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3279185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76
- 出版时间:2023-04-01
- 条形码:9787532791859 ; 978-7-5327-9185-9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读者1、 施林克是当代德国屈指可数的享有国际声誉、拥有现象级畅销书的小说家,曾获德国格劳泽推理小说大奖,每部作品都有多种语言版本,代表作《朗读者》有超过三十种语言的版本,是**本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冠军的德语小说,曾获德国汉斯·法拉达文学奖、法国洛尔·巴塔永翻译文学奖和德国《世界报》文学奖,由小说改编的电影获2009年电影金球奖、奥斯卡金像奖。施林克也是德国深具国民度的作家,他的每一部作品出版都会登上德国畅销书排行榜,引发热议。《朗读者》及改编电影的影响力为施林克在中国累积了普遍的知名度。 2、 《爱之逃遁》是施林克的短篇小说集代表作,德文原版欧洲发行,德文版、英文版多次再版,曾获选《明镜周刊》*畅销图书,是兼具故事性与深刻性的作品。收录的七篇小说以日常生活展开故事,讲述人在现实要求与内心诉求冲突时的纠结,探究爱之下的隐情,内容又各有侧重,各有话题性,涉及二战反思、罪与罚、种族分裂、情感困惑、亲缘关系、婚姻问题、选择权、职业价值等,有对历史的追溯、过往的反思,又有对现实的剖析,有我们熟悉的日常。
内容简介
《爱之逃遁》是德国当代文坛的重要作家、小说家、畅销书作家伯恩哈德·施林克的短篇小说集,收录短篇小说七篇,讲述的七个独立故事有着共通的主题——爱之下的隐情。 故事一讲述一个男人自幼年就被父亲收藏的一幅神秘画作吸引,长大后终于了解到画作背后的秘密是父亲在战争中的争议身份。故事二讲述一位来自西柏林的男人与一对东柏林的夫妻的尴尬友情。故事三是一个男人在妻子去世后发现多年的和谐婚姻下是妻子与另一个男人的恋情,他开始追踪这个男人。故事四讲述一位事业有成的建筑师周旋于三个女人之间,后来决定抽身而出,却遭遇离奇变故。故事五讲述一名父辈曾亲历战争的德国学生与犹太裔美国女孩相恋,屡屡受困于信仰的差异、历史的阴影。故事六讲述一位停战观察员,又一次踏上了危险的征程,他开始怀疑自己作为和平使者的角色,愧疚于自己未尽到做父亲的责任,与儿子关系冷漠。故事七讲述一个年过五十的德国男人与妻子感情日渐冷淡,决定一起去美国旅游作为银婚纪念,借此拉近两人关系,可一路上他犹豫不决,途中场景与他多年来反复出现的梦境重合,他中途下车,离开了妻子。 爱是如何发生又是如何结束的,误会的产生与解除、欺骗的进行与真相的揭示,这些过程中的种种迂回,这是七个故事的男主人公经历的事,他们面对的则是更为清醒、更为勇敢的女性。
目录
女孩与蜥蜴
外遇
另一个人
甜豌豆
切割
儿子
加油站的女人
节选
女孩与蜥蜴 一 这幅画画的是一个和蜥蜴在一起的女孩,他们在对视,又没在对视,女孩用信赖的目光注视着蜥蜴,蜥蜴用模糊却闪闪发光的眼睛注视着女孩。女孩半倚半卧在一块长满青苔的岩石上,凝神遐想。万籁俱寂,就是在同一块岩石上的蜥蜴也纹丝不动。蜥蜴抬着头,吐着舌头。 “犹太姑娘。”每当男孩的母亲谈到画上的女孩时就这样说。当父母发生争吵,父亲站起来要退却到墙上挂着这幅画的书房时,母亲便会喊道:“去见你的犹太姑娘吧!”有时她会嚷道:“这幅犹太姑娘的画一定要挂在这里吗?画下面的男孩子一定要与这个犹太姑娘睡觉吗?”这幅画挂在长沙发椅上方,中午,父亲看报纸时男孩就在沙发上睡午觉。 