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20599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96
  • 出版时间:2024-05-01
  • 条形码:9787522205991 ; 978-7-5222-0599-1

内容简介

1945年,科耶夫在给法国政治领袖戴高乐的建言书《法国国是纲要》里提出“拉丁帝国”理念,本书即围绕科耶夫“拉丁帝国”理念编译而成。书中所录文献从三个方面介绍科耶夫的思想:一是国际政治方面,选录了《法国国是纲要》、科耶夫和施米特的通信,以及科耶夫应施米特之邀的讲演;二是神学方面,选录了《科耶夫-费舍德文献》;三是与科耶夫整个论证的哲学基础相关,选录了《黑格尔哲学中的死亡理念》。此外,本书还收录当代学者的研究文献,尤其围绕科耶夫与施米特的异同和争论。

目录

编译者前言:绝对精神的喜剧与自我意识的悲剧(邱立波) **编 法国国是纲要 (科耶夫) 黑格尔哲学中的死亡理念 (科耶夫) 科耶夫—费舍德文献 (科耶夫、费舍德) 科耶夫—施米特通信 (科耶夫、施米特) 从欧洲视角看殖民主义 (科耶夫) 第二编 科耶夫的拉丁帝国 (霍斯) 世界的多样性:新背景、旧同盟 (阿隆) 世界的多样性 (赫克舍) 施米特的欧洲 (麦考米克) 施米特的大空间秩序概念 (莫尔顿) 欧洲与世界新秩序 (霍斯) 三种全球秩序观念 (缪勒) 第三编 普遍均质国家的合理性 (霍斯、弗洛斯特) 评科耶夫《无神论》 (佩姆) 评《法权现象学纲要》 (佩姆) 评《僭主的爱欲》 (达格利尔)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亚历山大·科耶夫(1902-1968),法国哲学家、外交家。出生于莫斯科,1919年科耶夫离开苏俄,前往德国。在德国,他靠做生意来维持生活,同时研究哲学。1926年,他获得海德堡大学博士学位,导师是卡尔·雅斯贝尔斯。1933年移居法国,提出自己的哲学论题“后历史”,这个论题在许多方面界定了我们对后现代,以至我们生活的当下的理解。战后,科耶夫完全放弃了哲学研究,因为在历史终结之后空谈哲理对他来说不再有任何意义。他开始投身于外交事务。作为法国驻欧共体的代表,科耶夫成了当今欧盟的缔造者之一。他起草的关于欧洲共同体海关税则的协定至今仍是欧洲经济体系的重要核心之一。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