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

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

1星价 ¥108.0 (7.3折)
2星价¥108.0 定价¥14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1166927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764
  • 出版时间:2024-08-01
  • 条形码:9787101166927 ; 978-7-101-16692-7

本书特色

“第五届思勉原创奖”评奖组委会评语 本书既有文体学的理论建构,又有文体学史的多元考察,深具研究视野的开拓性和理论方法的示范性。不仅是著者个人文体学研究的代表作,也代表着当今文体学研究*高的理论水平和学术水平,是文体学研究领域的标志性、前沿性、典范性的优秀成果。此书对中国古代文体研究中的关键性、难点问题,从新的角度、以新的方法进行了精辟的分析,再现了中国古代文体学的发展轨迹,兼具理论创新及方法创新。这部学术著作既是创新之举,也有填补空白的开拓之功。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文体学是研究古代文学的体裁、体制、风格、语言特征、章法结构等现象的综合性学科,是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无论古人、今人,作文行事都讲究“得体”,可以说文体学是渗入中华文化基因的一门学问,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对其研究的回归,也昭示着古代文学领域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话语体系的回归。
《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分别从学科论纲、文体史料学、文体分类学、研究方法、文学风格学,以及中国古代重要的文体观念、理论及论著等方面出发,系统论述了中国传统文体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征引翔实,论证周密,结构精严,解决了诸多难点及关键性问题。本书既有文体学的理论建构,又有文体学史的多元考察,宏观地再现中国古代文体学的发展轨迹,是文体学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成果。

目录

绪 论 上 编 **章 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纲 一、辨体:学科的基点 二、何谓文体:学科的起点 三、学科的基本内涵与对象 四、与其他学科的互动关系 第二章 古代文体学要籍叙录 一、早期儒家典籍的文体史料与观念 二、总集类要籍 三、诗文评类要籍 四、集部之外的要籍 第三章 文体学史料的发掘和处理 一、类书与文体学 二、字书与文体观念 三、文体史料的释读与处理 第四章 文体学研究方法举隅 一、基于文献察诸语境 二、考之制度证以实物 三、跨越学科佐以科技 四、本土情怀国际视野 第五章 对“文本于经”说的文体学考察 一、从经学到文体学 二、从经各有体到文体分类 三、宗经与尊体 第六章 生命之喻 ——从人体到文体的文学批评 一、批评的比喻和文学的观念 二、从人体到文体 三、艺术形式与生命形式 四、有机的整体 五、对于批评方式与标准的影响 第七章 “诗能穷人”与“诗能达人” ——中国古代对于诗与诗人的集体认同 一、从“伐能”到“薄命” 二、“诗能穷人”与“诗能达人” 三、“诗人薄命”:一种集体认同 四、从“薄命”到“无穷” 第八章 辨体与破体 一、文体风格的成因 二、破体与变体的趋势 三、契会相参本采为地 第九章 文体价值谱系与破体通例 一、价值谱系与破体为文 二、以诗为词与以词为诗 三、以古入律与以律入古 四、以文为诗与以诗为文 第十章 中国古典风格学的形成及特色 一、人物品评与风格批评 二、“气”“体”的发现 三、“气”“体”的本质与特点 四、参照与比较 第十一章 体与性 一、从情志论到体性论 二、才性与风格 三、“文如其人”辨 第十二章 人品与文品 一、人品文品说的历史发展 二、人品诸要素对艺术品格的影响 三、人品与文品的深层关系 四、对人品文品说的评价 第十三章 江山之助 ——中国古代文学地域风格理论 一、自然界留在精神上的印记 二、地域文化与人格塑造和创作 三、风土感召与风格创造 四、科学地评价地理环境的作用 第十四章 文学上的南北派与南北宗 一、南北文风不同论发展概述 二、南派北派的美学内涵 三、文学上的南北宗 四、南北文风差异的成因 五、重北轻南的文化心理 下 编 **章 中国早期文字与文体观念 一、文字形态与文体内涵 二、文字载体与文体命名 三、文字形(意)符与文体类别 四、文字声符与文体特征 五、文字规范与文体认同 第二章 命篇与命体 ——兼论中国古代文体观念的发生 一、文体观念发生的研究路径 二、篇章形态与篇章意识的形成 三、篇章之命名及形态 四、从命篇到命体 第三章 “九能”综释 引言:“九能”说的提出 一、释“建邦能命龟” 二、释“田能施命” 三、释“作器能铭” 四、释“使能造命” 五、释“升高能赋” 六、释“师旅能誓” 七、释“山川能说” 八、释“丧纪能诔” 九、释“祭祀能语” 余论:“九能”说的接受和发展 第四章 从章句之学到文章之学 一、古书的句读标志与计量单位 二、两汉章句之学 三、《孟子章句》与《楚辞章句》 四、从经学向文章学的转折 五、篇翰意识的凸显 六、《文心雕龙·章句》的文章学理论 七、文章学对经学的反哺 第五章 任昉《文章缘起》考论 一、《隋志》称“亡”之书未必不存 二、唐宋文献中的《文章缘起》 三、《文章缘起》之著录体例及其特色 第六章 宋代文章总集的文体学意义 一、唐宋新文体的确认与传播 二、从总集看宋人的古文观念 三、总集叙次与文体、文学观念 第七章 评点之兴 ——论文学评点的起源和南宋的诗文评点 一、评点的学术渊源 二、南宋诗文评点举要 三、刘辰翁:**位评点之集大成者 四、圈点的符号意义与评点的文化意味 第八章 明代文章总集与文体学 ——以《文章辨体》等三部总集为中心 一、“以体制为先”与“假文以辩体” 二、序题:一种流行的批评方式 三、文体分类:集大成与新开拓 四、综论:特色与影响 第九章 论“序题”与“序目” 一、关于“序题”的定名 二、序题的产生与兴盛 三、序目的形成与影响 四、作为批评文体的序题与序目 第十章 黄佐的《六艺流别》与“文本于经”的思想 一、黄佐与《六艺流别》的编纂 二、建构“文本六经”的文体谱系 三、《六艺流别》的文体学史价值 四、《六艺流别》与文体分类学 第十一章 贺复徵与《文章辨体汇选》 一、贺复徵生平事迹与《文章辨体汇选》产生的背景 二、《文章辨体汇选》的编纂体例 三、《文章辨体汇选》的编选特色与价值 第十二章 《四库全书总目》的文体学思想 一、文体谱系与文体本色 二、文体的分类与归类 三、文体源流论 四、调和骈散之争 五、史传与小说 第十三章 《四库全书》与评点之学 一、论宋人读书法与评点 二、论孙、钟评点与晚明文风 三、《四库全书》对于评点的观点与立场 四、《四库全书》学术立场分析 第十四章 “我学”与“西术”之争 ——王兆芳《文章释》简论 一、王兆芳生平与学术师承 二、《文章释》的写作与刊刻 三、《文章释》的文体谱系 四、王兆芳与《文章释》的意义 附 录 中国文体学研究的百年之路 一、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体学 二、晚清民国:革命性的转型 三、50年代至90年代:曲折的复兴 四、21世纪:中国文体学的盛况 五、建构现代意义的中国文体学 六、百年学术史的意义 本书篇章来源说明 初版后记 增订本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吴承学,1956年生,广东潮州人。在中山大学中文系获汉语言文学学士、中国古代文学史硕士学位,在复旦大学中文系获中国文学批评史博士学位。现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文体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等。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中国早期文体观念的发生》《近古文章与文体学研究》等,并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