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4236651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20
  • 出版时间:2023-08-01
  • 条形码:9787514236651 ; 978-7-5142-3665-1

本书特色

选美、舞狮、排华法案、家族移民……全景展示美国唐人街百年历史
通过唐人街,透视百年来华人的奋斗、辛酸、荣辱与命运变迁,华人文化的生命力与文化底蕴
☆深情而敏锐……作者的视野穿过了五颜六色的旅游门面,探寻到了独特的社区,这些社区对一些人来说是家,对一些人来说是庇护所,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充满记忆的地方。
——邝丽莎,《上海女孩》《雪花秘扇》作者
☆关于五座城市唐人街真实生活的深度报道,极具感知力和洞察力。
威廉;王,《旧金山纪事报》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出于对自身唐人街经历的探寻,前往五个不同的有名唐人街,采访了生活在这里的众多华人。这五个唐人街,各具特色:旧金山唐人街历史*久、纽约唐人街规模优选、洛杉矶唐人街是好莱坞地标之一、檀香山唐人街拥有*多元族裔、拉斯维加斯唐人街位于购物中心内……作者讲述了五个唐人街的异同、唐人街所受到的歧视、艰苦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唐人街百年来的演变,揭开了在唐人街这个充满活力的缩影背后,深藏其中的华人的生命力与文化底蕴。

