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03074300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B5
- 页数:325
- 出版时间:2023-04-01
- 条形码:9787030743008 ; 978-7-03-074300-8
本书特色
本书的核心内容是系统的利用明代木刻本来研究明代家具和居室陈设。具有较好的学术创新性。
内容简介
本书的核心内容是系统的利用明代木刻本来研究明代家具和居室陈设。具有较好的学术创新性。《仇画列女传》的成书不仅归功于明代统治阶层对于整个社会自上而下对于妇女规范的强化统治,还得益于其文教措施、班匠制的改变。另外,印刷业和造纸业的发展以及绘画艺术对其的推动作用都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仇画列女传》的刊印。《仇画列女传》多达310则故事,310幅插图。透过《仇画列女传》及其延伸,不仅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资料。通过将本书与南宋余氏勤有堂本《列女传》、《新镌增补全像评林古今列女传》进行对比,发现在版式、字体、画面描绘及器物服饰等方面三本之间的差异明显。进行三版《列女传》绘本同一故事不同诠释角度、不同画面的解读对于《仇画列女传》中故事情节的场景、人物关系和画面内容的分析大有裨益。从《仇画列女传》成书背景出发,对脉络结构、人物形象及作者介绍等方面进行详尽梳理清楚本书的社会人文背景,从而建立历史时间的研究基础,为后面家具的研究提供大的社会文化背景,探寻出当时的家具特色;并进一步分析了插画作者仇英及其艺术特色,为后期准确把握《仇画列女传》中的家具特性提供依据。
目录
前言
**章 绪论 1
**节 相关概念 1
一、《列女传》 1
二、《仇画列女传》 2
三、绘本插画 12
第二节 背景和意义 16
一、背景 16
二、意义 17
第三节 学界泛漪 19
一、华夏微泛 19
二、异域回音 22
第二章 《仇画列女传》中的家具 24
**节 家具特性 24
一、写实性 24
二、写意性 27
第二节 家具种类 28
一、家具统计分析 28
二、类别及形制 29
第三节 《仇画列女传》中的家具装饰 113
一、基础装饰 113
二、附加装饰 123
第四节 《仇画列女传》与仇英《清明上河图》及同时期其他插画刻本的比较 126
一、仇英其他作品中的家具 127
二、明代其他插画刻本中的家具 133
第三章 《仇画列女传》中的布局陈设 138
**节 整体空间布局 138
一、厅堂注重对称均衡 139
二、书房、卧室灵活随性 141
第二节 家具陈设制度 143
一、主次尊卑有序 143
二、成套协调搭配 145
第三节 陈设品 147
一、织物类 148
二、文房清玩类 161
三、其他陈设类 172
第四章 《仇画列女传》中典型家具、场景复原绘制 186
**节 《仇画列女传》经典场景中的家具三视图绘制 186
一、概述 186
二、皇室贵族所使用的家具 187
三、将相官僚所使用的家具 206
四、士绅商贾所使用的家具 222
五、普通百姓所使用的家具 235
第二节 《仇画列女传》中经典场景复原 256
一、概述 256
二、厅堂场景复原 256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260
**节 总结 260
第二节 展望 263
参考文献 265
附录一 《仇画列女传》中家具与陈设品数量统计表 268
附录二 《列女传》画像绘本列表 279
附录三 明代典型绘本列表 280
附录四 仇英生平活动年表 282
附录五 《仇画列女传》中故事情节概略统计表 285
图目录
图2.1 《仇画列女传》中的四面平式条桌 25
图2.2 王鏊故居中的四面平式条桌 25
图2.3 《仇画列女传》中的山水画屏风 28
图2.4 明代黑漆撒螺钿嵌珐琅面双龙戏珠纹圆凳 33
