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74051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88
  • 出版时间:2023-03-01
  • 条形码:9787030740519 ; 978-7-03-074051-9

本书特色

本书介绍了蚯蚓形态分类的基本特征,按照分类系统对我国有记载的蚯蚓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学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蚯蚓形态分类的基本特征,按照分类系统对我国有记载的蚯蚓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学描述。记述了在我国从1872年开始以来有记载的寡毛纲后孔寡毛目388种陆栖蚯蚓。按照Sims和Easton(1972)分类系统对内容进行分类,并从资料来源、外部形态特征、内部形态特征、体色、分布、评论等内容对每种蚯蚓进行详细描述。

目录

目录
**部分 总论 1
一、中国蚯蚓分类学研究进展 1
(一)背景 1
(二)分类与演化 2
(三)分类系统 3
(四)中国陆栖蚯蚓分类学研究 5
(五)中国蚯蚓命名的讨论 7
二、地理分布 9
(一)巨蚓科 9
(二)正蚓科 9
(三)链胃蚓科 10
(四)单向蚓科 10
(五)其他5 科 10
三、形态结构 11
(一)外部结构 11
1. 体型 11
2. 口前叶 11
3. 刚毛 13
4. 生殖孔及其他开口 14
5. 环带与生殖标记 14
6. 体色 15
(二)内部结构 15
1. 隔膜 15
2. 消化系统 15
3. 循环系统 16
4. 生殖系统 17
四、陆栖蚯蚓的采集与保存 18
(一)标本采集准备 18
1. 采集计划 18
2. 查询文献 18
3. 采集工具 19
4. 化学药品 19
(二)标本采集方法 19
1. 选择采样时间 19
2. 选择采样地点 19
3. 选择采样方法 19
(三)标本整理 21
1. 现场处理 21
2. 样品保存 21
(四)标本的保存 21
五、中国陆栖蚯蚓分科检索表 22
第二部分 各论 23
一、棘蚓科Acanthodrilidae Claus, 1880 23
(一)微蠕蚓属Microscolex Rosa, 1887 23
1. 无锡微蠕蚓Microscolex wuxiensis Xu, Zhong & Yang, 1990 24
(二)毛蚓属Plutellus Perrier, 1873 25
2. 汉源毛蚓Plutellus hanyuangensis Zhong, 1992 25
(三)泮蚓属Pontodrilus Perrier, 1874 26
3. 百慕大泮蚓Pontodrilus bermudensis Beddard, 1891 27
4. 海岸泮蚓Pontodrilus litoralis (Grube, 1855) 27
5. 中华泮蚓Pontodrilus sinensis Chen & Xu, 1977 28
二、舌文蚓科Glossoscolecidae Michaelsen, 1900 29
(四)岸蚓属Pontoscolex Schmarda, 1861 29
6. 南美岸蚓Pontoscolex corethrurus (Müller, 1856) 30
7. 广东岸蚓Pontoscolex guangdongensis Zhang, Wu & Sun, 1998 31
三、单向蚓科Haplotaxidae Claus, 1880 32
(五)单向蚓属Haplotaxis Hoffmeister, 1843 32
8. 铁线单向蚓Haplotaxis gordioides (Hartmann, 1819) 33
四、正蚓科Lumbricidae Claus, 1880 33
(六)异唇蚓属Allolobophora Eisen, 1873 34
9. 绿色异唇蚓Allolobophora chlorotica (Savigny, 1826) 35
(七)流蚓属Aporrectodea ?rley, 1885 36
10. 背暗流蚓Aporrectodea caliginosa (Savigny, 1826) 37
11. 长流蚓Aporrectodea longa (Ude, 1885) 37
12. 梯形流蚓Aporrectodea trapezoides (Dugès, 1828) 38
13. 结节流蚓Aporrectodea tuberculata (Eisen, 1874) 40
