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缕瑞衣——法门寺地宫出土唐代丝绸考古及科技研究报告

金缕瑞衣——法门寺地宫出土唐代丝绸考古及科技研究报告

1星价 ¥290.7 (7.9折)
2星价¥290.7 定价¥3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73583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68
  • 出版时间:2022-11-01
  • 条形码:9787030735836 ; 978-7-03-073583-6

本书特色

为开展唐代科技、文化、艺术、经济、佛教研究提供全新的资料,同时为开展其他时代和其他文化丝绸与中国唐代丝绸文物的系统对比研究提供科学资料。

内容简介

本报告为有关法门寺丝绸文物研究的系统专题报告,全面系统研究法门寺丝绸材质工艺研究成果,除织物组织工艺、装饰纹样、服饰形制的研究外,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对法门寺丝绸蚕丝纤维及其附属的染料、捻金线、金箔贴饰等工艺进行系统的研究。该研究成果为研究唐代纺织科技与纺织艺术的重要成果,为开展唐代科技、文化、艺术、经济、佛教研究提供全新的资料,同时为开展其他时代和其他文化丝绸与中国唐代丝绸文物的系统对比研究提供科学资料。

目录

目录
第1章 法门寺及地宫考古
1.1 历史沿革/2
1.2 舍利供养/3
1.3 地宫考古/4
1.4 出土遗物/6
1.5 出土纺织品/8
1.6 纺织品前期研究/10
第2章 织物与服饰
2.1 织物/17
2.1.1 平纹织物/17
2.1.2 平纹地暗花织物/20
2.1.3 绞经织物/31
2.1.4 地结类重织物/33
2.1.5 锦织物/35
2.1.6 编织物/50
2.2 服饰/54
2.2.1 泥银菱纹罗长裤/54
2.2.2 直领对襟团窼纹长衫(袍)/65
2.2.3 直领对襟罗衫/68
2.2.4 泥银菱纹罗织金腰裙/73
第3章 刺绣与钉金绣
3.1 丝线刺绣/82
3.1.1 四出绶带翔凤纹刺绣/82
3.1.2 石竹花绣袱残片/86
3.1.3 四出十字花卉纹绣袱残片/88
3.1.4 石竹花纹绣镜衣残片/92
3.1.5 刺绣残片/94
3.2 压金彩绣/100
3.2.1 罗地宝相莲纹刺绣/100
3.2.2 团凤蝴蝶纹绣袱/113
3.2.3 罗地花鸟纹刺绣/115
3.2.4 罗地翔凤纹刺绣/118
3.3 蹙金绣/120
3.3.1 凤纹蹙金绣/120
3.3.2 宝相莲纹蹙金绣残片/121
3.3.3 蹙金绣残片/123
第4章 印绘与贴金
4.1 泥银与墨绘/142
4.1.1 佛幡残片/142
4.1.2 泥银彩绘织物残片/148
4.1.3 墨绘花卉纹绮残片/150
4.1.4 墨绘残片/153
4.2 贴金/156
4.2.1 贴金织物残片/156
4.2.2 贴金银织物残片/166
第5章 材质分析与工艺研究
5.1 捻金线/170
5.1.1 捻金线形貌结构/170
5.1.2 技术特征/172
5.1.3 捻金线捻制工艺/173
5.2 有机质背层捻银线/181
5.2.1 形貌结构/182
5.2.2 保存状况与材质分析/183
5.2.3 加工工艺/184
5.2.4 工艺价值/186
5.2.5 小结/188
5.3 金属丝/189
5.4 染料/191
5.4.1 唐代染料/192
5.4.2 法门寺丝绸染料分析/194
第6章 保护修复与技术研究
6.1 出土状况/200
6.2 前期保护/200
6.3 保存环境/202
6.3.1 研究方法/202
6.3.2 环境条件/203
6.3.3 形貌观察与科学分析/205
6.3.4 保存状况对比/209
6.3.5 小结/210
6.4 病害类型/211
6.5 保护技术/212
6.5.1 形变恢复与揭展/212
6.5.2 湿洗技术/233
6.5.3 染色技术与应用/246
6.5.4 包装技术/250
第7章 结语
7.1 学术成果/258
7.2 未来重点/259
7.3 工作思路/260
附表
附表一 法门寺物账碑所载丝绸供养品名及数量/263
附表二 从文物编号规则推测与器物有附属关系的织物/265
附表三 法门寺地宫出土唐代丝绸文物藏品目录(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部分)/266
附表四 法门寺地宫部分出土丝织品的染料分析结果/272
附表五 法门寺平纹织物信息统计表/275
附表六 法门寺斜纹织物信息统计表/291
附表七 法门寺绞经织物信息统计表/298
附表八 法门寺锦织物信息统计表/309
附录
附录一 法门寺平纹织物种类及组织结构图录/311
附录二 法门寺斜纹织物种类及组织结构图录/333
附录三 法门寺绞经织物种类及组织结构图录/343
附录四 法门寺锦织物种类及组织结构图录/353
后 记/357
展开全部

