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101160192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839
- 出版时间:2024-01-01
- 条形码:9787101160192 ; 978-7-101-16019-2
内容简介
儒学与文学关系的考察,乃是唐代文学研究的基础问题,数十年来,虽无通论性的研究专著问世,但举凡作家作品研究、流派研究、地域家族研究、体式技法研究以及政治观念与事件研究,于此问题均有不同维度与层面的涉及,可谓成果丰硕。故而,唐代儒学与文学的通论性研究,须在一个已有良好学术积累的基础上,尽可能地系统并深化相关问题的解读,才有可能后出转精。同时,中古史研究在历史书写、中央与地方(乡里、藩镇)、制度与实践、日常治理及政治文化诸领域所展现出的极高水准,也让此项研究的开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再则,此问题必然与政治学、汉语史、中哲史、思想史等学科存在着难以回避的交叉重叠。因此,这是一个贯通文史哲等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成果,对作者的学术素养要求非常高,刘顺本科为政教专业,硕士阶段专业方向为国际汉学,博士阶段受业于著名学者胡晓明兄门下,又曾在陈引驰教授门下从事博士后研究,从知识背景看,刘顺的确是从事这一学科交叉研究的合适人选,他的这种学科交叉研究的尝试,也获得了相当的成绩,概括地说,《唐代的儒学与文学》学术创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政治生活为中介考察儒学与文学的多重关系,并以“一统体制与有效治理”间的难题作为理解政治生活的基本视角,以此确定儒学的时代样态、影响及其所应对的挑战与回应的方式,从而避免对儒学过度文本化的解读倾向。 儒学与文学关系的考察,乃是唐代文学研究的基础问题,数十年来,虽无通论性的研究专著问世,但举凡作家作品研究、流派研究、地域家族研究、体式技法研究以及政治观念与事件研究,于此问题均有不同维度与层面的涉及,可谓成果丰硕。故而,唐代儒学与文学的通论性研究,须在一个已有良好学术积累的基础上,尽可能地系统并深化相关问题的解读,才有可能后出转精。同时,中古史研究在历史书写、中央与地方(乡里、藩镇)、制度与实践、日常治理及政治文化诸领域所展现出的极高水准,也让此项研究的开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再则,此问题必然与政治学、汉语史、中哲史、思想史等学科存在着难以回避的交叉重叠。因此,这是一个贯通文史哲等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成果,对作者的学术素养要求非常高,刘顺本科为政教专业,硕士阶段专业方向为国际汉学,博士阶段受业于著名学者胡晓明兄门下,又曾在陈引驰教授门下从事博士后研究,从知识背景看,刘顺的确是从事这一学科交叉研究的合适人选,他的这种学科交叉研究的尝试,也获得了相当的成绩,概括地说,《唐代的儒学与文学》学术创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政治生活为中介考察儒学与文学的多重关系,并以“一统体制与有效治理”间的难题作为理解政治生活的基本视角,以此确定儒学的时代样态、影响及其所应对的挑战与回应的方式,从而避免对儒学过度文本化的解读倾向。
二、在唐代文学文本的分析中,既注重文学与政治一般性关系的考察,也注重其作为“政治行动”的意义。而在关注儒学对文学观念、主题、体式、风格乃至认知模式之影响的同时,也关注文学作为“一种思想的方式”的价值。
三、在文学体式及功能等问题的考辨上,以汉语史研究的相关结论为据,以中古汉语所可提供的语言学条件作为文学文本分析的基础参照,并由此考察文学书写的规则、技法、限度及其与儒学相互适应的方式。
总之,《唐代的儒学与文学》一书,对唐代的政治、儒学与文学的关系的考察,新义迭出,比如:唐代前期的儒学以《五经正义》的修订为其高成就,传统的义疏学自此而衰。为李唐提供合法性论证、构建国家治理的观念与制度、营造政治文化并回应具体的政治诉求,成为唐初儒学非常核心的问题,礼乐则为重点领域。再如,《唐代的儒学与文学(套装上下册)》认为儒家文论主张比德连类、物先感随的观念得以延续。儒学、政治、文学的互动,既催生了新的文学体式,文学也呈现出相应的独立品格。又如,该书指出,“安史之乱”后,儒学对于道德、人性、制度、历史的思考,加速了礼乐儒学向心性儒学的过渡。此时期的文学,制诰、章表奏疏等政令文的影响更强,“古文”的影响也一时为盛;文与道、心与物之关系的考量逐步焦点化,诗歌领域中佛学诸因素的影响,则形成了对儒家“感物”诗学的强势冲击。在一个缺乏“确定感”的时代,中唐的诗文在风格上也呈现全新的时代特点。这些看法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有得之见。
目录
序
导言
**章 认同的构建与唐初的儒学及文学(武德、贞观时期)
**节 历命在唐:唐初的合法性论证
一 “李氏当王”:合法性论证之一
二 “历数在唐”:合法性论证之二
三 柱下陇西之流:合法性论证之三
四 戡黎升隔:合法性论证之四
五 太平天子:合法性论证之五
结语
第二节 构建共同体:唐初的尧舜记忆
一 中古前期的言说传统
二 王化无外:重建胡汉关系的尝试
三 以德化民:“诸夏”自我认同的构建
第三节 唐初的经学统
一 南北对立时期的经学交流
二 杨隋时期的经学统
三 贞观时期的版本正定
四 五经义疏的统
五 五经音读的统
六 官学影响的提升
结语
第四节 孔颖达的“情”论、“象”论与“声”论
一 “情志一也”与“感以为体”
二 “易者象也”与“以有教有”
三 声音之道与政通
结语
第五节 唐初的教育与科举:儒学传播的制度路径
一 儒学制度化的功能与意义
二 官学系统的建立及其影响
三 科举的演进与儒学传播
余论
第六节 唐初史臣文论的南朝批评及其对诗歌体式的要求
一 史臣文论的“南朝批评”
二 构建典范:史臣文论对诗歌体式的要求
三 史臣的诗歌创作与文学中的“南朝”主题
结语
第七节 回归传统与开启新局:武德、贞观时期的文坛
一 天人之际与“文史”传统的回归
二 文质彬彬:大一统时代的文学
三 “情志一也”与“兴必取象”:另启新局的可能与途径
结语
……
第二章 政局变动中的儒学与文学(高宗至睿宗时期)
下册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刘顺(1978-),男,安徽定远人,文学博士,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基金项目等课题多项,出版有专著《中唐文儒的思想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在《文学遗产》《文艺理论研究》《北大政治学评论》《中华文史论丛》《学术月刊》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并有多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
姑妈的宝刀
¥9.9¥30.0 -
八仙得道传
¥12.0¥40.0 -
悉达多
¥10.6¥28.0 -
捕梦网
¥18.0¥45.0 -
企鹅经典:城堡 变形记
¥28.3¥49.0 -
生死场
¥8.1¥36.0 -
杀死一只知更鸟
¥39.8¥48.0 -
正义与微笑
¥27.5¥55.0 -
去吧.摩西-企鹅经典
¥20.3¥39.0 -
鼠疫
¥13.2¥38.8 -
窄门
¥17.6¥28.0 -
三叶虫与其他故事(八品)
¥24.6¥52.0 -
企鹅经典:月亮与六便士
¥21.7¥39.0 -
偶发空缺
¥17.1¥57.0 -
小小小小的火
¥14.0¥52.0 -
荒原狼
¥19.9¥39.8 -
生死疲劳
¥39.1¥69.9 -
一千一秒物语
¥44.2¥69.0 -
龙楼镇
¥33.8¥52.0 -
第六病室:契诃夫短篇小说集
¥17.8¥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