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低收入家庭从脱贫走向共同富裕实践研究

农村低收入家庭从脱贫走向共同富裕实践研究

1星价 ¥44.8 (8.0折)
2星价¥44.8 定价¥5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1847574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88
  • 出版时间:2023-10-01
  • 条形码:9787521847574 ; 978-7-5218-4757-4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从微观视角以农村低收入家庭为主要研究对象,紧紧围绕实现阶段式的共同富裕路径,进行理论和微观实证的探讨。在经济理论上分析了低收入家庭的增收来源,在数学理论上分析了增收后的支出改变状况;微观层面根据建档立卡的低收入家庭数据用计量经济学模型量化分析了各项政策对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增加效果,主要是国家的物力(财政转移支付)和人力(**书记驻村)投入带来的增收的效应进行评估。具体内容包括如下部分: 1. 在*优控制方法的限制性约束条件中加入政策扶持,分析了收入增加后的消费、信贷和投资。2. 利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模型评估乡村**书记驻村帮扶对低收入家庭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派驻乡村**书记确实能有效提高低收入家庭收入,市派乡村**书记对低收入家庭增收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省派和县(区)派乡村**书记,帮扶主体的派出层级越高对低收入家庭的帮扶越有效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性。3. 评估了产业项目收益分配、金融信贷收益分配和保障支出对低收入家庭的稳定增收的效应。结果显示,帮扶效果非常可喜,是低收入家庭不可缺少的助力,值得继续发力。4. 低收入家庭在奔小康的发展过程中,在政策外力和自身努力下,生产生活的改善程度,并提出实现共同富裕的建议。

目录

**章 绪论
**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国内外反贫困的研究综述
**节 从反贫困的历史中认识贫困
第二节 关于欧美发达国家的反贫困
第三节 中国的扶贫进程
第四节 测度贫困和反贫困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 农村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增加来源和支出分析
**节 农村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增加来源分析
第二节 *优控制方法在农村低收入家庭支出结构中的应用
第四章 乡村**书记驻村帮扶的增收效应研究
**节 乡村**书记驻村帮扶的政策背景
第二节 农村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及其相关变量
第三节 关于乡村**书记驻村帮扶效应的PSM估计
第四节 派驻主体行政层级的扶贫效果的PSM-DID量化评估
第五章 财政投入对农村低收入家庭收入增加的效应研究
**节 产业收益对农村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增加效应
第二节 金融信贷对农村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增加效应
第三节 新农保对农村低收入家庭的共同富裕效应
第四节 农村低保对低收入家庭的共同富裕效应
第六章 农村低收入家庭可持续性收入增加的效应评估
**节 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县区扶贫效果比较
第二节 精准扶贫政策整体的扶贫效果评估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节 脱贫案例
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发现和结论
第三节 促进共同富裕的运行机制的相关建议
第四节 研究不足和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黄娟娟,1979年4月生,女,山东临沂人,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山东政法学院讲师,发表CSSCI论文3篇,主持校级课题一项。研究方向:数量经济学,基于研究问题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数据的量化统计分析。目前是对农村低收入家庭的增收效应、数字普惠金融在乡村振兴中的着力政策点和助力城乡共同富裕的机制研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