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自己的中医 : 平衡阴阳,调和五脏

做自己的中医 : 平衡阴阳,调和五脏

1星价 ¥28.9 (5.8折)
2星价¥28.9 定价¥49.9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789839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92
  • 出版时间:2023-05-01
  • 条形码:9787557898397 ; 978-7-5578-9839-7

本书特色

1.中医讲究阴阳平衡,用中医之法调节阴阳失衡,调和五脏,补充气血,能使精力充沛,整个人处于健康状态。2.很多疾病都是虚、实、寒、热惹的祸,本书从虚、实、寒、热的角度出发,让大家了解它们各自的致病特点,告诉读者如何补虚、泻实、祛寒、清热,维持身体健康。3.穴位按摩、饮食之法、运动体操、实用小药方,掌握这些中医小知识,就能做自己的中医,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内容简介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我为什么总是“上火”,口干舌燥、口腔溃疡、牙痛、脾气暴躁?我为什么动不动就生病,感冒、发热、头痛隔三岔五地找上门来?我为什么比别人更怕冷,即使是夏天也会手脚冰凉……学一点中医知识,这些问题就迎刀而解了。  一方面,中医讲究阴阳平衡,人体的阴阳平衡了,那么这个人体内的脏腑是和谐的,气血是充足的,精力也是充沛的,整个人就会很健康。反之,倘若身体阴阳失衡,轻则早衰或者亚健康,重则患病。随着当今社会工作节奏增快、生活压力增大,人们的精神压力也与日俱增,若不能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心情舒畅,安神静气,诸多“生理常态”失和时,阴阳也就失衡了,身体、心理疾病也就找上门来了。  《做自己的中医:平衡阴阳,调和五脏》结合阴阳学说,针对不同人群分析了阴阳失衡的具体情况,给出了规律的作息安排、合理且多样化的饮食清单、科学的运动方式、合理的情志调养原则等,以减少不必要的阴阳消耗并同时调节阴阳平衡。

目录

上篇 人体健康事关阴阳 **章 阴阳平衡了,身体健康了…………………………… 12 何为阴阳及阴阳的特性是什么…………………………………………… 13 阴阳与气血密不可分……………………………………………………… 17 人的身体分阴阳…………………………………………………………… 19 人体阴阳为何会失衡……………………………………………………… 20 第二章 养出阴阳平衡的好体质……………………………… 21 平和体质:阴阳平衡的好体质…………………………………………… 22 阴虚体质:不温不燥先滋阴………………………………………………… 25 阳虚体质:助阳不畏寒…………………………………………………… 29 气郁体质:理顺气,调情绪………………………………………………… 33 气虚体质:补元气,顺好气………………………………………………… 36 血瘀体质:通血脉,脸不黑………………………………………………… 39 痰湿体质:健脾除湿不怕胖………………………………………………… 42 湿热体质:祛湿散热,不爱长痘………………………………………… 45 特禀体质:过敏也是一种体质…………………………………………… 48 第三章 阴阳调和脏腑安……………………………………… 51 心,阴阳失调了…………………………………………………………… 52 肺,阴阳失调了…………………………………………………………… 56 脾,阴阳失调了…………………………………………………………… 60 肾,阴阳失调了…………………………………………………………… 64 胃,阴阳失调了…………………………………………………………… 68 肝,阴阳失调了…………………………………………………………… 72 第四章 动静结合调阴阳……………………………………… 77 换种方式站着,阴阳平衡促健康………………………………………… 78 正确呼吸,静养阴阳……………………………………………………… 80 五脏导引法………………………………………………………………… 83 久坐一族养阳动起来……………………………………………………… 86 阴阳失调,常做阴阳平衡操………………………………………………… 88 “吹、嘘”字发声法助平衡………………………………………………… 89 第五章 食物分阴阳,吃对了身体好………………………… 91 了解食物的阴阳属性……………………………………………………… 92 平衡阴阳的食物和草药…………………………………………………… 94 下篇 去除疾病要做到补虚、泻实、祛寒、清热 **章 很多疾病都是由虚、实、寒、热导致的…………… 98 虚、实、寒、热都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99 虚、实、寒、热总是互为因果,互结为病…………………………… 116 身体出现虚、实、寒、热了,该怎么办……………………………… 117 第二章 虚要补:身体亏掉的阴阳气血要补回来…………… 119 阳虚的人如何扶阳……………………………………………………… 120 阴虚的人如何滋阴……………………………………………………… 126 气虚的人如何补气……………………………………………………… 131 血虚的人如何养血……………………………………………………… 135 两虚的人要怎么补……………………………………………………… 140 第三章 实要泻:外实、内实治法大不同…………………… 146 有气滞的人如何行气疏滞………………………………………………… 147 有水湿痰饮的人如何化湿祛痰………………………………………… 152 有瘀血的人如何活血化瘀………………………………………………… 157 有宿食的人如何消食导滞………………………………………………… 162 第四章 寒靠祛:寒邪祛除病不生…………………………… 168 外寒:给身体发发汗可散寒……………………………………………… 169 内寒:温补阳气才能散寒………………………………………………… 173 第五章 热要清:内热、外热分别怎么清…………………… 179 外热:宜疏风散热……………………………………………………… 180 内热:是泻火还是滋阴,需辨清虚实再清热………………………… 184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罗威,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第五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师从于吉林省名中医盖国忠教授,吉林省基本药物目录遴选专家。    赵梓斌,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1临床医院副主任医师,国家重点专科、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项颗教授学术继承人,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六届虚证与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赵东凯,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常务理事,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专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