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利·移民·环境:清代河西走廊灌溉农业研究

包邮水利·移民·环境:清代河西走廊灌溉农业研究

¥81.0 (7.5折) ?
1星价 ¥81.0
2星价¥81.0 定价¥10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719924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07
  • 出版时间:2023-05-01
  • 条形码:9787522719924 ; 978-7-5227-1992-4

内容简介

水利、移民、环境三个关键词,勾连起清代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发展的全过程,是我们观察历史时期西北干旱区农业社会演进的三个重要切入点。清代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发展呈现出新的气象。清王朝积极推动该区的开发与经营,劝导外来人口入迁河西,推进移民实边,以促进该区的人力复原。在水资源利用中,建立了渠道密布的水利网系,构建起该区灌溉农业发展的基础。地方政府从管水机构的设立、管水官员的选任、水规水法的制定、水利纠纷的调处等方面,不断完善用水管理体系。清代河西走廊屯田与垦荒事业稳步发展,土地垦殖面积增大,实施了一系列因地制宜的农作物种植技术与方法。大规模土地开垦与水利利用造成该区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政府为此采取多渠道措施防治土地沙漠化等。总结清代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发展中的经验及教训,对今天该地区水资源利用与社会治理等有重要的史鉴价值。

目录

前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主要内容 **章 “沙碛过半”:清代河西走廊灌溉农业的自然与社会基础 一 河西走廊农垦灌溉的自然条件及资源 二 清代河西走廊行政建制沿革考略 三 清代河西走廊实行的劝农、惠农政策 第二章 “人民杂聚”:清代河西走廊的人口与劳动力资源 一 人口的数量与分布 二 民族构成 三 农业人口数估算 四 移民拓殖与劳动力资源的增加 五 清代镇番县的移民社会——一个移民拓殖的个案研究 第三章 “水是人血脉”:清代河西走廊的水资源利用与管理 一 河西走廊农业灌溉水源及水利的重要性 二 清代河西走廊水利工程统计 三 水利灌溉工程的修治与管护 四 分水制度与水资源管理体系 五 水事纠纷与社会应对 六 水利事业的发展与困境 第四章 “务使野无旷土”:清代河西走廊的屯田与垦荒 一 屯田的分布与垦种 二 屯田的管理 三 屯田的收成与产量 四 荒地开垦政策 五 垦荒区域与数量 六 屯田与垦荒的成效 第五章 “广种糜谷”:清代河西走廊的农作物品种与种植 一 农作物品种 二 农作物种植技术与方法 三 农作物栽培情形与平均产量 第六章 “十年之计在木”:清代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发展与环境变动 一 河西走廊环境复原 二 河西走廊环境变动的表现 三 河西走廊环境变迁的成因 四 环境变动对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发展的制约 五 清代河西走廊环境的保护 结语 清代河西走廊灌溉农业的特点与启示 一 清代河西走廊灌溉农业的特点 二 清代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发展的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潘春辉,女,汉族,1977年生,山东即墨人。历史学博士,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西北历史地理的教学与研究,近年来致力于河西走廊水利社会史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至民国时期甘宁青地区农村用水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教育BU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水资源安全与西北基层社会控制——以清代河西走廊为中心”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