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大学

我的大学

¥18.9 (4.5折) ?
1星价 ¥37.8
2星价¥37.8 定价¥42.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5728981
  • 装帧:8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84
  • 出版时间:2023-03-01
  • 条形码:9787505728981 ; 978-7-5057-2898-1

本书特色

1《我的大学》反映了当时俄国知识分子的生活和革命活动,直观展示了他们与底层民众的思想碰撞。 不要盼望他人的救济和从天而降的好运,从苦难的生活中锤炼出坚强的意志,在直面的人生经历中愈发聪明,人会在斗争中成长起来! 精选白坚纸做封面纸,内文典雅胶纸,阅读手感舒适,是您书架上的颜值担当! 随书附赠高尔基作品名录手卡!涵括高尔基笔名介绍、作品名录和创作风格的变化。 译本精良!译者陆桂荣,毕业于莫斯科大学语文系,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编写了大量的俄语教材,几十年深厚的俄国文学翻译、研究、教学经验。 高尔基的笔下文字犀利、比喻奇妙、满满的名言警句! 通过“我”——阿廖沙的视角,作为社会旁观者的角度进行叙述,揭示高尔基的人生选择的心路历程——做鬼,做神,还是做人。 高尔基代表作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第三部!打动广大青少年学生心弦的励志经典! 经典的纪实文学作品。高尔基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写的**部重要作品。 在高尔基的作品中没有艺术,那里有超过崇高艺术的东西:生活;高尔基的作品中没有美学,使纯艺术的崇拜者无法接受,但对于热爱生活的人来说充满着强劲的美学。 ——俄国作家 梅列日科夫斯基中国进步的作家,不但从高尔基的作品里接受了战斗的精神,也学习了如何爱与憎,爱什么,憎恨什么;更从高尔基的一生事业中知道了一个作家如果希望不脱离群众应当怎样生活。 ——茅盾高尔基“是'底层'的代表者,是无产阶级作家”;“他的一身,就是大众的一体,喜怒哀乐,无不相通”。 ——鲁迅

内容简介

《我的大学》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后一部。阿廖沙在喀山住大杂院、卖苦力、与小市民和大学生交朋友,接近进入了一所天地广阔的“社会大学”。其间,他抓住一切可以读书的机会,汲取着书中的养料,丰富自己的头脑,增长自己的见识。长期的思考和探索,更加坚定了他对革命的信念。

