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4621600
  • 装帧:书写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580
  • 出版时间:2023-04-01
  • 条形码:9787514621600 ; 978-7-5146-2160-0

本书特色

1.一部“欧洲收藏的日本美术史”,世界范围内第 一部日本美术通史著作 20世纪之前西方了解日本美术史的* 佳途径。法文版曾五次再版,1891年、1893 年英文版和日文版相继问世,本书在研究日本艺术领域具有先驱性贡献。 2. 法文原版(全两卷)首次以中文出版 本书以1883年法文首版译出。译者增加大量注释。 3. 19世纪著名法国艺术评论家、收藏家的经典著作 作者贡斯被授予法国*高荣誉勋章“法国荣誉军团军官勋章”和日本“旭日勋章”,数十年来搜集文献史料,与其所收藏的日本艺术藏品一一比对、核验,与创作团队中的绘画师、插图师、复绘师、收藏家共同复刻日本艺术精品。 4. 以藏品讲述日本美术史,感悟东方艺术珍视的“意境之美” 刻画历史线条及流派演变过程均以藏品为主轴一一展开,以藏品别具一格的特征来讲述每一位艺术家的艺术生涯,贯穿日本艺术史。 5. 完整诠释19世纪以巴黎为中心兴起的风靡欧洲的“和风”热潮 全书以十个章节介绍了日本历史概述、国家与民族以及日本艺术中的绘画、建筑、雕塑、雕刻与金工、漆器、织物、陶瓷、版画等艺术形式,涉及近150名艺术家,涵盖面具、附根、印笼、烟管盒、甲胄、刀剑、刀柄、护手、小柄、目贯、笄、缘头、封扣、绪缔、珐琅瓷、刺绣等近1000件艺术品以及日本艺术家印章及签字摹本,诠释了19世纪以巴黎为中心兴起的风靡欧洲的“日本主义”(“和风”热潮)。 6. 日本美术百科全书、实用的收藏指南 书中收录66套独立版画,其中30套为彩色版画,系采用石印法或其他新工艺制作,13套为蚀刻版画,21套为迪雅尔丹照相腐蚀凹版画;复绘制作700多幅插图版画,近140位日本艺术家花押印章及签字摹本,涉及近1000件艺术品,堪称完整的日本美术百科全书、实用的收藏指南。

内容简介

路易·贡斯通过其收藏及接触到的日本优质藏品,呈现了一部“欧洲收藏的日本美术史”,以十个章节介绍了日本历史概述、国家与民族以及日本艺术中的绘画、建筑、雕塑、雕刻与金工、漆器、织物、陶瓷、版画等,诠释了19世纪以巴黎为中心兴起的风靡欧洲的“日本主义”。作者团队共制作了66套独立版画(石印、蚀刻或迪雅尔丹照相腐蚀法),还复绘制作了700多幅插图版画,涉及近1000件艺术品,堪称一套完整的日本美术百科全书。
本书是20世纪之前西方了解日本美术史的很好途径,刻画历史线条及流派演变过程均以藏品为主轴一一展开,以藏品别具一格的特征来讲述每一位艺术家的艺术生涯。作为资深的收藏家、慧眼识珠的美术评论家,作者贡斯不仅为日本艺术家作出了恰当的评价,还把自己的收藏经验传授给欧洲的买家。从这个角度来看,此书不仅仅是一部描述日本美术史的专著,更是一部极为实用的收藏指南。

目录

序:一部“欧洲收藏的日本美术史”

