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镜头下的火塘——“物”像生产与身份认同

镜头下的火塘——“物”像生产与身份认同

1星价 ¥52.5 (5.9折)
2星价¥52.5 定价¥8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633561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04页
  • 出版时间:2024-02-01
  • 条形码:9787576335613 ; 978-7-5763-3561-3

内容简介

本书选取2000年以来的彝族题材影视作品和与彝族影视生产者的访谈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中物与身份认同的相关理论为理论框架,以深度访谈、话语分析为研究方法,尝试对彝族影视生产者对题材影视作品中物的处理作出归纳、分析,进而探究彝族影视生产中的物如何建构彝族身份认同。

目录

第1章 绪论:作为文化生产实践的身份认同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动机 1.3 问题提出 1.4 概念界定 1.4.1 身份认同 1.4.2 民族认同 1.4.3 认同 1.4.4 影视生产 1.5 研究意义 1.5.1 理论意义 1.5.2 实践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影视生产与民族身份认同 2.1 身份认同研究 2.1.1 身份认同研究综述 2.1.2 影视生产与身份认同研究综述 2.2 民族身份认同研究 2.2.1 民族身份认同研究综述 2.2.2 民族影视生产与民族身份认同研究综述 2.3 彝族题材影视生产与身份认同研究综述 第3章 研究设计:对彝族题材影视作品及其生产者的质化研究 3.1 理论框架 3.1.1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物与身份认同的关系 3.1.2 影视中的物与身份认同的关系 3.2 研究方法 3.2.1 质化资料收集 3.2.2 质化资料分析 3.3 对访谈对象及访谈场景信息介绍 3.3.1 大凉山地区的影视从业者及相关影片介绍 3.3.2 小凉山地区的影视从业者及相关影片介绍 3.3.3 贵州地区的影视从业者及相关影片介绍 3.3.4 楚雄、红河、石林等云南聚居区的影视从业者及相关影片介绍 第4章 研究发现:“物”的影视生产与彝族身份认同实践 4.1 作为民族文化仪式载体的物 4.1.1 毕摩的法器和法具 4.1.2 以虎为代表的动物 4.1.3 树、石、山、火 4.1.4 物与社会关系 4.2 作为日常生活要素的物 4.2.1 火塘、漆器与家庭生活 4.2.2 服饰、饮食与个人体验 4.2.3 代表“现代生活”的物 4.3 作为财富与地位象征的物 4.3.1 白银 4.3.2 现金与“ 品” 4.3.3 物的对比 4.4 作为社会机制呈现的物 4.4.1 物与家支制度 4.4.2 物与商品经济 4.4.3 物与产业发展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石谷岩,1991年4月生。2013年7月获得中央民族大学法学学士学位,2015年7月获得清华大学法学硕士学位,2021年10月获得清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2021 年10 月起入职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思政教育、文化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等。主持 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发表论文十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