14. 膨胀流蚓Aporrectodea turgida (Eisen, 1873) 41
(八)双胸蚓属Bimastos Moore, 1893 42
15. 贝氏双胸蚓Bimastos beddardi (Michaelsen, 1894) 42
16. 微小双胸蚓Bimastos parvus (Eisen, 1874) 43
(九)枝蚓属Dendrobaena Eisen, 1873 44
17. 八毛枝蚓Dendrobaena octaedra (Savigny, 1826) 45
(十)林蚓属Dendrodrilus Omodeo, 1956 45
18. 红林蚓Dendrodrilus rubidus (Savigny, 1826) 46
(十一)爱胜蚓属Eisenia Malm, 1877 47
19. 大连爱胜蚓Eisenia dairenensis (Kobayashi, 1940) 48
20. 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 (Savigny, 1826) 49
21. 哈尔滨爱胜蚓Eisenia harbinensis (Kobayashi, 1940) 49
22. 火田爱胜蚓Eisenia hataii (Kobayashi, 1940) 50
23. 热河爱胜蚓Eisenia jeholensis (Kobayashi, 1940) 51
24. 宽松爱胜蚓Eisenia nordenskioldi manshurica Kobayashi, 1940 52
25. 诺登爱胜蚓Eisenia nordenskioldi nordenskioldi (Eisen, 1878) 52
26. 红色爱胜蚓Eisenia rosea rosea (Savigny, 1826) 53
(十二)小爱蚓属Eiseniella Michaelsen, 1900 54
27. 方尾小爱蚓Eiseniella tetraedra (Savigny, 1826) 55
(十三)正蚓属Lumbricus Linnaeus, 1758 56
28. 红正蚓Lumbricus rubellus Hoffmeister, 1843 57
(十四)辛石蚓属Octolasion ?rley, 1885 57
29. 乳状辛石蚓Octolasion lacteum (?rley, 1881) 58
30. 神女辛石蚓Octolasion tyrtaeum (Savigny, 1826) 59
五、巨蚓科Megascolecidae Rosa, 1891 60
(十五)远盲蚓属Amynthas Kinberg, 1867 61
A. 蓝绿种组aeruginosus-group 62
31. 参状远盲蚓Amynthas aspergillum (Perrier, 1872) 64
32. 陈氏远盲蚓Amynthas cheni Qiu, Wang & Wang, 1994 65
33. 皱褶远盲蚓Amynthas corrugatus (Chen, 1931) 66
34. 库氏远盲蚓Amynthas corrugatus kulingianus (Chen, 1933) 67
35. 福建远盲蚓Amynthas fokiensis (Michaelsen, 1931) 68
36. 海口远盲蚓Amynthas haikouensis Qiu & Zhao, 2017 69
37. 六骰远盲蚓Amynthas hexitus (Chen, 1946) 70
38. 西引远盲蚓Amynthas hsiyinensis Shen & Chih, 2014 71
39. 江远盲蚓Amynthas kiangensis (Michaelsen, 1931) 72
40. 金佛远盲蚓Amynthas kinfumontis (Chen, 1946) 73
41. 金门远盲蚓Amynthas kinmenensis Shen, Chang, Li, Chih &
Chen, 2013 74
42. 华美远盲蚓Amynthas lautus (Ude, 1905) 75
43. 长管远盲蚓Amynthas longisiphona (Qiu, 1988) 76
44. 标记远盲蚓Amynthas masatakae (Beddard, 1892) 77
45. 少腺远盲蚓Amynthas meioglandularis Qiu, Wang & Wang, 1993 78
46. 北竿远盲蚓Amynthas nanganensis beiganensis Shen & Chang, 2015 79
