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58449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52
  • 出版时间:2022-11-01
  • 条形码:9787030584496 ; 978-7-03-058449-6

本书特色

本书可供考古学、民族学、体质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者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参考。

内容简介

西金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博爱县金城乡驻地西金城村周围,本书为2006年6月至2008年1月该遗址田野考古工作和研究成果的总报告,共分上、下两编。上编为田野考古工作报告,全面系统介绍了调查、勘探和发掘出土的古代遗存,主要包括龙山文化城墙、壕沟、沙洲等大型遗迹,灰坑、灰沟、墓葬、房址、灶、路等各类遗迹,以及陶器、瓷器、石器、铜器、铁器、蚌角器、兽骨、螺壳等各类遗物,遗存年代涵盖仰韶时期、龙山时期、东周至汉代、唐宋时期等多个时代。下编为多学科研究成果,包括古地貌、古气候、植物、动物、石器,以及经济区划、遗址资源域、聚落考古等几方面的研究实践与探索。

目录

目录
上 田野工作
**章 博爱县及西金城遗址概况(3)
**节 地理环境(3)
第二节 历史沿革(4)
第三节 考古工作历程(4)
一、区域系统调查(5)
二、勘探(5)
三、发掘(5)
四、遗址资源域调查(7)
第二章 勘探报告(10)
一、城墙、壕沟与沙洲(11)
1. 城墙(11)
2. 壕沟(12)
3. 沙洲(12)
二、城内遗迹(12)
三、城外遗迹(13)
1. 导洪遗迹(13)
2. 沼泽层(14)
3. 冲淤层(14)
4. 缓土岗(14)
第三章 主要遗物型式划分(15)
**节 仰韶时期遗物(15)
第二节 龙山时期遗物(15)
一、陶器(15)
1. 夹砂罐(15)
2. 夹蚌罐(17)
3. 瓮(20)
4. 盆(20)
5. 器盖(22)
6. 缸(23)
7. 盘(24)
8. 钵(25)
9. 单耳杯(25)
10. 纺轮(26)
二、石器(26)
(一)工具类(26)
1. 石铲(26)
2. 石刀(26)
3. 石镰(28)
4. 石斧(28)
5. 石凿(29)
6. 石锤(29)
7. 石磨盘(29)
8. 砺石(29)
(二)武器类(29)
1. 石钺(29)
2. 石镞(29)
(三)饰品(29)
石环(29)
(四)坯料(29)
1. 石铲坯(30)
2. 石刀坯(30)
3. 器形不明坯料(30)
(五)钻芯(30)
(六)石器残块(30)
(七)细石器(31)
1. 石镞(31)
2. 刮削器(31)
3. 石核(31)
第三节 东周至汉代遗物(31)
1. 豆(31)
2. 盖豆(31)
第四节 唐宋时期遗物(32)
一、陶器(32)
1. 盆(32)
2. 罐(33)
二、瓷器(33)
碗(33)
第四章 地层堆积与出土遗物(36)
**节 地层堆积情况(36)
一、Ⅰ区地层堆积情况(36)
二、Ⅱ区地层堆积情况(37)
三、Ⅲ区地层堆积情况(38)
四、Ⅳ区地层堆积情况(39)
五、Ⅴ区地层堆积情况(40)
六、TG01地层堆积情况(40)
七、TG02地层堆积情况(41)
八、TG03地层堆积情况(42)
九、小结(43)
第二节 地层遗物(44)
一、龙山时期遗物(44)
(一)陶器(44)
1. 夹砂罐(44)
2. 夹蚌罐(46)
3. 瓮(48)
4. 盆(51)
5. 缸(53)
6. 盘(54)
7. 单耳杯(54)
8. 豆(54)
9. 刻槽盆(55)
10. 鼎(55)
11. 甗(55)
12. 斝(55)
13. 器盖(56)
14. 纺轮(57)
15. 圆陶片(57)
16. 锉(57)
17. 铃(58)
18. 环(58)
19. 器底(58)
20. 器耳(59)
(二)石器(59)
1. 石铲(59)
2. 石刀(65)
3. 石镰(71)
4. 石斧(71)
5. 石锤(72)
6. 石磨盘(72)
7. 砺石(73)
8. 石钺(73)
9. 石镞(74)
10. 石环(74)
11. 石铲残坯(74)
12. 石刀坯(74)
13. 器形不明坯料(75)
14. 石器残块(76)
15. 细石镞(76)
16. 刮削器(76)
17. 石核(77)
(三)骨角蚌器(77)
1. 骨簪(77)
2. 骨锥(78)
3. 骨镞(78)
4. 鹿角器(78)
5. 蚌刀(79)
6. 蚌铲(79)
二、东周至汉代遗物(79)
(一)陶器(79)
1. 罐(79)
2. 盘(79)
3. 盖豆(80)
4. 豆(80)
5. 魁(80)
6. 盆(81)
7. 盒(81)
8. 器盖(81)
9. 圆陶片(81)
10. 残片(81)
(二)石器(82)
1. 石铲(82)
2. 石刀(82)
3. 石镰(84)
4. 石斧(84)
5. 石器坯料(85)
6. 石器残块(85)
(三)铜器(85)
三、唐宋时期遗物(85)
(一)陶器(85)
1. 罐(85)
2. 盆(86)
3. 钵(86)