001 引言

005 绪论

015 **章 日本历史概述

016 一、传说中的民族起源

024 二、天皇诞生

042 三、建立幕府

051 四、外来者

058 五、16—19 世纪

067 第二章 国家与种族

068 一、地理概况

099 二、人种起源

109 三、民族个性

121 第三章 绘画

122 一、日本绘画研究路线图

130 二、日本绘画的本土元素

133 三、日本绘画问世直至14 世纪

145 四、15 世纪:足利幕府时期的美术巅峰

163 五、德川幕府执政时期:17 世纪的伟大画家

177 六、元禄年间·光琳·民俗画派脱颖而出

184 七、日本装饰艺术巅峰·圆山四条派

198 八、18 世纪末风俗画派·葛饰北斋的先驱

205 九、葛饰北斋

223 十、19 世纪

229 十一、菊池容斋

231 十二、结束语

235 第四章 建筑

236 一、建筑模式

250 二、建筑装饰

257 第五章 雕塑

258 一、高雅艺术品:青铜器及木雕

288 二、面具

293 三、根附

307 四、烟管盒及其他雕品

……

463 第十章 木版画

464 版画的起源·葛饰北斋及其作品

494 译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序:一部“欧洲收藏的日本美术史” 路易·贡斯(Louis Gonse,1846—1921)的《日本美术》是世界范围内的**部日本美术通史著作,其法文版原著L’Art Japonais 出版于1883 年。当时,以巴黎为中心兴起的“日本主义”风靡欧洲,不少商店店头摆放着来自日本的浮世绘、和服和屏风,收藏家们也在旅行中兴致勃勃地搜集东方文物,回国举办展览,甚至创办博物馆(如巴黎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世界博览会对日本艺术的介绍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贡斯是法国重要的日本艺术收藏家和艺术批评家,曾任法国权威期刊《美术公报》(La Gazette des Beaux-Arts)主编。他通过收藏、展示、著作、出版等实践活动向欧洲介绍日本艺术,被赞誉为“日本艺术引介人”。鉴于其突出的贡献,日本政府曾在1889年授予贡斯“旭日章”。 然而,贡斯并没有去过日本,主要通过巴黎的日本艺术品商人和收藏家接触日本艺术。与贡斯交往甚深的若井兼三郎(Kawai Kenzaburo,1834—1908)、林忠正(Hayashi Tadamasa,1853—1906)也并非寻常商人。1878 年巴黎世博会时,林忠正曾为日本政府代表担任翻译。博览会结束后,林忠正和若井兼三郎留在巴黎处理剩余展品,同时经营日本艺术品生意。贡斯是林忠正家中的常客。林忠正为贡斯介绍作品,翻译日文材料。通过他们逐步丰盈起来的贡斯日本艺术收藏,品质高、涵盖面广,既有深受欧洲人追捧的印笼、漆盒、服饰、陶器、浮世绘版画等,还有当时不被欧洲人重视的绘画,如雪舟等杨(1420—1506)、狩野探幽(1602—1674)、圆山应举(1733—1795)、尾形光琳(1658—1716)等日本美术代表性艺术家的作品。 1883年4月贡斯在乔治·珀蒂画廊(Galerie George Petit)策划的“日本美术回顾展”汇聚了27位藏家的收藏,分绘画、陶瓷、织物、刀剑、屏风、青铜器、饰物等部门展出,共计3449 件,其中贡斯藏品占三分之一。同年11 月,贡斯出版《日本美术》。本书章节与4月的展览结构基本相似,但增添了“日本历史概述”和“国家与种族”两个章节,旨在讲述日本艺术诞生的大环境——精神环境与自然环境。显然,贡斯接受了1865年出版的丹纳(1828—1893)《艺术哲学》的研究思路,认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性质面貌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三大要素。 从第三章到第十章,贡斯将日本艺术分为绘画、建筑、雕塑、雕刻与金工、漆器、织物、陶瓷【塞缪尔·齐格弗里德·宾(Samuel Siefired Bing,1838—1905)撰写】、版画八个板块分别介绍。这种分类方法既反映了当时西方艺术史分类方法及其价值观,也折射出欧洲更为重视日本工艺美术和浮世绘版画的事实,同时也可以看出贡斯本人对 日本绘画的推崇。在当时的西方,建筑、雕塑、绘画属于高等级美术,美术学院设有相关专业;工艺美术属于低等级美术,美术学院中没有相关专业,依靠民间传承。加之当时西方对日本绘画所知甚少,甚至认为以欧洲标准来看,日本根本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绘画。因此,在1893 年的芝加哥万国博览会之前,以工艺为中心的“日本美术”一直被安排在万博会的产业馆,而非美术馆。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中,贡斯将日本“绘画”放在其他艺术门类之前介绍,并且试图消解“高等级”的绘画与“低等级”的工艺美术之间的界线,说日本“所有艺术家在成为雕刻师、漆器师和陶器师之前,一定要先做绘画师。那种所谓的低等级艺术其实是美术的一个组成部分”,无疑是想让欧洲认可“日本美术”为“美术”,可谓意义重大。 阅读本书,仿佛是在聆听一位藏家娓娓道来。透过这些有温度的文字,可以看出虽然贡斯认同当时欧洲的普遍观点,即日本艺术富于装饰性,但他认为日本艺术的魅力不止于此,他非常欣赏日本绘画富有表现力的线条、丰富的色彩、清晰的轮廓以及优美生动的构成。而*可贵的是,他感悟到了东方艺术珍视的“意境”之美,认为欧洲艺术家应该向日本艺术家学习,从自然当中获取灵感。但不能回避的问题是,本书对于作品的介绍带有强烈的个人鉴赏色彩,对葛饰北斋(1760—1849)等艺术家的偏爱也一目了然。 从内容上看,没有去过日本的贡斯尽可能囊括了当时能够接触到的优质作品,并努力参考《本朝画史》等文献记载完善基本资料。不过,仍然缺少15 世纪以前的作品,并且浮世绘和工艺美术所占篇幅较大,这些均为材料受限的必然结果。因此,本书或可看作一部“欧洲收藏的日本美术史”。1883 年法文版于巴黎出版后,曾五次再版,1891年、1893 年英文版和日文版相继问世,这说明在1900 年日本官方推出的法文《稿本帝国美术史》出版之前,贡斯的《日本美术》一直都是西方了解日本美术史的*佳途径,其先驱性贡献不可忽视。 