他不止一次地听到父亲向母亲解释那个女孩不是犹太姑娘,那顶紧紧地扣在她的一头棕色鬈发上的、几乎被头发遮盖住的红色丝绒帽并不是宗教和民俗的标志,而是时髦的标志。“女孩当时都是那样穿戴。再说,犹太人是男人戴帽子,女人是不戴的。” 那女孩穿着一条深红色的裙子,一件黄色衬衣,下半部是浅黄色,上半部为深黄色,活像一件后背的带子没有系紧的紧身胸衣。女孩把她圆溜溜的小胳膊放在岩石上,支撑着下巴,衣服和身子的很大一部分都被岩石给遮挡住了。女孩看上去有八岁的样子,一副孩子的面孔,但是,那眼神,那丰满的嘴唇,那覆盖在额头、垂到肩和后背的一头长发却让人感觉她不是孩子,是女人。面颊及太阳穴上的发影是个秘密,裸露的上臂消失在鼓起的、黑洞洞的袖子里,这又是一种诱惑。那块岩石和一个小海滩后面的大海一直延伸到地平线,大海翻卷着巨浪,阳光穿透乌云,使部分海面和女孩的脸及胳臂闪闪发光。大自然充满了激情。 难道这一切都是讽刺?包括激情、诱惑、神秘以及那个孩子身上的女人味?讽刺是那幅画不仅让男孩着魔而且让他迷惘的理由吗?他经常不知所措,当他的父母吵架时他不知所措,当他的母亲提出尖锐问题时他不知所措,当他的父亲抽烟、读报、显得放松和从容不迫时他不知所措,当书房里充满这种气氛时,男孩不敢走动,几乎连大气都不敢出。此外,母亲对犹太姑娘的冷嘲热讽也令男孩迷惘,他不知道一个犹太姑娘应该是什么样儿。 二 久而久之,他母亲不再提起犹太姑娘了,他父亲也不再带他在书房里睡午觉了。有段时间他必须在晚上睡觉的房间里睡午觉,再后来他干脆不用睡午觉了,他为此而感到高兴。他那时九岁,被逼着去睡午觉的时间已经超过了任何一位同学或玩伴。 但是,见不到和蜥蜴在一起的女孩让他感到很难过。他常常悄悄地溜进父亲的书房,为的是看一眼那幅画,与那个女孩聊会儿天。那一年他长得飞快,他的眼睛已经和那幅画厚厚的金框一样高了,后来与画上的岩石一样高,再后来就和女孩的眼睛一样高了。 他是一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可谓人高马大。当个头飞长的时候,他笨手笨脚,并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相反却令人生畏。他的同学都怕他,甚至在他们玩耍、打架斗殴而他去帮助他们的时候。他是个不合群的人,这个他自己也知道,但他不知道是他那人高马大、身强力壮的外表使然,他认为那是他的内心世界造成的。没有任何同学理解他的内心世界,当然他也没打算让任何人这样做。假如他是个性情温和的孩子,也许他会在其他性情温和的孩子中找到玩伴和知己,但恰恰是这些性情温和的孩子特别惧怕他。 他的内心世界不仅充满了他在书中所读到的、在画或影片中所了解到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而且也充满了外部世界中的各种人物形象。他发现表面现象的背后还有未被表现出来的东西。他的钢琴女教师有所隐瞒,深受爱戴的家庭医生的友好不是发自内心,他偶尔与之玩耍的邻居家的小男孩偷偷摸摸,这些他都觉察到了,而且是在小男孩的偷窃行为、医生对小男孩产生爱慕之情和女教师的病变得显而易见之前很久。对于尚未曝光的事情,他当然也不比其他人觉察得更快更清楚,他也不愿去追踪这样的事情。他喜欢任想象驰骋,因为想象出来的东西更丰富多彩,比真情实况更激动人心。 在男孩眼里,家人与外人之间有一定距离,这个距离正好相当于他的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之间的距离。尽管他的父亲——本市法院的一位法官——是个脚踏实地的人,但男孩还是发现,父亲对其位置的重要和显赫感到欣慰,乐意去参加那些德高望重的人的定期聚会,乐意对本市的政治施加影响,乐意在教区被推选为长老。