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顶蛳山遗址文化价值挖掘与保护利用研究

顶蛳山遗址文化价值挖掘与保护利用研究

1星价 ¥67.8 (7.7折)
2星价¥67.8 定价¥8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511801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09
  • 出版时间:2022-12-01
  • 条形码:9787555118015 ; 978-7-5551-1801-5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大遗址利用导则(试行)》,通过大遗址保护与利用模式的研究,分析南宁顶蛳山遗址发现与研究现状,结合其自身特点提出保护与利用协同发展的建议,展望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前景,从而为顶蛳山遗址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研究思路,同时也为其他大遗址保护与利用提供有益的借鉴。

目录

上编 发现与研究 **章 顶蛳山遗址的发现 **节 南宁概况 一、地形地貌 二、气候特征 三、水文环境 四、生物资源 第二节 渔猎天堂 一、洞穴贝丘遗址 二、海滨贝丘遗址 三、河旁贝丘遗址 第三节 邕滨遗萃 一、邕江流域概况 二、贝丘遗址分布 第四节 曙光初现 一、发现遗址 二、复查发掘 第二章 考古发掘与文化研究 **节 发掘整理 一、考古发掘 二、考古发现 三、文化分期 四、文化特征 第二节 文化内涵 一、渔猎采集文化 二、干栏建筑文化 三、原始制陶文化 四、宗教丧葬文化 五、周边文化关系 第三节 价值阐析 一、历史价值 二、科学价值 三、社会价值 第四节 研究综述 一、学科研究 二、对比研究 下编 保护与利用 第三章 保护历程与发展定位 **节 保护概况 一、顶蛳山考古遗址公园 二、顶蛳山遗址博物馆 第二节 保护措施 一、提升顶层规划设计 二、完善遗址保护标识 三、加大遗址保护宣传力度 第三节 文化定位 一、岭南史前文化的重要坐标 二、共同历史记忆的文化根基 第四节 发展状况 一、运营与现状 二、问题与展望 第四章 发展路径与文化实践 **节 “大遗址”缘起与发展 一、概念形成及保护历程 二、“真实性”“完整性”“延续性”的开发原则 三、《大遗址利用导则(试行)》阐析 第二节 “大遗址+”模式的拓展 一、“+博物馆”范式的优化 二、“+大数据”展示的开发 三、“+公众考古”纬度的延伸 四、“+进社区”渠道的拓宽 五、“+非遗展示”情境的尝试 六、“+体验休闲”活动的创新 七、“+主题文创”研发的进阶 八、“+主题研学”的宣教路径 第三节 文化铸魂与产业赋能 一、整合邕城文化资源 二、文化引领产业升级 三、建构顶蛳山文化圈 第四节 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展望 一、规划原则与设计准则 二、打造特色主题文化,加强文旅互动互联 三、优化基础配套设施,提升参观游览体验 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总体规划布局 附录一 大遗址利用导则(试行) 附录二 广西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办法(试行)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伟,副研究馆员,南宁孔庙博物馆副馆长,第十批南宁市新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主持完成“历史记忆、边疆治理与国家认同视阈下明清时期广西王阳明历史遗迹整理与研究”等各级科研项目8项。发表《多元一体维度下石寨山型铜鼓纹饰的文化解读》《建筑考古学视域下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研究——以南宁“三街两巷”为例》等多篇论文。 黄强,副研究馆员,南宁市顶蛳山遗址博物馆馆长,广西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广西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先后参加了市辖区、自治区及国家三峡工程考古大会战等20余项考古发掘任务。发表《广西地区古代火葬习俗探讨》《从墓葬材料看六朝时期桂东地区的文化面貌》《浅论广西地区两汉时期随葬品的演变》等多篇论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