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文库:启蒙的风景-百年中国乡村小说嬗变

包邮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文库:启蒙的风景-百年中国乡村小说嬗变

¥28.5 (5.7折) ?
1星价 ¥28.5
2星价¥28.5 定价¥5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136150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9
  • 出版时间:2022-12-01
  • 条形码:9787531361503 ; 978-7-5313-6150-3

内容简介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文库-启蒙的风景:百年中国乡村小说嬗变》试图对中国乡村小说的百年历史进行一次细致的探究和深入的发现,以期呈现百年来中国乡村小说内部所发生的各种变化。全书主要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百年历史中乡村小说的“自然”与“风景”之变、“空间”之变、“主题”之变、“语言”之变、“民俗”与“器物”之变,进行了详尽且细致的梳理与论述。这些论述是一次文学历史长河的逐浪,也是一次乡村世界的旅行和游览,乡村世界的外部风景是走向乡村世界的路径,是乡村世界的前世今生和参观指南,当我们在这条通路上,抵达目的地时,可以按照路标的指示逐一观赏到乡村的内部风景。

目录

绪论
一、“乡村”之辨
二、乡村小说的构成要素
三、乡村与中国乡村文学

**章 乡村小说中的“自然”与“风景”之变
**节 启蒙视域下的自然
第二节 意识形态规训与自然的再造
第三节 主体的迷失与自然危机
第四节 叙述与“风景”

第二章 乡村小说中的“空间”之变
**节 中国乡村小说中的“物质空间”之变
第二节 “公共空间”与“精神空间”
第三节 中国乡村小说中的“自然空间”之变

第三章 乡村小说中的“主题”之变
**节 现代“人”与浪漫乡村
第二节 新中国与“新”乡村
第三节 “城”与“乡”的对峙

第四章 乡村小说中的“语言”之变
**节 白话文与叙述语言的变革
第二节 《讲话》与叙述语言的转向
第三节 叙述语言的多元化与乡村小说实践

第五章 乡村小说中的“民俗”之变
**节 民俗的时代底色
第二节 国家叙述中的民俗想象

第六章 乡村小说中的“器物”之变
**节 启蒙与革命的接力
第二节 大众化与农业合作化的传承
第三节 复归与困局的博弈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进入20世纪30年代以后,中国社会不仅内忧深重,而且外患接连不断。时代环境的变化,一方面使中国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引发了阶级革命浪潮;另一方面也使民族矛盾不断升级,民族救亡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这一时期,既有传统乡村经济在自然灾害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双重打击下走向破产,破败而凋零的乡村社会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更有一部分乡村社会同时还得忍受异族侵略所带来的苦难。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全面占领中国东北,直到1945年战败投降,侵略中国长达十四年,其中有近八年的时间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在这种背景下,一些乡村小说作家的民族意识开始凸显,带着民族忧患意识与民族救亡的责任感,开启了一种新的乡村小说主题形态。这种主题形态与此前乡村小说主题相比表现出了一定的复杂性。在这之前,无论是思想启蒙主题还是阶级意识觉醒主题,在乡村小说中都是非常鲜明的单一主题内涵。但是,到了这一时期,乡村小说作家在民族意识的触动下开始表达不同层次的主题内涵。他们在表达民族救亡主题的同时,还有意识地吸收新文学发生以来所生成的主题资源。因此,这些乡村小说往往表达了多层次的主题内涵,在民族救亡主题主导下,思想启蒙、阶级意识觉醒、生命力等多个主题聚合在了一起,进而产生出一种特别的审美力量。