4. 磨圆砖(87)
(二)瓷器(87)
1. 碗(87)
2. 俑头(88)
(三)石器(89)
1. 石刀(89)
2. 石斧(89)
3. 石器残块(89)
四、年代不详遗物(90)
(一)石器(90)
1. 石刀(90)
2. 石铲(90)
3. 石器坯料(90)
4. 石器残块(90)
(二)铜器(90)
第五章 仰韶及龙山时期遗迹与出土遗物(92)
**节 仰韶时期遗迹与出土遗物(92)
H126(92)
第二节 龙山时期遗迹与出土遗物(95)
一、城墙(95)
二、壕沟(96)
(一)TG01与Ⅰ区(96)
(二)Ⅲ区(98)
(三)TG02(99)
(四)TG03(100)
(五)遗物(100)
三、沙洲(102)
(一)Ⅰ区(102)
(二)Ⅲ区(102)
(三)TG02(103)
(四)遗物(103)
四、其他遗迹(108)
(一)Ⅰ区(108)
H96(108)
(二)Ⅱ区(109)
1. H133(109)
2. H137(109)
(三)Ⅲ区(110)
1. H77(110)
2. H93(111)
3. H103(112)
4. H110(112)
5. H119(113)
6. H120(113)
7. H134(114)
8. H136(115)
9. H139(115)
10. G23(117)
(四)Ⅴ区(117)
1. H80(118)
2. H88(120)
3. H90(120)
4. H91(123)
5. H97(123)
6. H98(124)
7. H99(125)
8. H100(125)
9. H101(128)
10. H109(129)
11. H116(131)
12. H117(133)
13. H118(134)
14. H122(139)
15. H123(140)
16. H124(141)
17. H131(141)
18. H138(142)
19. H140(143)
20. H142(146)
21. H143(148)
(五)TG01(149)
1. H121(149)
2. H125(151)
第六章 东周至汉代遗迹与出土遗物(152)
一、Ⅰ区(152)
H95(152)
二、Ⅱ区(152)
1. H62(153)
2. H72(153)
三、Ⅲ区(154)
(一)灰坑(154)
1. H22(154)
2. H56(154)
3. H57(155)
4. H78(155)
5. H79(155)
6. H92(155)
7. H104(158)
8. H111(158)
9. H115(159)
(二)灰沟(160)
1. G18(160)
2. G19(160)
3. G25(160)
(三)灶(161)
1. Z1(161)
2. Z3(162)
四、Ⅳ区(162)
(一)灰坑(162)
1. H30(163)
2. H81(163)
3. H82(163)
4. H87(164)
5. H89(164)
6. H127(164)
7. H128(165)
8. H129(165)
9. H130(166)
(二)墓葬(166)
1. M7(167)
2. M11(167)
3. M8(168)
4. M9(168)
五、TG01(168)
H148(168)
六、TG02(169)
G32(169)
七、发掘区外(169)
区外残墓M01(170)
第七章 唐宋时期遗迹与出土遗物(172)
一、Ⅰ区(172)
(一)灰坑(172)
1. H8(172)
2. H14(172)
3. H18(172)
4. H31(173)
5. H32(174)
6. H33(174)
7. H40(175)
8. H49(177)
9. H50(177)
10. H51(177)
11. H58(178)
12. H59(178)
13. H60(178)
14. H61(179)
15. H66(180)
16. H73(180)
17. H105(180)
18. H106(182)
19. H107(182)
20. H108(182)
21. H112(183)
22. H113(184)
23. H114(184)
24. H132(184)
25. H135(184)
(二)灰沟(185)
1. G9(185)
2. G11(186)
3. G12(187)
4. G14(187)
5. G15(188)
6. G22(188)
7. G24(188)
(三)灶(188)
Z2(188)
二、Ⅱ区(190)
(一)灰坑(190)
1. H1(190)
2. H12(190)
3. H15(191)
4. H16(191)
5. H19(192)
6. H20(192)
7. H21(193)
8. H24(193)
9. H25(193)
10. H26(194)
11. H27(195)
12. H29(195)
13. H34(196)
14. H35(196)
15. H36(197)
16. H37(197)
17. H38(197)
18. H39(197)
19. H42(198)
20. H46(198)
21. H47(198)
22. H48(200)
23. H54(200)
24. H67(200)
25. H68(200)
26. H69(201)
27. H70(202)
28. H71(202)
29. H85
展开全部

