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776823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9cm
  • 页数:120页
  • 出版时间:2024-01-01
  • 条形码:9787507768237 ; 978-7-5077-6823-7

内容简介

在亚洲中部的广大土地上,居住着一个古老的民族——哈萨克族。他们过着游牧生活,性格豪爽、热情好客。草原上的哈萨克人,既是畜牧业的行家,也是捕猎能手。他们传统的捕猎武器,除猎狗外,主要是猎鹰。每个哈萨克人都是狩猎高手。每当冬季出猎,剽悍的哈萨克猎手,身跨天山骏马,手托凶猛的猎鹰,在猎犬的前呼后拥下,放马奔驰于山林草上,每次行猎,必会有所收获。而所得之物,不论是黄羊、狐狸,还是野鸡、野兔,都要归功于灵巧勇猛的猎鹰。他们打猎不用现代化的武器,而是用传统的武器——金雕。于是这个神奇的部落就有了一个神奇的名称“猎鹰部落”。金雕是地球上*大*凶悍的一种鹰。在中国元代,强悍的哈萨克猎人就驯养金雕来捕杀野狼。金雕所向无敌的猎杀能力使其成为哈萨克牧民崇拜的图腾,但要让桀骜不驯的金雕成为人类的挚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至今在草原上仍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匹好马难换一只好雕。早在4000年前,哈萨克的族祖先就有养鹰驯鹰的习惯,公元前500年传到了亚洲其他地方。

目录

目 录 前 言 001 **章 鹰与狩猎 002 **节 鹰与猎鹰 003 第二节 狩猎与游牧民 006 第二章 驯养猎鹰 012 **节 驯鹰过程 012 第二节 驯鹰工具 035 第三节 猎人与猎鹰 047 第三章 鹰猎活动 058 **节 猎手的伙伴和助手 058 第二节 架鹰出猎 067 第三节 猎鹰与猎物 073 第四节 鹰猎活动的习俗 076 第五节 鹰猎活动与服饰 080 第四章 猎鹰的象征意涵 084 **节 猎鹰成为文化形象和文化符号 084 第二节 猎鹰的故事与传说 087 第三节 猎鹰的艺术表现 090 第四节 猎鹰文化节 095 第五节 猎鹰回归自然 116 结 语 119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建民,1957年6月生于新疆乌鲁木齐市,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研究领域為社会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艺术人类学,新疆民族历史与文化。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或重大委托项目子课题6项、国家民委项目6项、北京市项目2项,横向应用性、咨询性课题十余项;出版《中国民族学史(上下卷)》(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1998年)、《艺术人类学新论》(民族出版社,2008年)、《西藏唐卡的传承与保护》(合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等近十部学术著作;发表《与社会学结缘的中国人类学——基于20世纪前半期的学科史讨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扶贫开发与少数民族文化——以主体性讨论为核心》(《民族研究》2012年第3期)等百余篇学术论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