图2.5 明代红漆嵌珐琅面山水人物图圆凳 33
图2.6 明代黄花梨有脚踏交杌 34
图2.7 明末清初紫檀交杌 34
图2.8 明代黄花梨束腰内翻马蹄足小方凳 35
图2.9 明晚期黄花梨束腰内翻马蹄足小方凳 35
图2.10 清代黄花梨藤面无束腰拐子夔龙纹托泥方凳 35
图2.11 明中期黄花梨雕花靠背椅 35
图2.12 明代黄花梨藤面束腰鼓腿彭牙方凳 36
图2.13 明代紫檀藤面束腰内翻马蹄足方凳 36
图2.14 明末清初黄花梨有束腰四足圆凳 37
图2.15 明末清初黄花梨梅花式板面五足凳 37
图2.16 明代带托泥四足圆凳 37
图2.17 明正德青花云龙纹坐墩 41
图2.18 明嘉靖黄釉三彩双龙纹坐墩 41
图2.19 清初紫檀直棂式坐墩 41
图2.20 明代紫檀四开光弦纹坐墩 42
图2.21 明代黄花梨四开光坐墩 42
图2.22 清中期黑漆描金勾云纹交泰式坐墩 42
图2.23 清早期紫檀缠枝纹四开光坐墩 42
图2.24 清中期红木仿藤式坐墩 43
图2.25 清中期紫檀五开光鼓墩 43
图2.26 明代黄花梨灯挂椅 47
图2.27 明代黑漆描金菊蝶纹竹灯挂椅 48
图2.28 明代黄花梨福字靠背灯挂椅 48
图2.29 明代黄花梨靠背椅 49
图2.30 清代柏木浅浮雕靠背椅 49
图2.31 清代紫漆描金靠背椅 49
图2.32 清代紫檀如意头形搭脑小宝座 50
图2.33 清代紫檀百宝嵌小宝座 50
图2.34 明代黄花梨素牙条圈椅 50
图2.35 明代黄花梨浮雕双螭圈椅 51
图2.36 明代黄花梨花卉纹藤心圈椅 51
图2.37 清代紫檀有束腰带托泥圈椅 51
图2.38 明代铁力有束腰列屏式宝座 55
图2.39 明末清初黄花梨嵌楠木列屏式有束腰马蹄足宝座 55
图2.40 清中期紫檀木嵌染牙菊花图宝座 56
图2.41 清中期紫檀木百宝嵌花卉纹宝座 56
图2.42 清中期黄花梨五围屏百宝嵌大宝座 56
图2.43 晚清剔红云龙百花纹宝座 56
图2.44 明末清初剔红夔龙捧寿纹宝座 57
图2.45 清早期紫檀九屏风螭龙聚宝盆拐子纹大宝座 57
图2.46 明代黄花梨有束腰内翻马蹄足软屉榻 60
图2.47 明代柏木无束腰软屉内翻马蹄足榻 60
图2.48 明代榉木有束腰榻 60
图2.49 明代榉木束腰软屉内翻马蹄足榻 60
图2.50 明代榆木子母软屉榻 61
图2.51 明晚期黄花梨四面平八足榻 61
图2.52 晚清红木嵌铜缠枝花纹床 61
图2.53 晚清红木雕三多纹床 61
图2.54 清代紫檀夔龙纹床 62
图2.55 清中期紫檀木雕夔龙纹床 62
图2.56 清早期榆木大漆架子床 65
图2.57 明代榉木开光架子床 65
图2.58 清早期紫檀六柱大架子床 66
图2.59 明代楠木架子床 66
图2.60 明代黄花梨拔步床 66
图2.61 明万历黄花梨刻诗文苍松葡萄图四柱架子床 66
图2.62 清中期榉木双龙罗汉床及脚踏 69
图2.63 清中期红木素围子罗汉床及脚踏 69
图2.64 清中期红漆描金云龙纹宝座及脚踏 69
图2.65 明初紫檀雕荷花纹有束腰带托泥宝座及脚踏 69
图2.66 明代黄花梨大圈椅及脚踏 70
图2.67 明晚期黄花梨及硬木六柱十字绦环围子架子床及脚踏 70
图2.68 明晚期黄花梨万字纹拔步床及脚踏 71
图2.69 明代黄花梨夹头榫酒桌 74
图2.70 明代黄花梨两卷角牙琴桌 75
图2.71 明代黄花梨四面平霸王枨琴桌 75
图2.72 明代黄花梨四面平琴桌 75
图2.73 清代红木四面平琴桌 75
图2.74 明代黄花梨四面平罗锅枨马蹄足长条桌 76
图2.75 明代黄花梨条桌 76
图2.76 明代黄花梨木方桌 77
图2.77 明末清初黄花梨有束腰霸王枨马蹄足方桌 77
图2.78 明代黄花梨广式方桌 77
图2.79 明代黄花梨方桌 77
图2.80 清代紫檀雕西番莲纹方桌 78
图2.81 清早期黄花梨分心花方棋桌 78
图2.82 明代黄花梨铁力面心夹头榫小画案 81
图2.83 明代黄花梨夹头榫小画案 81
