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铁网络与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与经验证据

包邮高铁网络与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与经验证据

¥43.0 (7.2折) ?
1星价 ¥43.0
2星价¥43.0 定价¥6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1855272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07
  • 出版时间:2024-01-01
  • 条形码:9787521855272 ; 978-7-5218-5527-2

内容简介

本书从多维视角下系统论述了高铁建设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阐明了高铁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效应。本书前两章从历史视角回顾了我国交通发展变革,着重阐述了高铁从无到有、由点到线到网的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剖析了高铁在我国交通中扮演的关键角色。第三章综述了近年来学者们关于高铁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影响的不同角度的研究,客观立体地呈现了高铁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举足轻重的影响。第四章到第六章则是以高铁开通为研究切入,从“三个效应”角度分别探讨了高铁开通后的时间压缩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空间优化的影响、高铁开通的空间关联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转型升级的影响以及高铁开通的网络外部性效应对非中心城市(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在研究高铁开通对区域经济正向影响的同时,也关注了高铁对一些非中心城市(区域)的负向影响,并在研究中为这些城市提供发展的建议。第七章穿线为网,基于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视角,探讨高铁网络与航空网络的叠加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紧跟现代化交通网络发展步伐,分析了航空和高铁网络下城市空间关联及其对经济产出的贡献。本研究的意义:2021年,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并在2022年列入“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中。此时代背景下,研究中国交通发展历程与现状,尤其是研究作为交通网络骨干的高铁网络,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立足现状才能有更好的未来发展。本研究基于多维视角,系统全面地阐述了高铁建设对中国区域增长的多维影响效应,为中国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提出建设性意见。

目录

**章 中国交通发展总览
**节 中国古代交通发展
第二节 中国近代交通发展
第三节 中国现代交通发展
第四节 结语
第二章 中国高铁及其网络化发展历程
**节 中国高铁及其网络化的建设历程回顾
第二节 中国高铁及网络化发展的特征事实
第三章 高铁的时间压缩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与空间优化的影响
**节 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第三节 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第四节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四章 高铁的空间关联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转型升级的影响
**节 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第三节 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第四节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五章 高铁的网络外部性效应对区域经济平衡增长的影响
**节 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第三节 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第四节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六章 高铁网络与航空网络的叠加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节 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第二节 航空、高铁网络下的城市空间关联分析
第三节 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第四节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雨飞,女,1986年生,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经济学博士。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区域与城市经济;交通与区域发展。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澳门科技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区域战略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课题组核心成员先后担任了“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苏州国际竞争力提升”、“宁波建设国家城市**方阵”、“国家中心城市指数研究”等多个课题的重要研究任务。在国内CSSCI权威期刊及报纸《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财贸经济》、《中国管理科学》、《中国行政管理》、光明日报(理论版)、《经济日报》等发表论文2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或观点摘要转载。承担课题1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中央社院统一战线高端智库等纵向项目。起草或撰写的政策建议直接被中国人民银行、地级城市人民政府等部门采纳,成为其相关决策制定的重要依据。代表性论文入选《世界经济年鉴2017》“全球宏观经济学2016年十佳中文论文(TOP10)”。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