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5591447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52
- 出版时间:2023-04-01
- 条形码:9787555914471 ; 978-7-5559-1447-1
本书特色
◎本书历史底蕴丰厚,兼具故事性、文化收藏和艺术鉴赏价值◎对文化爱好者尤其是书画爱好者提供广阔的观照视角◎裸脊锁线装, 四色印刷,图文并茂◎张伯驹与夫人潘素千辛万苦、典屋鬻钗买下多件国宝,使这些国粹不致流至海外。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将西晋陆机的《平复帖》、隋展子虔的《游春图》、唐李白的《上阳台帖》、唐杜牧的《张好好诗》、宋范仲淹的《道服赞》、宋黄庭坚的《诸上座帖》、宋蔡襄的《自书诗帖》等多件私人藏品捐献给国家,变成全社会共享的资源,实现了他们还珠于民、献宝于国的夙愿。 历朝历代的翰墨国宝,大都收藏在帝王将相、文人高士家,它们流浪辗转于历代帝王将相之手,衍生出的一幕幕恩怨纠葛和丹青绝唱。但今天,这些国宝不再是某个人或者某个家族的私产,它们属于整个中华民族共同拥有,寻常百姓都有幸能欣赏到这稀世珍宝。 这不仅仅只是中国文物之幸,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之大幸。当寻常百姓都可以在博物馆都能欣赏这些国宝级艺术品时,人们都会不由自主地会深深感念张伯驹、潘素夫妇当年不惜倾家荡产为国护宝的义举。
内容简介
张伯驹是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是为琴棋书画而生的。一生醉心于古代文物,致力于收藏字画名迹,从30岁开始收藏中国古代书画,当初仅为爱好,经他手收藏的中国顶级书画名迹见于《丛碧书画录》者便有117件之多,被称为“天下**藏”。 该书以张伯驹收藏的书画为脉络,讲述国宝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以及张伯驹不惜代价、置生命于不顾以求保藏文物珍品的爱国热忱。他以保存文物不外流为己任,不惜一掷千金,虽变卖家产或借贷亦不改其志。其传奇般的收藏经历,成为艺术史久传不衰的佳话。
目录
节选
《丛碧传奇》1927年,30岁的张伯驹决心远离政坛,全身心投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中去。也就是从这一年起,张伯驹开始了中国古代书画的收藏。众所周知,自古以来,一个人要想进入一个新的领域,要想学到某个方面的技能,少不了要得到老师的帮助和指导,唐朝的韩 愈早在一千多年前就说过:“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那么,张伯驹进入文物书画收藏界是否也有老师呢?张伯驹的老师在历史上可以说是鼎鼎大名!他就是一代帝王康熙。可能说到这里,有的朋友认为这是在搞穿越,制造噱头。康熙生于1654年,生活在大清盛世,而张伯驹生于1898年,当时已是风雨飘摇的晚清。两人相差整整244岁,他们从没有见面的机会,怎么又会成了“师生”关系呢?说二人为“师生”关系,这还要从张伯驹收藏的**件古代书法作品谈起。1927年的一天,张伯驹到琉璃厂闲逛,琉璃厂就位于今天的北京和平门外,是著名的文物书画一条街。说起琉璃厂的得名,那可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早在元朝的时候,这里还是郊区,官府就在这里开设了官窑琉璃厂,专门为皇宫烧制琉璃瓦。明朝嘉靖时期增修外城后,这一带就变成了热闹的市区了。琉璃厂也就迁到了现在的门头沟区。虽然官窑迁走了,但“琉璃厂”这个名字却一直沿用了下来。清朝初年,北京城实行满汉分城居住。很多汉族官员就住在琉璃厂附近,各地的驻京会馆也都建在这里,进京述职的官员和赶考的举子也多聚集在琉璃厂一带。文化人多了,那么笔墨纸砚、图书典籍、古玩字画的需求也自然增多,内城的很多书店、古玩铺子也就顺势搬到了这里。尤其是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全国众多的文化学者汇聚于此地,琉璃厂书画古玩一条街也*终形成。