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风起兮:地方视野和政治变迁中的:“五四”(1911-1927)

大风起兮:地方视野和政治变迁中的:“五四”(1911-1927)

1星价 ¥62.3 (7.0折)
2星价¥62.3 定价¥89.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826264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74
  • 出版时间:2024-09-01
  • 条形码:9787522826264 ; 978-7-5228-2626-4

本书特色

五四的研究已成显学,然而尚有薄弱之处,即各地的五四究竟如何。瞿骏的新书聚焦“在地方的五四”和“长程革命中的五四”,取径颇具新意,内容多有洞见,足为今日和此后的五四研究者参考。 ——罗志田 五四,是一个永恒的,又难以出新的学术话题。瞿骏的这本新著,独辟蹊径,眼光往下,从全国精英的五四,下移到地方知识人,特别是江南社会中的五四,让五四呈现出迥然不同于主流的另一种叙事。该书上接晚清,下通国民大革命,展示了历史脉络中五四思想的多元棱镜。 —许纪霖 五四新思想的策源、新文化的“文本”固然重要,而思想的传播与新文化的落地同样不可忽视。思想在扩散的过程中,势必受地理空间、交通通信与传播渠道等因素的制约,而各人拥有的文化资本、物质条件、目的和抱负,与时代命题发生碰撞,不同的人,经历、感受和认知的,是不同的五四。瞿骏的新书特别着眼于“地方”和“受众”,重点探讨了边缘知识青年、地方老新党、小镇读书人,以及老师与学生辈等若干群类与个案。他擅长从历史的“细节”处重建历史的复杂语境,描述了一个与以往“中心”和精英视野不尽相同的五四。 ——王奇生

内容简介

陈旭麓先生曾言:“辛亥革命后的山重水复是‘五四’运动兴起的背景,‘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而后有国共合作,而后有五卅运动,而后有国民革命的北伐战争,它的伟大意义将这样历史地表达出来。” 这段话是本书的思考缘起,提供了理解五四运动的钥匙。本书希望打破五四研究由来已久的“北京中心主义”和“革命消解主义”,从“地方视野”出发,展示中国各区域,尤其是江浙地方上五四运动发生、拓展、延续的机制;中心对各地方强度有别,路径多样的影响和地方人士那些不能被中心消解的主体性和被中心激发出的主体性。同时,本书也希望立足“长程革命”,考察“五四”的剧本和“五四”的舞台,揭示干革命者、说革命者和不革命者的实际人生和身心演变,以在20世纪中国革命史中真正理解“五四”。

目录

绪论 在地方的五四与长程革命中的五四/001 一 新文化如何“到手”/005 二 探索地方读书人的“主体性”/018 三 怎样从地方反观“中心”/027 四 长程革命的意义/037 **章 新文化“下行”——五四在江浙地方的拓展/045 **节 “下行”的受众/048 第二节 新文化“下行”的诸渠道/054 第三节 “下行”与地方读书人的关联/067 第二章 进退失据——五四大风中的地方老新党/085 **节 五四大风何以蔓延/091 第二节 老新党对新文化的适应/104 第三节 老新党对于新文化的排拒/109 第四节 老新党的观念之滞与生活压力/119 第三章 觅路的小镇青年——钱穆与地方的五四/133 **节 新思想如何“坌至涌来”/138 第二节 “逐月看《新青年》”之后/146 第三节 “重温旧书”的内与外/154 第四章 钱穆为何不革命——“长程革命”中主义的地方传播/171 **节 《宥言》无关河上肇/174 第二节 钱穆与主义的地方传播/182 第三节 主义传播的“南北差异”与“南方特征”/189 第四节 谁能走向革命/196 第五节 钱穆疏离革命的思想理路/204 第五章 吴宓怎样理解“新文化”——释读《新文化运动之反应》/219 **节 《反应》如何引发“反应”/222 第二节 从《反应》看吴宓对新文化运动的了解与理解/230 第三节 吴宓、《反应》的时代“尴尬”/239 第六章 “学衡”老师辈、学生辈与五四的延展/251 **节 从“两军对垒”到“多方互动”/254 第二节 “信息落差”中的老师辈与学生辈/259 第三节 革命年代里的学生辈与老师辈/265 第七章 助产“主义时代”——以《中国青年》为例/273 **节 《中国青年》的定位问题/277 第二节 《中国青年》的“推广周知”/290 第三节 《中国青年》的“读者阅读”/310 第八章 一个五四青年的国民革命——以江绍原为例/329 **节 瘟疫传言的政治化/332 第二节 国民革命与五四精英/342 参考文献/352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五四的研究已成显学,然而尚有薄弱之处,即各地的五四究竟如何。瞿骏的新书聚焦“在地方的五四”和“长程革命中的五四”,取径颇具新意,内容多有洞见,足为今日和此后的五四研究者参考。 ——罗志田 五四,是一个永恒的,又难以出新的学术话题。瞿骏的这本新著,独辟蹊径,眼光往下,从全国精英的五四,下移到地方知识人,特别是江南社会中的五四,让五四呈现出迥然不同于主流的另一种叙事。该书上接晚清,下通国民大革命,展示了历史脉络中五四思想的多元棱镜。 —许纪霖 五四新思想的策源、新文化的“文本”固然重要,而思想的传播与新文化的落地同样不可忽视。思想在扩散的过程中,势必受地理空间、交通通信与传播渠道等因素的制约,而各人拥有的文化资本、物质条件、目的和抱负,与时代命题发生碰撞,不同的人,经历、感受和认知的,是不同的五四。瞿骏的新书特别着眼于“地方”和“受众”,重点探讨了边缘知识青年、地方老新党、小镇读书人,以及老师与学生辈等若干群类与个案。他擅长从历史的“细节”处重建历史的复杂语境,描述了一个与以往“中心”和精英视野不尽相同的五四。 ——王奇生

作者简介

瞿骏,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