节选

上 田野工作 **章 博爱县及西金城遗址概况 **节 地理环境 博爱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地理坐标为北纬35°02′~35°21′,东经112°57′~113°12′。东与焦作市区、武陟县接壤,西至丹河与沁阳市相连,北与山西省晋城市毗邻,南与温县隔沁河相望。博爱县辖清化镇街道、鸿昌街道、许良镇、月山镇、柏山镇、磨头镇、孝敬镇、金城乡、寨豁乡,全境南北长32千米,北部东西宽11千米,南部宽19千米,总面积487.73平方千米。 地势整体北高南低。北部系太行山余脉,地貌为山地和丘陵,地势起伏较大,自北向南呈阶梯式降低。其中山地受强烈侵蚀切割,地形破碎,土薄石厚,多深沟峡谷。面积165.77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34%,*高海拔为950米。南部为冲积、洪积平原,地势向东和东南倾斜,地面开阔,土层厚且肥沃,面积321.96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66%。境内有沁河、丹河、小丹河、大沙河、勒马河、蒋沟河、泉组河、幸福河共8条主要河流,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在县境东南穿过。 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日照较长,冬季干冷少雨。热量充足,根据1956~1980年的气象资料分析,全县年平均气温为14.1℃,历年介于13.1~15.1℃之间。夏季多东风与东南风,春、秋、冬三季多西北风。雨量充沛,平均年降水量为597.1毫米,年际变化较大,各月差别较大。无霜期较长,年平均无霜期为216天。 北部山地和丘陵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植被区域,南部平原为一年两熟农业植被区域。目前全县植被大致分为三种:一是自然植被,包括建群种和草坡两大类。建群种以麻栎为主,还有檞树、栓皮栎等,以及桦木科、杨柳科、榆科等科内的一些树种。二是人工植被,主要受植树造林活动影响,以油松、侧柏等针叶树种为主。三是农作物植被,包括各种农作物和蔬菜。山区以自然植被为主,兼有人工植被和农作物植被,平原则以农作物植被为主,兼有人工植被。 矿藏资源比较丰富,目前已查明有15种矿产,主要有铝、黏土、铁矿、硫铁矿、煤、石膏、大理石、白云岩、石英砂岩及各种石灰石等。 土壤分为褐土、潮土、水稻土3个土类。 第二节 历史沿革 据地方志记载,博爱县在夏朝隶属覃怀地,商代属畿内,西周属野王邑,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先后隶属郑、晋、魏、韩等诸侯国。周赧王五十六年(前259年),赵成侯、韩懿侯伐魏葵,葵即鄈城(今博爱县清化镇)。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三川郡,后析置河内郡,郡治怀县(今武陟西南),后徙野王,博爱地域隶之。 汉高祖元年(前206年),赵将司马卬定河内,数有功,项羽立司马卬为殷王,王河内,博爱地域属野王,隶殷国。高祖二年(前205年),高祖率兵攻下河内,虏殷王卬,置河内郡,博爱地属野王,属河内郡。 唐武德三年(620年),由河内县析出,设太行县,县治清化镇。武德四年(621年),废太行县,仍归属河内县。 金世宗大定元年(1161年),改鄈城为清化镇。宣宗兴定五年(1221年),河内县设四镇,即武德、柏香、万善、清化。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改怀庆路为怀庆府,地属河内县,隶怀庆府。 