节选

第1章法门寺及地宫考古   1.1 历史沿革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城北约10千米的法门镇,古称阿育王寺,据佛典记载,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君主阿育王为弘扬佛法向世界散施佛舍利,法门寺得其指骨舍利建佛塔而成为中国古代著名的皇家佛寺,也是中国古代四大佛教圣地之一,在我国佛教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佛典等相关文献及法门寺周边考古调查显示,法门寺创建于东汉时期,建寺年代下限为北魏文帝至西魏时期。法门寺自建成之后,几经兴衰,至唐代进入极盛时期。自武德元年(618),高祖李渊敕改阿育王寺为法门寺起,法门寺先后被命名为会昌寺、圣朝无忧王寺、法云寺、重真寺。五代时,开启了自会昌法难之后官方对法门寺的大规模修葺。宋代,法门寺规模不断扩大,徽宗亲题“皇帝佛国”匾额于山门,此时寺院经济极为发达。明洪武年间,寺名由重真寺改为崇正寺。嘉庆《扶风县志》载,“隆庆中,木塔崩”。地宫之上的唐代四层木塔朽塌,万历七年(1579)至万历三十七年(1609),扶风人杨禹臣、党万良等人组织民间捐资修寺,建成八棱十三级“真身宝塔”。至清代顺治、光绪年间以及民国时期均对法门寺进行了修葺。   1981年8月24日,明万历年间修造的十三级“真身宝塔”(图1.1.1)崩塌。宝塔崩塌的原因除受连日降雨及塔基被附近池塘浸泡外,与其自明代建成后陕西地区经历的几次大地震也有一定关系,更为重要的是与其自身建筑技术和设计结构有直接关系。塔体“不设楼梯、不供登览”,为“厚壁空心式”建筑,砖与砖在外表仅以石灰胶泥黏结,内层以烂砖石、黄土胶泥填充,塔体坚固性不高也是导致其*终崩塌的内因。1987年,重修法门寺明代真身宝塔时,将半壁坍塌的明代塔身拆除(图1.1.2),发现了明代塔基之下的唐代塔基及其地宫(图1.1.3),考古发掘出土瘗藏的佛指舍利及唐代供佛宝藏,考古发掘后原址重建明代真身宝塔(图1.1.4)。   图1.1.1 明代真身宝塔倒塌前   图1.1.2 明代真身宝塔半壁坍塌   图1.1.3 唐代塔基及地宫遗址   图1.1.4 重建后的真身宝塔   1.2 舍利供养   舍利是佛教高僧圆寂后,火化的骨灰中产生的矿物质结晶体。佛教认为高僧舍利具有非凡的法力,佛祖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则更是法力无边。相传释迦牟尼涅槃后,身体化为84000枚佛骨舍利,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统一天竺后,在全世界建84000座宝塔用于瘗埋供奉舍利。佛塔的原本用途是瘗埋舍利,早期印度佛塔的形式与陵墓相似。   公元前243年,西域高僧释利房等奉19份真身舍利来秦都咸阳,说服秦人崇信佛法不成,舍利被秘藏。至东汉桓帝年间,西域安息国高僧安世高在周原找到秘藏的舍利,并送至京都洛阳。汉桓帝见舍利后惊喜万分,命在全国各地建宝塔供奉19枚真身舍利。在舍利发现地周原亦建造宝塔及寺院,既是后来的法门寺。   