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次成长

二次成长

1星价 ¥27.4 (4.9折)
2星价¥27.4 定价¥5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60133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268页
  • 出版时间:2022-01-01
  • 条形码:9787522601335 ; 978-7-5226-0133-5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读者●《二次成长》写给成人的人格修补手册,优化心智模式,开启自我诞生的旅程。 ●19个方法工具箱,帮你重获完整人格——出生证明、访谈提问、信任拼图、安全感自检、断奶访谈、融合联系、确定舒适圈边界、怀疑你的怀疑、日光浴法、剥洋葱法、活力重组、重塑价值感、去掉人设、归因模式“大换血”、自尊模式“大洗牌”、亲密模式之钥…… ●原创手绘5幅精美成长插画,分别对应5大成长阶段,通过场景回溯成长历程。 ●作者亲身示范19种心理工具方法的使用,确保方法切实有效、简单实用、随时随地可练习。 ●系统性梳理人格在0~18岁的形成过程,帮助读者准确认知自己人格缺失的类型及成因。 ●针对那些你经常遇到,却从未真正解决的心理困惑和难题,给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对策,从根源上弥补人格缺失,破除心理困境。 ●回溯5大成长阶段,带你梳理成长历程——寻找早年印记(1岁之前)、初现自我轮廓(1~3岁)、建立自我价值(4~5岁)、重塑自我心智(6~11岁)、拥有完整人格(12~18岁)。 ●剖析17种内心缺失,找到你的人格碎片——存在感、分裂感、安全感、信任感、探索欲、羞耻感、自我怀疑、主见、自尊、内疚感、责任感、价值感、多维度自我、行动力、胜任感、自卑感、自我统一…… ●装帧设计精美考究,封面选用丽芙典雅高级纸,内文采用墨绿双色印刷,内外双封装帧,尽享品质阅读。

内容简介

本书以埃里克森的的人格发展理论为基础, 围绕成长的时间轴, 分析我们从出生到18岁成人为止的心理成长过程, 通过自我觉察和完善, 弥补我们在成长过程中的缺失。书中的各个章节都分为两大部分, **部分以理论为主, 分析我们在各个阶段的心理认知、成长要素等内容, 让我们对自己的成长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 第二部分以方法为主, 针对因这一阶段的成长缺失而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 并提供用以改善的方法工具。

目录

第—章 寻找早年印记——我和世界建立信任的开始

第—节 存在感——和世界建立信任的开始

存在感是生存的理由

健康的存在感VS不健康的存在感

究竟谁在“操控”谁

方法工具箱:出生证明、访谈提问

第二节 分裂感——“好”和“坏”怎么会同时存在

为什么我感觉不到自己的完整

妈妈是人生的**面镜子

完美的家庭,也会有创伤

方法工具箱:分裂时刻、断奶访谈、融合练习

第三节 安全感——普通的生活,却变成了战场

安全感就是健康的自恋

我是什么类型的安全感

“月亮绕地球”保护法

方法工具箱:安全感自检手册

第四节 信任感——对自己无条件的爱

无法相信任何人,包括自己

方法工具箱:信任拼图


第二章 初现自我轮廓——学会和内心的“小恶魔”相处

第—节 探索欲——碰撞出自我的轮廓

世界很大,都是我的

父母是后盾VS父母是阻碍

自我的初现

方法工具箱:舒适圈的边界

第二节 羞耻感——不能见光的枷锁

羞耻感的种子

健康的羞耻感VS不健康的羞耻感

把羞耻感带入了关系中

方法工具箱:日光浴

第三节 自我怀疑——价值判断初现

自我怀疑的破坏性

我怀疑 VS 被怀疑

方法工具箱:怀疑你的怀疑

第四节 没有主见——学会和“小恶魔”相处

如厕训练

可怕的两岁

方法工具箱:做自己的“父母”