47. 南竿远盲蚓Amynthas nanganensis nanganensis Shen & Chang, 2015 80
48. 峨眉山远盲蚓Amynthas omeimontis (Chen, 1931) 81
49. 圆球远盲蚓Amynthas orbicularis Sun & Jiang, 2016 82
50. 多腺远盲蚓Amynthas polyglandularis (Tsai, 1964) 83
51. 壮伟远盲蚓Amynthas robustus (Perrier, 1872) 85
52. 西姆森远盲蚓Amynthas siemsseni (Michaelsen, 1931) 86
53. 高鸟远盲蚓Amynthas takatorii (Goto & Hatai, 1898) 87
54. 三星远盲蚓Amynthas triastriatus (Chen, 1946) 87
55. 尝胆远盲蚓Amynthas ultorius (Chen, 1935) 88
B. 二裂种组bifidus-group 89
56. 东方远盲蚓Amynthas dongfangensis Sun & Qiu, 2010 89
C. 伯恩种组bournei-group 90
57. 狡伪远盲蚓Amynthas dolosus (Gates, 1932) 90
58. 多果远盲蚓Amynthas domosus (Chen, 1946) 91
59. 壁缘远盲蚓Amynthas mucrorimus (Chen, 1946) 92
D. 露管种组canaliculatus-group 93
60. 慈竹远盲蚓Amynthas benigmus (Chen, 1946) 93
E. 窄环种组diffringens-group 94
61. 隘寮远盲蚓Amynthas ailiaoensis James, Shih & Chang, 2005 98
62. 阿美远盲蚓Amynthas amis Shen, 2010 99
63. 双重远盲蚓Amynthas biorbis Tsai & Shen, 2010 100
64. 皮下远盲蚓Amynthas corticis (Kinberg, 1867) 101
65. 十字远盲蚓Amynthas cruxus Tsai & Shen, 2007 102
66. 窄环远盲蚓Amy
展开全部

节选

**部分总论 一、中国蚯蚓分类学研究进展 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物种是互交繁殖的相同生物形成的自然群体,与其他相似群体在生殖上相互隔离,并在自然界占据一定的生态位( Mayr,1982)。一个物种,形态会有不同,或存在于不同的地理位置。虽然一个物种在形态上存在差异,但只要它们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该类群就是同一个物种。而这种地理位置的间断或形态上的差异,是种内的间断,种内间断形成的隔离是形成亚种的依据之一,或者说,亚种间仅存在形态差异,不存在生殖隔离。 就蚯蚓来说,生殖隔离是否存在,需要经过长期饲养观察才能判断。然而,被观察过生活史的蚯蚓少之又少。种间的生殖隔离或许可以通过物种本身的基因或染色体结构等进行判断或证实。如果没有证据可以证明类群间不存在生殖隔离,那么形态上的差别将作为物种判别的主要依据,这是本书讨论种的基础,也是本书对一些同名关系或异名关系处理的参考原则。 属(genus)是一个聚合的分类阶元,包括相似的或相关的种。物种经分类学家研究,并判定隶属于一个属后,就可以发现这些种具有某些共同的形态性状,这些性状就是属的性状。 科(family)是一个分类阶元,包含在系统发育上具有共同起源的属( Mayr,1963)。 (一)背景 蚯蚓分类学的研究历史十分悠久,但是其早期的研究仅仅限于局部地区,且交流并不充分,因此通常把动物命名法的起点作为动物分类学的起点。 本书所描述蚯蚓为环节动物门 Annelida寡毛纲 Oligochaeta后孔寡毛目 Opisthopora动物,寡毛纲的主要特征为头部发育不全、无附肢、体节上生有刚毛,雌雄同体,有生殖道,直接发育。蚯蚓分类学研究可追溯到 18世纪中叶。 1758年 1月 1日,Carl von Linné编写的《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第十版出版,以陆栖的(terrestrial)蚯蚓(lumbricus)命名了广泛分布于欧洲的正正蚓 Lumbricus terrestrial,这标志着蚯蚓分类学研究的开始。