因法门寺塔基下有专为供奉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而建造的地宫,从北魏至隋唐,法门寺均为迎送佛骨的圣地。元魏二年(558)大将军淮安王拓跋育开启塔基,供养佛指舍利。道宣《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卷上记载:唐朝初年法门寺被乡民“杂住,未得出居,延火焚之,一切都尽,二堂余烬,燋黑尚存。贞观五年(631),岐州刺史张亮素有信向,来寺礼拜,但见古基,曾无上覆,奏敕望云宫殿以盖塔基。下诏许之。因构塔上,尊严相显。古老传云:‘此塔一闭,经三十年一示人,令生善。’(张)亮闻之,以贞观年中请开,剖出舍利以示人,恐因聚众,不敢开塔。有敕并许,遂依开发”。a这是唐朝初建法门寺塔及**次开启地宫和供奉“真身舍利”的记录,为以后唐代诸帝迎奉舍利开启先河。   此后,显庆五年(660)高宗李治迎佛骨于长安、洛阳皇宫,长安四年(704)武则天开启地宫迎佛指舍利于长安、洛阳明堂,景龙二年(708)中宗李显在地宫中建灵帐以安奉佛指舍利,上元元年(760)肃宗李亨迎舍利入长安供养,贞元六年(790)德宗李适迎佛指舍利于禁中,倾都瞻礼,元和十四年(819)宪宗李纯迎奉佛指舍利入宫。在历次佛指舍利迎奉活动中,均有不同的供养品被放置入地宫。会昌四年(844)武宗李炎灭佛法难,毁坏地宫,之前诸帝供佛珍宝大多遭损毁。咸通十二年(871)懿宗李漼得佛指舍利于地宫旧隧道西北角,遂整修地宫,恢复旧制,咸通十四年(873)迎佛指舍利于长安皇宫,同年僖宗李儇送佛指舍利安奉于法门寺地宫。懿宗、僖宗集数以千计供养于地宫。a874年农历正月十五,唐僖宗敕命法门寺地宫封门,自此至1987年考古发掘,法门寺唐代地宫被封存1113年。   法门寺是文献记载的中国境内供奉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四大名刹之一。四大名刹中,洒州普王寺已于康熙十九年沉入洪泽湖中,岱州五台及终南五台之舍利在唐会昌灭法时敕令毁坏,此三寺之真身舍利已不得见。因此,法门寺地宫是目前国内唯一保存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地宫。   1.3 地宫考古   1981年,法门寺明代真身宝塔坍塌以后,西北大学历史系和扶风县博物馆在1982年4月至1985年6月陆续对坍塌废墟进行了清理。1985年7月,省政府决定拆除残塔5—13层的危险部分,并对废墟及残塔中的遗物进行彻底清理。1986年底,为重建明代真身宝塔,由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宝鸡市文化局、扶风县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在拆除原塔残余部分后,对法门寺塔基及其外围进行了考古发掘。   考古发掘工作从1987年2月开始至1988年4月结束,发掘面积1300平方米,主要发掘了明代塔基、唐代塔基和地宫三个部分(图1.3.1)。明代塔基平面略呈圆形,位置在现存民国年间修补的石条边围的中心部位。唐代塔基由外围和中心方座两部分组成。外围部分指明代塔基以外、石条边围以内的区域,由于明代基槽的破坏,现状呈外方内圆。