图2.84 明代黄花梨夹头榫画案 81
图2.85 明代夹头榫楠木书案 81
图2.86 明代黄花梨夹头榫书案 82
图2.87 明代黄花梨夹头榫卷云纹牙头平头案 82
图2.88 明代黄花梨四面平小方香几 85
图2.89 明晚期黄花梨马蹄足彩纹石面香几 85
图2.90 明晚期黄花梨方几 86
图2.91 明末清初黄花梨香几 86
图2.92 明宣德黑漆彩绘嵌螺钿龙戏珠纹香几 86
图2.93 明末清初黄花梨五足圆高香几 86
图2.94 明末清初黄花梨五足带台座香几 86
图2.95 明代黄花梨三足圆香几 87
图2.96 明代黄花梨三足香几 87
图2.97 明代黄花梨品字栏杆架格 89
图2.98 明代黄花梨透空后背架格 89
图2.99 明代黄花梨三层架格 89
图2.100 明代黄花梨几腿式架格 90
图2.101 明代紫檀直棂架格 91
图2.102 晚明紫檀直棂步步紧门透棂架格 91
图2.103 明代紫檀龙戏珠纹箱 93
图2.104 清初黄花梨衣箱 93
图2.105 明代黄花梨小箱 93
图2.106 明代黄花梨带底座衣箱 94
图2.107 明代黄花梨成对衣箱 94
图2.108 明代经书箱 95
图2.109 明洪武戗金龙纹朱漆盝顶衣箱 95
图2.110 明代黄花梨三足灯台 97
图2.111 明代黄花梨升降式灯台 97
图2.112 明代黄花梨固定式灯台 98
图2.113 清初黄花梨升降式灯台 98
图2.114 常州南宋墓出土镜箱 99
图2.115 明代黄花梨折叠式镜台 99
图2.116 明代黄花梨宝座式镜台 100
图2.117 清代黄花梨五屏风式镜台 100
图2.118 明代黄花梨木嵌玻璃仕女图插屏 104
图2.119 明代紫檀螭纹插屏式座屏 104
图2.120 明末清初黄花梨嵌大理石插屏式座屏 104
图2.121 清中期紫檀框漆嵌虬角访友图座屏 105
图2.122 清代银杏木雕人物故事座屏 105
图2.123 清乾隆御制紫檀工红酸枝嵌百宝背黑漆描金玉堂富贵大座屏 106
图2.124 清乾隆黄花梨木边座嵌 木染牙山水楼阁图屏 106
图2.125 清乾隆碧玉雕老子出关图插屏 107
图2.126 清早期黑漆洒螺钿百宝嵌石榴纹插屏 107
图2.127 清早期黄花梨五抹十二扇围屏 110
图2.128 明末清初黄花梨螭龙捧寿纹隔扇围屏 111
图2.129 清乾隆御制紫檀掐丝珐琅蓝地百宝嵌四季花卉屏风 111
图2.130 清乾隆紫檀框明黄色地双面缂丝仙山楼阁五扇屏风 111
图2.131 清中期紫檀木边座嵌珐琅五伦图屏风 113
图2.132 清乾隆紫檀木边座嵌黄杨木雕云龙纹屏风 113
图2.133 清代红木金漆嵌象牙座屏 113
图2.134 清乾隆紫檀木边座百宝嵌花卉图屏风 113
图2.135 乡间村头草台社戏场景 129
图2.136 城郊婚娶迎亲场景 129
图2.137 寺院祭拜焚香场景 130
图2.138 虹桥上摊位场景 131
图2.139 木工家具作坊场景 132
图2.140 士大夫游园场景 133
图3.1 王鳌的宅邸惠和堂 140
图3.2 《仇画列女传》卷十五解祯亮妻插画场景中的厅堂 141
图3.3 《仇画列女传》卷十五解祯亮妻插画场景中的书房 141
图3.4 《仇画列女传》中身份等级与坐具类家具使用频率关系图 145
图3.5 清乾隆红色云龙灯笼纹花缎椅披 153
图3.6 明晚期大红地缂丝龙纹椅披 153
图3.7 清乾隆明黄色绸绣福寿连绵坐垫面 153
图3.8 清乾隆黄色满纳竹石花果团夔龙纹桌围 153
图3.9 清乾隆戳纱绣寿山福海帷帐 158
图3.10 清嘉庆明黄缎绣五彩金龙纹夹炕褥 158
图3.11 清早期缀绣彩云金龙纹妆花纱围幔 158
图3.12 清乾隆御用明黄缠枝莲金龙坐褥 158
图3.13 清乾隆宫制鹤鹿同春门帘 161
图3.14 清乾隆御制缂丝龙纹门帘 161
图3.15 宋代铜山形笔架 166
图3.16 明祝枝山铭素池歙砚 1
节选
