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5591690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36
- 出版时间:2024-10-01
- 条形码:9787555916901 ; 978-7-5559-1690-1
内容简介
这里,有中国*早的多网格式都邑布局、中国*早的以中轴线布局的宫殿建筑群、中国*早的城市主干道网、中国*早的青铜礼器群、中国*早的国家祭祀场、中国*早的官营铸铜作坊和绿松石器加工作坊……中国历史由此开启王朝时代。诸多的“中国之*”,使它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近年因是否为“夏都”,而一时成为焦点和热点。这里,就是“*早的中国”——二里头,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65年来,在二里头遗址从发现到发掘的过程中,徐旭生、赵芝荃、郑光、许宏等一代代考古人,青灯黄卷、筚路蓝缕,用一项项考古成果证实着二里头遗址的非凡价值。他们的名字,如雷贯耳,熠熠闪光,写在了中国考古史上。但同时还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默默无闻,栉风沐雨,风餐露宿,长年奔波在田野,为二里头的考古做出了很大贡献。他们鲜被关注,往往被忽略,更难以留下寥寥数笔。而这本书的主角,正是这样一群“非著名”考古人。他们的集体记忆,不应被遗忘。本书是一部访谈录,采访对象是与二里头遗址发掘、研究、宣传、保护相关的15位亲历者:亲手剔出器物的特级技师,描摹古物的绘图高手,**件青铜爵的发现者,掀开层层黄土的工地民工,守望遗址的普通村民,文保一线的文物干部,博物馆的志愿讲解者,满怀理想的实习生……受访者年龄从70多岁到20多岁,话题涉及的时间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通过访谈形式,拼接起一幅二里头“生命史”的立体全景图,记录与二里头邂逅的诸多考古人的足迹和心路历程,力求还原一个真实的考古人群像,致敬考古工作背后的无名英雄。同时向公众展示二里头遗址的价值,讲述二里头考古的生动故事。一部“非著名”考古人的口述史。15篇访谈,亲切自然,生动鲜活,一问一答中可见坦诚与质朴,充满细节的体温,带着岁月的光泽。与考古相关的那些人与事、情与物,历历在目,伸手可触。一本好读好看的公共考古读物。160余幅实景、实物及人物照片,仿佛回到考古现场。通过亲历者的口述,把神秘的田野考古带入公众视野,向公众更好地展示二里头文化的独特魅力与价值。本书作者张飞,90后,为著名考古学者许宏的博士生,读大学期间他曾经三次到二里头遗址实习。他的在场式写作,使得这本书既接地气,又有人气;他的沉浸式写作,又极富亲和力和感染力。著名考古学者、二里头考古队第三任队长许宏作序。2024年正值二里头遗址科学考古65周年,仅以此书献给那些在黄土上耕耘文明的考古人。
目录
作者简介
张飞, 1993年生,安徽池州人。2023年获山东大学考古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研究方向为夏商周考古、陶器考古。在《考古》《江汉考古》《中国农史》《南方文物》等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曾参加河南安阳殷墟、山东菏泽青邱堌堆、山西临汾陶寺等遗址发掘与研究工作。目前工作地点为二里头遗址。
-
中国岁时节令辞典
¥31.8¥75.0 -
中国通史
¥18.5¥45.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4.7¥49.0 -
安史之乱
¥27.9¥68.0 -
人类酷刑简史
¥23.6¥59.0 -
从三十项发明阅读世界史
¥12.5¥39.0 -
中国近代史
¥12.7¥39.8 -
万历十五年
¥20.6¥25.0 -
明朝那些事儿:第陆部日暮西山
¥8.9¥29.8 -
发明里的中国(平装)/九说中国
¥8.0¥25.0 -
生命之种:从亚里士多德到达.芬奇.从鲨鱼牙齿到青蛙短裤.宝宝到底从哪里来
¥18.2¥52.0 -
明朝那些事儿大结局 第七部
¥10.1¥29.8 -
日本历史
¥15.8¥48.0 -
小字白劳-李零自序集
¥22.1¥65.0 -
名师讲堂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
¥26.5¥78.0 -
消寒图:珍重待春风
¥23.6¥58.0 -
中国的科名
¥13.4¥42.0 -
中国历史速记图表
¥9.9¥38.0 -
终局之地:南明那些事儿
¥21.8¥68.0 -
历史十讲-走进王朝深处
¥12.2¥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