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0668635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24
  • 出版时间:2023-05-01
  • 条形码:9787560668635 ; 978-7-5606-6863-5

本书特色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 以射频/微波电路导论、微波天线技术和PCB电路的设计等电子类教材为基础,提炼了相关知识点,为射频/微波电路系统的学习与分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以理解概念、实现功能为主。本书在讲述概念的同时,主要以介绍射频器件的工作机理、强调实际应用为主,提炼公式,避免冗长的理论推导。
(3) 理论与实践融合,强调设计器件与现代通信系统的紧密结合。本书在讲述电路设计原理时,给出了几种相关方向的实例,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将理论予以应用。
(4) 强调指标。与其他书编写不同,本书强调以指标衡量所设计器件的好坏;在讲述电路原理的同时,还讲述了衡量指标和影响指标性能的参数及改正方法。

内容简介

随着高速宽带通信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的频率和速率将会越来越高,电路设计中也将用到更多的微带电路理论与知识。此外,随着电磁环境的日益复杂,对屏蔽电磁干扰又提出了差分的概念。本书通过引入微带电路与差分概念来学习微带有源/无源器件设计,书中系统地论述了差分的概念、混合模散射参数、微带线和缝隙线的同异及转化、差分有源及无源器件的设计、差分天线设计等理论,并提供了丰富的工程实例。本书理论结合实例,可使读者在学习基础理论的同时,将实际产品的设计与应用结合起来,满足工程实践的需要。
本书可作为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射频/微波电路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科研、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还可作为电子类本科生、研究生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差分电路的基本理论 1.2.1 差分信号的概念 1.2.2 耦合和串扰 1.2.3 奇模激励 1.2.4 偶模激励 1.2.5 差分电路的匹配 1.3 国内外发展趋势 1.3.1 微带差分功分器 1.3.2 差分微带天线 1.3.3 多频差分滤波器研究现状 1.3.4 多频可重构差分滤波器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第2章 混合模散射参数 2.1 简介 2.2 模式定义 2.3 模式特定波及阻抗 2.4 单端散射参数 2.5 混合模式散射参数 2.6 标准S参数与混合模式S参数转换 2.7 多端口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S参数 2.7.1 测试原理 2.7.2 测试步骤 参考文献 第3章 微带线和缝隙线 3.1 微带线 3.1.1 微带线及其他传输线的基本特性 3.1.2 微带线损耗 3.2 缝隙线 3.2.1 缝隙线的基本特性 3.2.2 缝隙线损耗 3.2.3 缝隙线的变形 3.3 微带/缝隙线转换 参考文献 第4章 差分带通滤波器设计 4.1 差分滤波器的理论基础 4.1.1 滤波器的分类 4.1.2 滤波器的常用指标 4.2 微波网络分析 4.2.1 二端口网络 4.2.2 Z参数、Y参数和A参数 4.2.3 S参数 4.3 基于SSLR和OSLR的双频差分带通滤波器设计 4.3.1 SSLR工作特性分析 4.3.2 OSLR工作特性分析 4.3.3 基于SSLR和OSLR的双频差分带通滤波器设计 4.3.4 基于SSLR和OSLR的双频差分带通滤波器的加工与实测 