**章绪论 绘画艺术在照相技术问世前,一直作为记录人类社会生活痕迹的载体而存在。古代画家依据其自身的感受和体会,描绘着自然与社会中一切能够看得到的形象,以及从现实生活幻想出的形象。画家笔下的绘画题材数不胜数,从宏观的大千世界到微观的小众世界,从社会国家的重大历史事件到百姓家庭的日常琐事,从祖国的锦绣山河到生长于斯的一草一木,均被加以悉心、精彩的呈现。即便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即便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画家依然凭借他们生动细腻的笔触及高超的绘画技法,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社会阶层群体的生活场景呈现在他们的画卷中,使后人凭借这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历史画卷,来感受过去祖先的生活状况,并在画卷中畅游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 木版画在中国绘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描绘的内容题材,常常呈现出画作当时的社会场景,以及其他丰富多彩的个人生活风貌。如此看来,木版画俨然成了珍贵的写实性史料,我们能够借助这些作品,走进它们所处的时代,深切感受那个时代的面貌风采,触及那个时代的脉搏。在这些画作中,画家对家具及其陈设的精心设计描绘,恰恰反衬出他们对于当时社会的切身感受,映衬出他们所处的真实社会场景及浓厚的各色生活氛围。正因为如此,画中精心描绘设计的室内场景和家具,也都传递出与那时相关的各种重要信息,家具成了真正的文化载体,被赋予了历史性、阶级性、民族性、地域性等特点。通过家具的形态和功能,我们可以窥探出先人的审美特征和生活方式;通过家具的装饰手法,我们可以感受到先人丰富的精神世界;通过家具及其饰品的搭配摆设,我们可以找到先人所遵循的各种规章礼制。这种热爱生活、善于不断探索未知世界的民族特点,都在古代的家具及陈设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节相关概念 一、《列女传》 《列女传》为中国历史*悠久的妇女史册,成书于西汉时期,由刘向所著,共记105名妇女事迹,不仅方便了后人通过文字来了解当时社会的女性风采和生活场景,同时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该书开创了中国文学女性群体塑造的先河,对后世影响深远。 二、《仇画列女传》 明万历年间,一部新的妇女专史一《仇画列女传》诞生了。该书是明代文学家汪道昆在刘向校订后的《列女传》之基础上增补而成的,这次增补,大大扩充了《列女传》在内容上的广度,西汉至明朝期间发生的、封建礼教认为可歌可泣、大书特书的故事传说都被加了进来,值得关注的是,大量平民女性旌表故事也被加了进来。与以往的绘本故事中女主角阶层过于集中于上层社会的特点不同,《仇画列女传》出现了一定的亲民特征,明四家之一的仇英为该书加持增色,特意绘制了精彩的插画,因其线条柔细飘逸、画面风格雅致秀美、细节绘制精准到位,而被历代推崇。 令人遗憾的是,即便《仇画列女传》有过流传甚广、影响深远的光辉过去,长久以来,鲜有人对其再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在社会文化较丰富和发达的今天,该书所蕴含的巨大价值才开始引起一批又一批学者的关注。本书将对《仇画列女传》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环境,与《仇画列女传》的作者、内容、版本等内部因素进行比较探析,以期能够找到开启《仇画列女传》文化宝库的钥匙,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仇画列女传》所讲述的故事传说,以及更好地欣赏仇英的天才绘画艺术,特别是其中精彩纷呈的家具及细致用心的居室陈设方式。 (一)外部环境概述 1.印刷制度的规定 洪武初年,明太祖为鼓励刊印书籍,支持文化教育,推行了一系列举措,这些举措对于书籍印刷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体包括适当降低书籍印刷要求、免除笔墨书籍税、各地必须礼聘贤人、学院不得设置无用之虚文等措施。 另外,朝廷还颁布了收集全国范围内遗落书籍的条令,并将收集来的遗落书籍进行印刷发行,富含教化意蕴的《仇画列女传》就包含在其中;朝廷还非常重视普及建设类书籍,如古代建筑科学巨作《营造法式》和宋金元时期治理黄河水患、修筑防汛设施的专业著作《河防通议》等都被大量刊印。 2.轮班匠制的废除 明代早期,为了恢复社会经济,满足朝廷统治发展的基本政治需求,朝廷创办了大批织造、冶炼手工业作坊。明代中期以后,为了推动这些行业的发展,朝廷废除了轮班匠制,推行匠班银制度,即允许工匠以缴银代替劳役。制度的改革使原本僵化的轮班制和住坐匠制得到了改善,优化了当时的工匠制度。成化时期,全国各地陆续颁布了匠班银制度,但凡即将服劳役的工匠,只要同意个人出银,就无须去京城服役,而出银多少取决于工匠所在的地区离京城的远近,如南部工匠每人每月出九钱,北部工匠每人每月出六钱,不愿出白银的人仍旧当班。①工匠对当时的产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工匠的技术水平和从业人数均直接影响产业的发展,在该制度下,嘉靖时期的匠人可以放心大胆地自由工作,这对当时刚刚成长起来的民营手工业起到了强烈的刺激作用,并为后面印刷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3.劳动力的增加 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后,明中后期的社会经济有了好转,农业、手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城市和集镇也开始越来越繁荣(表1.1)。与之相对应,一大批私营手工业作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在江南地区,到处都能见到民间刻书坊。从地理分布来看,主要以金陵、杭州和建阳为代表,这也反映出当时印刷业在江浙、福建等地的发达程度。这些地方也恰恰是中国历史上诗书科举兴盛、手工业高度发达的地方。 一方面,地域的经济发展推进了当时的城镇化扩张和进程。城镇化的发展吸引了各类技术型人才在此停留,创业奉献,其中不乏大量技艺水平较高的工匠。为了谋生,这些技艺精湛、刻书经验丰富的工匠加入到刻书坊做事,而一些没有工作经验的农民则加入到书坊的培训班学习技艺,成为书坊的后备人才。此外,由于个别中心城市的繁荣发展及出版需求,许多外地刻书匠纷纷涌入,如万历年间,徽州地区声名赫赫的刻书匠黄氏家族,就将其娴熟的技艺带到了苏州等地寻求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印刷技术的提升。 另一方面,在当时的农村,土地吞并现象日渐严重,大批农村人口不得不背井离乡,把生存空间转移至城市(表1.2)。明代戏曲理论家何良俊在其《四友斋丛说》中就对此类现象有过明确记载,他在书中描述道:“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①劳动从业人员数量的急剧增加,使诸多手工业的劳动力成本大大降低,对手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万历四十四年(1616)刊刻的《弘明集》的开头就描述过当时刻字的时价:“刻一万二千一百九十个字,只需银两六两三钱二分七厘。”②反映出当时刻价低廉,印刷业利润可观。毫无疑问,这些成本因素对印刷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明代中后期,随着国家经济的繁荣发展,印刷业迎来了发展高峰。