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理想国译丛040:第三帝国三部曲03:战时的第三帝国
读者评分
5分

(精)理想国译丛040:第三帝国三部曲03:战时的第三帝国

1星价 ¥104.0 (5.5折)
2星价¥104.0 定价¥189.0
商品评论(1条)
824***(三星用户)

好书!内容详实,历史如幕在眼前

2023-12-31 13:08:36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0892233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200
  • 出版时间:2020-09-01
  • 条形码:9787510892233 ; 978-7-5108-9223-3

本书特色

★透过宏观的战争描绘与普通人的战时经历,细致讲述纳粹的军事征服与毁灭。从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开始,直到1945年5月投降为止,德国以闪电战攻势横扫欧陆,占领法国、丹麦、挪威、荷兰等国,进攻英国、苏联和北非。从波兰战役、冬季战争、突出部之役、巴巴罗萨行动,到大不列颠空战、斯大林格勒战、诺曼底战役等,埃文斯以流畅的叙事和清晰的分析,娓娓道来一场场决定二战走向的关键战役,带领读者回到历史现场。
★深入探讨纳粹的种族灭绝与优生政策,从参与者、动机、手段、地点、人数、各界反应等面向完整剖析纳粹罪行。从纳粹重建欧洲种族秩序的企图,对犹太人、斯拉夫人、吉卜赛人等“劣等民族”的偏见,希特勒、戈培尔、希姆莱等人的意识形态,种族转移与清洗对战争经济与资源分配的影响,杀害精神病人和残疾儿童背后的“净化”心理,奥斯维辛、比克瑙等集中营内的惨无人道,大规模枪杀与毒气室建立的计划,纳粹暴行的受害者人数,以及德国民众对此的支持或反感,全面理解这场20世纪人类蕞大的浩劫。
★打破过去聚焦在战役或集中营的单一视角,全方位揭露第三帝国的战时体制及其运作,洞察纳粹自我毁灭的根源。本书以战争的推进为时间轴,鞭辟入里地探讨德国如何全面动员内政、外交、经济、殖民、人口管理、武器研发、企业合作、媒体宣传、宗教信仰、文学、电影、音乐、艺术、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如何控制擘画帝国的方方面面,倾全国之力投入“总体战”。
★不仅聚焦希特勒、戈培尔等少数纳粹高官,还扩及希特勒盟友、政府官僚、军事将领、普通民众,呈现更完整更真实的第三帝国。通过大量官方文件、会议记录、电报、信件、报纸、日记、回忆录等史料,埃文斯不但细腻地还原希特勒、戈培尔、希姆莱等纳粹领导的心理、决策,更描绘影响帝国存续的装备部部长施佩尔、波兰总督府总督弗兰克、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B集团军群指挥官博克、党办公厅主任博尔曼、元首办公厅主任鲍赫勒、帝国首席新闻官迪特里希、奥斯维辛集中营长官霍斯等等,立体且全面地展现纳粹德国的内部机制。
★《时代》《出版人周刊》《卫报》《科克斯评论》《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媒体齐声推荐。

内容简介

直到1939年,大多数德国人仍相信欧洲不会再次陷入一场全面战争,相信希特勒在重振德意志荣光时会通过外交手段维系和平,但这一丝希望在9月1日150万德国大军入侵波兰的那一刻彻底破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正式揭开,德国开始以闪电战横扫欧洲大陆。随着占领区的扩大,第三帝国实行新的种族秩序和优生计划,对象从犹太人、波兰人、斯拉夫人、吉卜赛人,逐步扩展到“反社会者”、精神病人、残障儿童。从“安乐死”计划到种族灭绝,纳粹一步步实行工业化流水线式的大规模谋杀。
从冬季战争、大不列颠战役、巴巴罗萨行动到斯大林格勒战役,理查德·J. 埃文斯结合战争进程的宏观叙事与各阶层、各种族民众的个人陈述,揭示德国如何点燃欧洲战火,洞察希特勒的野心与动机,完整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来龙去脉。他更聚焦纳粹党的普通成员、一般德国人和“非德意志”人的日常经历与心境,细腻地描绘在这段悲惨的烽火岁月中,“普通人”是怎么生存的。全书融合了叙事、描述和分析,从战役、政策、党内斗争、经济发展,乃至文化宣传、武器研发、科学研究到种族屠杀,完整而精确地展现第三帝国从1939年全面开战到1945年彻底覆灭期间的各个面向。

