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厚泽经方临证传心录(第2版)

包邮廖厚泽经方临证传心录(第2版)

¥52.8 (7.7折) ?
1星价 ¥52.8
2星价¥52.8 定价¥6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7359702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72
  • 出版时间:2024-03-01
  • 条形码:9787117359702 ; 978-7-117-35970-2

内容简介

廖厚泽承系峨眉临济医学之传承,毕生精研《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在前人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到见解与临证用药体系,指导临床,疗效显著。其后学弟子,在整理廖厚泽先生多次讲学资料的基础上,汇合临床带教指导,与先生口传心授内容,整理合集成书。本书上编以罗非集饬之先师北京医科大学讲座为蓝本,润以其随师临证指导、课徒入室见闻;下编以廖厚泽生前未刊之著述为主,汇集山东新汶王高银师叔、廖育群师兄等相关文章,以期展现峨眉丹道医学学术之全貌。此次新加入部分手稿,并结合读者反馈进行修订。

目录

上篇经方课徒传心录
**章绪论/3
**节东方文化的特征/3
第二节中医学基础知识/5
一、概述/5
二、中医生理概论/6
三、中医病理概论/8
四、中医医理概论/16
五、中医药理概论/16
六、中医诊断概论/18
七、学习中医的方法/20
八、关于医德/20
第三节关于《伤寒论》/21
一、关于作者/21
二、关于六经辨证/22
三、《伤寒论》的写作依据/23
四、伤寒与温病/24
五、《伤寒论》中的问题/27
第二章太阳病/28
**节总论/28
一、太阳病经证大纲/28
二、中风与伤寒脉证大纲/28
三、温病脉证大纲/30
四、太阳病阴阳真假辨/32
五、传经与不传经及欲解时/33
第二节桂枝汤证/34
一、桂枝汤正局/34
二、桂枝汤变局/39
三、桂枝汤禁则/41
四、桂枝汤类证变法/41
第三节麻黄汤证/42
一、麻黄汤正局/42
二、麻黄汤证变局/43
三、麻黄汤禁则/45
四、麻黄汤类证变法/49
第四节麻桂复合证/52
第五节太阳府证/53
一、蓄尿证/53
二、蓄水证/56
三、蓄血证/57
四、癃闭/60
第六节太阳病类似证/61
第七节汗吐下火迫变证/68
一、变证总论/68
二、误汗/69
三、误吐/74
四、误下/74
五、火逆证治/83
第八节刺期门法/86
·038·廖厚泽经方临证传心录(第2版)
第三章阳明病/88
**节总论/88
第二节阳明病清法/89
一、白虎汤证/89
二、白虎加人参汤证/90
三、栀子豉汤证/90
四、猪苓汤证/91
第三节阳明病下法/92
一、承气汤证论述/92
二、调胃承气汤证/93
三、小承气汤证/93
四、大承气汤证/94
第四节润导法/96
第五节阳明兼证/97
一、太阳未罢证/97
二、少阳未罢证/98
第六节阳明中风与阳明中寒/99
一、阳明中风与阳明中寒辨/99
二、阳明中风/99
三、阳明中寒/100
四、阳明病虚寒证治/100
第七节阳明辨证/101
一、汗出自愈辨/101
二、皮下虫行辨/101
三、头痛咽痛辨/101
四、谵语郑声及死候辨/102
五、汗多亡阳及死候辨/102
六、潮热盗汗辨/102
七、阳明津亡脉候/102
八、衄血先兆/102
第八节阳明发黄/103
一、发黄证因/103
二、寒湿发黄/103
三、欲作谷疸/103
四、茵陈蒿汤证/104
五、栀子柏皮汤证/104
六、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104
第九节蓄血证/104
第十节热入血室/106
第四章少阳病/108
**节总论/108
第二节传经与不传经/110
第三节少阳病不可汗吐下/110
第四节小柴胡汤证/110
第五节黄连汤证/112
第六节汗吐下变证/112
一、总论/112
二、大柴胡汤证/112
三、半夏泻心汤证/113
四、柴胡桂枝干姜汤证/114
五、柴胡桂枝汤证/114
六、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证/116
七、柴胡加芒硝汤证/117
第七节热入血室/118
一、刺期门法/118
二、小柴胡汤证/118
三、自愈证/118
第八节合病与并病/118
一、太阳与阳明合病/119
二、太阳与少阳合病/119
三、阳明与少阳合病/119
四、三阳合病/120
五、太阳阳明并病/120
六、太阳少阳并病/120
第五章太阴病/122
**节总论/122
一、太阴病提纲/122
二、太阴病辨证/123
第二节太阴病治则/124
一、解表法/124
二、太阴府证治法/124
三、温里法/125
四、太阴中风证/126
第六章少阴病/129
**节少阴病脉证大纲/129
第二节少阴反热证治/131
麻黄附子细辛汤证/131
第三节少阴寒化证治/133
一、附子汤证/133
二、麻黄附子甘草汤证/133
三、真武汤证/133
四、四逆汤证/134
五、通脉四逆汤证/134
六、白通汤证/135
七、白通加猪胆汁汤证/135
八、吴茱萸汤证/136
九、桃花汤证/136
十、灸刺法/137
第四节少阴病热化证治/137
一、热化便血证/137
二、黄连阿胶汤证/137
三、猪苓汤证/138
四、猪肤汤证/139
五、甘草汤及桔梗汤证/139
六、半夏散及汤证/139
七、四逆散证/140
第五节少阴病急下存阴证/140
第六节少阴病可治与不可治辨/140
第七章厥阴病/142
**节厥阴病提纲/142
第二节厥阴病热厥胜复辨/144
第三节厥阴病寒热错杂证治/145
一、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证/145
二、麻黄升麻汤证/146
第四节厥阴病热化证治/146
一、白虎汤证/146
二、白头翁汤证/146
三、小柴胡汤证/147
四、小承气汤证/147
第五节厥阴病寒化证治/147
一、冷结关元证/147
二、下虚戴阳证/148
三、哕逆腹满证/148
四、除中证/148
五、蛔厥证治/148
六、当归四逆汤证/149
七、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证/151
八、四逆汤证/151
九、吴茱萸汤证/151
十、茯苓甘草汤证/151
十一、厥逆灸法/151
第六节厥阴病禁则/152
一、不可攻表/152
二、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152
第七节厥阴病辨证/153
一、厥阴病欲愈脉候/153
二、愈与不愈/153
第八节厥阴病死候/153
第八章霍乱病与阴阳易/155
**节霍乱病/155
第二节阴阳易差后劳复/155
下篇廖厚泽遗论及后学论文合编
医学伦理学(廖厚泽)/159
《伤寒论》“六经”的概念(廖厚泽)/186
老中医王兹臣先生生平及学说(廖厚泽)/189
中药汤剂服用注意事项(廖厚泽讲授邓一飞整理)/193
丹医语录——先师廖公湖北宜昌行医记
(廖厚泽讲述邓一飞、曲伟录赵宇宁整理)/195
喉科证治(罗非整理)/230
跋(第1版)/232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分经候脉法研究者,分经候脉法是古代三部九候脉法的具体体现,在实践过程能深刻地体会到分经候脉的可靠性、准确性,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