此后, Linné将所发现的蚯蚓全部归入了正蚓属 Lumbricus。一直到 1826年,Savigny在巴黎描述了陆栖蚯蚓的第二个属——肠蚓属 Enterion。 1844年,Templeton建立了巨蚓科 Megascolecidae。1876年,正蚓科 Lumbricidae建立。1867年,Kinberg建立了环毛蚓属 Pheretima、远盲蚓属 Amynthas、环毛蚓属 Perichaeta等。但是,一些分类学家后来提出的远盲蚓属 Amynthas、环毛蚓属 Perichaeta和玫瑰蚓属 Rhodopis已被其他动物使用,属于同名,不能再在蚯蚓的名称中使用。环毛蚓属 Perichaeta的名称在蚯蚓名称中成为无效名。而后,经过许多学者的努力, 1900年后,Pheretima取代了无效的 Perichaeta,而 Pheretima的中文名又无从翻译,也就沿用了 Perichaeta的中文名,Pheretima的中文名便成了环毛蚓属。 20世纪初期,环毛蚓属 Pheretima便替代了在结构上相似的其他各属。此后,环毛蚓属 Pheretima的成员急剧增加。至 1972年,该属已达到 740多种,2010年达到 900多种。 Sims和 Easton(1972)、Easton(1979)运用数值分类的方法对环毛蚓群进行了两次修订,恢复了先前一些学者建立的属,建立了一些新属,设置了一些替换先前属的替代属;Easton(1982)根据澳大利亚的新种,以及盲肠自 XXV节开始的特征,建立了新属——毕格蚓属 Begemius,将原本混杂的环毛蚓属 Pheretima修订为 10个属。著名的蚯蚓分类学家 Gates于 1972年起对正蚓科部分种类进行了修订。 1976年, Reynolds和 Cook发表了《寡毛动物命名法:寡毛动物的名称、描述和模式标本汇编》(Nomenclatura Oligochaetologica: a Aatalogue of Names, Descriptions and Type Specimens of the Oligochaeta);之后,Gates分别于 1981年、1989年和 1993年进行了增补,相对完善了世界陆栖蚯蚓的分类体系,较完整地记述了全球的蚯蚓。全球有记录的陆栖蚯蚓有 12科 181属(Edwards & Lofty,1977;冯孝义, 1985)3500种(Edwards,2004;Csuzdi, 2012)。 (二)分类与演化 寡毛纲 Oligochaeta动物依据其身体结构和系统演化分为 4个目:原孔寡毛目 Archiopora、近孔寡毛目 Plesiopora、前孔寡毛目 Prosopora和后孔寡毛目 Opisthopora;其中,前 3个目的动物大多生活在水中或半水状态的泥沼中,而后孔寡毛目中的绝大多数物种生活在陆地的土层中。因此,一般称前 3个目的动物为水生蚯蚓,称后孔寡毛目的动物为陆栖蚯蚓。 蚯蚓属于环节动物门 Annelida寡毛纲 Oligochaeta后孔寡毛目 Opisthopora,是指雄孔位于精巢及精漏斗所在体节后 1节或几节的所有寡毛纲动物。世界上大多数生态系统中都有蚯蚓存在,但海洋是蚯蚓的天然屏障,沙漠和终年冰雪区也很少见(Edwards,2004)。 环节动物起源于海洋,可能通过担轮幼虫那样的祖先演化而来。从多毛类的原种到寡毛类、蛭类都有环带,它们可能由共同的寡毛类祖先演化而来。而多毛纲 Polychaeta和寡毛纲之间昀大的差别在于生殖器官,多毛纲是雌雄异体,寡毛纲则是雌雄同体,在特定的体腔中有生殖器官,以特殊的受精及生产方式繁殖下一代。 一般认为寡毛纲的祖先可能是多毛纲,或是它们具有一个较原始的共同祖先。而蛭纲 Hirudinea保有较多与寡毛纲相同的特征,因此这两者的关系较为接近,蛭纲应是由寡毛纲中较原始的种类演化而来的。早期的寡毛纲可能生活在泥地中,当泥地干燥时,形成短暂的陆地,使得寡毛纲逐渐分成两群,一群为水生的丝蚯蚓,一群则为陆栖的蚯蚓。因此,有一些水生的种类,如颡体虫科 Aeolosomatidae、仙女虫科 Naididae和颤蚓科 Tubificidae在发育过程中并没有经过陆地的时期。 Stephenson(1930)认为陆栖蚯蚓应来自水生的带丝蚓科 Lumbriculidae,因为它所拥有的特征在寡毛纲中昀为原始,真蚓科 Eudrilidae和巨蚓科 Megascolecidae有较进化的特征,但仍保有一些原始的特征,如受精囊的位置及雄孔的数量和位置;而舌文蚓科 Glossoscolecidae、正蚓科 Lumbricidae及同胃蚓科 Hormogastridae等科所拥有的原始特征较少,应是较晚演化出来的科。正蚓科是昀进化的科,正蚓类交配时生殖孔不直接连合,因此需要更为复杂的机制以保证有效地输送精子。