一百多年来,伴随着美术史研究的推进,我们对日本美术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今天,贡斯的《日本美术》已经不再是我们了解日本美术史的*佳读物,但它已经成为日本近代美术史学史的研究对象,是我们了解19 世纪后半期至20 世纪初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欧洲日本美术史观的重要材料。中文版贡斯《日本美术》的问世,缩短了中国美术史学界与这一段历史的距离。感谢译者袁俊生先生的辛勤付出。感谢中国画报出版社积极促成本书的出版。 建筑装饰 日本建筑艺术有两个主要优点:一是建筑与周围风景特征融合在一起,我将此称作人景合一;二是建筑装饰别有情趣。相对于建筑结构而言,日本人在这两个方面把艺术才华展现得更加酣畅淋漓。无论是根附,还是漆盒,或是其他任何一种日用品,我们都能看到令人称奇的装饰图案,在寺院及神社的装饰里也依然能看到这类美丽的装饰图案。不管是描绘漆盒或根附,还是为宗教建筑作装饰,工匠们都尽心尽力做得极为细致,把一丝不苟的精神发挥到极致。所有微小的细节,哪怕是眼睛看不到的地方,都做得非常精细。 日本建筑巅峰时期的工匠就像欧洲13 世纪令人钦佩的手艺大师,他们认为,一件艺术品,无论外表看上去多么复杂,都要绝对无愧于工匠们为其花费的心血。 我们不妨来看一看日光城东照宫这处建筑杰作。在左甚五郎的领导下,德川家光的工匠们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施展丰富的想象力,将这座神社打造成一座艺术殿堂,好似布满展品的艺术博物馆。相比之下,《天方夜谭》里的神奇梦境恐怕也要自叹弗如。 日光城东照宫建在一座山坡上,周围植被茂密,绿荫葱葱,好似一座城镇,工匠们大胆地把个人新奇的想法在城中化为美妙的意境。东照宫内一个院落套着一个院落,一道门过后又现出另一道门,穿过一堵内墙又见另一堵内墙,每一扇大门、每一堵墙从上到下都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每一座内院里都搭建出维度及形态不同的建筑:优美的亭榭,高耸入云的宝塔,华丽藻井下的喷水池,司祭装饰台、圣书、灯笼及鸟居,所有这一切把东照宫装扮得格外别致。院墙上装饰着制作精美的木雕和楣檐,屋顶上设屋脊和屋檐。屋檐采用不同材料制作,有木屋檐、陶土屋檐和青铜屋檐。屋檐造型带有浓郁的和风。屋脊和屋檐设在高大的屋架上,屋架的挑檐让人联想起阿拉伯建筑中的悬挑结构。所有房梁都经过抛光处理,就像制作高档乌木家具那样,各卯榫连接部位再用大头铜钉固定,铜钉制作得非常精致,与手工制作的金银器相比丝毫不落下风。大部分大型木制构件都用金属薄片包裹起来。支柱和过梁上绘着花卉和腾龙图案,平拱线脚雕着镂空浅浮雕图案,图案种类繁多,动物植物、花鸟鱼虫、人物景色等,不一而足。建筑墙基上描绘着漂亮的方形回纹饰。建筑檐口上则描绘着叶旋涡饰及螺纹饰,这类装饰描绘得很巧妙,根据所描绘位置的空间大小作出相应变化,或一带而过,或重彩浓描。殿内藻井均采用原木,在上面雕出华丽的图案。不管是充满活力的表现手法,还是出人意料的设计,或是丰富多彩的装饰,经能工巧匠之手,所有一切都变得柔和惬意,他们能让普通的装饰图案迸发出元气和力量,并且在任何地方都看不到多余和夸张的成分。在17世纪,只要有这些令人钦佩的工匠在,诸如尺度不匀、厚重、笨拙这类缺陷就绝不会出现。每一个构件都有自己特有的功能,必要时还能强化这一功能,装饰也要服从于功能之需,这个分寸一定要把握好。支柱就应该起到支撑的作用,支撑点应该保持其抗压功能,只是在护墙板、隔板和明障子上作细节处理,作出丰富的装饰,精彩的细木装饰让人感觉极为惬意。 除此之外,古老的松木经风吹日晒形成一种古铜色,而青铜装饰物在经年复一年的雨露冲刷之后也长出铜锈,镀金色彩变得柔和许多,这些色彩融会在一起不失和谐,而漆器的浓重色调以及突显雕刻形态及线条的浅色涂装更似锦上添花。 德莱赛先生是首个尝试详细描绘日光城东照宫的欧洲建筑师,在其专著开篇坦言道,面对如此繁多的细节,他几乎拿不住笔,不知该从何入手,每一个细节都做得非常完美,都值得单独去研究。在宫内每走一步,他都要停下脚步,真是百感交集。 吉梅先生在《漫步日本》一书中也指出:“为建造东照宫本殿,工匠们硬是在山上开凿出一个巨大长方形豁口,然后用形态各异的巨石建起三道厚重的围墙,以支撑开凿出的豁口,围墙之外,就是茂密的森林。……参观者来此处有三个深刻印象,一是看到金碧辉煌的祭祀殿堂;二是看到比屋顶还要高的围墙;三是看到高耸入云的百年参天大树。” 看过康德尔先生收藏的素描、水彩画、照片及版画之后,大家对东照宫这幅富丽堂皇的画面有了一个相当准确的认识。 即使像京都知恩院、西本愿寺那样精美的佛教寺院也往往装饰得过于华丽,装饰色彩过于浓重,从远处看,外部效果也许显得更强烈:不管是涂金,还是选用鲜艳的色彩,比如红漆及黑漆,都用得过度,甚至连柱子都漆成红色或黑色,令人产生视觉疲劳。而重檐屋顶造型带有国外文化的影响,让人联想起中国的建筑。相反,在日光城,东照宫的建筑艺术主要还是和式的。日光东照宫是日本建筑艺术*杰出、*直率的表现形式。 佛教*有个性、*令人惬意的建筑形态就是木佛塔,在日本秀丽景色的衬托下,高耸入云的多层宝塔显得格外妖娆。正是漆成红色的宝塔,尤其是清水寺漂亮的五重塔让京都的风景看上去赏心悦目,特别是从知恩院花园一侧望过去,更让人感觉心旷神怡:在翠绿背景的衬托下,红色宝塔格外醒目,翠绿的背景里又飘过丝丝银色雾气。 相比之下,民用建筑则显得极为简单,甚至连剧场都建造得格外简单。一座座木桥倒是很显眼,有的桥建得很长,有的桥造型优美,有的桥拱弧线设计得过于大胆。 天皇如今已放弃京都御所,迁往东京皇宫,但京都御所的部分建筑确实非常漂亮,而且建筑年代也很久远。紫宸殿和清凉殿可以看作那个时代*杰出的建筑。小御所建筑结构很简单,墙面上挂着大幅画板,上面画着花卉及山水景色图案,倒是木藻井装饰得*为奢华。 名古屋城内雕刻及藻井装饰也制作得很漂亮,此城始建于1610 年,是建筑师加藤清正的杰作,如今依然保存完好,是日本*引人注目的民用建筑。 天守阁是一座五层飞檐建筑,屋顶脊梁两端以一雄一雌的金色兽头鱼身铸像作装饰,在阳光照耀下,鱼身上的鳞片金光闪闪,煞是好看,从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得到。天守阁在日本享有很高的名望,被认作日本的著名建筑之一。天守阁及其他几座殿堂的建造时间要早于名古屋城,其中一座殿堂模型还于1873年在维也纳世界博览会上展出过。