目录

插图列表

地图目录

序言


**章 披着人皮的野兽

**节 闪电战制胜

第二节 新的种族秩序

第三节 “恐怖的暴民”

第四节 “不配活着”

第二章 战争的命运

**节 “上天的安排”

第二节 “病态的野心”

第三节 巴巴罗萨行动

第四节 沿着拿破仑的足迹

第三章 “*终解决方案”

**节 “毫无怜悯”

第二节 发动种族灭绝

第三节 万湖会议

第四节 “待宰羔羊”

第四章 新秩序

**节 战争命脉

第二节 “命如草芥”

第三节 臣服于纳粹政权

第四节 总体战

第五章 “终结的开端”

**节 硝烟弥漫的德国

第二节 漫长的撤退

第三节 “厄运降临”

第四节 新的“挣扎时期”

第六章 德国的道德体系

**节 恐惧与内疚

第二节 毁灭的文化

第三节 致命的科学

第四节 抵抗

第七章 倾覆

**节 “*后的希望”

第二节 “与全世界同归于尽”

第三节 *后的战败

第四节 余波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展开全部

节选

序言(选摘)
本书讲述的是第三帝国的历史,第三帝国是希特勒以及追随他的国家社会主义者在德国创建的政权,从1939年 9月 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开始,持续到1945年 5月 8日欧洲战场的结束。正如本书的内容所示,它可以被看作是战争期间的德国史。它同时也是三部曲中的*后一部,这三部曲从《第三帝国的到来》讲起,包括纳粹主义的起源、纳粹思想的发展以及1933年纳粹攫取政权。三部曲的第二部《当权的第三帝国》,涉及从1933—1939年的和平年代,在这期间希特勒和纳粹党增强了德国的军事力量并准备挑起战争。写作三部曲的基本方法在《第三帝国的到来》一书的序言中已经说明,这里无须赘述。简而言之,这套书的目标是全面分析纳粹德国。
写作战时第三帝国的历史需要提出两个特别的问题。**个是相对次要一点的问题。1939年之后,希特勒和纳粹党越来越不愿将他们的政权称为“第三帝国”,反而倾向于将其称为“大德意志帝国”,以此将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1939—1940年间的大规模边境扩张上。然而,为了统一和连贯,像其他历史学家一样,我仍选择称之为“第三帝国”,毕竟,纳粹党是私下里选择不用这一术语,而不是公开拒绝使用。第二个问题相对严肃。本书的焦点是德国和德国人,而非第二次世界大战,甚至也不是发生在欧洲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虽然如此,当然还是有必要讲述战争的进程,了解德国人对他们所占领的欧洲地区所进行的管理。尽管本书部头庞大,但仍无法以同等的篇幅去书写每个阶段以及战争的各个方面。因此,我选择关注重要的转折点战役,包括征服波兰和法国、战争**年的不列颠战役、1941—1942年冬天的莫斯科战役、1942—1943年冬天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以及1943年开始的对德国城市的持续性战略轰炸。我尝试通过士兵和平民双方的日记和信件,来传达德国人在参与这些大规模冲突时的想法。我希望读者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能清晰明了选择这些特定的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事件的原因。
在战争年月里,德国历史的一个核心在于大规模屠杀数以百万计的犹太人,纳粹党人将其称为“欧洲犹太人问题的*终解决方案”。本书对这种屠杀政策的发展和实施进行了完整叙述,同时也将其放置在纳粹种族政策更广泛的背景中讲述,此种族政策针对斯拉夫人,以及少数族群比如吉卜赛人、同性恋者、轻微犯罪者和“反社会者”。我尝试将受纳粹种族政策影响的一些人(既包括那些幸存者,也包括那些未能幸存的人)的证词与实施此政策的一些人(包括主要的死亡集中营指挥官)的证词结合起来。从西欧国家驱逐、屠杀犹太人的内容包含在讨论纳粹帝国的章节中,而德国国内普通老百姓的反应,以及他们在多大程度上知道大屠杀的内容则包含在之后写大后方的章节中。从**章讲述波兰犹太隔离区(ghetto)的建成一直到*后一章谈到的1945年“死亡行军”,几乎在本书的每一部分都会讨论到大规模谋杀犹太人的内容,这反映了此一事实在战时第三帝国历史的诸多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无论读者读到哪一章,即便是在讲音乐和文学历史的第六章,也有此项内容,这是不可忽略的历史。然而,需要着重强调的是,本书是关于纳粹德国全方位历史的讲述,尽管犹太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本书中都占据重要地位,但它自身并非是消灭犹太人的历史,也不仅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