第三章 重塑价值感——我在这个世界上不多余

第—节 自尊——精神存在的必需品

全或无的自尊

无助模式

“应该”如何影响你的自尊

方法工具箱:自尊策略“大洗牌”

第二节 内疚感——向成人转变的前奏

主动VS内疚

“我错了,但是下次我还干”

自我惩罚和报复

方法工具箱:剥洋葱

第三节 责任感——自由的能力

不负责与渣

负责与独立

方法工具箱:不愿意还是没能力

第四节 价值感——我在这个世界上,不多余

无价值感背后的漫长链条

被世俗标准干扰的价值感

方法工具箱:重塑价值感

第四章 个性塑造——我是独一无二的自己

第—节 多维度自我——一切都和我有关

我是谁?都可以

现实自我VS理想自我

自我的边界:共同约束和惩戒

方法工具箱:去掉人设

第二节 行动——为什么我们讨厌努力

兴趣伙伴

动物伙伴

拖延症的前世今生

方法工具箱:活力重组

第三节 胜任感——要向自己邀功呀

自知之明:归因

全力以赴:期望和价值

生活不能自理VS工作狂

方法工具箱:归因模式大换血

第四节 自卑感——小社会的冲击

朋辈压力

心理韧性

自尊再讨论:个性塑造

方法工具箱:自卑之花

第五章 完整的人格——我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第—节 自我统一,修补过去——历史遗留的漏洞

自我大爆炸

思维的不成熟性

发展的过渡期:缝缝补补

方法工具箱:缝纫机

第二节 情窦初开,危机四伏——爱,确实让人完整

我动心了

孤独感

假性亲密

方法工具箱:亲密模式之钥

第三节 自我延续,未完待续——青春期结束时的四种自我类型

同一性早闭——逃避

同一性延缓——叛逆

同一性扩散——迷茫

同一性获得——个性

方法工具箱:三个“我”

成长彩蛋 迟到的“成人叛逆”