节选

我终于乘船去喀山大学上学了。 我想上大学的念头是受了一个叫尼·叶夫列伊诺夫的中学生的开导而产生的。他是个可爱的青年,长得又漂亮,有一双女性的温柔可亲的眼睛。当时他和我住在同一幢房子里,他住在阁楼上。他常常看到我手里拿着书本,这就引起了他对我的注意,于是我们就认识了。不久,叶夫列伊诺夫就让我相信:我有“罕见的科研能力”。 “您天生是为科学服务的!”他对我说,同时潇洒地甩动着他那马鬃似的长发。 那时候我还不懂得,即使是个只起着家兔作用的人也能为科学服务的。可是叶夫列伊诺夫如此令人信服地向我表明:大学里正需要我这样的小伙子。不消说,米哈伊尔·罗蒙诺索夫的阴魂也被惊动了。叶夫列伊诺夫说,我去喀山后可以住在他那儿,用一个秋季和一个冬季的时间,我就能完成中学的课程。只消考好“随便几门”课程(他是这样说的:“随便几门”),大学里就会提供我助学金,再过那么五年工夫,我就可以成为一个“学者”了。所有这一切看来都非常简单,因为叶夫列伊诺夫那时只有十九岁,而他又有一颗善良的心。 他考完试后,就离开这儿了。过了两周,我随他之后,也动身了。 我外婆送我时劝告我: “你啊,不要再跟人家斗气了,你老是使性子,又厉害又高傲!这都是外公传给你的。可你外公算什么?这苦命的老头子,活着活着,结果成了个大傻瓜。你要记住一件事:上帝不判断人们的是非,只有魔鬼才喜欢干这事呢!好啦,告别吧……” 她一面擦去她那褐色的、松弛的脸颊上的寥寥几颗眼泪,一面说道: “我们再也不能见面了。你这个坐不住的孩子呀,要远走高飞了,可是我呢?我就要死了……” 前段时间,我离开了这个可亲的老人,甚至很少和她见面,此时此刻,我突然痛苦地感觉到,以后我已经再也见不到这个如此贴心的亲人了。 我站在轮船的尾部,瞧着她在那边码头的边缘,用一只手在自己身上画十字,另一只手拿着旧披巾的角擦着她的脸和那双充满着对人们无限怜爱的光芒的黑眼睛。 于是我就到了这个半鞑靼式的城市,住在一座狭小的平房住所里。这座小屋孤零零地屹立在一条陋巷尽头的小土山上。小屋的一堵墙对着那片荒凉的、失过火的场地,在这片荒地上,长出了密密层层的野草,在长着苦艾、牛蒡和酸模的杂草丛中,接骨木的灌木林里隆起一片砖瓦建筑物的废墟,废墟下面有一个非常大的地窖。一条条无家可归的狗栖息在那里,也死在那里。这个地窖我将永志不忘,它是我所上的几所大学中的一所。 叶夫列伊诺夫一家(他母亲和她的另外两个儿子)以少得可怜的抚恤金为生。在刚到这儿的*初的日子里,我不时看到这个脸色苍白而又瘦小的寡妇从市场回来,把买回的东西摊在厨房里的桌子上,她十分困窘,发愁地算起了一个难题:怎样用这些小块的肉为三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即使不把她自己算在内,做顿有足够数量的美餐呢? 她沉默寡言,在她那双灰色的眼睛里,凝集着宛如一匹耗尽全力的母马那种绝望、温驯而倔强的劲儿,这匹可怜的马儿拉着火车上山,它知道:“我拉不动了”,可是它仍然在拉着! 在我到这里的第四天早晨,我到厨房里帮她洗菜,当时孩子们还在睡觉。她低声而谨慎地问我道: “您来这里干什么?” “来念书,上大学。” 她扬起双眉,连同脑门上发黄的皮肤一起向上挪动,一不小心,菜刀切破了她自己的手指;她一边吮吸着伤口的血,一边坐到了椅子上,但立即又跳了起来,说道: “啊,见鬼……” 她用手绢裹好切伤的手指,接着夸奖我道: “您削土豆真在行。” 是啊,还能不在行!于是我把曾经在轮船上干活的事讲给她听。她问道: “您以为,凭这点本事,您就能上大学了吗?” 那时候,我对幽默一窍不通。我非常认真地对待她的提问,讲述了我的行动步骤,我完成计划之后,科学殿堂的大门就会在我面前敞开的。 她叹了口气。 “啊,尼古拉,尼古拉……” 这时,尼古拉到厨房洗脸来了。他睡眼惺忪,一头乱发。他总是乐呵呵的。 “妈妈,能包顿饺子吃就好啦!” “嗯,好吧。”母亲同意地说道。 我想炫耀一下我对烹饪的知识,便说道:“这肉做饺子不好,并且也太少了。” 瓦尔瓦拉·伊万诺夫娜立刻大发雷霆,对我说了一句很厉害的话,以至于我双耳充血、发胀起来。她将一把胡萝卜扔到桌上,离开了厨房。尼古拉向我挤了挤眼,解释她的举动: “情绪不好……” 他在板凳上安坐下来,接着告诉我:女人,总而言之,都比男人更神经质,这是她们的天性。有一位名望很大的学者,好像是个瑞士人,对这一点作过无可争辩的论证,英国人约翰·斯图尔特·穆勒对这个问题也谈了一些类似的见解。 尼古拉很喜欢教导我,于是他就利用每一个适当的机会,给我灌输一些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知识。我如饥似渴地听着他的话。后来,我竟把佛克、拉罗士佛克和拉罗士查克林三人混成了一个人。我也记不清是谁砍了谁的脑袋:是拉瓦锡砍了杜模力的脑袋呢,还是恰恰相反呢?这位漂亮可爱的青年真诚地希望“把我教育成人”,他很有信心地向我保证要这样做。但是他没有时间,也没有其他应有的条件来认真地教我。他那少年的轻率和自我陶醉使他看不见母亲是怎样使尽全力、煞费心机地支撑着家庭。他的弟弟是个沉默寡言、难以共处的中学生,就更觉察不到这一点了。而我早已对厨房经济和化学的复杂戏法的微妙了如指掌。我清楚地看到这个女人随机应变的本领,她不得不天天欺骗自己孩子的肚皮,并且还要喂养我这个其貌不扬、举止粗野的外来年轻人。自然,分给我的每一片面包,就像一块石头那样沉重地压在我的心头。我着手寻找工作,不论什么样的工作。一大早,我就离开家,为了避免吃闲饭,遇上恶劣的天气,就躲进那荒地上的地窖里,坐在那里听着倾盆大雨和呼呼的风声,嗅着死猫死狗的臭味,我很快就领悟到:上大学——这只是个梦想而已,如果当初我去了波斯,也许会明智多了。于是我就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白胡子的巫师,一使魔法,就能让谷粒长成苹果那么大,能让土豆长到一普特重。总而言之,我为了这大地,为了这不仅是我一个人走得极度艰难的大地,臆想出了不少造福于民的事来。 我已经学会了幻想一些异乎寻常的奇遇和伟大的献身行为。在生活艰难的日子里,这些幻想对我很有帮助,因为艰难的日子太多了,所以我更加善于幻想了。我并不期待他人的援助或希冀于幸运的机遇,我的意志逐渐磨炼得顽强起来,生活条件越困难,我就觉得自己越坚强,甚至越聪明了。我很早就已懂得:人是在对周围环境的反抗中得到造就的。 为了不挨饿,我经常到伏尔加河的码头上去,在那儿可以很容易地挣得十五到二十戈比的工钱。在那儿,在那些装卸工、流浪汉和痞棍中间,我感觉自己是一块被投进烧红的煤炭里的生铁。每日,我脑海中充满了大量强烈的、火辣辣的印象。在那儿,那些赤裸裸地贪求的、生性粗鲁的人们在我面前旋风般地转来转去。我喜欢他们那种对生活的憎恨。喜欢他们对世界上的一切所持有的嘲笑和敌视,对自己却无忧无虑的态度。我以往的亲身经历驱使我和他们接近、投入到他们那个颇富刺激性的圈子里去的愿望油然而生。我曾经读过的勃来特·哈特的作品和大量“低级趣味的”小说更激起我对这个阶层的人们的好感。

作者简介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无产阶级艺术杰出的代表”。高尔基幼年时便开始独自谋生,贫民窟和码头是他的“社会大学”的课堂,对社会底层人民痛苦生活的体验和深切了解成为他创作中永不枯竭的源泉。在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中,高尔基记述了其从生活底层走向革命道路,劳动者寻找真理的历程。1934年,高尔基当选苏联作家协会**任主席。不幸的是仅仅两年后,高尔基因病离开了人世。高尔基的作品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拥有千百万的读者,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