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孩子的中国航天科普绘本:太空,我们来啦--启程(精装绘本)

包邮给孩子的中国航天科普绘本:太空,我们来啦--启程(精装绘本)

¥42.3 (7.2折) ?
1星价 ¥42.3
2星价¥42.3 定价¥5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8918506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2开
  • 页数:44
  • 出版时间:2024-05-01
  • 条形码:9787558918506 ; 978-7-5589-1850-6

本书特色

这套书分为3个分册,分别是启程、征途、领航。
**册启程,从*早的学习鸟类飞行开始,到**次乘坐热气球飞行,人类终于实现了飞上蓝天的梦想;从飞行者1号到东方1号,人类能够借助工具冲出地平线,直到冲出地球,拥抱太空,本册是以人类的飞天之梦的实现进程为主线,讲述了世界航天发展的重大历史与成就,发展与转折。
第二册征途,让我们将目光拉回现在,你知道什么时软着陆吗?登上月球需要几步呢?*远的探测器飞到哪里了?本书让小朋友身临其境地感受升空的神奇与太空的魅力,带大家探索月球背面和火星的奥秘,以及更深更远的宇宙。同时特别介绍了北斗3号、嫦娥计划和天问一号背后的故事。
第三册领航侧重于介绍人类在太空的活动。从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绕地球1圈开始,到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再到中国空间站迎来一批又一批的太空住客。打开这本书,我们一起坐上飞船去太空旅行吧!书的*后还特别介绍了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巨大努力的航天人的故事。
对比市面上的很多航天科普书籍,大部分都是花大量的篇幅讲述西方几十年来的航天成就,而国内原创科普书则侧重聚焦于某一个航天工程或者某一种航天器。与它们不同,这套书力图展示历史发展的纵深维度:
书中是这么描述的:从中国的万户飞天算起,到20世纪初载人飞机的出现,经历了600年。此后,又过了五六十个春秋,才有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宇宙飞船,在离地面近400千米的高空,绕地球飞行一周。又过了几个寒暑,美国人驾驶着飞船登上了月球。
可以这么说,这套书是站在全球视角,讲述整个人类的飞天史故事。
同时,这套书尤其侧重讲解中国航天的成就,打破西方视角,将中国*尖端*前沿的航天科技全部展示给孩子们看。通过介绍中国航天的四大主要任务:探月工程、火星探测工程、载人航天工程以及北斗导航工程,让小航天迷们轻轻松松就记住了50多个“航天重器”,比如嫦娥系列、天问一号探测器、祝融号火星车、羲和号太阳探测器、中国空间站、长征家族等等,都将在这套书里一一呈现。
可以说,《太空,我们来啦》就是站在中国视角,全面介绍中国航天事业的重大进展与成就,让孩子见证中国航天的崛起,向世界展现大国科技的力量,激发孩子们的科技自信和爱国热情。
这套书的作者是来自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2位科学家,他们历时2年反复打磨了7版文稿,才将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与超越、曲折和发展一一还原到孩子们面前。
绘者是旅居纽约的华裔插画师李含柔,她的作品曾入围纽约插画家协会展,3X3国际插画年鉴优秀奖,2019年德国红点奖。这套书分为3个分册,分别是启程、征途、领航。 **册启程,从*早的学习鸟类飞行开始,到**次乘坐热气球飞行,人类终于实现了飞上蓝天的梦想;从飞行者1号到东方1号,人类能够借助工具冲出地平线,直到冲出地球,拥抱太空,本册是以人类的飞天之梦的实现进程为主线,讲述了世界航天发展的重大历史与成就,发展与转折。 第二册征途,让我们将目光拉回现在,你知道什么时软着陆吗?登上月球需要几步呢?*远的探测器飞到哪里了?本书让小朋友身临其境地感受升空的神奇与太空的魅力,带大家探索月球背面和火星的奥秘,以及更深更远的宇宙。同时特别介绍了北斗3号、嫦娥计划和天问一号背后的故事。 第三册领航侧重于介绍人类在太空的活动。从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绕地球1圈开始,到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再到中国空间站迎来一批又一批的太空住客。打开这本书,我们一起坐上飞船去太空旅行吧!书的*后还特别介绍了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巨大努力的航天人的故事。 对比市面上的很多航天科普书籍,大部分都是花大量的篇幅讲述西方几十年来的航天成就,而国内原创科普书则侧重聚焦于某一个航天工程或者某一种航天器。与它们不同,这套书力图展示历史发展的纵深维度: 书中是这么描述的:从中国的万户飞天算起,到20世纪初载人飞机的出现,经历了600年。此后,又过了五六十个春秋,才有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宇宙飞船,在离地面近400千米的高空,绕地球飞行一周。又过了几个寒暑,美国人驾驶着飞船登上了月球。 可以这么说,这套书是站在全球视角,讲述整个人类的飞天史故事。 同时,这套书尤其侧重讲解中国航天的成就,打破西方视角,将中国*尖端*前沿的航天科技全部展示给孩子们看。通过介绍中国航天的四大主要任务:探月工程、火星探测工程、载人航天工程以及北斗导航工程,让小航天迷们轻轻松松就记住了50多个“航天重器”,比如嫦娥系列、天问一号探测器、祝融号火星车、羲和号太阳探测器、中国空间站、长征家族等等,都将在这套书里一一呈现。 可以说,《太空,我们来啦》就是站在中国视角,全面介绍中国航天事业的重大进展与成就,让孩子见证中国航天的崛起,向世界展现大国科技的力量,激发孩子们的科技自信和爱国热情。 这套书的作者是来自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2位科学家,他们历时2年反复打磨了7版文稿,才将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与超越、曲折和发展一一还原到孩子们面前。 绘者是旅居纽约的华裔插画师李含柔,她的作品曾入围纽约插画家协会展,3X3国际插画年鉴优秀奖,2019年德国红点奖。 为了给孩子们还原*真实的航天器,并保留中国航天人一贯的浪漫飞天色彩,我们在画风上打破了航天题材常用的具象线条写实手法,而是采用色彩鲜艳的扁平化色块,以此来突破航天科技的高冷感,将科技与浪漫完美结合在一起,让人从视觉上就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另外大量采用大场景描绘,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航天器,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参与感。 这套书的背书团队也是非常硬核!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为小读者倾情寄语,也有中国航天科普大使苟利军老师和刘勇老师,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航天科普达人李传江老师的联袂推荐。 为了拉近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我们还在每本书的*后都设置了一个特别的板块:胖五访谈录,讲述长征五号光环背后的“心酸”往事;祝融号探险日记,揭秘祝融号登陆火星后的跌宕旅程;来自空间站的信,带孩子们深度了解航天员在空间站里的吃穿住行。 除此之外,这套书还拓展了每本书内容,配备了3个太空视频,无需下载APP,扫描封底二维码即可查看。

内容简介

《启程》:起初,人类向往天空,为了飞上蓝天,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的飞行器,直到**枚火箭冲出地球,人类开始了对太空的探索。

作者简介

作者: 王柏懿 原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高速高温气动力学、等离子体技术与诊断、多相流体动力学及环境工程等研究。 林烈 原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研究员。两位老师热衷于航天科普事业,举办过多次讲座。 绘者: 李含柔,中国插画家,现居纽约曼哈顿。在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攻读插画硕士学位。她擅长从传统技术中获得灵感,用现代数字媒体的方式,带来独特的触感。她的插图通常给人带来乐观、舒缓和情绪化的感受。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