心理独立的命门

不要忽略梦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存在感——和世界建立信任的开始 我们在群体里,有时会进入一种“没什么存在感”的状态,很少被别人注意到,会被贴上“小透明”的标签,好像有我没我,对别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区别。那存在感究竟是什么呢? 心理学从哲学的发展中孕育而出,要了解存在感的定义,我们就要先从哲学中找到来源。很多人听过笛卡尔那句有名的“我思故我在”,即如果我思考存在这件事,那我就必须存在;如果我怀疑存在这件事,我也必须已经存在。而我更喜欢贝克莱定义的方式——存在即被感知,也就是如果我发出一个信号,能够收到来自这个世界的回应,那么我就感受到存在了。 所以心理学上的存在感,是一种自我能够被看到、被察觉、被感知以及被回应的内心状态。而这种状态就是我们和这个世界以及对自己和他人建立信任的开始。 存在感是生存的理由 大多数时候,我们感受到的存在感是有条件的,似乎只有自己很优秀,在人群中能够成为闪光点、有价值的时候,才能感受到存在,否则自己就是不存在的,可以被忽略的,被大家遗忘和不在乎的。但真正的存在感是无条件的,不论一个人是什么性格,有多少优点和缺点,都值得拥有存在感。 我从小生活在一个奖励和惩罚分明的教育环境里,所有我感觉到被看到的时刻都是因为考试成绩出现在榜单上,而且只有那么短暂的几秒钟,我能够感受到微弱的存在感,但转身就又陷入到下次考试的焦虑中,似乎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在榜单上受人瞩目的片刻。 后来,我去美国读研究生。当时语言不通,课程听不懂,曾经能够让我感受到存在感的优势在一瞬间荡然无存,但我也因此有机会体验到“无条件的存在感”。我不是一个会在衣着上精心打扮的人,所以从来没有期待身边的人会注意到我的着装有什么亮点,直到跟美国的同学熟络起来,我发现他们特别喜欢不经意地随口夸赞你的无心搭配。“瑞,你的项链好漂亮。”“瑞,好喜欢你今天的发型。”“啊,瑞,你的鞋子在哪儿买的,我也好想买一双。” 起初我特别受宠若惊,我在想这是不是他们对国际同学的特别照顾呢?但是我观察他们之间的相处,似乎也充斥着这种互相关注和夸赞的小对话。我从来没有体验过这种感觉,所以用了很长的时间才意识和接纳这样一件事情,那就是“你不需要额外做什么,你的存在就能够被注意到”。而在之前的环境中,我所有得到的优待和喜欢似乎都是因为“我是个成绩不错的学生”而获得的。我也能够感觉到身边的人会根据这个标准来选择是否要主动跟你交往,如果你成绩不好,似乎你就失去了主动被靠近的价值。而这种担心后来也真的发生了,高三的成绩波动很大,好像常常主动围绕在身边的那些人都消失了,换了新的靠近对象。不论这是事实,还是我主观的幻想,都似乎更加验证了“存在感是需要条件的”这个根深蒂固的信念。 当然,我这里并不是想做一个中美教育文化的对比,只是我个人的经历刚好可以用来解释“有条件的存在感”和“无条件的存在感”。我们太习惯前者的心理模式,当有人就只是因为你是你而关注你、喜欢你的时候,我们是非常不适应的,甚至觉得是不正常的,总觉得一切我们值得拥有的东西都应该有一个理由,才能放心。 可这样真的是正常和合理的吗?我们为什么可以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真的是需要理由的吗?还是如黑格尔所言,存在即合理呢? 我从小就很喜欢观察身边的一切,小学就因为父母的工作调动常常转学,是这种观察的习惯让我觉得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也不会太尴尬和太孤独。我看着身边的新同学,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莫名其妙地在课间打闹起来,你推我一下,我把你的课本扔得老远。这一切在我看来似乎觉得毫无理由,可是他们却乐此不疲,彼此享受着“你来我往”的互动和回应,感受着被看到的存在感,这大概就是理由吧。有一天,我在旁边看得出神,被他们发现,然后就突然让我做裁判,让我评评究竟是谁先招惹谁的,于是我也加入了这场“存在活动”。我的观察也被他们回应,进而产生了新的互动,也变成我融入新环境的方式。 而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我们刚来到这个世界上时,同样要经历的。只是用了不同的语言,并且传递“我们到底出生在了一个怎样的世界里”这个信息的,将是对我们影响深远,甚至有一辈子牵绊的父母。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看,父母是怎样带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我们的人生已经发生了哪些重大的变化? 健康的存在感VS不健康的存在感 刚出生的时候,我们还不会说话,唯一和外界沟通的方式就是哭闹,这是婴儿向世界发出的**个信号,这个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要去期待什么,这个世界是未知的,甚至是充满危险的。