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美术出版体制的建构与转型: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49-1966
- ISBN:9787558622014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357页
- 出版时间:2023-08-01
- 条形码:9787558622014 ; 978-7-5586-2201-4
本书特色
★ 上海人美社:新中国美术出版体制发展历程的鲜活样本
★ 上海人美社:新中国“人民美术”艺术范式的出版重镇
★上海人美社:新中国成立初期艺术家创作风格的风向标
内容简介
本书以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政治文化及历史语境为依托,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从1949年至1966年的十七年中,在风云变幻的社会环境中,新中国的美术出版体制是如何被建构的,以此探讨美术出版社作为新国家形象塑造者、新文化价值体系传播者的形成过程、生产机制、传播方式,以及艺术家在消失的“日常”中找寻个性抒发的现实路径,以此剖析新中国美术出版体制与艺术发展历程之间的互动关系。
目录
**节 《毛主席万岁》的背后
第二节 美术出版体制的建构
第二章 “新”体制与“旧”制度
**节 美术出版“专业化”
第二节 “异质同构”期(1949—1952)
一、 美术工场
二、《华东画报》
第三节 从“华东”到“上海”(1952—1955)
一、“新”出版体制的构想
二、“人民”的新含义
三、“旧上海”的转化
第四节 从“正统”到“多样”(1956—1966)
第三章 步步为营
**节 作为资本主义温床的上海私营美术出版社
第二节 对“温床”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私营连环画的社会主义改造
二、私营画片出版社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三节 公私合营体制的建立
第四章 体制中的嬗变
**节 计划与创作
一、创作任务的制定
二、创作题材的选择
第二节 审查制度
一、三审制
二、送审
第三节 编室结构与创作
一、创作编室的建立
二、编室与创作方式
第五章 多种力量的结合
**节 私人画室
一、 土山湾画馆与上海私人画室传统
二、出版社与新中国成立后的私人画室
第二节 作为培训机构的出版社
一、 年画、连环画创作培训班
二、社中“画室”
第三节 对“外”教学
第六章 传播与交流
**节 出版、创作与新华书店传播体系的建立
一、 流通体系的建立
二、出版发行与创作
三、发行覆盖与创作
第二节 期刊的尝试
第三节 莱比锡的新面孔
第七章 体制下艺术家的灵动
**节 体制与创作者的日常生活
一、体制下的艺术家
二、日常生活中的艺术家
第二节 政治挂帅与创作自由
一、 对“红旗拳头枪”的批判
二、在哪创作?
三、读者趣味的考量
四、体制的“内”与“外”
第三节 稿酬与创作
结语 体制建构中的断裂与延续
**节 “新” 中国与“旧” 上海的断裂
第二节 在断裂中延续 附录
附录一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6年编室结构及人员名单
附录二 参考文献
附录三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大事记(1949—1966)
附录四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49—1966)人员访谈录 后记
作者简介
孙浩宁,女,1980年生于山东烟台。中央美术学院博士,英国苏塞克斯大学访问学者。现为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出版、设计史、视觉文化理论等。任职期间多次参加高校组织的学术论坛和国际学术交流会议,并在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主要有《阐述美术设计创新中受到的传统文化启迪和借鉴》《针对美术设计创新里运用的传统文化研究》《双重的“真实”——宣传画中绘画的摄影性与摄影的绘画性转换》等。
-
艺术教育
¥7.0¥26.0 -
奇普.基德的设计世界:关于村上春树.奥尔罕.帕慕克.尼尔.盖曼.伍迪.艾伦等作家的书籍设计故事
¥45.6¥169.0 -
观众心理美学
¥8.0¥29.8 -
柳公权楷书.玄秘塔
¥3.0¥12.0 -
(精)莫奈手稿
¥45.3¥138.0 -
宋苏轼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5.4¥20.0 -
绯闻艺术史
¥23.1¥68.0 -
上下五千年(上中下)
¥44.1¥58.0 -
人物造型解剖(九品)
¥11.6¥45.0 -
(精)哗众取宠(八品)
¥18.9¥59.0 -
王翚山水册页选2
¥2.4¥5.2 -
纸上交响(平装)
¥9.9¥23.0 -
宋黄庭坚徐纯中墓志铭
¥2.3¥7.8 -
礼乐文化与中国审美形态
¥21.5¥58.0 -
花与女组画
¥4.3¥4.8 -
《中国画在西方:66幅海外馆藏珍品》
¥22.0¥58.0 -
齐白石草虫册页精品-经典画库
¥9.6¥30.0 -
名画中的狗(八品)
¥23.8¥68.0 -
管领风骚三百年 近三百年学人翰墨 叁集
¥16.5¥50.0 -
我是开豆腐店的我只做豆腐(八品)
¥18.6¥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