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6106435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488页
  • 出版时间:2024-05-01
  • 条形码:9787576106435 ; 978-7-5761-0643-5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梳理和阐述西汉经学的形成和发展,辨析经籍与儒学形成的渊源,经学与儒道法等诸子的关系。按历史进程,整理了自西汉初期经学的产生,到汉武帝时期的“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经学思想;昭帝、宣帝时期经学的极盛时期;元、成、哀帝时期经学的发展以及经传、礼乐研究与两汉时期的**次今古文之争;平帝与王莽时期重经依礼的思想;礼义与经学指导下的制度和影响。此书的出版将为学界提供一部系统的关于汉代经学史研究的著作,满足当前对经学研究的文献需求和思想借鉴。

目录

引言 两汉经学史刍议 一、经籍与儒学的形成 二、经学与今、古文学 三、今、古文派系之分 四、鲁学、齐学、燕学及晋学之分 五、提倡儒术的斗争 **章 汉初儒学及其与道、法、杂等家的关系 一、汉初诸儒 二、孔鲋与叔孙通 三、陆贾 四、张苍与贾谊 五、伏胜与晁错 六、贾山与袁盎 七、《高祖传》与《孝文传》 八、儒与道、法、杂等之争 第二章 汉武帝时期的经学——独尊儒术、罢黜百家 一、三次贤良对策 二、定礼乐、立制度 三、经学大师——董仲舒的思想 四、张汤与赵禹 五、司马迁 六、武帝时的经学 七、儒家内部争论 八、独尊儒术的意义及其深远影响 第三章 昭帝、宣帝时期的经学 一、昭帝与经学 二、盐铁会议 三、著名经学家 四、宣帝与经学 五、石渠阁会议 六、戴德与《大戴礼记》 七、《礼记》与《王制》篇 八、经学的极盛时期 九、名臣贤臣 第四章 元帝、成帝、哀帝时期的经学 一、元帝与经学 二、辅政之臣与经学 三、匡衡的经学思想及礼乐主张 四、成帝、哀帝时期的经学 五、元、成、哀时期的宗庙礼法 六、成帝时郊祀之争 七、哀帝时乐制改革 八、阴阳灾异与《经》《传》礼义 九、刘向、刘歆与**次今、古文之争 第五章 平帝与王莽时期的经学 一、概述 二、王莽与经学 三、扬雄的经学成就 四、著名经学家 第六章 西汉时期的礼义与礼仪研究 一、选举制度 二、教育制度 三、家庭与乡党之礼 四、断事与决狱 五、《仪礼》研究与《大射仪》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华友根,上海川沙人,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衡水学院特聘教授。多年从事古代政治法律思想及中国近代法律思想等领域的研究。著有《董仲舒思想研究》《西汉礼学新论》和《中国近代法律思想史》(上下册)等著作。在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并多次获奖,在学界享有较高声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