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川纵横:宋至清时期湘鄂山区政区与军事地理研究

山川纵横:宋至清时期湘鄂山区政区与军事地理研究

1星价 ¥66.8 (7.5折)
2星价¥66.8 定价¥8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258829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22
  • 出版时间:2024-06-01
  • 条形码:9787010258829 ; 978-7-01-025882-9

内容简介

本书注重“长时段”“全域性”理论在历史研究中的运用,从政区建置、自然地理环境、人口构成等多方面因素分析湘鄂山区作为两湖地域中特殊区域的形成与特征。同时,探索分析为湘鄂山区治理而建置的以宋代寨堡、明代卫所、清代汛塘为核心的基层军事体系(“三大军事体系”)在区域内的发展演变及分布。以“三大军事体系”建置的具体分布变化,反映湘鄂山区对于由中原通往西南的交通要道的军事保障与历代王朝在两湖地区的治理重心从整个湘鄂山区到湘西武陵山区(“湘西苗疆”)的转变过程与结果。深化历史地理学中“界域”(过渡地带)理论,提出并确定湘鄂山区与两湖低山丘陵、平原地区之间的“界域”,提出此“界域”是历史时期西南民族地区与中部汉族地区的过渡地带,也是历史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为频繁、交融*为深刻的地带,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录

(仅供参考,请以实书为准) 绪论 **章 郡县制度的全面推行:秦至清时期湘鄂山区的政区建置 **节 郡县的推广:秦至唐时期湘鄂山区政区建置 第二节 宋代湘鄂山区的“特殊政区”:羁縻州考 第三节 明至清前期湘鄂山区的“特殊政区”:土司的建置与分布 第四节 府州县制度的全面建立:清中期湘鄂山区“改土归流” 第二章 山川纵横:湘鄂山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节 武陵山区自然地理环境 第二节 雪峰山-八十里大南山区自然地理环境 第三节 五岭-阳明山-九嶷山与诸广山-骑田岭地区自然地理环境 第四节 整体视域下的湘鄂山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与区域差异 第三章 多元融合:湘鄂山区的人口构成 **节 武陵山区的人口构成 第二节 雪峰山-八十里大南山区的人口构成 第三节 五岭-阳明山-九嶷山与诸广山-骑田岭地区的人口构成 第四节 整体视域下湘鄂山区的人口构成特征与区域差异 第四章 控险扼要:宋至清时期湘鄂山区的“寨堡”体系 **节 南多北少:宋代湖北武陵山区寨堡建置与分布 第二节 由南至北:明代湖北武陵山区社会与寨堡分布格局的变迁 第三节 遍地开花:清代湖北武陵山区社会与寨堡分布格局的变迁 第四节 特殊政区与州县政区之间:宋代湖南山区寨堡建置与分布 第五节 五岭之间:明代湖南山区寨堡的分布与分类 第六节 湘水上游:清代湖南山区寨堡建置与分布 第五章 以卫治民:明代湘鄂山区的卫所体系 **节 以施州为中心:湖北武陵山区卫所体系 第二节 以湘西为中心:湖南武陵山区卫所体系 第三节 以辰靖为中心:雪峰山区卫所体系 第四节 以永宁为中心:五岭山区卫所体系 第五节 互为兼制:湘鄂山区边缘卫所体系 第六章 军政兼理:清代武陵山区的汛塘体系 **节 深入武陵山腹地:湘西营汛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第二节 提供保障:汛塘体系与湘西市场的设置及发展 第三节 融入基层:营汛设置与村寨管理 第四节 维护秩序:营汛体系与湘西客民管理及土客矛盾解决 第七章 地名时空:地名学视野下的湘鄂山区治理与发展进程 **节 尝试与奠基:历史地名学视野下明代以前湖南山区治理 第二节 地名所折射:明代湖南山区以湘西南为重心的治理 第三节 地名所呈现:以“湘西”为中心的清代湖南山区治理 第四节 王朝与地方:历史地名学视野下的湖北武陵山区治理 结 语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周妮,重庆彭水人,苗族,中国史博士、博士后。现为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边疆学、历史人文地理、民族史等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暨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博士后面上资助项目1项。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历史地理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贵州民族研究》《青海民族研究》《宋史研究论丛》等刊物发表论文近30篇。合作出版《江南景观史》《从金山到上海:金山区历史地理研究》《图溯上海·上海市测绘院藏近代上海地图文化价值研究》著作3部。曾获云南省2020年博士后科研基金成果奖励二等奖、第五届谭其骧禹贡基金优秀青年历史地理论文三等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