本书从《当权的第三帝国》结束的地方(德国1939年 9月 1日入侵波兰)开始。**章探讨德国人对波兰的占领,尤其是他们对波兰人以及波兰犹太人的虐待、压榨和谋杀,他们的恶行自入侵起一直持续到1941年 6月入侵苏联前夜。对纳粹党来说,甚至对许多德国人而言,波兰人和“东方犹太人”是次等人,而且这种态度对德国本国的精神病患者以及残疾人同样适用,不过两者有显著的不同。在由柏林的希特勒总理府发起的安乐死行动中,对这些精神病患者和残疾人的大规模谋杀形成了本章*后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第二章主要讲述战争的进程,从1940年征服西欧直到1941年的俄罗斯战役。这一战役构成了第三章所叙述事件的主要背景,这一章讲述纳粹党所谓的“欧洲犹太人问题的*终解决方案”的启动和实施。第四章转向战争经济,并考察第三帝国如何统治它所占领的欧洲国家,征募数以百万的强制性劳动力充实军工厂,加紧逮捕、驱逐和谋杀居住在纳粹帝国疆域内的犹太人。随着德国人在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重大失败(将在本章的总结部分叙述),第三帝国开始崩溃。接下来一年,在战争的许多主要领域,形势都开始发生逆转,包括德国的一些乡镇和城市因同盟国的战略轰炸而遭到毁坏,隆美尔的军队在北非的失败,以及第三帝国在欧洲的主要盟友—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意大利—的崩溃。这些事件是第五章讲述的重点。第五章继续探究它们如何影响德国的武装力量,以及它们对德国本国在战争中的影响。第六章主要讲述“大后方”,探讨宗教、社会、文化和科技生活如何与战争相互影响。这一章的总结部分讲述抵抗纳粹主义运动的出现,尤其是在第三帝国内部的抵抗纳粹主义运动。第七章以讲述“奇迹武器”开始,希特勒承诺“奇迹武器”的出现将扭转德国军事上的不利,接着继续描绘第三帝国*终如何失败,简要探究之后发生的事情。每一章都融入了主题内容,并都对军事行动有连续的叙述:**章讲述1939年的军事行动,第二章讲述1940年和1941年的军事行动,第三章探讨1941年发生的后续军事事件,第四章讲述1942年的军事事件,第五章叙述1943年陆上、空中和海上的战争,第六章叙述1944年陆上、空中和海上的战争,*后一章讲述从1945年 1月至5 月这*后几个月的战争。
在写作方法上,本书采用单线叙事的手法,如果说复杂的话,是将叙述同描写和议论穿插在一起,适于从头到尾进行阅读。我希望随着叙述的推进,读者将会明白这种写作方法,在这种写作方法下,故事的不同部分如何相互影响。章节的标题更多的是为了引起读者对内容的反思,而非具体描述每章所包含的内容;有时,这些标题有意地进行模糊化或讽刺化处理。建议希望将本书仅作为参考文献的读者可以关注索引,在索引部分,本书的重要主题、人名以及事件都进行了详细列举。参考文献列出了本书在注释中引用的著作,它并非本书所涉及话题的众多文献的综合指南。

作者简介

◎ 作者简介
理查德·J. 埃文斯,英国历史学家,以19、20世纪德国史,尤其是第三帝国的研究享誉学界。曾任剑桥大学钦定历史学讲座教授、剑桥大学沃尔夫森学院院长。曾被授予汉堡艺术与科学奖,并凭学术成就获封爵士。著有《企鹅欧洲史·竞逐权力:1815—1914》《历史与记忆中的第三帝国》等18本著作,其中《死于汉堡》获沃尔夫森历史奖。 ◎ 译者简介
陈壮,以色列巴伊兰大学语言学在读博士,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学硕士;2017年于格鲁吉亚第比利斯国立大学访学,学习格鲁吉亚语;现主要从事形式语义学研究。曾参与翻译《俄国革命史》、《礼与法:法的历史连接》(From Rites to Law: A Historical Source of Chinese Law and Its Inheritance)等社科类读物;现主要进行口译工作。 赵丁,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欧美近现代史。现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学院讲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