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跨度U+箱连续梁桥悬臂拼装施工关键技术

大跨度U+箱连续梁桥悬臂拼装施工关键技术

1星价 ¥88.8 (6.0折)
2星价¥88.8 定价¥14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6508321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96
  • 出版时间:2023-06-01
  • 条形码:9787576508321 ; 978-7-5765-0832-1

内容简介

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近年来城市预制拼装的建设逐渐兴起;与常规桥梁相比,预制拼装桥梁施工快速、对周边环境影响小,但施工过程的复杂性大为提高,并且在满足施工安全性的同时,工期往往更短、施工质量要求更高,因此对桥梁施工技术提出了靠前的挑战。本书针对周边环境极为复杂的轨道交通10号线上跨6号线高架区间节点桥施工过程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旨在通过施工技术革新,在新型设备、新型连接、新型工法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和实践,系统性地解决了城市复杂施工条件下预制拼装连续梁桥的施工技术难题。经过实践应用,采用本书研究的技术可解决复杂城市预制拼装梁桥的建造问题,且大幅提高施工效率,从而高效、高质量地解决城市快速扩展和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得到了媒体的广泛报道和高度认可。书中的研究成果可为同类桥梁的设计、施工提供技术借鉴和参考,具有重要的推广实践价值和意义。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桥型比选 1.3 U+箱连续梁方案结构设计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U形梁施工工艺 1.4.2 混凝土梁式桥预制节段悬臂拼装施工方法 1.4.3 悬臂拼装架桥机计算 1.4.4 悬臂拼装架桥机过孔技术 1.4.5 连续梁悬臂施工力学状态调整技术 1.4.6 大跨度连续梁桥的合龙与体系转换方法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架桥机单T构悬臂拼装方法与设备 2.1 施工方法比选 2.1.1 施工方法比选 2.1.2 架桥机单T构悬臂拼装施工方法 2.2 U+箱梁单T构悬臂拼装架桥机设计 2.2.1 总体设计 2.2.2 主桁梁 2.2.3 支腿 2.2.4 天车与吊具 2.2.5 电气控制系统 2.2.6 液压系统 2.2.7 架桥机主要参数 2.3 架桥机的计算分析与优化设计 2.4 U+箱梁单T构悬臂拼装的附属设备 2.4.1 可调移动式辅助支腿 2.4.2 可调移动式防护平台 2.4.3 自动跟随式张拉吊篮 2.4.4 竖向轴力伺服系统 2.5 架桥机的使用方法 2.6 架桥机的型式试验 2.6.1 安全技术准备 2.6.2 工厂试验 2.6.3 现场试验准备 2.6.4 起重天车试验 2.6.5 T构架设试验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架桥机单T构悬臂拼装工艺 3.1 节点桥总体施工流程 3.2 0#块现浇段施工 3.2.1 19号墩O#块现浇段模架设计 3.2.2 18号墩0#块现浇段碗扣式钢管支架 3.2.3 轨道交通6号线安全防护设计 3.2.4 钢筋混凝土施工 3.3 节段预制施工 3.3.1 节段匹配预制工艺 3.3.2 节段预制线型控制 3.4 边墩拼装段支架 3.5 节段梁架桥机悬臂拼装工艺 3.5.1 节段吊装 3.5.2 适应桥梁曲线的架桥机姿态调整工艺 3.5.3 适应U+箱梁截面的临时锁定工艺 3.5.4 节段拼接工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悬臂拼装设备的安拆及过孔 4.1 架桥机的安装工艺 4.1.1 支腿组拼与安装 4.1.2 主桁梁组装与安装 4.1.3 天车组装与安装 4.1.4 架桥机就位 4.2 悬臂拼装设备过孔工艺 4.2.1 架桥机过孔工艺比选 4.2.2 过孔前的准备工作 4.2.3 架桥机过孔 4.2.4 防护平台过孔 4.3 架桥机拆除工艺 4.3.1 天车拆除 4.3.2 主桁梁拆除 4.3.3 支腿拆除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T构力学状态的主/被动控制技术 5.1 单T构悬臂拼装的力学问题及解决方法 5.1.1 力学问题 5.1.2 解决方法 5.2 T构力学状态的主/被动控制方法 5.2.1 悬臂拼装阶段的内部主动控制方法 5.2.2 架桥机过孔阶段的内部主动控制方法 5.2.3 外部主动控制方法 5.2.4 基于极限安全的抗压柱设置 5.2.5 基于随动受力的平衡重设置 5.3 主/被动控制装置 5.3.1 反顶装置 5.3.2 抗倾覆墩与抗拉束 5.3.3 主梁临时预应力 5.3.4 随动平衡重 5.4 主/被动控制技术在T构力学状态控制中的应用 5.4.1 悬臂拼装期间主/被动控制技术的应用 5.4.2 架桥机过孔期间主/被动控制技术的应用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桥-机耦合体系的计算方法与全过程分析 6.1 架桥机单T构悬臂拼装施工过程的力学特点 6.2 基于桥-机耦合效应的全过程计算方法 6.2.1 桥-机耦合模型 6.2.2 移动天车荷载影响线加载方法 6.3 基于桥-机耦合效应的悬臂拼装施工全过程分析 6.3.1 吊装1#~2#节段 6.3.2 吊装3#~4#节段 6.3.3 吊装5#~6#节段 6.3.4 吊装7#~9#节段 6.3.5 吊装10#节段 6.3.6 过孔计算工况1 6.3.7 过孔计算工况2 6.3.8 过孔计算工况3 6.3.9 计算结果汇总 6.3.10 结论 6.4 基于主动控制技术的桥-机耦合体系力学状态优化分析 6.4.1 主动控制计算工况 6.4.2 主动控制计算结果 6.4.3 结论 6.5 单T构悬臂拼装架桥机抗风性能分析 6.5.1 基本风参数计算 6.5.2 抖振分析基本理论 6.5.3 结构有限元模型及动力特性分析 6.5.4 架桥机不同施工阶段的静风承载力及变形研究 6.5.5 结论及应对措施 6.6 19号中墩承台计算 6.6.1 承台验算荷载 6.6.2 承台计算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合龙与体系转换精准控制技术 7.1 U+箱连续梁体系转换精准控制技术 7.1.1 集中卸载转换方法 7.1.2 分级卸载转换方法 7.1.3 两种方法的对比 7.2 U+箱梁连续梁合龙精准控制技术 7.2.1 支座微转动模拟试验 7.2.2 合龙段偏差调整技术 7.2.3 合龙段施工方法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施工过程的监测与控制 8.1 结构体系的力学状态监测 8.1.1 监测方法与监测设备 8.1.2 监测测点布置 8.1.3 力学监测结果汇总 8.2 节段预制及拼装线型控制 8.2.1 桥梁预拱度计算与设置 8.2.2 预制线型控制 8.2.3 拼装线型控制 8.2.4 线型控制结果 8.3 施工现场安全监控系统 8.3.1 架桥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 8.3.2 现场作业视频监控系统 8.4 精细化管理控制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附图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孙九春,男,1976年生,桥梁工程/地下结构工程,博士研究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腾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从事桥梁与地下结构施工技术研究,发表论文近70篇,获得授权专利73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获得省部级工法17项。曾荣获 “浙江省市政行业三十年优秀工匠”、“第六届上海科技发展基金会刘建航奖励基金提名奖”等荣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