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研究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研究

1星价 ¥44.3 (7.5折)
2星价¥44.3 定价¥5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248653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90
  • 出版时间:2024-06-01
  • 条形码:9787010248653 ; 978-7-01-024865-3

内容简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有其要素构成、系统运行和传播模式,与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相伴相生,在五四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都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新时代,要科学依据“定性与定量统一”“动态与静态统一”“长期与短期统一”原则,有效解决传播者及传播内容、方法、环境与受众之间的矛盾,在完善传播模式和新方法新路径中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

目录

(仅供参考,请以实书为准) 导 论 **章 传播学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理阐释 **节 传播学及其相关概念比较分析 一、传播、信息与符号的比较分析 二、传播、宣传与教育的比较分析 三、传播、传播学及其兴起发展路径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理探究 一、“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和特征 第三节 传播学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证分析 二、两者相关概念的逻辑关系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要素与模式 **节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要素构成 一、传播者:传播系统的主导 二、传播内容:传播系统的信息 三、传播媒介:传播系统的渠道 四、传播受众:传播系统的主体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要素特征 一、传播者特征和影响因素 二、传播内容的语言特征 三、传播媒介的系统性要素 四、传播受众的系统性构成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系统模式 一、系统模式 二、基本特点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过程分析 **节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者系统分析 一、传播者的制度环境分析 二、影响传播者把关的因素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内容控制 一、传播内容控制的原因分析 二、传播内容控制的多向维度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媒介运行 一、传播媒介构成及其运行规律 二、传播媒介的实证性分析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受众环境 一、传播受众的独特地位和价值 二、传播受众的系统环境分析 三、基于受众为出发点的整体运行分析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考量 **节 “五四时期”:以“启蒙传播”为特征 一、“启蒙传播”的实践探索 二、“启蒙传播”的经验教训 第二节 “民主革命时期”:以“理性传播”为特征 一、“理性传播”的发展过程 二、“理性传播”的经验教训 第三节 “革命建设时期”:以“曲折传播”为特征 一、“曲折传播”的主要做 二、“曲折传播”的经验教训 第四节 “改革开放时期”:以“革新传播”为特征 一、“革新传播”的主要做法 二、“革新传播”的经验教训 三、不同时期传播效果的比较分析 第五章 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路径分析 **节 评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的标准 一、传播效果评估标准分析 二、传播效果评估原则构成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模型建构 一、传播效果不同模型与发展 二、传播效果的基本模型构建 第三节 制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成因分析 一、制约传播效果的多维因素 二、影响传播效果成因分析 第四节 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的路径探索 一、提升传播者的学术修养 二、提升传播过程的科学性 三、拓展传播媒介的新路径 四、实现传播受众的人本性 五、构建传播良好生态环境 结语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曹培强,安徽阜阳人,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思维科学与认知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及教学工作32年,获校“十佳教师”“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德育工作者”“师德先锋”称号。主持并参与教育 部、北京市、中国石油等课题研究7项,主编《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读本》等教材15部,在《科学社会主义》《红旗文稿》《思想教育研究》等发表论文20余篇,参著《东西方道德的转型与比较》。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