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传播技术与社会能量

信息传播技术与社会能量

1星价 ¥43.5 (5.5折)
2星价¥43.5 定价¥7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1189888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6
  • 出版时间:2022-12-01
  • 条形码:9787201189888 ; 978-7-201-18988-8

内容简介

.能量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本书将“能量”作为一种新的社会解释框架,进而对“社会能量”进行了分析和研讨,尤其关注信息传播技术(ICTs)对社会能量的影响。全书分为“社会能量的吸收”“社会能量的释放”“社会能量的转化”和“社会能量的管理”四编,将社会能量作为分析视角和框架,从社会能量的吸收、分布、增强、传递、活化、宣泄、消耗、消逝、交换、转化及管理等整个能量生命周期出发,涉及沟通、社会运动、发展、暴力、依赖、交往、新闻、死亡、交换、劳动等社会场域中的能量现象,触及社会传播、非正式群体、网络交往、社会形象、群体文化等主题。尤其是重点探讨了在信息传播技术介入背景下,上述这些领域中社会能量变化的现象。本书适合所有对信息传播技术与社会之间互动关系感兴趣的读者,尤其适合新闻传播学、媒介环境学、社会学、网络与新媒体、文化研究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读者。

目录

导论 理解信息传播技术与社会能量 一、如何界定和理解“能量”和“社会能量” 二、社会能量的类别 三、社会能量的特性 四、社会能量的生命周期 五、能量:一个新的社会解释框架——信息传播技术与社会能量 **编 社会能量的吸收 **章 信息传播技术、传播与社会能量的吸收 一、信息传播技术、传播与社会能量的吸收 二、信息传播技术、传播与社会能量的吸附 第二章 信息传播技术、分享与群体能量的吸收及分布 一、“群体能量”/社会关系网络能量概念 二、信息传播技术、分享与群体能量的吸收 三、信息传播技术、分享与社会关系网络能量的吸收 四、信息传播技术与群体能量/社会关系网络能量的分布 第三章 信息传播技术、贫困赋能与社会能量的增强 一、“贫困”新论——社会能量的视角 二、作为工具的ICT、贫困赋能与社会能量的增强 三、作为生态/环境的ICT、贫困赋能与社会能量的增强 四、数字贫困与社会能量的吸收差异 第二编 社会能量的释放 第四章 信息传播技术、创新与社会能量的活化 一、信息传播技术、创新与潜能的激发 二、信息传播技术、创新与社会能量的激活 第五章 信息传播技术、暴力与社会能量的宣泄 一、暴力、社会能量的宣泄及社会性 二、作为工具的信息传播技术、暴力与社会能量的宣泄 三、作为生态/环境的信息传播技术、暴力与社会能量的宣泄 四、语言暴力与能量宣泄的调适 第六章 信息传播技术、依赖与社会能量的消耗 一、何为“依赖” 二、信息传播技术内容依赖与社会能量的消耗 三、信息传播技术、依赖与社会能量的消耗 四、“AI依赖”与社会能量的消耗 第七章 信息传播技术、死亡与社会能量的消逝 一、死亡的社会性——社会能量的消逝 二、信息传播技术、生理性死亡与社会能量的消逝 三、信息传播技术、社会性死亡与社会能量的消逝 第三编 社会能量的转化 第八章 信息传播技术、礼物与社会能量的交换 一、礼物与社会能量的交换 二、作为礼物的信息传播技术与社会能量交换 三、作为中介的信息传播技术、礼物与社会能量的交换 四、作为生态/环境的信息传播技术、礼物与社会能量的交换 五、信息传播技术、礼物与社会能量的交换伦理 第九章 信息传播技术、劳动与社会能量的转化 一、信息传播技术作为劳动的中介与社会能量的转化 二、信息传播技术作为劳动的平台与社会能量的转化 三、信息传播技术作为劳动的手段与社会能量的转化 四、信息传播技术作为劳动的主体与社会能量的转化 第四编 社会能量的管理 结语 信息传播技术、规范与社会能量的管理 一、信息传播技术、规范与社会能量的个人管理 二、信息传播技术、规训与社会能量的他人管理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高崇,安徽宿州人,北京大学博士后,现为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成员,研究兴趣为新兴媒介、人工智能与社会、美好数字生活、农村发展传播学。出版《人工智能社会学》《超越血缘:礼村冲突沟通中的“怕”》等著作。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