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践社会科学系列实践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史与法律史研究

实践社会科学系列实践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史与法律史研究

1星价 ¥86.1 (7.3折)
2星价¥86.1 定价¥11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9867261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798
  • 出版时间:2024-04-01
  • 条形码:9787559867261 ; 978-7-5598-6726-1

本书特色

本书卖点
“大学问·实践社会科学系列”012号图书,丛书主编“超级教授”黄宗智关于中国社会经济史与法律史研究集大成之作,是其50余年学术生涯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总结。
立足本土、从实践出发的经济史和法律史研究。黄宗智教授“倡导从中国实际出发的社会科学”理念的系统化呈现,通过社会经济史研究中的悖论现象、近现代法律史中的“第三领域”等研究,深入、清晰地论述“实践社会科学”的方法、理论,探寻建立中国研究自身的新社会科学的方案。
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和问题意识。无论是经济史研究中渗透着对中国农村问题的思考,还是法律史研究中反思中国的治理模式,都透露出作者强烈的现实关怀。作者着眼于农村经济、民事法律实践、非正规经济等中国现实,探寻解决农村发展、国有企业改革、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等问题的可能途径。
建立理论和实践相连接而非对立的学术原则。研究的关键在于对理论和实践的连接,强调从实践到理论再返回到实践去检验的不断往返的认知过程,作者认为需要集中研究的不是两者之间的任何单一方面而是两者之间如何连接的问题。
手把手教你如何做学术。对于从事社会科学研究,作者从自己读书时期接受的学术训练、如何一步步走上科研道路并持续深耕、拓宽研究领域等,为迷茫的科研学子或刚起步的学者提供一整套清晰、详细、可操作性强的科研思路和成长路径。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黄宗智谈论学术研究“方法论”的著作,主要包括了农村经济史研究方法、法律史研究方法、关怀现实的学术研究方法以及社会科学有别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等,是其研究方法论文的总集成。
与一般社会科学从理论到经验再到理论的侧重理论的方法正好相反,作者提出从实践到理论再返回到实践检验的侧重实践的认识方法,即在扎实的经验研究基础上进行抽象化和概括,既非纯经验堆积也非纯理论空谈,而是两者的结合——“双手并用”。同时,有意识地避免从抽象化概括跳跃到理想化的违反实际的理论。作者追求的是对史实的*真实理解和概括,而不是普适理论的建构,即“到*基本的事实中去探寻*重要的概念”的基本研究思路。面对理论和经验实际、话语和实践的二元对立,作者强调我们要做的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要认识到,对真实世界来说,二元中的任何单一方面都是片面的,真正需要我们去集中关注的是两者间持续不断的相互关联和互动。本书卖点“大学问·实践社会科学系列”012号图书,丛书主编“超级教授”黄宗智关于中国社会经济史与法律史研究集大成之作,是其50余年学术生涯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总结。 立足本土、从实践出发的经济史和法律史研究。黄宗智教授“倡导从中国实际出发的社会科学”理念的系统化呈现,通过社会经济史研究中的悖论现象、近现代法律史中的“第三领域”等研究,深入、清晰地论述“实践社会科学”的方法、理论,探寻建立中国研究自身的新社会科学的方案。 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和问题意识。无论是经济史研究中渗透着对中国农村问题的思考,还是法律史研究中反思中国的治理模式,都透露出作者强烈的现实关怀。作者着眼于农村经济、民事法律实践、非正规经济等中国现实,探寻解决农村发展、国有企业改革、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等问题的可能途径。 建立理论和实践相连接而非对立的学术原则。研究的关键在于对理论和实践的连接,强调从实践到理论再返回到实践去检验的不断往返的认知过程,作者认为需要集中研究的不是两者之间的任何单一方面而是两者之间如何连接的问题。 手把手教你如何做学术。对于从事社会科学研究,作者从自己读书时期接受的学术训练、如何一步步走上科研道路并持续深耕、拓宽研究领域等,为迷茫的科研学子或刚起步的学者提供一整套清晰、详细、可操作性强的科研思路和成长路径。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黄宗智谈论学术研究“方法论”的著作,主要包括了农村经济史研究方法、法律史研究方法、关怀现实的学术研究方法以及社会科学有别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等,是其研究方法论文的总集成。 与一般社会科学从理论到经验再到理论的侧重理论的方法正好相反,作者提出从实践到理论再返回到实践检验的侧重实践的认识方法,即在扎实的经验研究基础上进行抽象化和概括,既非纯经验堆积也非纯理论空谈,而是两者的结合——“双手并用”。同时,有意识地避免从抽象化概括跳跃到理想化的违反实际的理论。作者追求的是对史实的*真实理解和概括,而不是普适理论的建构,即“到*基本的事实中去探寻*重要的概念”的基本研究思路。面对理论和经验实际、话语和实践的二元对立,作者强调我们要做的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要认识到,对真实世界来说,二元中的任何单一方面都是片面的,真正需要我们去集中关注的是两者间持续不断的相互关联和互动。 通过与西方主要学术理论的对话来建立符合中国历史实际和实践的概念和理论。从经验到理论的方法、凭借经验证据来综合多种理论传统的使用,决定其不同部分的取舍;核心则在于从*基本的史实中去寻找*重要的概念,然后再不断地到史料中去验证、提炼自己的假设。

内容简介

“超级教授”黄宗智关于中国社会经济史与法律史研究集大成之作。从悖论实际与理论概括相关的农村社会经济史研究、实践法史研究、实践经济史研究的课题出发,进而倡导从实践出发的研究进路,并且反思中西方不同理论的价值与局限,指出西方中心论及其理论范式与中国历史研究的悖论差异。作者认为学术研究应该尽量避免形式化理论的简单套用,强调历史感和真实感,以从实践到理论再返回到实践检验的侧重实践的认识方法,重视本土经验和实践。

目录

导论 **编 悖论实际与理论概括:农村社会经济史研究 第1章 中国研究的规范认识危机——社会经济史的悖论现象 第二编 表达/话语与实践:法律史研究 第2章 介于民间调解与官方审判之间:清代纠纷处理中的第三领域 第3章 中国的“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国家与社会间的第三领域 第4章 学术理论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四个陷阱和一个问题 第5章 近现代中国和中国研究中的文化双重性 第三编 现实关怀的学术研究 专题一 实践社会科学建构 第6章 认识中国——走向从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 第7章 悖论社会与现代传统 专题二 实践法史研究 第8章 中国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 第9章 中国法律史研究的现实意义 第10章 《历史社会法学:中国的实践法史与法理》 专题三 实践经济史研究 第11章 从实践出发的经济史和经济学 第12章 明清以来的乡村社会经济变迁:历史、理论与现实 第13章 “家庭农场”是中国农业的发展出路吗? 专题四 非正规经济研究 第14章 中国被忽视的非正规经济:现实与理论 第15章 中国发展经验的理论与实用含义:非正规经济实践 第16章 重新认识中国劳动人民:劳动法规的历史演变与当前的非正规经济 专题五 国家体制与经济体系的探讨 第17章 集权的简约治理——中国以准官员和纠纷解决为主的半正式基层行政 第18章 “项目制”的运作机制和效果是“合理化”吗? 第19章 国有企业与中国发展经验:“国家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20章 道德与法律:中国的过去和现在 后记一 法学和社会科学应该模仿自然科学吗? 后记二 问题意识与学术研究:五十年的回顾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黄宗智,普林斯顿大学学士,华盛顿大学博士,1966年始任教于UCLA历史系,1991年晋升“超级教授”,2004年荣休。主要著作有《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获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奖)、《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获亚洲研究协会列文森奖)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