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1744159
  • 装帧:软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637
  • 出版时间:2024-03-01
  • 条形码:9787511744159 ; 978-7-5117-4415-9

本书特色

新渡户的《修养》是一本关于人格形成的的论著。不仅在明治后期至大正时代形成一股时代思潮的各修养组织的思想运动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书中提出了一种新的价值观,其中蕴涵着从根本上改变日本人民族气质的目标和独特的方法论。 此书是《武士道》的作者新渡户稻造关于人生、修养的一部励志书。从明治末到昭和初期,曾经再版148次。一百年来,此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日本人的精神生活。 《修养》的另一可贵之处,在于它是为普通人写的。……较之教人如何成为事业上的成功者,这本书更是教人如何成为人格上的成功者。毫无疑问,后者比前者更重要,也更能给人带来真正的幸福感。

内容简介

《修养》是一本关于人格形成的的论著。不仅在明治后期至大正时代形成一股时代思潮的各修养组织的思想运动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书中提出了一种新的价值观,其中蕴涵着从根本上改变日本人民族气质的目标和独特的方法论。 此书是作者新渡户稻造关于人生、修养的一部励志书。从明治末到昭和初期,曾经再版148次。一百年来,此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日本人的精神生活。《修养》的另一可贵之处,在于它是为普通人写的。较之教人如何成为事业上的成功者,这本书更是教人如何成为人格上的成功者。毫无疑问,后者比前者更重要,也更能给人带来真正的幸福感。 如果说《武士道》是他向世界介绍日本人的精神生活是什么样的一本书,《修养》则是他时隔十年后重新探索日本的精神生活应该怎么样的一本书。 20世纪初,新渡户稻造批判物质文明横行的《修养》成为经久不衰的书。《修养》主张自我修养比功名利禄更重要。21世纪的今天,世界面临着更大的危机,《修养》的出版将成为应对物质文明泛滥的一剂良药。

目录

总 论/ 1 **章 青 年/ 21 一、“长岁数”意味着什么 / 23 二、“身有老少,而心无老少”/ 31 三、青年身上也有天性淡泊的一面/ 37 四、青年要积蓄元气/ 41 第二章 立 志/ 47 一、 凡夫俗子也需要立志/ 49 二、 人也要呼吸纵向的空气/ 51 第三章 职 业/ 65 一、职业的选择也是学问的选择/ 67 二、没有特别爱好者的职业选择/ 82 三、当境遇不允许满足志愿时/ 86 四、不要被名声所迷惑/ 92 五、缺少经费不会影响立志/ 95 第四章 信 念 / 99 一、“人的一生如负重远行”/ 101 二、小事当中存在大原则/ 109 三、妨碍恒心的原因不仅仅来自内心/ 129 第五章 勇 气/ 147 一、恪守道义是勇气修养的**步/ 149 二、如何修养勇气 / 153 第六章 克 己/ 165 一、“克”是绝对的,不问有无敌手/ 167 二、应该战胜的真正敌人潜藏在此/ 173 三、克己之工夫在于一呼一吸之间/ 183 四、克己的程度/ 191 第七章 名 誉/ 197 一、名誉并非存在于自身之外/ 199 二、获得名誉的同时必定伴有几分危险/ 212 三、名誉是手段还是目的 / 232 四、即使达不到目标也要把理想置于高处/ 248 第八章 储 蓄/ 263 一、文明是精力的储蓄/ 265 二、有储蓄意识的人大多是思维缜密的人/ 274 三、储备体力不是虚张声势/ 285 四、将储备的知识显露出来的机会至关重要/ 298 五、积德不论人和时间/ 307 第九章 阅 读/ 315 一、我从读书中学到的/ 317 二、一生受益的阅读之法/ 327 第十章 逆 境/ 337 一、没有人不会身处逆境/ 339 二、苦难磨炼一些人,也毁灭一些人/ 354 三、处于逆境时退后一步再行动/ 401 四、顺境和逆境之间也许仅一步之遥/ 413 第十一章 顺 境/ 439 一、凡人皆有得意时/ 441 二、人在身处顺境时更加容易掉以轻心/ 449 三、境遇的好坏只在一念之间/ 458 第十二章 处 世/ 475 一、人在社会中应该努力的方向/ 477 二、善用自己的境遇/ 484 第十三章 道 路/ 495 一、一条人应该走的路/ 497 二、世上的路有高有低/ 518 第十四章 默 思/ 537 一、静思默想是灵魂与天地的交会/ 539 二、沉默五分钟/ 549 三、以体会人生真味为目标/ 562 第十五章 暑 天/ 577 一、夏季是*佳的精神修养期/ 579 二、让散乱的精神尽量归一/ 592 第十六章 新 年/ 615 一、新年是重新出发的好机会/ 617 二、将自己的愿望变为现实/ 630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新渡户稻造(1862-1933),国际政治活动家,农学家,教育家,思想家。1862年出生于日本盛冈。札幌农业学校毕业后,留学美国、德国。1894年在北海道的札幌市设立远友夜校。历任札幌农业学校教授、高等学校校长、东京帝国大学教授、东京女子大学任校长。1919年至1926年担任国际联盟副秘书长。1933年,在加拿大维多利亚市去世。著作有《武士道》《随想录》《东西文化交流》《处世之道》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