4.4 基于FSLR和UIR的双频差分带通滤波器设计 4.4.1 FSLR简介 4.4.2 基于FSLR和UIR的双频差分带通滤波器设计 4.4.3 基于FSLR的双频差分带通滤波器实测 4.5 基于SISRR的双频差分带通滤波器设计 4.5.1 SISRR简介 4.5.2 基于SISRR的双频差分带通滤波器设计 4.5.3 基于SISRR的双频差分带通滤波器实测 4.6 基于ASSLR的双频差分带通滤波器设计 4.6.1 滤波器整体结构设计 4.6.2 多谐振路径的ASLLR工作特性分析 4.6.3 基于ASSLR的双频差分带通滤波器设计 4.6.4 基于ASSLR的双频差分带通滤波器的加工与实测 4.7 基于ASSLR的四频差分带通滤波器设计 4.7.1 滤波器耦合系数与品质因数分析 4.7.2 基于ASSLR的四频差分带通滤波器设计 4.7.3 基于ASSLR的四频差分带通滤波器的加工与实测 4.8 基于FASLR的四频差分带通滤波器设计 4.8.1 FASLR1和FASLR2的特性分析 4.8.2 容性交指耦合线的设计 4.8.3 基于FASLR的四频差分带通滤波器设计 4.8.4 基于FASLR的四频差分带通滤波器的加工与测试 4.9 基于开口环谐振器的差分宽带带通滤波器设计 4.10 基于TMSR的差分宽带带通滤波器设计 4.10.1 三模缝隙线谐振器 4.10.2 基于三模缝隙线谐振器的差分宽带带通滤波器 4.10.3 模拟和测量结果 4.11 基于QMSR的差分宽带带通滤波器设计 4.11.1 五模缝隙线谐振器 4.11.2 基于QMSR的UWBBPF 4.11.3 模拟和测量结果 参考文献 第5章 差分定向耦合器设计 5.1 定向耦合器理论基础 5.1.1 耦合器基础理论 5.1.2 定向耦合器的技术指标 5.2 基于缝隙线的差分定向耦合器设计 5.3 基于缝隙线的差分定向耦合器实测 5.4 基于缝隙线的差分定向耦合器的宽带化设计 参考文献 第6章 差分滤波功分器设计 6.1 功率分配器理论基础 6.1.1 功分器的相关理论 6.1.2 功分器的技术指标 6.1.3 Wilkinson功率分配器 6.2 超宽带差分功分器 6.2.1 超宽带差分功分器的结构 6.2.2 超宽带差分功分器的仿真结果 6.3 具有陷波特性的超宽带差分功分器设计 6.3.1 陷波信号的产生原理 6.3.2 具有陷波特性的超宽带差分功分器 6.4 基于缝隙线结构的功分网络设计 6.4.1 差分超宽带功分器的整体结构及其隔离结构设计 6.4.2 超宽带功分器的仿真与测量结果 6.5 基于缝隙线结构的高选择性差分滤波功分器设计 6.5.1 差分滤波功分器的整体架构 6.5.2 差分滤波功分器的滤波响应 6.5.3 差分滤波功分器高输出隔离度的实现设计 6.5.4 差分滤波功分器的仿真与测量结果 参考文献 第7章 差分双工器与多工器设计 7.1 多工器基本理论 7.2 基于SLR的差分微带双工器的设计与实现 7.2.1 差分双工器的基本结构 7.2.2 差分双工器的工作特性分析 7.2.3 差分双工器的仿真与测量结果 7.3 基于SLR的差分微带四工器设计与实现 7.3.1 差分四工器的基本结构 7.3.2 差分四工器的工作特性 7.3.3 差分四工器的仿真与测量结果 参考文献 第8章 差分天线设计 8.1 差分天线理论 8.2 超宽带差分准八木天线 8.3 单陷波超宽带差分准八木天线 8.4 具有可重构陷波的差分超宽带天线 8.5 二单元差分天线阵列 8.6 差分滤波平面准八木天线 8.6.1 差分滤波平面准八木天线的结构 8.6.2 天线的带通响应 8.6.3 差分微带/缝隙线转换结构分析 8.6.4 天线的仿真与测量结果 8.7 差分到单端的四路反相功分器及其在宽带差分准八木天线阵列中的应用 8.7.1 差分到单端的四路反相功分器 8.7.2 差分准八木天线阵列 参考文献 第9章 可重构双频差分带通滤波器设计 9.1 滤波器整体结构设计 9.2 加载变容二极管的ASSLR工作特性分析 9.3 恒定绝对带宽的设计 9.3.1 耦合系数的设计 9.3.2 品质因数的设计 9.4 可重构双频差分带通滤波器的加工与实测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