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乡医梦

乡医梦

1星价 ¥48.0 (4.9折)
2星价¥48.0 定价¥9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714343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80
  • 出版时间:2023-05-01
  • 条形码:9787517143437 ; 978-7-5171-4343-7

本书特色

《乡医梦》为一部长篇小说作品,讲述了乡村医生的故事。故事从主角郎立学下岗后到县医院学医开始,在医院学习期间与病人付一农的闺女付丹香成了恋人,在后来的工作期间又认识了高海珊。在高海珊的帮助下,他回家建了村卫生室。后来又发生了种种曲折的故事,几人*终圆了乡医梦。作品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小说作品,描写了农村青年郎立学求学行医的故事。初中文化程度的郎立学在县城工厂里上了一年多的班就下岗和母亲徐桂贞在厂门口炸油条,后续为了梦想去了县医院进行半年,与病人付一农的闺女付丹香成了恋人,后来在工作期间认识了高海珊。在高海珊的帮助下,他回家建了村卫生室。付丹香也在医院做了洗衣工,还学了护理、助产、化验和心电图等。郎立学的父亲和付丹香的母亲都已去世,两家悄然合成一家。付丹香的心电图老师唐丽生病后郎立学陪她去北京治疗期间,付一农旧病复发成胃癌,手术又出问题,不久去世。几个年轻人*终圆了乡医梦。

目录

引子 **章 偶然一提醒 好运接踵来 第二章 摇身变医生 跨入医门槛 第三章 老师一指点 高郎情浪漫 第四章 设宴表谢意 众友贪杯醉 第五章 病农心上女 爱慕学医郎 第六章 众怜贫家女 聘为勤杂工 第七章 文福约海珊 泰山观日出 第八章 丹香学缝纫 护士加助产 第九章 裁缝量尺寸 两家联一起 第十章 乾坤赐良缘 两对结连理 第十一章 进修学期满 答谢再设宴 第十二章 诊室速筹建 海珊鼎力帮 第十三章 两对有情人 琼台兜情风 第十四章 筹建卫生室 水库做体检 第十五章 丹香学化验 视野达微观 第十六章 要做心电图 提高医水平 第十七章 图机显威风 确诊心脏病 第十八章 水库再查体 乡医满豪情 第十九章 日夜伴半年 握别心伤寒 第二十章 美女聪又慧 开学心电图 第二十一章 郎中冒骤雨 夜间救急症 第二十二章 龙凤邀为客 首访唐丽家 第二十三章 再访唐丽家 送别高海珊 第二十四章 丹香为病人 陪检并护理 第二十五章 丹香做化验 借用显微镜 第二十六章 未婚怀有孕 急忙办登记 第二十七章 滞后办喜宴 引人多猜疑 第二十八章 老年保健品 自制中成药 第二十九章 先卫求新欢 决绝弃原配 第三十章 外贸办诊室 丹香娩男婴 第三十一章 玉花提要求 医院来干工 第三十二章 包仁来就诊 卫生室凄凉 第三十三章 外贸出谣言 立学陪师诊 第三十四章 病家处心闹 故交诉衷肠 第三十五章 京医来会诊 唐丽转京治 第三十六章 入住军休所 军医精心治 第三十七章 毋义要建房 封堵卫生室 第三十八章 一农病加重 钡透诊溃疡 第三十九章 立学二进京 唐丽妹同陪 第四十章 三人到长城 病愈创奇迹 第四十一章 舍己助人好 自家难收拾 第四十二章 胃镜诊胃癌 手术成短路 第四十三章 尾声
展开全部