作者简介

路易·贡斯(Louis Gonse,1846—1921)是法国重要的日本艺术收藏家和艺术批评家,曾任法国权威期刊《美术公报》主编。他通过收藏、展示、著作、出版等实践活动向欧洲介绍日本艺术,被赞誉为“日本艺术引介人”。鉴于其突出的贡献,日本政府曾在1889年授予贡斯“旭日章”。1921年,贡斯获得法国*高荣誉勋章“法国荣誉军团军官勋章”。其撰写的主要专著有:《美术及装饰艺术》(1879)、《日本美术》(1883)、《哥特艺术》(1891,荣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及历史奖)、《19世纪雕塑及版画》(1893)、《法国14世纪以降的雕塑艺术》、《法国博物馆藏的杰作:绘画》(1900)等。 译者简介: 袁俊生,1978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并留校任教,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工作多年,现在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任副教授。主要译著有:中短篇小说《磨坊信札》;科幻小说《没有终点的生命》;人物传记《卡萨诺瓦传奇》《齐达内传》《布勒东传》《阿拉贡传》《兰波传》《杜尚传》;文学理论著作《超现实主义宣言》;科普读物《孤独的真相》;艺术史著作《维米尔》;诗集《心的记忆》;中国近代史专著《中国鸦片史》;以及园艺文学读物《催qing植物传奇》《传情植物》及社科读物《世界装饰纹样图典》《人类飞翔史》等40余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