目录

**篇 *古老的唐人街——旧金山

第1章 美国佛塔 旅游建筑的背后 / 003

第2章 街头小子 年轻人的唐人街革命 / 022

第3章 拖家带口 家族式移民没那么简单 / 041

第二篇 *大的唐人街—纽约

第4章 城中城 唐人街工业改变了纽约 / 057

第5章 新的中文学校 学着去读、去写,去传承 / 075

第6章 幸运饼干 小饼干的发展讲述着社区的变迁 / 094

第三篇 好莱坞印象——洛杉矶

第7章 唐人街地标 好莱坞和唐人街的长期合作 / 113

第8章 唐人街老家 分崩离析的社区里,孩子们在此相会 / 131

第9章 传道授业 初来乍到者的定心丸 / 145

第四篇 交叉路口——檀香山

第10章 大杂院式唐人街 在这里,“鱼龙混杂”是永恒的叙事 / 161

第11章 邻里之交 本地男孩偶然成了大厨 / 178

第12章 历史的一课 唐人街失意的一代怎么保存过去、塑造未来 / 192

第五篇 *年轻的唐人街——拉斯维加斯

第13章 下一出口,中国城 一个男人开创了新派唐人街 / 207

第14章 全美唐人街小姐 沙漠中的选美皇后与舞狮人 / 227

第15章 新租户 赌城大道上的新一代移民 / 243

后 记 流动中的画卷 / 259

致 谢 / 263

采 访 / 266

参考文献 / 276


展开全部

节选

建筑物是胡垣坤研究唐人街的重要角度
建筑物是胡垣坤研究唐人街的重要角度。少年时期,他在图书馆借到一本《旧金山唐人街》,这本书出版于1936年,作者是查尔斯·考德威尔·多比,这也是*早出版的唐人街通史书之一。他很喜欢书里的铅笔速写插图,带着书在唐人街走来走去,把每幅画和现实中的建筑做比较。后来他开始尝试自己画速写,就从自己身边的房子、学校、商店入手。
他从自己的建筑藏书中拿出一本《旧金山唐人街》的复印本,让我看里面保存完好的书页。“了解了这些建筑,也就了解了历史,”他一边说,一边翻过一页速写,上面画着他年轻时曾就读的中文学校,“一代又一代,我们一直被当成外来者。但是证据就在这儿,人们需要了解,打有旧金山那天起,唐人街就已经存在了。”
以唐人街的建筑为窗口,胡垣坤观察到一个现代社区正逐渐成形。固着在美式想象中的唐人街有两大特点—悠久的历史和中美风格杂糅的独特建筑。借着自己的建筑师背景,胡垣坤把这两点结合在一起研究。1848年,加州淘金热6的消息传到了广东,其时当地正深受内战、干旱、饥荒之苦,人们纷纷涌入旧金山。他们叫加州金山,意思就是“金子堆成的山”。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成千上万的中国移民(其中大部分是广东乡下男性)迁至美国,修铁路或者种地为生。到1870年,美国约有6.3万华人7,其中四分之三以上都在加州。他们成立了势力强大的家族和商会,一边保护自己利益,一边帮助新移民落脚。“罔顾这些史实,”胡垣坤写道,“今天的游客仍把唐人街看作一个传统文化和建筑主导的‘未同化的外来社区’8,看作一个对中国的简单移植。”他说,人们草率地把唐人街当成异国情调的绿洲, 大多数人不了解这些建筑背后的真实历史。
我回忆了一下*近一次去唐人街的场景,深以为然:每条街上都有人在拍照,游客们行走缓慢,陶醉在唐人街五彩斑斓的节日气氛里。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来唐人街寻找那种“原汁原味”的中国风,享受文化氛围,正像胡垣坤写的那样,一旦这些游客知道,这些中国风建筑大部分是1906年地震后,中国商人掏钱雇白人建筑师设计来迎合美国大众的种族主义的,这一切就都变味儿了。
胡垣坤指出,地震前的唐人街建筑外观很有西方特色,1906年之前的图纸、照片、文献里,砖房和意大利式维多利亚风格的外墙阳台占主流。研究旧金山唐人街的旧照片时,我看到了马车、鹅卵石街道、带遮阳篷的木瓦房子a,中国风格只存在于招牌装饰上和细节处。之后,白人从唐人街搬到了更富裕的新街区,空置的房子里这才住上了华人。从建筑上看,19世纪后期的唐人街是典型的美国拓荒风格,只是招牌上多了点汉字。 我问胡垣坤,唐人街的建筑设计是刻意为之而不是偶然所得,为什么这一点对你来说很重要?他沉默了很久,*后承认道,非华裔创作的关于唐人街的作品层出不穷,“但作品跟唐人街本身没什么关联”。这些作品大多聚焦在唐人街风格的象征意义上,胡垣坤说,罔顾这里的建筑物和历史。现代唐人街是由*初移民至此并在此地生活多年的中国人重建的,他说,去了解唐人街重建的真相、了解唐人街是对种族主义的回应,是很有价值的。在成长过程中,胡垣坤感到留美华人在这里并不受欢迎,这种敌对的文化环境催生了一种“旅居”的心态,因此,很多中国人都希望*终能返回祖国,落叶归根。他很高兴看到在有生之年,他的子孙后代不必再面临他曾经面对的问题。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崛起—尤其是在了不起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之后—年轻的一代更可能对自己的种族身份感到骄傲,而非羞耻。但了解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什么,能让大家理解他们这代人为什么这么激进,胡垣坤说。
“即使在今天,人们也并不真正了解历史,他们尽可引用日期和事件。”胡垣坤说,但如果没有认识到一开始美国社会反华势力对人们的荼毒,就很难理解在美华人的历史。在淘金热时期, 华工因为接受“贫穷工资”a而被其他人处以私刑,他们的定居点会被烧毁。在这种强烈的种族主义下,加州率先推出了反华法律法规,*终导致美国于1882年禁止了来自中国的移民。当时, 唐人街对华人来说既是走投无路的贫民窟,也是安全的避风港。
了解了这段历史,才能知道唐人街为什么是今天的样子。以自己的经历为蓝本,胡垣坤把唐人街的历史和旧金山的历史联系了起来—它的迁移、社会地理、城市发展和长期的反华氛围。他说,指出唐人街历史与美国历史之间联系的重要性,是他倾其一生努力去做的事。
胡垣坤说,在多比的《旧金山唐人街》之前,几乎没有关于美国华人的文章或由华人撰写的文章。当时的华人作家不多,因为大多数人都在忙着找到一份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儿。然而,自20世纪60 年代华人觉醒以来,由在美华人书写的有关自身经历的历史、戏剧和小说数不胜数。胡垣坤的童年玩伴兼大学同事麦礼谦建立了一个无可比拟的个人档案,存放着有关在美华人历史的文件,他还有另一份即将被数字化的收藏,囊括了在美国出版过的中文报道。他们共同建立了如今的在美华人研究学科,现代的华人觉醒浪潮一定程度上可以归功于胡垣坤和麦礼谦在学术上的努力。
胡垣坤已经从建筑行业退休近10年,但他仍在继续为美国华人历史学会撰写文书、策划展览,美国华人历史学会博物馆里的一个永久展厅以他的名字命名。在胡垣坤书房里的大工作台上,他的一本关于萨克拉门托华人历史的新书正在收尾,书稿中的一张照片是他祖父经营的肉店,胡垣坤本人也在那间肉店打过工。“你知道吗,我是一个技术高超的屠夫,”他笑着说,“我可以把一头牛按部位卸成好几块。”
在胡垣坤采光通透的家里,墙上和桌面展示着让人印象深刻的艺术品:胡安·米罗的几幅画,一位美国当代艺术家的插图(展示自己的收藏时,胡垣坤向我保证他不是只收藏中国的艺术品),还有小型的玉雕。他的收藏中,还有19世纪在美华人主题的政治漫画版画。他在1994年与谭雅伦和曾露凌合著的书《美国早期漫画中的华人》(The Coming Man)中详尽地介绍了这些漫画,从视觉角度呈现了那个时代的主流社会对中国移民的看法。胡垣坤家楼上的家庭照片廊展示着他父母的旧画像,还有他的三个孩子、五个孙子孙女的近照。胡垣坤已经远离了唐人街,但他没有忘记。

作者简介

徐灵凤,于1977年出生于纽约的法拉盛,第三代华人移民。曾担任《旅游休闲》杂志编辑,也为《国家地理》《沙龙》《旅行者》等杂志撰稿。曾获得过拉德克利夫旅游奖学金、洛厄尔??托马斯旅游新闻奖以及简??欧宝奖。本书曾获2009年美国亚太文学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