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可以带我们到哪里:辨喜论智瑜伽(瑜伽奥义丛书)/[印] 斯瓦米·维韦卡南达(

智慧可以带我们到哪里:辨喜论智瑜伽(瑜伽奥义丛书)/[印] 斯瓦米·维韦卡南达(

1星价 ¥34.8 (6.1折)
2星价¥34.8 定价¥57.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121721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04
  • 出版时间:2023-04-01
  • 条形码:9787521217216 ; 978-7-5212-1721-6

内容简介

《智慧可以带我们到哪里:辨喜论智瑜伽》是一本印度哲学普及读物,是印度近代哲学家辨喜的代表作,在他生前就已出版并产生了巨大影响。辨喜的讲解生动精彩、深入浅出,用现代化的语言和思维讲透古老的智慧。“智瑜伽”是古印度传承而来的一种自我提升的方式,意为通过理性的思辨来看待问题、获取知识,以实现内在成长。智瑜伽与通常所说的哲学有着高度的相似,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哲学,它不是只停留在书面上的理论,而是要通过对一系列核心问题的思考——梵、真我、摩耶、一与多——从而超越多样性、亲证绝对者,*终获得心灵的自由。本书是“瑜伽奥义丛书”的卷二,在辨喜提出的四种瑜伽(智瑜伽、王瑜伽、奉爱瑜伽和业瑜伽)中居于核心地位。毕竟,真理的光辉才是修行路上的不二指引。