父母也参加本市的社交活动,去参加狂欢节和仲夏化装舞会,应邀赴宴,或宴请别人。当然也为孩子过生日,五岁生日请五位客人,六岁生日请六位客人,如此这般。应该做的一件也没落下,而且都是以五十年代应有的方式——拘泥和疏远——来做的。男孩感到,家人与外人之间的距离不是这种拘泥和疏远,而是其他东西。父母好像总是有所保留或有所隐瞒,他们处处留神。当人们讲笑话的时候,他们不会马上笑,而是等到其他人笑了之后才笑;在听音乐会和看演出的时候,也是在其他人鼓掌后他们才开始鼓掌;在与客人交谈时,他们先保留自己的观点,直到其他人把同样的观点说出来,他们才随之附和几句。有时父亲不得不阐明立场,发表观点,这时他会显得很疲倦。 或许父亲只是出于礼貌而不想硬打断别人的话?当男孩长大了一些,更加清醒地看到父母谨小慎微的言行时,他向自己提出了这个问题。他也在想,父母为什么坚持要拥有自己的私人房间。父母不允许他进入他们的卧室,在他很小的时候就不允许。虽然父母不把卧室的门锁上,但他们的禁令却是毫不含糊的,他们的权威是无可争议的,至少直到男孩十三岁时一直如此。那年,有一天他趁父母不在家,打开房门,看到了两张分开摆放着的床、两个床头柜、两把椅子、一个木柜和一个铁柜。难道父母想隐瞒他们不同床共寝的事实吗?他们想以此使他明白隐私及尊重隐私的意义吗?至少他们从未不敲门就进入他的房间,而且总是等听到“请进”之后才进入。 三 男孩不再被禁止出入父亲的书房,尽管那幅和蜥蜴在一起的女孩的画中隐藏着秘密。 当他上中学三年级的时候,老师曾留过一次描述一幅画的家庭作业,画可以任意选择。“一定要把描述的画带来吗?”一位学生问道。老师做了个不用的手势。“你们应当把那幅画描述得使我们读文如看画。”对男孩来说,描述和蜥蜴在一起的女孩那幅画是理所当然的了。他为此而感到高兴,他为能够仔细地去观察,去用词句传达并将在老师和同学们面前介绍那幅画而感到高兴。他也为将要坐在父亲的书房里而感到高兴。书房面向一个狭窄的院子,白天的光线和街道上的嘈杂声到这儿都变弱了,靠墙摆满了书架和书,房间里笼罩着一股浓浓的、呛人的烟味。 父亲没有回家吃午饭,母亲吃过午饭之后马上就进城了。这样,男孩没有征得任何人的许可就坐到了父亲的书房里,边看边写起来:“在画上可以看到大海,大海的前面是一片沙滩,沙滩的前面是一块岩石,或许是一座沙丘,上面是一个女孩和一只蜥蜴。”不,老师说过,描述一幅画要从前景到中景再到背景。“画的前景是一个女孩和一只蜥蜴在一块岩石或沙丘上,中景是一片沙滩,从中景到背景是大海。”那是大海吗?大海在波动吗?但是大海不是从中景向背景波动,而是从背景向中景波动。此外,中景这个词听上去真难听,前景和背景听上去也好不到哪儿去。而且那女孩——是女孩吗?关于那女孩要说的就这么多了吗? 男孩又重新开始。“画上有一个女孩,她在看着一只蜥蜴。”这还不是关于那个女孩的全部。男孩继续写道:“女孩脸色和胳膊苍白,有一头棕色的头发,上身穿的服装有点浅淡,下身穿了件深色的裙子。”就是这样他还是不满意。他又重新写道:“画上画着一个女孩在看一只蜥蜴怎样晒太阳。”这对吗?那个女孩在看着蜥蜴吗?难道她不是在越过它而远望,或穿过它而透视?男孩一时举棋不定,后来觉得无所谓,因为他在**句话的后面接着写道:“女孩很漂亮。”这句话没错,从这句话起,他的描述开始顺畅起来。 “画上画着一个女孩在看一只蜥蜴怎样晒太阳,女孩很漂亮。女孩的脸很清秀,额头很光滑,鼻子笔直,上嘴唇上有一块凹痕。她有一双棕色的眼睛,一头棕色的鬈发。这幅画实际上就是画的这个女孩的头,其他一切都不那么重要,譬如蜥蜴、岩石或沙丘、沙滩和大海。” 男孩感到很满意。现在他只须把这一切分别插到前景、中景和背景中去。他对用了“譬如”这样的字眼感到自豪,它听上去很雅,像成年人用的词。他为女孩的清秀漂亮感到自豪。 当他听到父亲在开起居室的门时,他坐着没动。