*先在乡村小说创作中凸显民族救亡意识的是“东北作家群”这些较为年轻的作家,他们也是*早在创作中以民族救亡主题为核心聚合了多种主题内涵的作家。这种选择是由他们的生活经历与现实遭遇所决定的。众所周知,“东北作家群”是*先体会到亡国之恨的,这些作家主要有萧军、萧红、端木蕻良、舒群、白朗、马加、李辉英等。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他们目睹了故乡人民被日寇铁蹄践踏后的悲惨遭遇,切身感受到了亡国的屈辱,同时他们不甘沦为亡国奴,无奈选择了逃离惨遭沦陷的故土,走上了流亡之路。选择流亡虽然可以使他们免受异族奴役,但是无法给他们带来心灵的解脱,他们怀念故乡,心系生活在那片黑土地上的父老乡亲,乡亲们还在遭受着侵略者的蹂躏与奴役。然而,侵略者的枪炮也震醒了故乡人民的民族意识,激发了他们的英勇抗争精神。“我的故乡的人们则是双重的奴隶。在没有失去的时候,是某一家人的奴隶。失去了之后,是某一国的奴隶。然而当主人们在大观园里诗酒逍遥将土地断送给敌人的时候,这些奴隶们却想用他们粗拙的力量来讨回!这呼声这行进我的故乡的兄弟的英勇的脚步,英勇的手呵,我愿用文字的流写下你们的热血的流。”①这些便是“东北作家群”创作的原动力。面对侵略者的野蛮与残暴,这些作家无法压抑自己内心的怒火,用笔和舌发出了民族救亡的呐喊。这些作品一方面反映了故乡人民沦为亡国奴的悲惨遭遇与痛苦,表达了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怒与反抗;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们对故乡的眷恋,强烈表达了早日收复故土的内心愿望,以此安放漂泊的灵魂。因此,“东北作家群”的乡村小说创作在这种情况下表现出独特的主题内涵。萧军是“东北作家群”中*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东北那片勃发原生生命力的大地和雄浑的白山黑水孕育了萧军的侠义和匪气,使他带着“拼命三郎”的抗争精神走上中国文坛。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萧军不堪忍受日本侵略者肆意践踏国土,辱我人民,亲身投入民族救亡运动的前线,以实际行动捍卫国土的神圣与民族的尊严。他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抗日青年组织在一起,誓与侵略者抗争到底。这些经历为萧军后来的创作奠定了生活基础,也使他产生了丰富的生命体悟。在被迫离开故土而走向流亡以后,萧军并没有颓废消沉,流亡反而进一步激发了他那旺盛的生命力;他日益思念惨遭日寇屠戮的兄弟姐妹,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冲动,决定用笔将亡国之恨与痛,以及那种不屈的抗争精神告诉人们。1934年萧军流亡到青岛,创作了《八月的乡村》;1935年到上海,得到鲁迅的鼓励和支持,《八月的乡村》得以出版。在鲁迅看来,《八月的乡村》虽然在技术上有欠成熟,但作品所透射出的觉醒意识和抗争精神是当时文坛不可多得的。由于当时有人表示,日本要想征服中国人的心,就应该停止对中国的侵略,鲁迅对这部作品评价道:“'要征服中国民族,必须征服中国民族的心!'但这书却于'心的征服'有碍。心的征服,先要中国人自己代办。宋曾以道学替金元治心,明曾以党狱替满清箝口。这书当然不容于满洲帝国,但我看也因此当然不容于中华民国。”①显然,这篇小说所表达的“不前进即死亡,不斗争即毁灭”⑦的主题,并不仅仅停留在民族救亡的层面,而是进入了拯救国人灵魂的深度。改造国民性主题与民族救亡主题聚合在一起,对于唤醒民族意识具有强大的力量。人的觉醒才是实现民族救亡的根本保障,不摆脱心的奴役则无法彻底完成民族救亡的历史任务。萧军将自己生命中所包藏的这种抗争精神融化在这部作品中,通过一个又一个英雄形象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民族大义,什么是为摆脱奴隶地位的真正抗争,什么是真正的人的觉醒。陈柱司令、铁鹰队长、当过“胡子”的游击队战士、知识分子出身的萧明,以及朝鲜族姑娘安娜等等,这是一些为摆脱奴隶地位,与日寇和伪满洲国伪军奋力抗争的英雄“群像”,但又不失个性。……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