节选

话说有母子二人,在句山县城的一条街道旁开着一个炸油条的小摊。儿子叫郎立学,今年刚二十二岁,母亲五十四岁,叫徐桂贞。娘干面板上的活,儿子忙炉子上的活。 做母亲的站在面板前,双手不住揉那用油及调料和好的面团,并以特制小刀切成大小均匀的油条面型,两手捏起四根面型两端一拉,放入沸腾的油锅中。儿子则手拿一双长竹筷,不住地翻锅中炸得吱啦吱啦响的油条。油锅里持续散发出缭绕升空的油烟味和油条香味。在晨曦中,路上行人尚少,但这母子却早早到此点火开张了。筐内炸好的橘黄色、又香又脆的油条,已引来不少顾客,赶早班的人、学生家长等都自觉排起了队。在管好自己工作的同时,儿子尽量抽出时间给顾客称好一份份油条,个别有急事的人还予以优先。在忙碌中,他还不停地哼着别人听不清的《沂蒙小调》,细琢磨很像是“沂蒙山区好地方……” 一中年妇女逗这个小伙子:“这么漂亮的小伙子,成天弄得油脂麻花的,干这个既熏人又呛人的活,谁家的姑娘愿意嫁给你啊?!”儿子也不示弱,依然高兴地说:“愿意吃油条的照样抢着嫁给咱呀!”做母亲的听着可是很动心,尽管忙碌得无暇抬头,还是接上说:“是啊,年轻轻的就干这活是有点可惜。可是上班的厂子不好,咱又没有当官的给帮个忙,一霎也找不上个工作。好歹的一早来干点,挣几个先混着呗!反正现在地里也没要忙的活。”那人听了也没再说什么,拿上油条就走了。 一阵街风刮过,锅里的油气和炉子烟窗喷出如云的浓烟,合成一股极其呛人的恶劣气流,迎面扑向这娘俩,吹得他们母子泪涕俱下,好一阵喘不过气来。幸亏昨天才下过一场小雨,尘土少点,炸好的油条放在筐里,上面还盖着蒙布。炉内木柴烧得噼啪作响,好像在说:“算了吧,小伙子!别干这活了。” 经过洗涤浸泡的白胖大豆,被一勺勺舀进那台豆浆机,就有一碗碗豆浆出来。来买油条的大多也买豆浆,这活也多是年轻的儿子干。娘俩做面工、看火、炸制、称斤、收钱、磨豆浆,忙得不可开交。这娘俩每天看到顾客提着热乎乎的油条和乳制品样的豆浆高兴地回家,感到自己的辛勤劳动给许多家庭提供了美好的早餐,心中也是无限喜悦。 当一早上紧张结束后,将所有用具整理好,寄放于工厂靠街的一个院落里,母子二人才得以平静。这样的日子已度过了半年多。磨豆浆机用的电,也是该厂提供了方便。虽每天能挣下二三十块钱,但娘俩认为这也不是长法。儿子二十多岁了,正是说对象的时候,之前虽说了几个,都没谈成,人家一听是炸油条的就不谈了。二人都有一定的压力,那位顾客的提醒使这压力更大了。 有一天晚上,母子二人在家拉家常,说到本村一名男青年,先是跟行医人学徒,后来就成了村里的赤脚医生。又到公社医院参加了培训,现在公社医院当了医生,成天的还很忙呢,而且早就成了家。郎立学就说:“那咱也想想法子吧?”娘就说起村里有个在句山医院当医生的来。这人叫郎先卫,大家都称他郎大夫。论起家族辈分,郎立学该叫郎大夫为叔叔,徐桂贞让儿子叫他郎大夫叔。娘俩便想到这个郎大夫家,请他给想个办法。 娘俩到了郎大夫家。他家一进大门是一排四间的红砖瓦正房,并有东西偏房。院落挺干净,有几盆花草。客室内有沙发、茶几,墙上挂着 “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的条幅。正巧郎先卫休班在家,因徐桂贞经常找他看病,所以很熟。

作者简介

马淑美,男,山东省临朐县朱位村人,1933年10月生,1961年9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主任医师。历任临朐县人民医院内科、保健科主任,政协潍坊市第四届委员会委员。多次被中共潍坊市委、中共临朐县委、临朐县政府等表彰奖励。1993年退休,返聘至2001年。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