另外,Martin等(2000)发现蛭类的姊妹群是寡毛纲带丝蚓目 Lumbriculida中的带丝蚓科,证实了蛭类其实是特化的寡毛类。 (三)分类系统 很多学者都对寡毛纲做过分类,但直到 1900年才由 Michaelsen创立完整的分类系统,将其分为 11科 152属 1200种。Michaelsen自 1921年以来再次对其所创分类系统中的两个亚目进行了细分,寡毛纲增至 21科。Stephenson(1930)将寡毛纲简化为 14个科,与 Michaelsen(1900a)昀初的分类差别不大。此外,将寡毛纲分为小蚓类(Microdrili)和大蚓类(Megadrili),更易于从定义上理解,小蚓类占比较少,主要是水生蚯蚓,包括陆栖的线蚓科 Enchytraeidae;大蚓类则为占比较大的陆栖蚯蚓。本书主要涉及陆栖蚯蚓,不包括小蚓类。 Stephenson将小蚓类分为 7科,分别为颡体虫科 Aeolosomatidae、仙女虫科 Naididae、颤蚓科 Tubificidae、暗蚓科 Pheodrilidae、线蚓科 Enchytraeidae、带丝蚓科 Lumbriculidae和蛭蚓科 Branchiobdellidae。其余 7科组成大蚓类,分别为异尾蚓科 Alluroididae、单向蚓科 Haplotaxidae、链胃蚓科 Moniligastridae(综族蚓亚科 Syngenodrilinae、链胃蚓亚科 Moniligastrinae)、巨蚓科 Megascolecidae(棘蚓亚科 Acanthodrilinae、巨蚓亚科 Megascolecinae、八毛蚓亚科 Octochaetinae、寒蚓亚科 Ocnerodrilinae)、真蚓科 Eudrilidae(亲蚓亚科 Parendrilinae、真蚓亚科 Eudrilinae)、舌文蚓科 Glossoscolecidae(舌文蚓亚科 Glossoscolecinae、沙蚓亚科 Sparganophilinae、微毛蚓亚科 Microchaetinae、同胃蚓亚科 Hormogastrinae、羊蚓亚科 Criodrilinae)、正蚓科 Lumbricidae。 自 Stephenson(1930)以来,一些学者一直尝试修订大蚓类的分类,特别是舌文蚓科 Glossoscolecidae、巨蚓科 Megascolecidae和链胃蚓科 Moniligastridae(Jamieson,1971)。 Gates(1959)修订了链胃蚓科的两个亚科,将综族蚓亚科 Syngenodrilinae归入异尾蚓科 Alluroididae,而将链胃蚓亚科 Moniligastrinae提升为科。 Gates将舌文蚓科的 5个亚科全部提升为科,他认为没有足够紧密的关系将这 5个亚科全部纳入一个科。 Jamieson(1988)也得出结论,舌文蚓科中的 3个亚科即羊蚓亚科 Criodrilinae、沙蚓亚科 Sparganophilinae和舌文蚓亚科 Glossoscolecinae之间缺乏亲缘关系。 之后,又有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分类探讨,其中巨蚓( megascolecid earthworms)的分类争议较多,Omodeo(1956)、Gates(1959)、Lee(1959)和 Jamieson(1971,1985)等分别提出了新的分类方法。 Omodeo将钙腺( calciferous gland)的位置和数量、 Lee将雄孔(male pore)的数量和位置以及肾孔( nephridiopore)的位置作为分科的依据。Gates以前列腺( prostate gland)的构造、排泄器官及钙腺的位置作为分科的重要依据,为大多数人所接受。Sims(1966)使用计算机技术评估了巨蚓属 Megascolex 3个较早分类系统的相对优点,而后发现 Gates的分类系统更胜一筹。 Gates(1959)对寡毛纲的分类如下。 链胃蚓科 Moniligastridae 巨蚓科 Megascolecidae 寒蚓科 Ocnerodrilidae 棘蚓科 Acanthodrilidae 八毛蚓科 Octochaetidae 真蚓科 Eudrilidae(亲蚓亚科 Parendrilinae、真蚓亚科 Eudrilinae) 舌文蚓科 Glossoscolecidae 沙蚓科 Sparganophilidae 微毛蚓科 Microchaetidae 同胃蚓科 Hormogastridae 羊蚓科 Criodrilidae 正蚓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