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20533195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95
- 出版时间:2023-02-01
- 条形码:9787520533195 ; 978-7-5205-3319-5
本书特色
本书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作者所在时代的饮食文化。既有特色小吃,又有饮食掌故;既介绍了作者自己的饮食习惯,又描写了部分名人的饮食嗜好,对读者了解我国传统饮食文化颇有帮助。郑逸梅先生自1913年起就在报刊发表文字,至耄耋之年仍然挥笔不辍,成就一段文坛佳话。其笔下著述,多以清末民国文苑轶闻为内容,广摭博采,蔚为大观,成为了解近现代文艺界情形的宝贵资料。郑先生早年作品多用文言,简练含蓄,饶有风致;晚年炉火纯青之作,则用白话间以文言,笔墨卷舒之中,人情练达之处,皆能融合知识性与趣味性。这些作品以别具一格的小品文体和雅俗共赏的风格,赢得了各界读者的好评。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收录了著名作家、文史专家郑逸梅先生关于美食的文章,共分四卷:“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乡情溢满烟火气,珍馐至味在人间”“品馔也是读书,治大国若烹小鲜”“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所选篇目包括《豚蹄小谈》《说说大闸蟹》《食品漫谈》《苏州的著名食品》《吃在香港》《我的起居注》《各家的饮食》《吃年夜饭》《儿时的食品回忆》《董糖、韩糖和茶花女糖》《吴稚晖喜吃锅贴》《上海沦陷时期的食粮》《末代皇帝的伙食账》《南社的几次聚餐》《朵颐快语》《饮食话旧》《吃饭掌故》等。
目录
豚蹄小谈
说说大闸蟹
食品漫谈
苏州的著名食品
啖蟹
谈山家十八熟
吃在香港
人是否能断食
胆结石禁忌的食品
我个人的进食
我家的饮食生活
我的起居注
《康居笔记》所谈的饮食
长寿的传说
饮与食
各家的饮食
乡情溢满烟火气 珍馐至味在人间
徐卓呆啖豆饼
吃年夜饭
儿时的食品回忆
零食
董糖、韩糖和茶花女糖
吴稚晖喜吃锅贴
王季欢之啖蟹趣史
杨士骧喜啖羊肉
上海沦陷时期的食粮
姑嫂饼别饶风味
陶诒孙嗜吃薄脆饼
农劲孙的养生术
末代皇帝的伙食账
品馔也是读书 治大国若烹小鲜
饭会与粥会
南社的几次聚餐
*后的一次宴会
养生之道
养生赘谈
朵颐快语
饮食话旧
饮食小掌故
吃饭掌故
盘餐摭谈
喜阅《食德新谱》
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梨
菱
柿
栗
甘蔗
荸荠
西瓜
苹果
香蕉
银杏
胡桃
桃
樱桃
杨梅
梅
杏
葡萄
枇杷
荔枝
荧实
无花果
南瓜
枣
龙眼
石榴
李
槟榔
椰子
文旦
菠萝蜜
木瓜
瓜
藕
橄榄
香橼
金柑
橘
橙
红豆
葫芦
节选
豚蹄小谈 三牲以牛为太牢,羊为少牢,豚乃寻常进食之品,配牛羊成数而已,够不上为牢。 豚蹄为豚身*精华之处,分前蹄和后蹄。后蹄骨较少,故市肴者辄争购后蹄。煮法,有红烧,有白烧。红烧纯用酱油,白烧则用食盐,佐以腌肉或火腿,一以浓厚胜,一以清隽胜。旧时风俗,凡设宴,主人往往以红烧豚蹄为*后一道菜肴。实则汤馔纷呈,客已饫饱,主人亲上豚蹄,客必起立称谢,说:“留为主人自用。”如此习为常例。吴中某乡尚俭约,以豚蹄之备而不食,未免浪费,于是异想天开,取木材造一伪豚蹄,髹以红漆,盛诸巨盎,望之俨然如真。宴末,主人以伪品进呈,客照例谨谢,道“不敢当”,则转呈他席。这样则一伪品,众席可用,一具已足,不求其副,且传之子孙,可用若干代。这种鬼把戏,主客心照不宣,岂不是一大笑话吗? 我是喜啖豚蹄的,从豚蹄引起我的思亲。我的慈母逝世已数十年,当时我供职沪北天通庵路上海影戏公司,专事编撰,即寓公司中,我弟润荪,侍母卜居沪南老西门的静修路。我每逢星期暇日,必进城探母,慈母知我喜啖豚蹄,亦必亲煮豚蹄以待,因此为之朵颐大快。