清世祖顺治元年(1644年),河内县下设十乡、六十三里、四镇,其中有清化镇。高宗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河内县原十乡四十一里改为十里四十一图,共辖十镇四百八十个村庄,其中有清化镇、许良镇、西金城镇、东金城镇。宣宗道光五年(1825年),改里为乡,河内县共建十乡三十六图,辖五关十二镇,其中有清化镇、许良镇。 民国二年(1913年),河内县改名为沁阳县,隶属沁阳县。民国十六年(1927年),国民党河南省政府根据吉鸿昌将军的呈请,将沁阳县东北部沁河以北、丹河以东部分划出,设博爱县。 1938年至1945年,日军侵占博爱县,改为“清化县”。 1949年,平原省建立,属平原省新乡地区辖。1952年,平原省撤销,属河南省新乡地区辖。1954年,归焦作市辖。1960年10月,并入焦作市,取消县建置。1961年9月,恢复博爱县建置,仍归河南省新乡地区辖。1983年9月,归焦作市辖。 第三节 考古工作历程 西金城遗址位于博爱县金城乡乡政府驻地西金城村周围,西北距县城7.5千米,北距太行山脉10千米,地处地势比较平缓的山前平原地带,海拔107~108米,运粮河与勒马河分别从遗址西南侧和北侧流过,南水北调中线干渠由南向北穿过遗址东部(图1-1;图版一)。附近有酒奉、红泊池口、古金城、内都古城、白马寺、圪垱坡等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遗址六十余处。 西金城遗址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当地文物部门对其进行了多次调查和试掘。199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一队等又对焦作地区进行了复查,在西金城遗址发现汉代墓坑及墓砖、陶器,以及陶罐、瓮、斝、鬶、双腹盆、擂钵、圈足盘、器盖、铃和鹿角器等龙山文化遗物。 因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干渠设计经过遗址东部,受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管理办公室委托,山东大学考古队于2006年6月至2008年1月先后对西金城遗址进行了一次区域系统调查、两次大规模发掘、三次勘探和一次遗址资源域调查(图版二)。现将工作经过大致介绍如下。 一、区域系统调查 2006年6月,山东大学考古队入驻工地后,首先对西金城遗址进行了大规模区域系统调查。考古队员以30米为间隔,呈“一”字形排开,对遗址及周围全部地段进行“拉网式”地面踏查。考古队员在预先规划的路线上沿直线搜索前行,并及时将发现遗存的位置标在地图上。此次调查收集了大量实物标本,并初步了解了遗址的分布范围、面积和大致年代。 二、勘探 2006年7月至2008年1月,山东大学考古队先后对遗址进行了三次大规模勘探。勘探工作配合发掘工作同步开展,除了大范围的常规勘探外,还对发掘过程中发现的城墙、壕沟、沙洲等重要遗迹进行了追踪式重点勘探。勘探方法与过程详见第二章。 三、发掘 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山东大学考古队对遗址进行了两次正式发掘。 **次发掘于2006年6月底开始,同年9月中旬结束。发掘地点位于龙山文化城址之外的东南部,以生产路为界开设五个发掘区(编号Ⅰ~Ⅴ区),共布10米×10米探方50个,发 图1-1 西金城遗址位置示意图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