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液力透平内部非定常流动与能量回收特性

液力透平内部非定常流动与能量回收特性

1星价 ¥103.5 (7.5折)
2星价¥103.5 定价¥13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175892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76
  • 出版时间:2024-09-01
  • 条形码:9787111758921 ; 978-7-111-75892-1

本书特色

本书为高性能液力透平设计开发和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构建了适宜的液力透平内部非定常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液力透平内部流动机理和能量回收特性,揭示了几何结构和透平型式对液力透平能量回收特性的影响规律,以多种结构形式的工业液力透平为例进行了计算分析

内容简介

液力透平是液体压力能回收利用的核心装备。本书以液力透平在石油化工、船用脱硫、海水淡化等高耗能行业中的能量回收应用为具体工程背景,从基础理论、数值模拟和应用实例等方面,构建了适宜的液力透平内部流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单级液力透平典型工况下的非定常流动机理和能量回收特性,揭示了几何结构和透平形式对液力透平能量回收特性的影响规律,并以多种结构型式的工业液力透平为例进行了能量回收特性分析。本书的研究成果可为高性能液力透平设计开发和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本书可作为流体机械领域教学和科研人员的参考书,并对从事液力透平设计开发和工程应用的技术人员具有借鉴价值。

目录

目录 Contents前言 第1章概述 1.1液力透平简介 1.2液力透平非定常流动及其激励特性的研究现状 1.2.1非定常流动特性分析 1.2.2液力透平压力脉动特性研究 1.3液力透平能量回收特性的研究现状 1.3.1内部流动损失研究 1.3.2液力透平性能预测研究 1.4液力透平性能提升的研究现状 第2章液力透平内部流动数值计算方法 2.1控制方程及计算模型 2.1.1控制方程 2.1.2湍流RANS数值模型 2.1.3湍流LES数值模型 2.1.4湍流RANS/LES混合模型 2.2泵工况下的湍流模型验证 2.3液力透平工况下的湍流模型验证 第3章单级液力透平典型工况下的非定常流动特性 3.1叶片表面流动分离特性诊断与分析 3.1.1分离奇点理论及拓扑分析方法 3.1.2叶片表面流动分离诊断 3.1.3叶片表面流动分离演化特性 3.1.4叶片表面摩擦力线与旋涡分布关联性分析 3.1.5叶片表面摩擦力线与静压分布关联性分析 3.2涡量与压力脉动关联特性分析 3.2.1叶轮旋转对蜗壳内涡量分布及压力脉动强度的影响 3.2.2蜗壳内涡量与压力脉动特性关联性分析 3.2.3叶轮内涡量演化及压力脉动强度特性 3.2.4叶轮内涡量与压力脉动特性关联性分析 3.2.5不同工况下出口管内旋涡时空演变特性 3.2.6出口管内涡量与压力脉动特性关联性分析 第4章单级液力透平典型工况下的能量回收特性 4.1单级液力透平能量回收特性的理论预测 4.1.1蜗壳叶轮特性匹配理论 4.1.2额定转速工况下的液力透平高效点预测 4.1.3变转速工况下的液力透平高效点预测 4.2液力透平的全工况性能预测 4.2.1额定转速全工况下的性能预测 4.2.2变转速全工况下的性能预测 4.3典型工况下液力透平内部的流动耗散评估 4.3.1拟涡能流动耗散理论 4.3.2拟涡能耗散功率的计算与验证 4.3.3拟涡能耗散率分布与流动特性关联性分析 第5章叶片几何结构对于液力透平能量回收特性的影响 5.1叶片前缘的结构优化设计 5.2叶片前缘结节结构对液力透平内部流动特性的影响 5.2.1前处理及结果验证 5.2.2叶片前缘结节结构对流动分离特性的影响 5.2.3叶片前缘结节结构对压力脉动特性的影响 5.2.4叶片前缘结节结构对能量回收特性的影响 5.3叶片前缘的结构对液力透平能量回收特性影响的试验分析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朱祖超,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领军人才,现为浙江理工大学流体工程学科负责人,流体传输系统技术 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和浙江省流体传输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作为 完成人曾获 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曾负责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含重点项目4项和面上项目7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50余篇,申请和授权中国发明专利70余件。 林通,博士,讲师,江西省机械工程学会增材制造分会常务理事,现为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机械工程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流体机械内部流动损失机理及不稳定流动特性。现主持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江西省教育厅科技一般项目及重点项目各1项,作为主要参加人员参与 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及面上项目各1项、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3项。作为 作者或通讯作者已发表学术期刊论文30余篇,其中SCI检索收录论文20余篇,申请和授权中国发明专利8项。 李晓俊,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高层次青年拔尖人才、浙江省高层次青年拔尖人才,现为浙江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主任,机械工业多相流技术及应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低温输送设备的研制与技术开发工作,主持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1项、浙江省重点研发项目4项。以第二完成人获 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发表 SCI论文90余篇,他引1575 次,ESI 高被引论文 5 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授权发明专利 20余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