1927年的一天,张伯驹随意走进琉璃厂的一家书画店。刚进门,就看到这家店铺迎面的墙上挂着一件书法作品,书法是用唐代楷书大家柳公权书体所写的四个大字:“丛碧山房”。那么这件书法作品的作者是谁呢?张伯驹仔细审读这幅书法的落款,竟然是康熙皇帝。博闻多识的张伯驹知道,清代康熙年间有一个名儒叫庞垲,他的书房的名字就叫“丛碧山房”,这件书法作品应当就是康熙皇帝御笔赐题。庞垲,河北任丘人,康熙十四年(1675)中举人。后来,到福建建宁做知府。他为官清正,政绩卓著,民望很高。庞垲在福建的政绩也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赞赏,一次庞垲晋京述职,康熙帝就亲笔给他题写了“丛碧山房”的匾额以资褒奖。没想到,这件墨宝,竟然穿越了200多年的时光隧道,与张伯驹在琉璃厂不期而遇。于是他就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这幅书法。张伯驹得到“丛碧山房”后,是越看越喜欢,他当时居住的北京皇城根弓弦胡同一号的四合院,是一个15亩地的大宅子,院子里种满了芭蕉、竹子和各种花木,放眼望去满院碧绿,所以他就把住所改称为“丛碧山房”,自己也从此以“丛碧”为号。康熙的御笔“丛碧山房”,是张伯驹进入收藏界后收藏到的**幅书法作品。自从得到这幅书法作品开始,也可以说在“老师”康熙的引领下,张伯驹逐渐推开了中国传统书画收藏的大门,也开启了他无比精彩和传奇的收藏人生。1936年10月,清朝*后一个恭亲王溥伟贫困交加,猝死于伪满洲国首府长春的一个旅馆。为了给落魄的大哥筹办丧事,身在北京的溥伟二弟、著名画家溥儒,被迫将家藏的唐朝韩幹的名画《照夜白图》,以1万块大洋卖给了上海的古董商人叶叔重。当时,张伯驹正在上海打理盐业银行业务,他突然听到这个消息,焦急万分!因为上海的这位叶叔重可不是一般的古董商人,他是当时著名的国际文物贩子卢芹斋在国内的代理商。卢芹斋曾经把唐太宗李世民皇陵的昭陵六骏中的“飒露紫”和“拳毛”两块浮雕,于民国初年盗卖到美国。卢芹斋一生走私出卖到国外的中国文物不计其数,有一种说法,清末到新中国成立流失到海外的中国古董,约有一半是经过卢芹斋之手盗卖出去的。张伯驹一想到这些情况更是忧心如焚!《照夜白图》这件画作到了他们手里会有好下场吗?他们为图暴利,必定会把画卖到国外。当时,冯玉祥的部下宋哲元正担任平津卫戍司令兼北平市长,所以张伯驹立即给宋哲元拍了一封加急电报,请他务必阻止国宝外流。那么,《照夜白图》究竟是一件什么样的画作,为什么能引起大收藏家张伯驹如此的关注?
作者简介
荣宏君,1973年生于山东曹县。文化学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张伯驹全集》编纂与研究”子课题负责人,《张伯驹全集》执行总主编。著有《翰墨风骨郑板桥》《千古风雅苏东坡》《徐悲鸿与刘海粟》《烟云俪松居——王世襄珍藏文物聚散实录》《季羡林说佛遗稿汇编》《文博大家史树青》《竹墨留青:王世襄致范遥青书翰谈艺录》《翰墨留青:张伯驹致周笃文书翰谈艺录》《成龙·收藏人生》《季羡林家书》《张伯驹年谱长编》等。
-
齐白石草虫册页精品-经典画库
¥9.6¥30.0 -
书法非常道-五千年书法名流轶事
¥23.8¥58.0 -
梵·高手稿-精装
¥33.1¥138.0 -
纯艺术--欧洲电影(原始冲动影像视觉的内在张力)
¥8.9¥29.8 -
千刃千眼
¥24.1¥56.0 -
中国历代经典名帖集成:唐人摹兰亭序三种
¥2.6¥8.8 -
友妖经
¥18.4¥68.0 -
观众心理美学
¥8.0¥29.8 -
张大千国画精品-经典画库
¥12.3¥30.0 -
一白书画印
¥28.8¥88.0 -
艺术创造学/余秋雨
¥16.6¥52.0 -
太阳与铁
¥17.8¥48.0 -
邓散木讲书法
¥11.2¥26.0 -
吠月:萩原朔太郎诗集
¥20.4¥55.0 -
焦小健-当代艺术家
¥22.3¥89.0 -
当代艺术家:章晓明
¥29.4¥90.0 -
在好莱坞图谋不轨:伯顿谈伯顿(八品)
¥14.9¥49.8 -
百年画坛钩沉
¥24.5¥68.0 -
成语连环八百阵书法大典
¥15.1¥58.0 -
世界摄影艺术之旅
¥19.0¥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