而且哭闹本身就只是一个声音,它可能并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不像我们成人后的哭泣大多都和悲伤难过的情绪有关,也不像熊孩子到一定年龄的耍脾气,会让人产生反感、厌烦等负面情绪。婴儿的啼哭也许打扰平静,但事实上它的本质是非常中立的信号,而且可能代表很多含义,可能是希望有人和自己说话、饿了,或者想排泄等需求,当然也可能是情绪。只是不管是哪种需求,*后都变成了哭喊这一种方式。 信号传递出去之后,我们会等待,等待来自外界的回应,我们完全不知道等来的是什么,回应方式也将决定我们获得怎样的存在感。而且等待的过程,会让婴儿本能地产生不安和恐惧,一方面不知道会得到怎样的回应,另一方面根本无法预测是否会得到回应。于是可能会出现无助和绝望,*终这些情绪将会被如何对待呢?尤其是初期的互动,它决定着婴儿在下次啼哭的时候,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和期待。大家可以想象下,如果自己的灵魂困在了一个只会哭喊的婴儿的身体中,你该如何与外界进行联系呢?不用说,这将是一个异常困难的过程,图 1-1、图 1-2 非常直观地给我们展现了两种不同的回应方式,也是大部分人经历的两种常见模式,让我们来看看经历了什么吧。 大家看到了吗?就是一个这么简单的互动,在日积月累的重复中,变成了婴儿对这个世界的**印象,可能是获得了健康的存在感,也可能是被剥夺了正常的存在感。 健康的存在感的特点是,照料者在听到婴儿的声音时,能够及时地给出回应,也许这个回应并不那么完美,因为谁也没有办法准确判断出究竟婴儿是无聊了、饿了,还是拉肚子了。但是**时间及时去一件一件确认,这个和婴儿互动的过程会让他们充分地感受到,“哦,原来我发出声音,是有人可以听到的,并且能够得到回应”,这就足够了。 而不健康的存在感会让婴儿陷入一个怪圈,一开始正常音量的哭泣,发现没人搭理自己,也许照料者可能正在忙,或者嫌婴儿烦懒得管,总之没有得到任何回应。于是可能哭得更大声了,认为这样是不是就可以得到关注。可是照料者可能会更加恼火,于是继续用忽视或者责骂这种会让婴儿产生原始恐惧的方式进行回应。那么这个时间点,可能就是人生的分岔路口了。 在婴儿不知道自己的存在意味着什么的时候,他们可能会假设自己是宇宙的中心,发出声音之后就应该收到声音,结果并没有?!这种情况下就会经历**次的内心崩塌体验或者自我破坏性体验,“为什么我持续发出声音,却得不到任何回应呢?”甚至有的照料者是心情好的时候给回应,心情不好时就不给回应,婴儿可能又会想,“怎么我有时候哭,会有人理我;有时候哭,就没人理我呢?区别是什么呢?是我哭的声音,还是我哭的方式?”一堆问号就会在还不会说话的婴儿脑子里蔓延,婴儿这个时候还不会说话,无法产生事实记忆,但情绪记忆在 3 岁前就已经开始发育了,他们会依稀记得一些“感觉的片段”…… 如果你现在的很多感觉说不上来具体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好像有记忆以来就有某种感觉的话,那么很可能就是这个阶段产生的。我们重点来说一下存在感,你回忆一下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自己没存在感的,如果有某个确定的时间,比如初中发生了一次被排挤的事情,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没有存在感,变成了班里的小透明,那么你的存在感确实就和后天的一个创伤事件有较大的关系。如果你发现自己好像没受到过什么创伤,人生也没有那么明显的坎坷或者挫折,也许就是在你没有事实记忆的阶段,已经有了一些情绪记忆的痕迹。 我们在之后的讨论中,希望大家能够建立这样的一个意识,我们之所以追根溯源到一切开始的地方,不是为了找出罪魁祸首,找到承担责任的人,而是要找到自己形成现状的原因。每个人的原因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能够相对客观地理解自己,才是我们的初衷。 也许我们没有办法一直追溯到那个起点,改变那个*先犯错的人,因为真的较起真儿来,一方面这个“错”可能需要追溯到你的祖父母辈,另一方面在这几代人的模式遗传中,有很多共同作用的因素,比如文化、社会等本来就存在的矛盾和冲突,这些因素并非在找出犯错的人之后就会得到解决。我们在改变自己的时候,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困境是,我们只能解决在我们掌控范围里的问题,接纳了这个困境,改变才会开始,也才可能真正实现。所以接下来我们能做的是找到自己成长的起点,然后带着现在的智慧,重新书写自己的历史,然后期待更多的人的改变能够影响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和世界。

作者简介

王瑞: “对于任何一种缺失,不去试图掩盖或毁灭它,而是把它变成值得信任的伙伴。” 毕业于美国波士顿学院心理咨询专业,现于中美精神分析联盟精神分析高级组项目进行专项训练。B站人气心理科普UP主, 经营“安慰记心理小店”,旨在将心理学变成一种生活方式。现已帮助上万人实现自我的二次成长。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