目录

总序?? 1

译者导读?? 21

附:关于“非二元”与“不二论”的辨析??30

★智瑜伽

**章??宗教的必要性?? 3

第二章??人的真正本性??16

第三章??摩耶与幻象??36

第四章??摩耶与神的观念的进化??54

第五章??摩耶与自由??68

第六章??绝对者与显现??81

第七章??万事万物中的神??97

第八章??亲证 109

第九章??多样性中的统一性 130

第十章??灵魂的自由 145

第十一章??宇宙:宏观世界 160

第十二章??宇宙:微观世界 170

第十三章??不朽 185

第十四章??真我 197

第十五章??真我的束缚与自由 214

第十六章??真正的和表面上的人 223

术语表 249


展开全部

节选

【第三章 摩耶与幻象】 你们几乎都听说过摩耶这个词。尽管并不完全正确,但它通常被用来指代幻觉、妄想或类似的东西。摩耶理论是吠檀多的支柱之一,因此,恰当地理解它是很必要的。希望你们耐心一点,因为它很可能被误解。在吠陀文献中找到的*古老的摩耶观念指的是对妄想的感觉,但那还不是真正的理论。我们可以找到这样的段落:“因陀罗通过自己的摩耶设定出各种形式。”这里“摩耶”一词指的就是魔术之类的东西,而我们还发现其他段落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然后“摩耶”这个词就从我们的视野中完全消失了,可与此同时,相应的观念却一直在发展。随后出现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不能知道宇宙的秘密?”答案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徒劳地进行谈论,满足于感官事物,追逐欲望,因此,我们仿佛用迷雾遮盖了实在。”这里根本没有使用“摩耶”这个词,但我们理解了如下想法:我们之所以无知,是因为有一层迷雾出现在我们和真理之间。又过了很久,在*晚的奥义书中,我们又重新遇到“摩耶”这个词,可这次它发生了转变,获得了很多新的含义。理论被提出并重复,还有些其他东西被吸收进来,直到*后摩耶的观念得到了确立。在《白螺奥义书》中我们读到:“知道自然就是摩耶,摩耶的支配者就是万物之主自己。”到了哲学家这里,我们发现“摩耶”这个词被以各种方式使用,直到伟大的商羯罗出现。摩耶理论一定程度上也被佛教徒借用,但在他们那里,摩耶变得非常像所谓的唯心论,而这也就是现在通常所谓的摩耶的含义。当印度教徒说世界是摩耶时,人们马上想到的是:世界是一种幻觉。这种解释有一定的根据,比如佛教哲学家就是这样看的,还有些哲学家根本不相信外部世界的存在。但就吠檀多*新的形式而言,它所说的摩耶既不是唯心论也不是实在论,甚至都不是一种理论。它不过是对事实的陈述——我们是什么,我们在周围看到了什么。 …… 从抽象的东西到日常生活的普通细节,我们发现自己的整个生活都是矛盾的,是存在和非存在的混合物。在知识中也存在这样的矛盾。只要人们想知道,似乎就可以知道任何事情,可没走出几步,就会发现面前有一堵无法越过的铜墙铁壁。人的一切行动都处在一种循环中,无法被超越。*贴近、*亲近的问题压迫着人们,迫使他们日夜不停地呼唤答案,但这是徒劳的,因为人们不能超越自己的理智。然而,这种渴望被深深植入了人们心中。我们还知道,善只能通过自我掌控和自我控制来获得。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脏的跳动都要求我们做个自私的人。可与此同时,还有超越于我们之上的力量说,只有无私才是善的。每个孩子天生就是乐天派,他们沉浸在金色的梦乡中。在青年时代,他们会变得更加乐观。年轻人很难相信有死亡、挫败或衰退这样的事情。随着老年的到来,生命成了一片废墟,梦想消散在空气中,人们开始变成悲观主义者。我们就这样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被自然推来搡去,完全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儿。我想起佛陀传记《普曜经》中的一首名歌。经中说,佛陀作为人类的救星降生了,但他在宫殿的奢华中迷失了。一些天使到来并用歌声唤醒他。整首歌的主旨是:我们在不断变化的生命之河中漂流,从不停留,从不休息。我们的生命也是这样,无穷无尽而没有片刻的休息。我们应该做什么呢?吃饱喝足的人会是个乐天派,不去谈论任何痛苦,因为这会让他害怕。不要告诉他世界的悲伤与苦难,要告诉他一切都很好。他会说:“是的,我很安全。看看我吧!我有一座很好的房子住,不畏惧饥寒,所以不要把那些可怕的景象呈现在我面前。”但另一方面,还有其他人饥寒交迫而死。如果你去告诉他们说一切都很好,他们可不会听你的。当这些人身处苦难中时,怎么可能希望他人幸福呢?我们就这样在乐观和悲观之间摇摆不定。 还有关于死亡的无可逃避的事实。全世界都在走向死亡,一切都会死去。我们的所有进步、虚荣、变革、奢华、财富、知识,都逃不开那个终点——死亡。这是唯一确定的事情。城市出现又消失,帝国崛起又毁灭,行星裂成碎片并化为尘埃,又被其他行星的大气吹散。因此,死亡一直都存在,没有开端,是一切的终结,是生命、美丽、财富、权力和德性的终结。圣徒和罪人、国王和乞丐都会死去,所有人概莫能外,但对生命的巨大执着从未消减。不知为什么,我们就是执着于生命,不可能放弃生命。这就是摩耶。 母亲在小心翼翼地照顾孩子,她所有的灵魂、所有的生命都被倾注在孩子那里。孩子长大成人,或许会成为一个无赖或野蛮之徒,每天都踢她、打她,可母亲还是执着于这个孩子。当理性觉醒时,她就用爱的念头盖住理性。她几乎不可能认为这不是爱,不可能认识到这是一种控制了她神经的、无法摆脱的东西。无论怎么进行尝试,她都不能摆脱自己身上的束缚。这就是摩耶。 我们都在追寻金羊毛。每个人都认为这将是自己的。每个有理智的人都看到自己的机会或许只是两千万分之一,可大家还是在为它奋斗。这就是摩耶。 死亡日夜绕行在我们的地球上,但与此同时我们都认为自己会永生。曾经有人问国王坚战:“世上*奇妙的东西是什么?”他回答说:“我们身边的人每天都在死去,可人们却认为自己永远不会死。”这就是摩耶。 …… 所以我们会发现,摩耶并不是一种对世界进行解释的理论。它不过是对如下事实的如实陈述:我们存在的基础是自相矛盾的,无论在哪儿我们都要穿过这个巨大的矛盾。只要有善的地方就一定也会有恶,只要有恶的地方也就一定会有善;只要有生命的地方死亡就会如影随形;任何欢笑的人都一定会哭泣,反之亦然。事物的这种状态是无法被补救的。我们可以真切地想象一个地方,那里只有善没有恶,我们只会欢笑而从不哭泣。但就事物的本质而言,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条件并没有改变。哪里有让我们欢笑的力量,哪里也就潜藏着制造眼泪的力量。哪里有制造幸福的力量,哪里就潜藏着让我们痛苦的力量。 因此,吠檀多哲学既不是乐观主义也不是悲观主义。它同时宣称这两个方面,并如实地对待事物。它承认这个世界是善与恶、幸福与痛苦的混合物,而增加其中一方就一定会增加另一方。永远不会存在一个完全善或完全恶的世界,因为这种观念在语词上就是矛盾的。我们的分析所揭示的一个重大秘密就是:善与恶并不是两个既成的、相分离的存在。 …… 摩耶无处不在,这可真糟糕。但我们必须通过它行动。如果一个人说自己会在世界完全变好后再开始行动,然后享受欢喜,那就好比一个坐在恒河边的人说:“当所有水都流到大海后,我再渡河。”我们的道路不是与摩耶同向的,而是与它相反。这里还有另一个事实要了解。我们天生就不是给予大自然帮助的人,而是与大自然竞争的人。我们本是它的主人,却束缚了自己。这座房子为什么在这儿?大自然并没有建造它。大自然说,去森林里生活吧;人类却说,我要建造房屋并与大自然斗争,而且他们也这样做了。整个人类的历史就是与所谓的自然法则不断斗争的历史,而人类*终是有所收获的。在内在世界,同样的斗争也在进行,这是作为动物的人和灵性的人之间的斗争,也是黑暗和光明的斗争。人*终也会是胜利者,从大自然中开辟出通向自由的道路。

作者简介

斯瓦米·维韦卡南达(Swami Vivekananda,又译“辨喜”,1863—1902),是印度近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他是首位突破禁忌,向西方传播瑜伽、冥想和吠檀多思想的大师。他的一生短暂而辉煌,用来进行公共活动的时间仅十年,却留下了卷帙浩瀚的著作,包括文章、书信、诗歌等;其中*重要的部分,就是根据他在各地演讲和授课的记录整理而成的著作。 辨喜和他的思想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震撼。他在当时的西方受到广泛欢迎,哲学家威廉·詹姆士、东方学家马克斯·缪勒从他身上了解到东方的智慧,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在他的引导下开始慈善事业,大作家罗曼·罗兰写道:“每当碰触这些通过三十年前的书散播出来的话语,我就感受到好像身体触电那样的震颤。所有震颤、所有电流一定是从这位英雄的嘴唇中流出的火热话语所产生!”他在祖国印度被奉为圣人,包括圣雄甘地、圣哲奥罗宾多、首任总理尼赫鲁在内的很多人都深受他的影响。直到现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有关于他的传道会或研究中心。 张励耕,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分析哲学、西方近代哲学。出版译著有:《维特根斯坦文集·第六卷·心理学哲学研究》《维特根斯坦文集·第七卷·心理学哲学笔记(1948—1950)》,《二十世纪分析哲学史》(卷一为**译者,卷二为独立译者)。持有瑜伽基础教学资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