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趋势探微:乡村教育在地化研究

小趋势探微:乡村教育在地化研究

1星价 ¥71.3 (7.2折)
2星价¥71.3 定价¥9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70409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82
  • 出版时间:2022-12-01
  • 条形码:9787522704098 ; 978-7-5227-0409-8

本书特色

专家推荐 学校与社区的关系问题是教有研究中的经典议题。乡村社区的教育价值虽然一直被强调,看似不言而喻,但事实上却缺乏有说服力的系统阐释。该书作者在洞察当前实践中已悄然形成的乡村学校在地化变革小趋势前提下,回到实践原点,以多学科融合视域,迈向了对“地方”意涵下乡村空间教育学价值的综合性诠释,为乡村空间由物理空间转换为意义空间做出了富有创见的理论探索,是对乡村教有与乡村社区关系这一经典研究议题的有益发展。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教授邬志辉 乡村教育振兴是当前我国加快推进教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议题。研究者们一直呼吁创建学校与社区间的有效联结,但相应实践方案却相对缺乏。该著作主张将乡村教育在地化作为一种发展范型,进行深度案例研究,给出了乡村学校回归社区的典型范例,解释了乡村学校在地化变革的路径机理,拓展了乡村社区介入学校教育的实践空间,对教育实践者、管理者和研究者都有一定启发。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教授秦玉友

内容简介

依托社区推进教育创新的乡村学校在地化变革是当前中西方乡村教有实践中兴起的小趋势,但其能否让乡村学校摆脱衰败命运却存有争议。本书即着眼于探究乡村教育在地化作为发展范型的实践空间。理论研究部分以融合视域阐证了回归“地方”意涵的乡村作为个体成长空间、知识生长空间、经验补充空间、社会关系空间的教育价值,回应了乡村教育在地化的实践合法性。跨案例研究部分以三所乡村学校在地化变革实践为支点解释了地方资源知识化过程重塑学校教育审美、重构学校育人生态、重建学校发展资本的变革效能,其低成本、有特色,生成式的实践特质呼唤乡村教育实践者行动自信的复归。

目录

导 论 …………………………………………………………………… (1)

 **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

 一 研究背景 ……………………………………………………… (1)

 二 研究问题 ……………………………………………………… (8)

 第二节 研究价值与意义 …………………………………………… (10)

 一 学术价值 ……………………………………………………… (10)

 二 现实意义 ……………………………………………………… (11)

 第三节 文献回顾与评论 …………………………………………… (11)

 一 国内外研究概述 ……………………………………………… (12)

 二 对已有研究的评论 …………………………………………… (31)

 第四节 核心概念辨析 ……………………………………………… (32)

 一 乡村教育与农村教育概念释义 ……………………………… (33)

 二 在地化与本土化概念释义 …………………………………… (36)

 三 乡村教育在地化的实践指涉辨析 …………………………… (38)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思路 …………………………………………… (42)

 第六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 (44)

 一 研究的类型: 理论研究与跨案例研究的综合体 …………… (45)

 二 关于案例选择的说明 ………………………………………… (47)

 三 资料收集的方法 ……………………………………………… (50)

 四 资料分析的方法 ……………………………………………… (52)

 五 研究推进逻辑进路图 ………………………………………… (55)

 第七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 (55)

**章 乡村的退场: 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教育之觞 ……………… (58)

 **节 工业文明、 标准化崇拜与现代学校大工厂 ……………… (58)

 第二节 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教育标准化的历史进路 ……………… (63)

 第三节 城市偏向的普遍叙事: 乡村教育标准化之路的实践特质 …… (75)

 第四节 沦为空间物理场的乡村与乡村教育的现实遭遇 ………… (81)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86)

第二章 迈向对学校教育中 “地方” 价值的综合性理解:

重建 “地方” 在场的乡村教育 ……………………………… (87)

 **节 转向地方: 乡村空间的再认识 …………………………… (88)

 一 关于乡村空间误识的澄清 …………………………………… (88)

 二 地方、 社区与乡村的空间意涵 ……………………………… (90)

 三 乡村作为 “地方” 的空间特质 ……………………………… (96)

 第二节 地方视域下乡村空间教育价值的综合性理解 …………… (97)

 一 乡村作为人文地理学视域下的 “地方”:个体成长的原初价值空间 (98)

 二 乡村作为知识创新视域下的 “地方”: 符合知识叙事

结构的知识生长空间 ……………………………………… (102)

 三 乡村作为学习哲学视域下的 “地方”: 适宜有机体

思维逻辑的经验补充空间 ………………………………… (105)

 四 乡村作为大教育视域下的 “地方”: 作为培植学校

社会资本的关系空间 ……………………………………… (111)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113)

第三章 深山里的 “网红村小” ——范家小学在地化变革的

第四章 一朵不凋零的山花——长坑小学在地化变革的单案例分析 (155)

第五章 现代田园教育的佳范——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单案例分析 (190)

第六章 基于扎根译码的跨案例比较及在地化运转机理分析 …… (216)

结 语 ………………………………………………………………… (255)

参考文献 ……………………………………………………………… (262)

附 录 ………………………………………………………………… (274)

 附录 1 校长访谈提纲……………………………………………… (274)

 附录 2 教师访谈提纲……………………………………………… (275)

索 引 ………………………………………………………………… (277)

后 记 ………………………………………………………………… (279)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红,1990年生,吉林双辽人,教育学博士。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兼职研究员、博士后,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讲师,主要从事乡村教育、教师教育研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