周口店发掘的文物、有关资料或是被掠走、或是被焚毁。日本的侵华战争,使周口店十几年发掘出的*珍贵的“北京人”化石全部遗失,资料大部分被毁,造成世界人类学、考古学有史以来*大的浩劫。此后的几十年里,中外学者都曾费尽心机地寻找“北京人”头骨的踪迹,可总是像没有结尾的侦探故事一样令人绝望。日本战败后,1946年我国考古学家李济曾代表中国政府到日本帝国大学找了五次仍未找到,只找到日军抢走的周口店出土的一些石器、骨器。“北京人”头骨成为等待人们去破译的未解谜案。

作者简介

高小龙,从事文物保护工作三十年,先后工作于北京市文物局、徐悲鸿纪念馆、北京市古代钱币展览馆等地,现任首都博物馆研究馆员。曾承接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文物局多项研究课题;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过专著《古都北京——为北京的未来保存过去》、长篇小说《废墟中的宝盒》;担任撰稿的电视专题片《古都北京》(中文版三十集、英文版十集)在北京电视台多次播出;任副主编组织编撰、翻译了《文物背后的故事》系列丛书五种、《当代博物馆学前沿译丛》五种。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