如此若干年,这种感受,给我印象很深,香港中国文化馆辑刊《我的母亲》一书,我曾含泪写了一篇《舐犊情深的母爱》。 老年人应当多进蔬菜,少进肉类,可是我恰恰相反,背道而驰,每餐离不开荤腥,对于豚蹄仍喜下箸。媳妇高肖鸿是位医生,知道我心脏、胆囊都不健康,力劝我少进肉食,但拗不过我嗜好所趋,未免偶尔也以豚蹄见饷,作为我笔墨辛勤的慰劳。可是在思想和行动上却引为是莫大的矛盾。 说说大闸蟹 蟹,几乎人人爱食,当今又是九雌十雄的啖蟹季节,不过,近若干年来,大闸蟹已是奢侈的代名词,在托办要事、难事时,大闸蟹又复成了开道铺路之佳物。寒舍是在哪一年*后一次吃的大闸蟹,已无法回忆。值此秋风起时,只能做些“持菊赏螯”之举罢了。 我是苏州人,苏州人吃蟹,一般总在晚饭以后,因为如果先吃了蟹,不论再吃其他美肴,其味总不及蟹肉鲜美。所以苏州家庭,倘若今天准备吃蟹,则晚饭小菜就简单些,并且留着些肚皮,以作美美地吃上一顿。吃蟹时,调料准备也是少不了的,事前将嫩姜切成细丝,用上好镇江香醋加上白糖拌匀,置一只大碗内,食用时每人用匙舀至自己面前小碟中。酒一般是用花雕,苏州人是很少饮白酒的,啤酒也不常用。阖家围桌而坐,剥剥、吃吃、谈谈,十分有趣。食毕,以紫苏熬汤洗手,可立解腥气。然后,每人再饮滚烫白糖姜茶一盅,既爽口又祛寒,肚内十分舒服。 吃蟹,为什么总称之为吃大闸蟹?因为当时苏州、昆山一带靠近阳澄湖的捕蟹者,他们在港湾间设置了闸门,闸用竹片编成,夜间挂上灯火,蟹见光亮,即循光爬上竹闸,此时只需在闸上一一捕捉,甚为便捷,这便是闸蟹名称之由来。但一般闸蟹只是普通的,大闸蟹却是特级大号的。我国水产中有对虾,也有对蟹,对蟹以一雌一雄对搭,成为一斤。从前的一斤是按老秤十六两计算,雄的约占九两,雌的为七两左右,苏州人称之为对子蟹。阳澄湖水质清澈,故而蟹也属清水大闸蟹,是真正上品。目前这种优质的闸蟹大多出口外销,或宾馆在*高级宴席中使用,老百姓是很难再吃得到的了。 民国初年时,蟹市发展,不单是在苏州的菜场,因上海是当时金融集中地,购买力强,蟹市慢慢推广至沪地。此时也逐步采取了人工殖蟹,蟹不但在苏州、昆山一带供应,在松江、无锡、太湖区域一直到长江就近,也都有蟹,但其品种,却不能与阳澄湖蟹相比。在上海,不仅是小菜场卖蟹,许多食品铺子也在卖蟹,不少原来从不吃蟹的,初尝其美味后,也开始吃蟹了。当时四马路一带(今福州路),有豫丰泰、言茂源等绍兴酒店,店门前所设蟹摊,生意兴隆,酒店可代客煮蟹,收费低廉,即可在店内啖蟹饮酒。我在二十年代中,自苏州迁居沪上,当时经常往来于四马路望平街各报馆,报业同仁在酒店吃蟹是十分普遍的。苏州家庭煮蟹,将蟹洗净后,通常是放在行灶大镬子内,加以冷水,下添柴火猛火烧开,镬盖用厚重砧板压住,约煮一刻钟即可食用。但上海的酒店哪有这许多大镬子用来煮蟹呢?只能将蟹一一用稻草扎住,不使动弹,由客选购,然后加以蒸煮。后来上海住家逐渐改用了煤球炉子,也没有行灶大镬了,于是也采取了蒸食的方法,直至如今。 P3-9
作者简介
郑逸梅(1895—1992),现当代著名掌故家,擅长撰写文史掌故类文章,被誉为“补白大王”。著有《人物品藻录》《逸梅小品》《孤芳集》《近代野乘》《逸梅丛谈》《南社丛谈》《花果小品》等。
-
姑妈的宝刀
¥9.9¥30.0 -
八仙得道传
¥12.0¥40.0 -
悉达多
¥10.6¥28.0 -
捕梦网
¥18.0¥45.0 -
企鹅经典:城堡 变形记
¥14.7¥49.0 -
正义与微笑
¥17.6¥55.0 -
杀死一只知更鸟
¥22.6¥48.0 -
去吧.摩西-企鹅经典
¥11.7¥39.0 -
鼠疫
¥13.2¥38.8 -
小小小小的火
¥14.0¥52.0 -
企鹅经典:月亮与六便士
¥11.7¥39.0 -
三叶虫与其他故事(八品)
¥24.6¥52.0 -
生死场
¥8.1¥36.0 -
偶发空缺
¥17.1¥57.0 -
荒原狼
¥19.9¥39.8 -
一千一秒物语
¥44.2¥69.0 -
龙楼镇
¥20.3¥52.0 -
窄门
¥17.6¥28.0 -
第六病室:契诃夫短篇小说集
¥17.8¥46.0 -
浮世绘女儿(八品)
¥27.5¥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