中心方座是位于塔基中心部位的方形夯土台基,其中心隆起,四周下斜。地宫后室基槽挖在中心方座中间,地宫基槽打破中心方座,中心方座的年代下限不晚于唐代。   地宫位于唐代塔基的中心部位,南端超出塔基范围。地宫由踏步漫道、平台、隧道、前室、中室、后室及后室秘龛组成,略成甲字形,踏步漫道部分较窄(图1.3.2)。地宫总长21.12米,各段宽2—2.55米不等,总面积32.48平方米,隧道及前、中、后室均以石灰石和大理石构筑。   踏步漫道为二十级台阶。隧道呈盝顶形式,地面南高北低,高差约0.42米,隧道门前以大小不一的八块封门石,分作南北两排封堵于门前,门框由四块较大的石材构成,门为双扇,安放入楣、槛的门臼窝内。隧道北端放置《大唐咸通启送岐阳真身志文》《监送真身使随真身供养道具及恩赐金银衣物帐》两方石刻,石刻前后重叠,封堵于前室门前。   前室门及门框均经打磨,两侧门框的正面有阴刻坐佛像。室内结构与隧道相似,破坏严重,两壁上的石板多有错位。铺地石因受挤压变形拱起;中室结构与隧道门大致相同,门槛系整块石条,门楣石横架于门框石之上,室内结构与前室相同,破坏较小;后室平面近方形,室内用料考究,建造工整,顶盖为两块凹形的厚重石材东西对合而成,中间为八角形藻井,地面用较小的石板铺成,基本平整;在后室地面的中北部开有边长约0.65米的方形口,下挖出深约0.5米的竖坑,竖坑北部开有秘龛。秘龛用砖砌,呈正方形,位于后室北壁之下。   图1.3.1 法门寺塔基地宫平面图   图1.3.2 地宫结构侧视图   1.4 出土遗物   隧道北端放置的两块石刻(图1.4.1),其碑文记载了重要信息。《志文碑》叙述了法门寺佛骨舍利的流传、供养、唐代迎佛骨的历史以及“会昌法难”时寺僧以舍利“影骨”搪塞,保护灵骨的过程。此碑是大历十三年《大唐圣朝无忧王寺大圣真身宝塔碑铭并序》的续碑,两方碑刻内容系统说明了大唐诸帝礼佛的基本情况。《物帐碑》记载了唐懿宗、僖宗时期供奉真身舍利的规模以及参与法事活动的人员姓名、官职、供奉物品的品名、数量、供奉者的姓名及供养品的制作作坊等。   地宫出土文物质地较多,包括了金银器、瓷器、琉璃器、漆木器、铜铁器、珠玉宝石、石刻、货币等。后经对比,发现碑文所记物品与出土物之间并不能一一对应。丝织品文物因保存不佳,老化残破严重,其出土物的功用、数量与碑文记载内容之间无法对比。其余文物也存在不能对应的情况,有的在《物帐》碑上有记名却无出土实物,有的在物帐碑上无记名,却有出土实物。唐咸通十五年,地宫封闭后,经历过三次大的修缮和重建,但均未涉及地宫,因地宫受扰动而导致地宫内文物发生变化的可能性不存在。据研究者分析,供养品集中于长安,而物帐碑则制作于法门寺,因舍利在长安供奉时间经历两代皇帝,供养人多,器物庞杂,来源复杂,前后或有增减,刻石与书丹分别两处,因而出现了帐物不符的现象。韩伟先生在其《法门寺地宫唐代随真身衣物帐考》一文中,也对帐物不符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地宫前室(图1.4.2)的器物摆放,以安置第四枚佛指舍利的彩绘四铺首阿育王石塔为中心,其前面放置开元二十九年石函等,后置单轮六环铜锡杖、蹀躞铜十二事。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