他听到父亲放下文件包,脱下大衣挂上,向厨房和起居室里张望了一下,然后去敲他房间的门。 “我回来了!”他大声说道,然后把散放的草稿整整齐齐地放在一个本子里,并把自来水笔放在旁边。父亲的写字台上原本摆放着卷宗、纸张和笔。 “我坐在这儿是因为老师给我们留了一个描述一幅画的作业,我正在描述这幅画。”还没等门完全打开,他已经开始进行解释了。 父亲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哪幅画?你在做什么?” 男孩又解释了一遍。从父亲站立的姿势,从他看画和看他的眼神,从他皱着眉头的样子,男孩意识到自己又做错了什么。“因为你不在,我想……” “你已经……”父亲在用压低的声音讲话,男孩想,那声音马上就要失控,就要变成咆哮,于是他屈服了。但是父亲没有咆哮,他摇了摇头,然后坐到一把转椅上,转椅位于写字台与另一张用来堆放卷宗的桌子中间,男孩坐在这张桌子的另一边。那幅画挂在父亲背后的写字台上面,当时男孩没敢坐在写字台前。“愿意不愿意把你写的东西读给我听听?” 男孩开始朗读,非常自豪,同时又有些害怕。 “你写得非常好,我的孩子,把那幅画准确地呈现在了我眼前。但是……”他犹豫着,“这幅画对其他人来说什么都不是,为其他人你应该描述其他画。” 父亲不但没有对他咆哮,相反却以信任与和蔼的口吻和他交谈,这使他感到非常高兴,他准备一切按父亲说的去做。但是他不明白,为什么那幅画“对其他人来说什么都不是”呢? “你有时不是也有一些不便告诉别人的事情吗?难道你做任何事情都希望我们或者你的朋友在场吗?仅仅考虑到嫉妒这个因素,一个人也不应该把他的宝物展示给别人,因为他们或者会伤心,你所拥有的他们没有;或者会变得贪得无厌而想要夺你所爱。” “那幅画是宝物吗?” “这你自己知道,刚才你把它描述得那么美,如数家珍。” “我是说它值得让别人那么羡慕吗?” 父亲转过身子,看着那幅画说:“是的,它非常有价值,如果有人产生盗窃之心,我真不知道是否还能保住它。谁也不知道我们拥有它,这样不是更好吗?”
作者简介
伯恩哈德·施林克(Bernhard Schlink, 1944— ) 德国小说家、法学家,曾任波恩大学、法兰克福大学、洪堡大学法学教授,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宪法法院法官。以推理小说开始写作生涯,曾获德国格劳泽推理小说大奖。著有十多部小说作品,1995年出版的《朗读者》被翻译成三十多种语言,为其赢得世界声誉。 施林克身兼法学家与小说家的双重身份,以法理思维、思辩贯通文学书写,他的小说以呈现人的复杂性,探讨人性与秩序的边界著称,有着简洁利落的语言风格、戏剧反转的故事情节、细微的多层面情感表达相结合的写作特色。
-
汪曾祺小说集:鸡鸭名家(精装)
¥16.7¥45.0 -
杀死一只知更鸟
¥22.6¥48.0 -
若非此时,何时?
¥12.6¥42.0 -
去吧.摩西-企鹅经典
¥13.7¥39.0 -
月亮与六便士
¥11.8¥38.0 -
高能预警
¥16.8¥48.0 -
生死场
¥10.4¥36.0 -
舞姬
¥18.9¥43.0 -
坟墓的闯入者-企鹅经典
¥15.6¥39.0 -
萨宁
¥23.0¥59.0 -
茵梦湖
¥17.2¥49.0 -
窄门
¥13.2¥28.0 -
找麻烦是我的职业
¥17.8¥37.0 -
鼠疫
¥15.1¥38.8 -
悉达多
¥12.0¥28.0 -
山海经
¥21.1¥68.0 -
罗生门
¥11.9¥36.0 -
刀锋
¥11.5¥46.0 -
企鹅经典:纯真年代
¥13.7¥39.0 -
比利战争
¥12.5¥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