直隶太仓之嗜书狂人陆容在其撰的史料笔记《菽园杂记》中记载道:“宣德正统间,书籍印刷尚未广。今所在书版日增月益,天下右文之象愈隆于前已。”①从这段文字描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印刷业的发达。明人周弘祖据其见闻所编撰的《古今书刻》,著录明代著名图书2000余种。②明代刻板印刷业承袭宋元老练的版刻技艺,不仅印刷价格低廉,而且在做工和技艺上有了大幅提升。 一直以来,《仇画列女传》便作为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经典读物而存在,在印刷工艺的提升下,出现了更多图文并茂的版本,于是,原先空洞乏味的说教内容随之变得形象生动起来,从而激发了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对其的阅读兴趣。 江南民间印刻书坊大量出现的境况是在嘉靖至万历年间,明初金陵(南京)书坊刻书活动并不活跃,洪武至正德近二百年间的书坊不满10家,而嘉靖至万历末近二百年间,民间书坊的数量就猛增至34家。足见嘉靖、万历年间是金陵坊刻史上发展极好的时期,此后盛况不再(表1.3)。 4.字体的改变 明神宗时期,随着印刷术的进步,通俗小说在坊间逐步盛行,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这大大刺激了刻书业的发展。追根溯源,其发展迅猛*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字体的改变,即匠体(或称为宋体)字的使用。 匠体字虽被士人以呆板、恶劣嘲之,但并不妨碍其在印刷业上的顺利发展(表1.4)。此种字体的采用使工匠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做工的速度较之以往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满足了人们对印刷品快速增长的需求。之前刻书采用的名家字体,普遍要求刻字者须注意书法抑扬顿挫的节奏韵律,*好刻字者能够具有较为深厚的书法功底。由此可见,原来的书坊雕刻程序较为繁杂。匠体字出现后,因为字体统一,标准刻字工艺由复杂变得简单,字体结构上的横细竖粗,以及弧度连接的起承转合,对于刻字匠来说不仅更容易雕刻,更重要的是可以做到自写自刻,这一点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
作者简介
袁进东,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中国传统家具研究创新中心主任。
-
两张图读懂两宋
¥23.2¥76.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4.7¥49.0 -
汉朝其实很有趣
¥9.5¥38.0 -
清朝穿越指南
¥19.8¥45.0 -
人类酷刑简史
¥33.6¥59.0 -
两晋其实很有趣
¥9.1¥35.0 -
从三十项发明阅读世界史
¥17.6¥39.0 -
中国近代史
¥21.1¥39.8 -
唐潮:唐朝人的家常与流行
¥21.8¥68.0 -
胡同里的姑奶奶
¥35.6¥78.0 -
万历十五年
¥23.5¥25.0 -
至道无餘蕴矣:梁漱溟访谈录
¥21.8¥68.0 -
韩鹏杰说:这才是江湖
¥16.3¥48.0 -
希特勒死后:欧洲战场的最后十天
¥22.0¥68.8 -
中国近代史
¥8.4¥20.0 -
创造圣经的城市
¥18.6¥58.0 -
告别与新生-大师们的非常抉择
¥22.9¥45.8 -
康雍乾盛世中的君臣关系
¥14.3¥39.8 -
明朝那些事儿大结局 第七部
¥12.5¥29.8 -
硬核原始人
¥19.5¥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