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53875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47
  • 出版时间:2023-01-01
  • 条形码:9787520538756 ; 978-7-5205-3875-6

本书特色

与现代新儒家对话,反思五四以来那种基于普遍主义视角的研究范式; 与康有为对话,重思广土众民的国家如何塑造认同; 与朱子对话,直面四书与五经之间的理论紧张与化解; 与经典对话,在宗教比较的视域里揭示其叙事方式及意义特征。 在文化自信、文明自觉以及民族复兴成为时代主旋律的时候,思考儒学与文明的关系,在这一前提下重思儒教个体论述的可能与必要,是本书的突出贡献。 真儒者、真性情,真问题、真思想,体现了儒学当代发展的深度、广度和高度,体现了当代儒家政治哲学和政治神学或宗教神学的转向。——林中路 在文化自信、文明自觉以及民族复兴成为时代主旋律的时候,思考儒学与文明的关系,在这一前提下重思儒教个体论述的可能与必要,是本书的突出贡献。 真儒者、真性情,真问题、真思想,体现了儒学当代发展的深度、广度和高度,体现了当代儒家政治哲学和政治神学或宗教神学的转向。——林中路

内容简介

一种文明意味着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关于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系统论述。本书正是对儒家文明相关问题的讨论。包括:与现代新儒家对话,反思五四以来那种基于普遍主义视角的研究范式;与康有为的对话,重思广土众民的国家如何塑造认同;与朱子对话,四书与五经之间的理论紧张该如何化解;与经典对话,探讨船山先生的六经责我开生面!本书内容曾以论文形式发表于国内学术刊物,主要是《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世界宗教研究》《周易研究》《中国政治学》《政治思想史》《天府新论》《人民论坛》等。

目录

从哲学、思想史到文明论:儒学研究的范式问题略说
乾父坤母:儒教文明的世界图景
——基于比较宗教学的考察
从原始宗教到人文宗教:《易经》到《易传》的文化转进述论
易庸学:儒教三典论略说
《中庸》的儒教解读
——以经学天人论与理学心性论为参照
埶:“势”还是“艺”?
——《易传·坤·大象传》“地執坤”新释
儒教:作为一个宗教的初步考察
孔子与子夏
——君子儒与孔门思想谱系的新可能
帝国的政治哲学:《春秋繁露》的思想结构与历史意义
霸王道杂之:中华帝国的政治架构与文化精神
——基于文明论范式的宏观扫描
民族国家的制度文化与帝国性质的社会结构之间的矛盾
——美国现实问题的东方观察
朱子思想转折的内容、意义与问题
——以儒家文化与中华文明之结构关系为视角的考察
天人之学与心性之学的紧张与分疏
——文明论范式中湖湘学与理学关系之厘定
超越牟宗三,回到康有为:在新的历史哲学中理解儒学的发展
——对话李明辉、陈昭瑛等港台新儒家
当代与现代:大陆新儒学与港台新儒学的一种区分
启蒙的意义与局限
——思想史视域里的李泽厚
序杨莉《民国时期天津文庙研究》
序袁灿兴《中国乡贤》
序赵峰《四书释讲》
序邹晓东《意志与真知——学庸之异》
序张晚林《儒教的宗教动力学研究——先秦儒学的内涵与脉络》
序王文锋《从万国公报到牛津共识——基督教与近代以来的
中国社会思潮》
回望与前瞻
——答延世大学赵京兰教授问
鸣谢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陈明,教授,中国大陆“新儒家”代表人物。1962年生,湖南长沙人,湘潭大学碧泉书院教授。1992年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宗教系博士毕业;曾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2006年调入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2018年调入湘潭大学碧泉书院。著述有《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儒者之维》《文化儒学》《儒教与公民社会》等,1994年创办学术辑刊《原道》(2012年成为南大C刊)并任主编至今。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