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12147294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7
- 出版时间:2024-04-01
- 条形码:9787121472947 ; 978-7-121-47294-7
本书特色
本书在内容方面,以?的故事,为??脉络和内容组织方式。展现师徒传承等传统文化特征的社会组织形态。表现年轻的新一代修复师的?活?式;与老同志的不同,其中蕴含着这一古老手艺的创新以及与今天现代社会的联系。多角度、多维度地展示故宫修复师的生活与工作的联系,他们活灵活现的个性与爱好。更深入、更生动。在影像表达方面,本书使用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影像来诠释对于文物和修复师生活的态度:作品堆叠观念摄影+人物肖像+工作照+生活照+环境+特写+文献+手稿笔记。因为是内部摄影师而不是外面进入故宫的剧组,本书作者得以近距离长时间的拍摄,这是本书的*大优势之一。 这本书*早的书名叫做“格物”。取自于成语“格物致知”,“格物致知”则出自儒家经典《大学》。大概意思是通过对事物的穷极探究来求得真理。古人对“格物致知”阐释分为两派,程颐、朱熹将其解释为“即物穷理”,陆九渊、王阳明将其解释为“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虽然两派在学术上有所争议,但都强调了“格物”和“致知”的联系,世间的事物和人的内心世界是相通的。关于“格物”*著名的故事便是王阳明“格竹”,我们的古人从“格物”出发希望通晓世间道理以达到“致知”的境界。这是一个复杂且高深的哲学问题,结合本书作者所采访拍摄的对象和内容来看,也还是很恰当的。 文化史、戏剧史学者 赵珩 他们是故宫文物的守望者,也是文物的维护者。我们在观瞻文物时看不到他们的名字,但是他们的熠熠光彩却与那些文物同在。 故宫文物修复师 王津 我的爷爷在故宫的图书馆工作,我16岁接班来到故宫学习古钟表修复,一转眼46年过去了……这本书讲述的不只是文物修复,更多的是细碎的人生故事,通过这些平凡的日常描述,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些许收获。 敦煌研究院摄影师 孙志军 摄影师韩童与书中的故宫文物修复专家们亦师亦友,朝夕相处使得他能够以翔实而多视角的照片梳理默默无闻的修复专家。样式平平却饱经磨砺的独门工具、专注笃定的眼神、传承有序的档案史料,无不体现出修复专家们对古物的感情,以及对修复技艺的精进把握。书中不多的几幅故宫环境,不单单反映寒暑易节,更投射出摄影师的坚持,亦是其自身的工匠之道。 摄影家 黑明 翻阅这本书,无论是灿烂辉煌的故宫文化精髓,还是炉火纯青的修复技术传承;无论他们对文物古迹的敬畏之心,还是甘于寂寞的非凡艺术人生,无不呈现在青年摄影家韩童的影像里。
内容简介
故宫的文物修复师们薪火相传,师徒同心;他们坚持“择一事,终一生”的信仰。本书作者——故宫摄影师韩童用多年拍摄的**手影像和多年的采访积累,深入讲述文物修复师们的故事。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掀起了近几年的文物、文化、历史、国学热潮。在这之后,修复师王津、王有亮、屈峰等人一度在网络上成为“网红”。本书的作者、摄影师正是文物修复部门的一员,在故宫修复部任专职摄影师。作者想通过只有故宫的“自己人”才能接触到的视角,拍摄和观察这些距离历史*近的大国工匠的生活方式——看他们的喜怒哀乐,体会他们的爱好,理解他们的惆怅,探索他们的生活与工作的连接点是什么……本书所展现的,是从工作中走出来,重新回归生活,再走入工作和他们的精神中去,更深入、更全面的展示和探究大国工匠的精神动力和性格。摄影,仅仅是一个探索的手法。背后的故事将更加吸引人。
目录
作者简介
韩童,2016年至今工作于故宫博物院,任馆员,从事文物摄影、文物数字化采集与研究工作。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专业硕士。作品经常发表于《中国摄影家》杂志及《大众摄影》等媒体。
-
两张图读懂两宋
¥16.0¥76.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24.0¥49.0 -
清朝穿越指南
¥14.4¥45.0 -
人类酷刑简史
¥20.1¥59.0 -
万历十五年
¥16.3¥25.0 -
唐潮:唐朝人的家常与流行
¥23.1¥68.0 -
两晋其实很有趣
¥9.2¥35.0 -
朱元璋传
¥14.0¥39.0 -
汉朝其实很有趣
¥9.7¥38.0 -
从三十项发明阅读世界史
¥11.7¥39.0 -
胡同里的姑奶奶
¥27.8¥78.0 -
至道无餘蕴矣:梁漱溟访谈录
¥24.1¥68.0 -
创造圣经的城市
¥19.7¥58.0 -
中国近代史
¥6.0¥20.0 -
告别与新生-大师们的非常抉择
¥16.0¥45.8 -
明朝那些事儿大结局 第七部
¥8.9¥29.8 -
中国近代史
¥12.7¥39.8 -
中国通史
¥18.5¥45.0 -
硬核原始人
¥21.0¥65.0 -
谁是剽窃者:牛顿与莱布尼茨的微积分战争
¥15.8¥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