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绘赤壁:与苏轼有关的图像记忆

包邮同绘赤壁:与苏轼有关的图像记忆

¥122.2 (6.5折) ?
1星价 ¥122.2
2星价¥122.2 定价¥18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405255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19
  • 出版时间:2023-07-01
  • 条形码:9787534052552 ; 978-7-5340-5255-2

本书特色

★东坡赤壁,作为重要的艺术史话题,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本书通过对此方面的考察,以生动的笔触,展现出不一样的东坡文化形象及其背后流动的精神脉络,留给人悠长的历史和生命思考,是一本专业性和可读性兼具的研究作品,值得读者分享。 ——朱良志(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苏轼对赤壁的书写留下了千古不尽的余音,北宋以来,有大量的文学、绘画、书法、戏剧作品不断形塑这一文化记忆,成为中国文化史中具有独特的传承,创新机制的一大表现主题。该书从回顾“赤壁之战”的历史场面起笔,分析了苏轼贬谪黄州所写的“赤壁三绝”,然后历论宋元以降各种《赤壁赋》图卷与赤壁诗意图,全面勾勒了这一主题的生成历史和发展途径,从“文图学”视角展开了对多幅图像的精彩解读,不但启人深思,也蕴含丰富的阅读趣味。在“苏学”研究试图开拓新境的今天,该书展现出崭新的面目,值得郑重推荐。 ——朱刚(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赤壁”是什么?“赤壁”在中国历史与文化中的特殊性在哪里?被赤壁吸引的苏东坡以及东坡的崇拜者们在与赤壁有关的文化记忆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王一楠的这部新著,以艺术史为基础,以对图像和文本的历史语境、文化传播的深入考察为路径,对这些令人着迷的问题做出了自己的回答。她以缜密的思路和细腻的文笔,带领我们穿越一个个“决定性瞬间”,进行了一场“同绘赤壁”的旅程。 ——黄小峰(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内容简介

对苏轼与赤壁的描绘,自北宋起成为持续不断的画史现象。近千年来,有大量作品表现了元丰三年苏轼游览、书写赤壁的事件,其中有许多出自名家之手。不同的作品如何表现同一个主题?看似偶然遗世的画作、间隔久远的艺术代际之间,是否存在内在关联?为什么有如此庞大的群体参与到“东坡赤壁”画题的定制、创作及鉴藏过程中来?本书以存世的百幅图像为线索,从艺术史、文学史、思想史融合的角度,梳理赤壁图像的发展脉络,阐明与图像相关的人文记忆。在关注形式差异与相似的交锋之时,本书意在阐明内在于图像中的古今共感的生命意识,探索立足中国艺术传统的图式研究模式。

目录

导论 在遗忘之外 **章 作为历史空间的赤壁与“东坡赤壁” 历史的意义:赤壁之战的必然与或然 遗迹与景观的诞生:从“赤壁”到“赤壁山” “东坡”与“东坡赤壁”:无问出处,但借山川 为了纪念:记忆的莫比乌斯环 第二章 赤壁咏怀的文学积淀与情感范式 赤壁典故中的社会指向 赤壁情境中的际遇独白 “赤壁”意象中的时间感发 “赤壁三 ”中的存在之问 第三章 成为名篇:“赤壁三 ”经典化之张力 “赤壁三 ”与文风之变 “沉默”的作者与主动的读者 皇权投射与文化影响的错位 “赤壁三 ”经典化进程的张力与魅力 第四章 看不见的美术史:李公麟与王诜的赤壁图创作 历史中的“龙眠赤壁图” 历史中的“晋卿赤壁图” 苏轼、李公麟、王诜的交游与创作情境 第五章 “如梦”、记忆与遗风: 对乔仲常《后赤壁赋图》及相关叙事画的历史考察 再论《后赤壁赋图》的年代争议 查无此人?——乔仲常的“新意”与“妙思” “畸零”与“如梦”:画卷的意义溢出 图像之外:长跋中的记忆钩沉 隐身的图式:乔仲常的江南遗风 第六章 穷源溯流:文徵明与《后赤壁赋》叙事图式的生成 高山安可仰:文徵明的“苏轼情结” “流畅型叙事”:《仿赵伯辅后赤壁赋图》的突破 取舍与平衡:“苏州片”对《后赤壁赋》的视觉再现 遗失的环节:南宋赵伯驹、赵伯辅的赤壁图 群体的回响:吴门“赤壁山游”图的脉络与创新 第七章 “东坡赤壁”诗意画中的山水本体叙事 一枚印章引发的四十年误判:被忽视的杨士贤《赤壁图》 艺术化的在场:金代士大夫雅集与赤壁画题 反思古典:杨士贤、武元直《赤壁图》的叙事与表意 第八章 赤壁诗意画的院体传统与瞬间 马和之《后赤壁赋图》中的“决定性瞬间” 马和之的双重性 三段式的小景水图:李嵩之承继 明初画院的传统与新好 画布上的可见者与不可见者 第九章 剥离的叙事与绵延的时间 反叙事:空间的非时间化 虚空之境:时间的空间化 走向公众的赤壁图式 第十章 剩语 附录 苏轼“赤壁三 ” 参考书目 附表:存世赤壁图目录(北宋一明)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一楠,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社会学系本科(2014),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博士(2020)。现供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主要研究领域为艺术哲学、艺术史与叙事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曾获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中国艺术研究院优秀科研成果奖、刘纲纪美学学术奖三等奖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